小学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策略

更新时间:2023-03-08 17:51:2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策略

正文:

2014年我市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展开。小学课程改革工作也陆续走上改革的大道,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不断的学习课改理论,不断的将所学的各种理论观念应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的总结、反思,我个人认为课改取得了很多方面的成效,如教师教育观念、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具大的转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课程改革初见端倪,无论是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案,课堂结构等都有了很多的转变,但是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的。课程改革中明确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我们在实际的导学过程中,却发现让学生主持的课堂,有形而无神。一些课堂表面上看起来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习活动,但仔细分析整个课堂却是少数学生的表演,还有多数学生是随波逐流。当后面的课堂轮到一些同学组织的时候,她们又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办,导致整个课堂零乱。

二、课程改革要解决三维目标中过分重视知识目标的现状,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显出来,但在实际的课改教学过程中,当我们重视学习的学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时候,却发现知识目标被弱化,有些学生完成的作业表现出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够,导致考试成绩下降的情况。还有些学生本来的学习基础就不是很扎实,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在这个时候,让这些学生回家去学习,难度是很大的,再加上有些家长的管理和辅导也跟不上课改的要求,导致学习状态更不理想,严重的拖了课改的后腿。

三、小组建设也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很多成功的课改案例来看,小组建设都是做得比较好的,她们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能力、小组成员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很出色。但我们在实际的小组建设过程中问题却屡屡皆是,如我校典型的大班额问题,一个班平均有学生七八十人,分组教学致少要分成16个组,这么多小组,在课堂上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照顾不到每一个小组。同时,要对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分类个别指导也是有难度的。我们在小组建设过

程中却是呈现出个别几个小组比较优秀的情况,但也出现了一些后进小组。在课堂教学中,这些后进小组也成为了我们课改的现实问题。

四、课改中,老师们的负担是加重了还是减轻了?这学期一开始,从上到下的课改培训、课改理念一涌而下,老师们在不停的学习,又在忙碌的完成各种课改工作,感觉工作很累。最关键的是老师们还在思考一个问题:自己积极的参加课程改革了,现在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期末的时候,又要拿成绩来衡量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试问,这样改革老师们能大刀阔斧的进行吗?

五、课改中,学生的负担不减自增。新的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进行的时候,我们还看一下学生的状态。处在课改时期的学生,每天回家去要完成每节课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语文做完了要做数学,数学做完了要做其它学科的,种种加起来,学生的作业量不是1个小时能完成的。最关键的是,作业完成以后,还要做老师们发的课改的学案,也就是预习。这种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的课改是有问题的。

上述种种只是我们在课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就放弃课改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要坚定课改的决心,对立课改的恒心,努力克服课改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课改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才能促进课改走向成功。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来努力。 首先,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充分的意识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不能盲目的追求那些高效的课改模式,面对课程改革,我们要认真的分析我们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人文素质,学生认知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反复论证课改实施的过程和方式,小面积小范围的实践和运用,稳步推进课程改革。

其次,我们在改革过程中要努力寻求便捷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不能用现象去代替一切,徒增老师和学生的负担,本着为老师减负、为学生减负的原则开展课改工作。

第三,改革教育评价方式,在课改过程中我们不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作为衡量老师的工作,不能因为成绩不行,一票否决了老师们的付出与努力。老师也不能单一的用成绩去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而要建立长期稳定的评价方式,将过程化管理作为教育评价的主体,构建人文化的教学评价机制。

课改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只要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实

践、反思,我们才能寻找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道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vh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