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

更新时间:2023-03-08 07:48:1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节能减排

能源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了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施工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一、 减排管理要点

1、建立节能减排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2、项目经理为能减排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节能减排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节能减排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3、编制节能减排施工方案。

4、节能减排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5、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节能减排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节能减排施工的氛围。

6、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节能减排意识。 二、 环境保护

1、扬尘控制,运送土方、石灰、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染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

2、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 三、节约材料

1、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2、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报关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3、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4、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5、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 6、循环利用路面材料。 四、节约用水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五、节约能源

1、制定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4、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他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5、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6、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功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点。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7、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8、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

9、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

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10、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六、节约用电

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置。确保工程临时用地的利用或复垦率达到100%。

七、注意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与推广

1、施工方案应建立推广、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办法。发展适合绿色施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对落后的施工方案进行限制或淘汰,鼓励绿色施工技术发展,推动绿色施工技术创新。

2、大力发展现场检测技术、低噪音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如绿色施工的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筑模型的工程量自动统计、绿色施工组织设计数据库建立与应用系统、数字化工地、基于电子商务的建筑工程材料、设备与物流管理系统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设计、精心建造和优化集成,实现与提高绿色施工的各项指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ur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