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奇葩》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3-08 05:19:1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民乐奇葩》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课程安排:本课题是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主要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器乐作品,让中学生初步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感受与鉴赏少数民族常用的乐器所演奏的优美乐曲,培养学生理解、尊重、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化文化观、价值观。 2、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器乐与欣赏”、“探索与交流”两个部分。“器乐与欣赏”介绍手鼓、马头琴、葫芦丝等这七种乐器及它们的代表作品。“探索与交流”部分,以学生自己寻找资料进行交流为主,分享各自找到的相关资料,如民族资料、音乐特点等等。由于内容比较多,我将本单元分为两个课时完成,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

(1)简要介绍这三个民族的人文、地理环境 (2)认识这三个民族的代表乐器和它们的音色特点

(3)选听三首有代表性的器乐曲。在这里我选听的乐曲是:手鼓独奏《庆丰收》;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3、教学目标:

(1)能分辨三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并知道哪件乐器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2)感受我国不同民乐带来的文化多样性,培养对少数民族音乐的

兴趣。

(3)认真聆听选听的曲目,探究手鼓、马头琴、葫芦丝与其民族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点:在于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能分辨这三个民族的特色乐器及其音色。

5、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器乐,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二、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掌握浅显,尤其是对个民族的乐器接触极少,受地理、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对音乐方面的知识掌握贫乏。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情境法:通过多媒体播放的画面视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多种不同的民族音乐带来别样的审美体验。

2、讨论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音乐是人类精神与生活的再现。

3、说学法: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要积极主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参加音乐课堂,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习中使自己的审美能力有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能分辩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的特色乐器及其音色。

2、能积极探究手鼓,马头琴、葫芦丝三种乐器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配套多媒体课件、铃鼓、新疆手鼓、葫芦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人们都相亲相爱,都爱我们中华(播放《爱我中华》教师带学生边唱变拍手)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导入可以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 1、游戏竞赛

师:(五十六个名族你们能记起多少呢?下面我们来做个计算,看哪一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你看到的民族暗顺序记下来,看哪个组记得最多?好请组长拿好题版,其他同学把答案告诉他。)

(1)看邮票认民族(七张邮票,看正确答案藏族、朝鲜族、傣族、蒙古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然后看那组写的最多,宣布获胜组。) (2)看图片认民族乐器

【设计意图】通过邮票接龙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回顾各民族的特点。 三、提出问题

同学们我们刚才看了具有民族代表性的邮票,同学们很快知道是什么民族,那同学们有没有注意他们手上都拿的什么?今天我们就

来了解几件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让我们在民族音乐的海洋里摘取几朵民乐奇葩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认识民族乐器。

这里呢有四件乐器,这四件乐器有三件乐器分别属于三个民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我想请同学们呢来选择一下这三件乐器属于哪个民族,(三个组分别选择)我们先把这四件乐器给大家看一下。 刚才同学们分别为三个民族选择了三件相应的乐器,为什么你们觉得这件乐曲就属于这个民族呢?这些民族乐器和这个民族的什么方面有密切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自己特有的乐器。(出示课题:民乐奇葩) 三、新课教学 1、维吾尔族——手鼓 (1)新疆相关文化介绍

(师:那同学们谁来说一说你们对新疆有哪些了解呢?盛产哈密瓜,能歌善舞。)

a、交流:学生发言,谈对新疆民族的认识和了解

b、小结:新疆确实是个好地方那里有美丽的天山,辽阔的草原,甜美的瓜果,而且还是丝绸之路的枢纽,正因为他处于这样的地理位置,新疆的经济,文化,音乐都受到中东,西亚文化的影响,老师这里有一件乐器,他就是从中东传入新疆的,后来经过维吾尔族人们改良,成为维吾尔族最常用的一件乐器,你们知道他是什么乐器吗?(手鼓) (2)认识手鼓

a、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手鼓的形状,了解其构造分为鼓面

(木制圆框、圆框内侧的小铁环三个部分)

c、讨论:手鼓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吗?(敲击手鼓不同的位置,引出手鼓的另一个名称--达甫)感受其情绪和手鼓的音色 (3)参与表现

a、练习:练习手鼓的典型节奏

××× ××

甫达达 甫达

(在节庆的日子里,维吾尔族的男女老少都会敲起手鼓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下面呢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维吾尔族人民打起手鼓唱起歌的喜悦心情。)请同学们全体起立,边跳边敲鼓。

b、表现:学生通过敲击铃鼓和拍手的形式,用典型节奏为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伴奏

(可能刚才乐曲的速度比较快,很多同学的节奏打的不够准确,但是同学们你们要记住这个节奏是手鼓音乐的古典型节奏,其实同学们完全可以把新疆人能歌善舞的腰子表现出来。下面我们就来真正领略一下手鼓的风采。)

c、听赏:听赏手鼓独奏曲《庆丰收》,感受其情绪和手鼓的音色 (欢快,表达了节日的欢乐。) 下面我们在去蒙古族看一看: 2、蒙古族——马头琴 (1)介绍相关文化

讲述马头琴来历的故事(音乐背景:乐曲《黄骠马》) (2)认识马头琴

a、观察:观察马头琴的形状,了解其构造分为琴头、琴弓、琴杆、琴箱、琴弦五个部分 b、说出马头琴的音色 c、听赏:乐曲《万马奔腾》 思考:乐曲描绘了什么情景

介绍曲目和马头琴演奏家、作曲家——齐宝力高 (3)参与表现

a、欣赏《万马奔腾》片段,了解马头琴的几种演奏方法 b、模仿:学生随马头琴演奏的录像片段,模仿拉奏马头琴,感受马头琴音乐的魅力

(下面我们就去傣族看一看:) 3、傣族——葫芦丝 (1)相关文化介绍

傣族的聚居区属于热带气风气候,很适合竹子以及稻谷,烟草等农作物的生长,还有本民族特有的节日—泼水节,下面我们来听听他们的音乐

(2)认识葫芦丝

a、听老师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主题 b、说出葫芦丝的音色

c、观察葫芦丝的形状,其构造分为吹嘴、葫芦、簧片、主管、附

管五部分 (3)参与表现

a、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全曲,想象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b、试唱主题音乐

c、模仿吹葫芦丝的姿势,用—呜—哼唱音乐主题 四、讨论探究

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同学们是否可以告诉我,手鼓、马头琴、葫芦丝这三件乐器跟其民族的什么方面有密切联系? (1)学生,师生之间交流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2)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探究,我们发现民族乐器的产生与

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拓展引申

许多民族都拥有自己的特色乐器和音乐,这些民族音乐具有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色彩,他们不仅征服了我们自己,而且还征服了世界各国的听众,你们听 1、 听赏《春节序曲》。

2、 听赏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演奏的乐曲《辉煌》。 六、课堂小结

民族就是世界的,传统的就是时尚的,中国的民族音乐以五千年的文明为底蕴,可谓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让我们都来关注我们的民族音乐,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8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