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方案

更新时间:2023-10-29 15: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区级课题《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实 施 方 案

课题组 二O一七年四月

《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实 施 方 案

一、前言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三、课题研究的策略与内容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七、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与步骤

- 2 -

目 录

《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实施方案

一、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局“提升教育质量”的精神,进一步加快我校新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对本校新教师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教师的配备情况。我校30个教学班,14个新入职教师。专业知识欠缺,实践性知识不足,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参差不齐。基于这样的现状,“师徒结对”是最适合我们学校的新教师培养模式。依托14名骨干教师去引领这14名新教师,达到全面提高新教师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

三、课题研究的策略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策略

根本学校的师资特点,我们课题研究组一致决定采用“师徒结对”的专业成长模式。“师徒结对”是常用的一种教师培训方式,它在帮助非专业新教师快速掌握教育教学常规、培养新的环境和角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师徒结对”往往过分强调师傅的“传帮带”作用及其权威影响,忽视了徒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在此双向互动过程中的“教学相长”。研究针对此不足,从“师徒双赢”的理念出发,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赋予了“师徒结对”新的内涵和特点,并对如

- 3 -

如何改进“师徒结对”的现状,使其达到“师徒双赢”的结对效果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从而体现新教师的专业愿景、专业知识、专业技巧、专业价值、专业情感、专业态度、专业成果等全方位的艺术修养和艺术作为的不断完善更新、提高发展。共同成长等的动态的刻持续的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法与内容

一是建立师徒小组:(根本我校的基本情况设置情况如下) 二是固定研究场所,创立“师徒结对”活动场所(智慧教室)。

三是知识更新观念,开展校级交流通过教研课题或展示课来进行课堂研究。 四是创新形式,拓展“师徒结对”活动的内容。例如:新教师团队外出培训学习等。

五是丰富内容。例如:同课异构,共同执教,名课观摩等。 六是拓宽渠道,构建专家教师、上级教研员等共同参与的平台。 七是专业引领,举办师徒成果展览。建立交流平台。相互交流学习。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促进新教师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新教师的教学业务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人的作用,使之成为学校名师的后备梯队,全面提升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1.以课程改革与教学为主线,以聚焦课堂、更新知识、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专业技能、实践拓展、教学研究为主体,达到阔视野、创教学、拓技能的目的,实现新教师专业化发展。

2.帮助新教师转变观念,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丰富专业,准确把握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和实效,培养一批有理论水平、有学科知识、有潜能的教育引路人。

3.以教学示范与课例分析为形式,帮助新教师掌握基础课程标准及教材的

- 4 -

课程理念、编写思路、实施策略及评价方式等,熟悉教学内容,建构有效的教学课堂模式。

4.以参训教师主体需求为主,突出学科特点,注重培养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自我认识,提高其自主发展能力和意识,提高新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骨干教师的指导能力,指导和促进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中更好地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5. .以大同小学师徒结对和大同小学科研QQ群为载体,构建新教师终身学习的交流平台。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培养一批扎根基础教育的敬业人。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

(一)研究思路

首先,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对国内外有关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师徒结对”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了解“师徒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师徒结对”的内涵及特征作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然后,从师徒双方专业发展的视角出发,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师徒结对”的现状进行考察,了解其在促进师徒双方共同发展上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促进师徒双方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的实施策略。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前期测查新教师现有的各项能力; 2.观察记录法――“师”和“徒”的教学实况记录; 3.行动研究法――“师”教师的示范课和“徒”的教学活动; 4.案例分析法――针对某次教学活动后的一个总体评析;

5.反思实践法——“徒”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师”也帮助其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新教师进行二次教学;

6.经验总结法——“徒”进行阶段性总结,阐述自己的成长心得; 7.访谈法——深入访谈,了解分析“师徒结对”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有力的依据。

8.文献法——利用文献法学习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理论、实践分析。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0m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