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

更新时间:2024-03-24 09: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

作者:张志勇

来源:《中国教师》2016年第20期

一、教师的来源

麦肯锡研究世界最好的学校体系表明:他们的教师至少都是从专业排名前1/3的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韩国是前5%,芬兰是前10%,新加坡和香港是前30%。相反,表现差的学校体系总是不能吸引合适的人来任教。[1]不能不承认,我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来源在同龄人中的学业成就总体偏低。总体上讲,我国教师教育已从30年前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师范生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基础性挑战。如何吸引优秀学生上师范做教师,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从国家到地方,恢复免费师范教育,是吸引优秀学生读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尝试。2010—2015年,6所部属师范大学招收5.2万多名免费师范生,落实5.3万多名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2016年,山东省启动实施乡村教师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今年招收3000名师范生,报名与招生比达到了7∶1,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全部在一本线之上完成招生计划。可以说,这些学生在同龄人中的学业成就排位都达到了前1/3的水准。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吸引优秀学生读师范的奥秘,从根本上说,不是免费本身,而是给予编制和就业岗位。这启示我们:国家完全可以用编制和岗位吸引优秀学生就读师范 专业。

二、教师培养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学习借鉴前苏联师范教育体系,我国形成了独立完整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和三级培训体系,这就是省办本科师范院校、地(市)办师范专科学校、县办师范学校的教师培养体系,以及由省、市教育学院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承担教师在职教育的教师培训体系。改革开放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中,我国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已经瓦解—师范大学纷纷综合化;师范专科学校与市级教育学院整合建立地方综合本科院校;县级师范学校少数进入高等教育体系,建立初等教育学院,而大多数师范学校则被撤销;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则被整合进当地的教研体系,或者消亡。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师范教育体系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由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甚至一级师范过渡;二是由单一的师范教育体系向开放综合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变,形成了以师范院校为主、综合大学共同参与的教师培养 格局。

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布局虽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师范生在高校内的封闭培养模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这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高校与中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i7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