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华诗词之美章节测试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22 03: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产生的背景

1

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

? A、《诗经》

? B、《大学》

? C、《礼记》

? D、《春秋》

我的答案:B

2

《诗经》中祭祀歌颂祖先的歌诗是指()。

? A、国风

? B、雅

? C、正声

? D、颂

我的答案:D

3

“诗言志”出自古书()。

? A、《诗经·毛诗序》

? B、《诗言志辨》

? C、《尚书》

? D、《论语》

我的答案:C

4

《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 我的答案:√

5

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 我的答案:×

词的产生

1

《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

? A、Book of Songs

? B、Book of Rites

? C、Book of Documents

? D、Book of Change

我的答案:C

2

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

?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

? 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

? C、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

? D、来源于现实生活

我的答案:D

3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

? A、雅乐

? B、清乐

? C、宴乐

? D、胡乐

我的答案:B

4

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

5

“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 我的答案:√

配乐填词与《花间集》

1

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

? 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

? C、当时传唱度低

? D、无人刊刻流传

我的答案:C

2

《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

? A、田园生活

? B、志向、理想

? C、山河美景

? D、美女、爱情

我的答案:D

3

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 A、清乐

? B、雅乐

? C、胡乐

? D、法曲

我的答案:B

4

《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 我的答案:√

5

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 我的答案:√

小词与性别文化

1

“衣锦尚褧”出自古书()。

? A、《诗经》

? B、《论语》

? C、《花间集》

? D、《礼记》

我的答案:D

2

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

? A、山眉

? B、发型

? C、枕头

? D、山屏

我的答案:B

3

“弄妆梳洗迟”中对“弄”解释正确的是()。

? A、玩耍

? B、搅扰

? C、赏弄、观赏

? D、炫耀

我的答案:C

4

《诗经》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 我的答案:×

5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 我的答案:√

性别文化与君臣之道

1

古代中国的三纲五常中,“三纲”不包括()。

? A、君为臣纲

? B、兄为弟纲

? C、父为子纲

? D、夫为妻纲

我的答案:B

2

词被称为“小词”的原因是()。

? A、不是言志的

? B、不是载道的

? C、可以歌唱的

? D、A和B

我的答案:D

3

《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文人编著的()。

? A、《文心雕龙》

? B、《诗品》

? C、《昭明文选》

? D、《文赋》

我的答案:C

4

长门宫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冷宫”。() 我的答案:√

5

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只有两三首是写美女追求爱情的。() 我的答案:×

小词中的《离骚》传统

1

对石声汉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是农业教育家和植物生理学家专家

? B、晚年完成《齐民要术今释》等著作

? C、去世于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那一年

? D、是中国农史学科重要奠基人之一

我的答案:C

2

词学家刘永济在晚年的号是()。

? A、弘度

? B、知秋翁

? C、宏度

? D、诵帚

我的答案:B

3

《史记》中“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是司马迁对()的描述。

? A、汉武帝

? B、司马相如

? C、太史公

? D、屈原

我的答案:D

4

《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尤兮”的“离”是指预见、遭遇。() 我的答案:√

5

小词都是写的怨妇和思妇。() 我的答案:√

赏析温庭筠之词

1

南唐词的代表词人有一冯二李,其中不包括()。

? A、冯正中

? B、李昪

? C、李璟

? D、李煜

我的答案:B

2

《花间集》集中收录了晚唐至五代()位词人的作品。

? A、10.0

? B、13.0

? C、15.0

? D、18.0

我的答案:D

3

关于词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可以称为曲子词

? B、可以称为长短句、诗余

? C、词本来是一个文学体式

? D、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

我的答案:C

4

《花间集》中的作品并不都是由男性写作的。() 我的答案:×

5

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编成的词集是《花间集》。() 我的答案:√

赏析韦庄之词

1

《菩萨蛮》,词牌名,又名()。

? A、《浣溪沙》

? B、《西江月》

? C、《永遇乐》

? D、《子夜歌》

我的答案:D

2

韦庄共写了()首《菩萨蛮》。

? A、1.0

? B、3.0

? C、5.0

? D、8.0

我的答案:C

3

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的文人是()。

? A、韦庄

? B、温庭筠

? C、王建

? D、冯正中

我的答案:A

4

《花间集》中没有收录南唐词。() 我的答案:√

5

南唐词的风格与《花间集》中词的风格相同。() 我的答案:×

冯延巳其人

1

“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是对()作品的评价。

? A、温庭筠

? B、冯正中

? C、韦庄

? D、李煜

我的答案:B

2

南唐作为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中主是指()。

? A、李煜

? B、李昪

? C、李寿

? D、李璟

我的答案:D

3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句话出自()。

? A、《论语》

? B、《史记》

? C、《礼记》

? D、《春秋》

我的答案:C

4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为李璟所作。() 我的答案:×

5

冯正中曾官至宰相。() 我的答案:√

赏析冯延巳之词

1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是()的词句。

? A、李煜

? B、温庭筠

? C、冯正中

? D、李璟

我的答案:C

2

中国诗词中“一晌”的意思是指()。

? A、长久

? B、田亩单位

? C、短暂

? D、A和C

我的答案:D

3

《鹊踏枝》词牌名,又名()。

? A、《黄金缕》

? B、《卷珠帘》

? C、《一箩金》

?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4

每一个牌调的平仄声调是不一样的。() 我的答案:√

5

冯正中的词表现的是官能的感觉。() 我的答案:×

赏析李璟之词

1

下列文人中不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 A、孔融

? B、王粲

我的答案:C

3

“燃犀下看”这一典故出自()。

? A、《史记》

? B、《诗经》

? C、《汉书》

? D、《晋书》

我的答案:D

4

在中国一向认为“斜阳”是一个朝廷衰败的现象。() 我的答案:√

5

王国维由“懒起画蛾眉”、“照花前后镜”等句联想到屈原的《离骚》。() 我的答案:×

词的演变

1

关于柳永的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形式上由小令开拓出长调

? B、内容上由伤春转变为悲秋

? C、带给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 D、写出小令之中的幽微婉约的好词

我的答案:C

2

长调作为诗调体式之一,字数大概是()。

? A、59至90个字

? B、91个字以上

? C、91至120个字

? D、121个字以上

我的答案:B

3

关于周邦彦的《六丑》,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首“中吕调”曲

? B、共有一百四十字

? C、是用六种不同的曲调拼在一起

? D、前片九仄韵,后片八仄韵

我的答案:D

4

《兰陵王·柳阴直》这首词压入声韵。()

我的答案:√

5

长调在敦煌曲子词里就已出现。() 我的答案:√

赏析周邦彦之词

1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说法,是因为柳树有()的寓意。

? A、相思的感情

? B、可以代表故乡

? C、“留”的谐音字

? D、A和C

我的答案:D

2

对周邦彦词的评论“美成词有前后若不相蒙者”出自()。

? A、《冷斋夜话》

? B、《蕙风词话》

? C、《白雨斋词话》

? D、《人间词话》

我的答案:C

3

关于周邦彦的词,评论不正确的是()。

? A、声音拗折

? B、前后句子好像不相干

? C、有出人意表之妙处

? D、直抒胸臆

我的答案:D

4

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阴直》体现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 我的答案:×

5

诗是体物写志。() 我的答案:×

周邦彦对长调的突破

1

“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这句话出自()。

? A、《人间词话》

? B、《乐府指迷》

? C、《典论·论文》

? D、《文选》

我的答案:B

2

张惠言认为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一首描写()的词。

? A、山川

? B、怨别

? C、当时的党争

? D、闺中思妇

我的答案:C

3

“详味词意,殆亦碧山黍离之悲也!”是端木埰对()作品的评价。

? A、柳永

? B、辛弃疾

? C、周邦彦

? D、王沂孙

我的答案:D

4

王沂孙著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我的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17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