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复习要点(1)

更新时间:2024-04-19 21: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

(一)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其中,认识过程又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注意。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二、心理的实质(简答题)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3.心理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总之,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一、神经系统分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2.大脑皮质有四个脑叶:额叶(心理有意识的活动中枢 言语、智力、情感)、顶叶(躯体感觉和运动中枢)、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中枢)

3.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左半球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是阅读、计算、分析理解的优势半球;右半球主要是形象思维,空间知觉、音乐知觉、对情绪、态度的理解的优势半球。

4.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就有的、不学而能的反射。(咳嗽、打喷嚏、见风流泪、膝跳反射等)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 5.根据条件刺激的特点,巴甫洛夫把条件反射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如:望梅止渴 听见铃声进教室

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的根本区别。

1

第三节 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此为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一节 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概念及特点

1.概念: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两个基本特点:(1)指向性;

(2)集中性。例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领神会”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调节及监督功能。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不能离开其他心理活动而单独存在,但它始终伴随着其它心理活动。

(三)注意的分类(记住各个定义,能够进行区分选择)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1)概念: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注意

(1)概念: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

概念: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单项选择)

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忽隐忽明的事物、忽暗忽明的光线、忽高忽低的声音);刺激物的新异性。

主观条件:需要、兴趣、精神状态、知识经验(选择或填空)

2

二、注意的品质(把握概念,进行单项选择)

(一)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如:一目十行

(二)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持续时间越长注意就越稳定。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注意的分配是要有条件的,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多种活动中,只有一种活动是不熟练的。

(四)注意到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不是注意的分散。

三、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简答题) (一)、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 (1)教师讲授的内容,难易要适当,让学生既能听懂又要有新意。 (2)在处理教材重点难点时,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化难为易以吸引儿童的注意。

(3)对于教学中必须重复的东西,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以保持新颖性。

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 (1)教室的布置要相对稳定 2)教师的服饰和发型不宜过于耀眼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4)在课间休息时,不宜让学生做激烈的或竞赛性的游戏活动 (二)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 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2.激发学习动机 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三)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有对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3

(二)感觉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视觉适应:暗适应、明适应)

(2)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子: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联觉(如红色给人以热烈感觉)。

二、知觉(知道是什么物体) (一)概述

1.概念: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基本特性

1.选择性:指当面对众多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 a.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b.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让学生在书本上画线等)

c.对象的活动性(突然提高声调、突然停止讲话); d.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也容易引起人们优先知觉。

2.理解性: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知觉的理解性与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

3.整体性:是指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4.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四)观察

含义: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①确立观察目的。 ②制订观察计划。

4

③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 ④观察现象,探寻本质。 ⑤培养良好的观察方法。 ⑥掌握丰富的知识经验。 ⑦遵循感知的客观规律

A.强度律。(一般人对雷鸣电闪是容易感知的,因为它的感知强度很高,而对于昆虫的活动,如对蚂蚁行走的声音就难以觉察)

B.差异律。凡是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相反,凡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对象就被感知得越不清晰。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点红就很容易被感知。鹤立鸡群,也是属于这类情形。但是在白幕上印白字,则几乎无法辨认。

C.对比律。此,在观察中要善于用对比的方法,把具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例如观察的高矮对比,色彩对比。

D.活动律。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容易感知。魔术师用一只手做明显的动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另一只手却在耍手法以达到他的目的。

E.组合律。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式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观察对象容易形成整体而为我们清晰地感知。例如在一堆乱物件中选大小相差不远,颜色相近的若干件,排列起来比较,就可看出彼此的差异。

F.协同律。指在观察过程中,有效地发动各种感知器官,分工合作,协同活动,这样可以提高观察的效果。也指同时运用强度、差异、对比等规律去观察对象。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要求人们尽可能地运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进行感知。我们学习要做到“五到”,就是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目的是要通过多种感知的渠道,提高观察的效力。

第三节 记忆

一、概述

(一)概念: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二)分类:

1.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语词—逻辑记忆 二、记忆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5

三、遗忘及其规律 1.遗忘的规律

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

2.遗忘的原因 (1)消退说 (2)干扰说。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后摄抑制(反之)。

(3)压抑(动机)说。由于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属于这种类型。

(4)提取失败说。“舌尖效应”。 四.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复习(简答题)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进行过度学习

五、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一)瞬时记忆:2秒以内,加以注意进入短时记忆

1.概念: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做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2.特点:a.时间极短;b.容量较大;c.形象鲜明;d.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二)短时记忆:通过复述进入长时记忆

1.概念: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2.特点:a.时间很短。不超过1分钟。 b.容量有限。容量一般是7±2个。 (三)长时记忆

1.概念: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2.特点:a.容量无限;b.信息保持时间长久。

6

第四节 思 维

一、含义: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特征:

a.间接性。例如:医生通过号脉诊断疾病。

b.概括性。一切科学的概念、定理、法则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映,是思维概括的结果。(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3.概念形成两种形式:概念同化、概念形成

①概念形成:学习者可以对同类事物的各种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它们与其它事物的区别,从而发现这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这种方式叫做概念形成。(相当于归纳推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

②概念同化: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相当于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

4.影响学生概念掌握的因素:

主观:a.学生过去的经验;b.学生的认知能力; 客观:c.有关特征和无关特征;

d.变式,保持事物的本质属性不变,而非本质属性时有时无。是概念的肯定例证,是正例。

5.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应注意(科学概念的掌握) 1.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 2.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突出概念的有关特征,尽量避免无关特征的干扰。 4.教学中合理运用变式。 5.下定义。

6.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体系。 (三)创造性思维

1.概念:创造性思维是指能提供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2.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3.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想象

一、想象的概念:借助已有表象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7

二、表象的概念: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它有两个基本特征:形象性、概括性。

二、想象的种类: 1.根据有无目的划分:

(1)无意想象:无目的的、自然而然进行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2)有意想象:有目的的、自觉的进行的想象。

2. 按其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我们看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头脑中出现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物形象;机械制造工人根据图纸想象出机器的主要结构等。

(2)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 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飞机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成一架新型飞机的形象,作家在头脑中构成新的典型人物形象等都属于创造想象。

(3)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根据幻想的社会价值和有无实现的可能性,把幻想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

积极的幻想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现可能的幻想,一般称理想。

消极的幻想违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且毫无实现的可能,一般称为空想或妄想。

第三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

1.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情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2.情绪的分类

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感染性)的心理状态。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说的就是心境。

(2)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惧、剧烈悲痛等)。

8

(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状态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

3.情感的分类

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的主观体验。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形式。

(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如:爱国主义、国家主义、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等)。 (2)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如:人们在探求未知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兴趣和好奇心等)。

4.功能

1.信号功能(如:微笑摇头表赞赏;摇头皱眉表否定)。

2.调节功能 又称动力功能(如愤怒时,对引起愤怒的对象进行攻击;惊慌时,力求避开危险物)。

3.感染功能 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互相影响和产生共鸣。“动之以情”就是这种功能的体现。

第二节 意志

1.概念: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苦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克服内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的特征; 二、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一)采取决定阶段:包括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1. 动机斗争: 可以分为:

a.双趋冲突: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选择其中一个的心理状 态。例如:高考填报志愿时,有的学生既想学文科又想学理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b.双避冲突: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例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怕学习又怕受处分,这两者对他都是一种威胁,都想逃避,但必选其一。

c.趋避冲突: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例如:有些同学想当学生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

d.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例如:大学生择业时多种选择的冲突,是这类冲突的典型实例。

9

2. 确定目标: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二)执行决定阶段:意志行动的中心阶段 三、良好意志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第四章 个性心理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

(一)概念: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是活动的原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二)种类(理解能区分选择)

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 2.根据需要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基本内容: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强弱顺序,马斯洛把需要归纳为7个基本层次: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创造需要)

(1、2、3、4)是缺失需要,是个体生存所必须的;(5、6、7)是成长需要。

二、动机概述

(一)概念: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驱力。

(二)动机的分类

1.根据动机的社会意义分: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2.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分: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2.根据动机的来源划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三)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三、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62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