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自然地理考题

更新时间:2024-05-15 00: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 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自然地理环境2. 河流水情要素 3. 湿润系数4. 气团5. 生物的指示现象 二、 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 基岩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3.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4. 流域特征及其对河流的作用 5. 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

三、 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柯本的气候类型及其划分原则、标准与方法 2. 风化作用类型及其机理 3. 论生态系统的功能

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 概念解释(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地球表层

2. 沉积物的主要类型 3. 热量带 4. 水位与流量

5. 土壤氧化还原作用 6. 生态因素、生境与处境 二、 简述题(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 2. 新构造运动的地貌表现 3. 三角洲的类型及其特征 4. 降水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5. 土壤的基本特点、功能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自然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大势及其对农业分布的意义 3.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 、概念解释(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地球的圈层构造 2. 河流侵蚀基准面 3. 地面辐射平衡 4. 谢才公式 5. 土壤质地

6. 营养级与食物链

二、简述题(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 地壳运动在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上的表现 3. 表层的基本特征

4. 各种尺度大气环流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机制

5. 自然界主要的成土过程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自然地理学研究在你所报考专业(或研究方向)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 2.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3. 自然地理环境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矿物与岩石 2. 河流水情要素 3. 块体运动

4. 土壤的矿物组成与机械组成 5. 种群与生物群落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海洋资源及其对全球持续发展的意义 2. 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3. 当前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4.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地貌因素在区域自然地理综合特征形成和分异中的作用 2. 影响地方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对地方生产、生活的影响 3. 自然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及不同尺度自然地域分异的表现

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与“中国自然地理” 一、简答:(每题15分,共60分)

1. “地表自然环境”、“全球生态系统”、“地理壳”、“地表自然综合体”等名词概

念意指什么?这个物质能量系统(或物质能量循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变化规律如何?

(提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论)

2. 地表自然综合体的级别系列如何?(提示:从地表最小的景观形态单元到全球区域单

位),这种对自然界的研究法北称作“地域系统研究”或“自然区划与土地类型研究”,其有什么理论和生产实践意义?举一例说明之。 3. 简述中国近海的海流系统及对大陆自然环境的影响。

(注意解释所涉及到的主要名词概念,不少于3个) 4. 简要分析中国自然环境总体的及地域分异的基本特征。

(注意说明最高一级地域分异单元的边界)

二、论述:(1--2任选1题,3--4任选1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1.“人-地关系”论之我见。(限1500字内)

2.从“海陆对比曲线”论地表自然环境的基本形态结构。(限1500字内)

3.论述黄河上、中、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形成机制上的联系。你认为能否象长江流域那样形成“黄河流域经济带”?其自然地理方面的主要优势和限制因素是什么?在资源开发和国土整治中要抓住那些重要问题?(限1500字内)

5. 自然区划的划分上,《中国自然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将原第二版中的

“西南地区”并入了“华中地区”,你认为这种合并好不好?谈谈原第二版此两区划

单元在自然地理特征上的区别和联系,在资源开发和国土整治中应抓住那些重要问题?(限1500字内)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与“中国自然地理”

二、名词解释:(单、双题各任选5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土地”与“土地阶级” 2.沿岸水团 3.“景观”的带段性 4.华西秋雨 5.“综合剖面图” 6.寒潮冷锋 7.“地域分异与组合规律” 8.五花草塘 9.“土地类型图” 10.干湿度地带性 11.“自然地带” 12.混合潮 三、简答:(每题10分,共计40分)

1. 土地评价与土地利用 2. 土地结构与土地规划

3. 试析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4. 简述我国海域洋流特征

四、综合题<举例说明或试析“热点问题”>:(1--2任选1题,3--4任选1题,每题15分,

共计30分)

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自然地理基础

2. “厄尔尼诺”(El-nino) 现象与“全球灾害”

3. 分析黄河断流加剧的原因及对流域产生的影响,有何缓解对策? 4. 举例说明哪些现象属于“土地荒漠化”,怎样防治土地荒漠化?

北京大学1999、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学\与\中国自然地理

学\

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学\与\中国自然地理学\

一、 名词解释(单双题各任选5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 自然综合体 2。变性极地大陆气团 3.综合剖面图 4。第一河源带 5。景观的\省性\

6。台湾暖流 7。土地评价 8。活跃生长期

9。地域系统研究法

10。海洋空间资源 11。垂直地带性

12。紫色盆地

二、 简答(1-3任选2题,4-6任选2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 例释土地分异的主导因素。

2. 自然区划工作的生产实践应用(举例说明)。

3. 土地分级与土地分类的差别与联系。 4. 青藏高原土壤植被的复合式分布规律。 5. 第四纪我国境内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6. 举例说明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三、综合题(1-2任选1题,3-4任选1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以1998年我国洪水灾害为例,论述\可持续发展论\的地理学原理。

2.以1998年我国洪水灾害为例,试论\人-地关系\之我见。 3.试析1998年长江流域重大洪水灾害的成因及今后的减灾对策。

4.试析我国风景地貌的旅游价值(举例说明)。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与\中国自然地理\

一、 名词解释与地理界线:(单、双题各任选5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2。季风气候区的界线 3.自然区划 4。内外流域分界线 5.景观 6。华北地区与相邻地区的分界线 7.相、限区、地方

8。干燥度

9.综合剖面法

10。对马暖流

11.土地诊断指标

12。三北防护林体系

二、 简答:(1--3任选2题,4--6任选2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 概述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类型 2. 区域研究和类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3. 举例说明土地评价的种类(至少3种) 4.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5. 举例说明土壤、植被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之间的关系

6. 我国沿海的潮汐类型和潮波系统

三、 综合题:(1--2任选1题,3--4任选1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 论述\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以及自然地理工作者在土地科学领域应起的作

2. 谈谈你所理解的\可持续发展\要点,试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3. 就\南水北调\谈谈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及区域效应

4. 以中国一条旅游热线为例,分析其资源结构及环境影响,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北大2002年自然地理专业,因为年代久远(呵呵)忘得一干二净了。(不好意思)不过名词解释和简答都是书上的,记得(不太准确哦)有太阳常数、露点、涡度、ENSO、锋、田间持水量、径流模数、系统的特性,等等,总之只要把陈效逑的书背过,考100分以上没问题,只有最后一道论述题,好象是大气中碳含量通过几种方式影响氮循环是书上没有的,所以还需要看看其他资料。高数北大理科一张卷,不考线代和概率。不过有些难度哦。要联系的话直接给导师或研究生写信即可。我觉得北大的老师要比学生礼貌得多。

北大2006自然地理學专业课试题(考场记忆版) 一. 名词解释(15*4')

1.大气环流 2.径流深度 3.土壤肥力 4.太阳活动 5.相对湿度 6.地转流 7.气候 8.岩石圈 9.土壤缓冲效应 10.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1.生物多样性 12.植物群落演替 13.(忘) 14.(忘) 15.荒漠化 二. 单项选择(5*4')

有关于enso的 ,剩下的忘记了 三.简答题(3*10')

1.关于地气辐射平衡方程,其中Rs, Qs, 和a 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2.关于全球水量平衡方程的,陆地和海洋的公式,含义 3.土壤成土因素分析的影响(好像是这样) 四.论述题(40')共两题

1.论述全球碳循环的自然过程,近200年来全球CO2含量上升的原因,环境影响和相关对策 2.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6z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