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导学案808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10 01: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郴州菁华园学校八年级地理导学案

主 备:刘善华 审核:谢 华 学案编号:jhyczb809 授课时间:2012-10-___ 授课人:刘善华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课 题 “滔滔黄河” 教师复备课 型 (新授课) 栏 或学生笔记栏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3、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4、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教学反思 (一)、知识与技能: 5、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 教学 目标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2、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3、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3、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4、黄河的治理措施。 本节课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课堂上学生的大脑始终处状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的情感也随着跌宕起伏,时而惊喜,时而忧思,真正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探究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效果,得益于学生课前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教师整理并制作出精美课件;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法和学

1

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积极的思维 ------------ 预习案 ------------- 学法指导 通过自主收集有关黄河的地理信息,开展小组合作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有效利用和治理黄河大胆提出设想,对黄河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探讨。 一.读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下列问题) 1. 在图中找出黄河的河源、流经的省(自治区)以及注入的海洋。 答:黄河发源于 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峰 注入 渤 海 流经的省区有 青 川 陇 宁 内蒙古 陕 晋 豫 鲁(9个省区)。 2. 长江和黄河同时流经的省(自治区)有 青 川。 3. 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旧孟津,看一看它们分别位于哪一个省区。 答:河口在内蒙古自治区 孟津在 河 南 省 4. 在图中找出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与汾河(用彩色笔描绘出来)。 5. 对照图,看一看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 答: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有 青 藏 高原、内蒙古高原、黄 土 高原、华 北平原。 法,特别是教师注意用自己的情感流露和录像来感染学生,使他们触景生情。 —————— 探究案 —————— 二.自主探究 探究一、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多次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它是中国的一大忧患,也是世界的忧患。那么,黄河的忧患是指的是哪些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学生结合收集到的相关的资料,小组进行激烈的讨论,纷纷献计献策,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把坡耕地修建成保水、保土、保肥的水平梯田; 中由于学生课前准备充分,有关黄河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多,在一些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回答的内容有的超出了教师的意料,给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增加了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平时一定要加强知识的积累,同时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 上 游 引黄河水淤地填沟; 营造保护水土的林带、草场,以及小型水利工程。 修建三门峡、小浪底等干支流水库; 下 开展河道整治; 开辟分滞洪工程; 游 建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 小结:最为主要的措施是:加固堤防 保持水土 修建水库 探究三、黄河的问题,历来是指它的水患问题,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黄河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水患问题,那么,它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 训练案 ——————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黄河流经十个省区,注入渤海 B.黄河流经十个省区,注入黄海 C.黄河流经九个省区,注入渤海 D.黄河流经九个省区,注入黄海 2.下列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B.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 C.黄河冬季无结冰期 D.黄河流经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B ) A.在上游峡谷建设水电站 B.在中游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在下游植树种草 D.培修、加固“水上长城”—黄河大堤 4、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中游的黄土高原,在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是治黄之本,黄河“地上河”形成的原因是: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 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5、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 河 口,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旧孟津,跨黄河上中游的省是 内蒙古自治区,跨黄 河中下游的省是 河南省。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yr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