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寻优槽控机操作说明

更新时间:2023-09-27 20: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度寻优”铝电解槽控机操作说明

1 工艺操作

n NB:正常加工 l A组、B组交错加工。

l 手动:人工从操作盘发出指令。 l 自动:槽控机解析后发出指令。 n AEB:效应加工 l A组、B两组同时加工。 l 手动:人工从操作盘发出指令。 l 自动:槽控机解析后发出指令。

l 加工次数:6次(单槽参数:AEB中的NB次数) 。 n AU :升阳极

l 手动:人工从操作盘发出指令,持续动作时间限时4S。 l 自动:槽控机解析后发出指令。 n AD:降阳极

l 手动:人工从操作盘发出指令,持续动作时间限时4S。 l 自动:槽控机解析后发出指令。 n AC:更换阳极操作

l 人工从操作盘发出指令,槽控机退出AC状态条件:

a. AC正常操作时间结束:30分钟(系列参数:AC,RRK过程最大时限 ) b. 人工清除 c. 槽控机故障

l 自动:AC过程中进行定时加工,直到AC结束。 l 手动:AC过程中不进行加工,直到换极结束。

1

l AC结束后,根据AC额外电压(系列参数:60MV)及AC后额外电阻作用时间(系列参数:60分钟)进行AC后的附加控制,该过程NB间隔放大150%。 l 槽控机进行AC后附加控制条件:

a. AC检测“残极取出”(阳极脱离或重新装上的电压偏差值:系列参数:35MV)。 b. AC过程持续20分钟以上 n TAP:出铝操作

l 人工从操作盘发出指令,槽控机退出AC状态条件:

a. TAP正常操作时间:30分钟(系列参数:TAP READY-->TAP START-->TAP CONTROL END的最大时间限定 b. 人工清除

c. 槽控机故障:槽控机出现3号、4号故障时 d. 控制结束退出

l 自动:出铝过程中进行定时加工,一旦检测“出铝开始”则停止下料,进行出铝控制,直到结束。

l 手动:出铝过程中不进行加工及控制。

l 出铝结束后:根据系列参数(TAP(出铝)后额外电压):20MV及系列参数(TAP后额外电阻作用时间):60分进行出铝后的附加控制,该过程NB间隔缩短为95%。 l 槽控机检测出铝开始条件:

a) 当前槽电阻与目标电阻之差 > 判断出铝已开始的电阻值(系列参数:200MV) b) 设出铝过程最新4次5S槽电阻为JR4,JR3,JR2,JR1,JRB(出铝前电阻)。当:JR4-JR3 > 出铝开始判定用电阻差值1(系列参数:100 MV)时:若JR4-JR2 > 出铝开始判定用电阻差值2(系列参数:120 MV) 或 (JR3+JR4)/2-JRB > 出铝开始判定用电阻差值3(系列参数:150 MV)

l 槽控机检测出铝开始后立即进行出铝控制 l 槽控机出铝控制:

a. 粗降阳极:当前槽电阻与目标电阻之差 > 出铝粗降极判定用电阻差值 (系列参数:150MV),控制时间:TAP粗调阳极下降时间(系列参数:2.0S)

2

b. 微降阳极:当前槽电阻与目标电阻之差 > 出铝微降极判定用电阻差值 (系列参数:80MV) ,控制时间:TAP微调阳极下降时间(系列参数:1S)

c. 微升阳极:当前槽电阻与目标电阻之差 < 出铝微升极判定用电阻差值(系列参数:60),控制时间:TAP微调阳极上升时间(系列参数:1S) l 槽控机出铝控制结束条件:

a. 出铝下降总时间 > TAP阳极下降最大总时间限定(系列参数:15S) b. 出铝微调控制次数 > 出铝控制完成条件判别次数(系列参数:4次) l 槽控机进行附加控制条件:出铝控制正常结束。 n RRK:抬母线操作:

l 人工从操作盘发出指令,只有“清除”退出。

l 当进入抬母线操作后,由操作人员通过操作盘进行升,降母线过程。若误操作可按“清除”键退出。

l 自动:抬母线程中进行过加工,NB间隔缩短为80%,直到结束。 l 手动:抬母线极过程中不进行加工。

l 当抬母线操作时间 > 系列参数 (AC,RRK过程最大时限:30分)后,管理机每隔5分钟进行抬母线时间过长语音报警,直到人工按“清除”键退出为止。 n IRF:边部加工操作:

l 人工从操作盘发出指令,槽控机退出IRF状态条件: a. 限时30分钟退出 b. 清除退出 c. 故障退出

l 边部加工中的子操作:边部加工过程中,可通过面板操作开关进行升、降极控制。 l 误操作可按下“清除”键退出。 l 提前退出可按下“清除” 键。

l 边部加工结束后:根据系列参数38号:70MV(边部加工额外电压)及系列参数:60分( 边部加工后额外电阻作用时间)进行边部加工后的附加控制,该过程NB间隔放大150%。 l 槽控机进行附加控制条件:

3

a. IRF限时30分钟退出 b. IRF进行10分钟以上提前退出 n AEPB:效应预报加工 l A、B两组同时加工,且加工次数为1次。 l 槽控机在自动态下,由槽控机解析程序发出指令。 n 氟化铝加工

l 手动:由操作开关板发出命令。 l 自动:由槽控机解析程序发出命令。

2 辅助操作 n 数据显示

当按数显加或数显减按钮时,槽控机进入数据显示状态,SM4~SM7显示数据号,SM8~SM11显示数据值。

a. 点动数显加或数显减时,数据号加或减一变化。

b. 停止按“数显加”或“数显减”按钮5秒以上,槽控机退出数据显示操作。 c. 显示内容如下。 000号数据:当前电解槽的槽号

001 002 003 004 005 设定电压 目标电压 折合电压 工作电压 平均电压 006 007 008 009 010 设定电流 AEW间隔 AE后时间 设定NB 当前NB 011 012 013 014 015 TAP时刻 AC时刻 IRF时刻 RRK时刻 AE时刻 016 017 018 019 020 AE时间 AE电压 氧化铝量 氟化盐量 运行时间 021 022 023 024 025 温度 电解质水平 铝水平 分子比 出铝量

n 实时时钟显示

同时按下“时显”按钮,槽控机进入时钟显示状态。5秒钟后槽控机就退出实时时钟设置操作。

n 极行程指示及设置 a.由上位机进行设置

4

b. 由槽控机进行设置

l A侧阳极行程设置:槽控机显示A侧阳极行程时,用数码显示板上的加、减键进行加一、减一设置。

l B侧阳极行程设置:槽控机显示B侧阳极行程时,用数码显示板上的加、减键进行加一、减一设置。

3 采样及解析

l 采样间隔 :1S l 基本解析周期:5S l 完整解析周期:20S

1S

5S

5S

5S

10S 环

5S

15S

5S

20S

① 每1S采样后,解析下列参数值:V1S,I1S,R1S ② 每5S采样后,解析下列参数值:V5S,I5S,R5S ③ 每20S采样后,解析下列参数值:V20S,I20S,R20S

4 异常槽况判定及处理 n 效应 l 几种效应

a. 计划效应:在AEW期间发生的效应。 b. 突发效应:非AEW期间发生的效应。 c. 闪烁效应:持续时间不长的效应。 l 效应发生、结束判定

a. 效应电阻确定:每5S进行一次效应检测:R5S > AE电压判定值(系列参数:8V),则确定有效应电阻。

b. 效应发生确定:最新4个5S电阻中有3个以上效应电阻(即持续15S以上)则判定发生阳极效应。

5

c. 效应熄灭确定:最新3分钟没有一个效应电阻,则确定阳极效应结束。

d. 闪烁效应:当效应持续时间 < 真实AE闪烁AE条件判别次数(系列参数:10次)×5S, 则判定发生闪烁效应。

e. 真实效应:当效应持续时间 > 真实AE闪烁AE条件判别次数(系列参数)×5S。 l 效应报警及处理

a. 效应报警:当确定效应发生后(即持续15S以上),槽控机进行效应报警, 当确定真实效应发生后,每隔2分钟进行一次效应时间过长报警,直到效应熄灭。 b. 效应处理:当确定真实效应发生后,槽控机进行一次效应处理(AEB)。 n 槽电压异常 l 异常电阻确定:

若:R20S > SNRN+LRDV1 或 R20S < SNRN-LRDV2 则:确定槽电阻异常。 SNRN ??槽目标控制电阻;

LRDV1??槽电阻异常判定上偏差电压值(系列参数:400MV)。 LRDV1??槽电阻异常判定下偏差电压值(系列参数:200MV)。 l 槽压异常确定:连续4次都有异常电阻。

l 报警:当确定槽压异常后,槽控机进行报警,之后每隔5分钟进行一次报警,直到槽压异常消除。

l 槽压异常消除:连续4次都没有异常电阻。 l 注意事项:槽压异常发生,必须人工干预。 n 电压摆检测及处理

l 摆动电阻确定:1分钟内槽电阻最大偏差值 > 判定电压摆的电压偏差值 (系列参数:100MV)

l 电压摆确定:最新16分钟内摆动电阻次数 > 首次摆动及摆动持续条件判别次数(系列参数:6次)

l 电压摆并升阳极:当首次发生电压摆时,槽控机自动提升一次阳极,之后转入电压摆后附加控制。

6

l 电压附加控制:

a. 根据系列参数38号:70MV(电压摆后额外电阻:)及系列参数52:( 电压摆后额外电阻作用时间:60分)进行电压摆后的附加控制,该过程进行基础加工。

b. 电压摆发生时,转入宽死区控制,持续时间:死区转换最小间隔时间限定(系列参数:60分)

c. 电压摆持续时,不进行控制。 d. 当电压摆幅度过大时,最好人工处理。

l 电压摆停止:最新16分钟内摆动电阻次数 < 摆动结束判别次数(系列参数44:4次) l 电压摆消除:最新16分钟内摆动电阻次数 < 摆动停止及摆动清除条件判别次数(系列参数43:4)

n 效应预报(AEP)及效应预报加工(AEPB)

l 效应预报确定:累计电阻斜率 > AEP(效应预报)判别用基本参(系列参数29:60MV),且电阻斜率连续正变化4次以上。

l 效应预报加工(AEPB):加料器状态为N1进行。 l 效应预报(AEP):

a. 加料器状态为N1、W1、W2 b. AEPB经历时间 < 20分钟

l N2、NX态:停止加工一段时间(系列参数64:60分 AEP持续时间时限)

5 加料器状态及加工间隔

AEW间隔 N1: CNBIA=0 发生效应

AEW W1:

AEW间隔 N2: CNBIA=1 发生效应

AEW W2:

AEW间隔 NX: CNBIA=2 发生效应

AEW NX: Y

Y Y

l 槽控机加料控制以AEW间隔为加工周期,在AEW期间不进行加工。

l NB间隔计算:NB间隔=基础NB间隔+AEW等待失败后附加NB间隔时间(单槽参数:0.2)×CNBIA(CNBIA:附加NB间隔系数) 。 l 当前NB间隔=NB间隔×SINTFK(NB间隔变更系数) l 正常情况下 SINTFK=100%

7

l 低电流:设定电流×60%〈 实际电流 〈 设定电流×80% 时SINTFK=( 设定电流/实际电流)×120%

l 氧化铝浓度控制:SINTFK由浓度解析自动变更

6 RC控制

l 当前槽电阻与目标电阻比较,根据其正负及变化率决定进行阳极升/降控制。 l 目标电阻=基准设定槽电阻+附加电阻 l 3.7V < 目标电压 < 4.6V l RC控制时间间隔

a. 宽死区:宽死区最小RC间隔时间限定(系列参数:10分) b. 窄死区:窄死区最小RC间隔时间限定(系列参数:5分)

7 控制系统故障参数表 n 故障参数表

故障号 故 障 含 义

1 主电源接触器不能接通 2 主电源接触器不能断开 3 升或降接触器不能接通 4 升或降接触器不能断开 5 提升机动作后脉冲太少 6 提升机停止后脉冲太多 7 没有控制电源 8 交流定时器超时 9 直流定时器失效

10 直流定时器不能断开主电源 11 直流定时器不能复位

12 直流定时器复位后主电源接触器没接通 13 阳极动作不良 14 直流定时器超时 15 实时时钟故障 16 电流通道故障 17 槽控机初始化 18 电压通道故障 19 20 21 22 23 24

8

n 故障检测说明

2 1号故障 :槽控机接通主电源接触器1S后,没有“主电源接通”信号。 2 2号故障 :槽控机断开主电源接触器1S后,仍有“主电源接通”信号。 2 3号故障 :槽控机接通升/降接触器1S后,没有“提升机工作”信号。 2 4号故障 :槽控机断开升/降接触器1S后,仍有“提升机工作”信号。 2 5号故障 :提升机工作时间超过1S,槽控机检测的脉冲数少于2个。 2 6号故障 :提升机停止工作超过1S,槽控机检测的脉冲数多于8个。 2 7号故障 :槽控机没有检测到“控制电源接通” 信号。 2 8号故障 :槽控机检测到“交流定时器超时”信号。

2 9号故障 :直流定时器测试过程中,槽控机接通直流定时器10S后,没有检测到“直流定时器工作”信号。

2 10号故障:直流定时器测试过程中,直流定时器已经工作,仍有“主电源接通”信号。 2 11号故障:直流定时器测试过程中,直流定时器已经复位,仍有“直流定时器工作”信号。

2 12号故障:直流定时器测试过程中,直流定时器已经复位,没有“主电源接通”信号。 2 13号故障:提升机升/降动作后,升/降动作前后槽电阻没有正/负变化。 2 14号故障:槽控机检测到“直流定时器超时”信号。 2 15号故障:槽控机与上位机的时钟相差1分钟以上。

2 16号故障:槽控机采集的系列电流与上位机采集的系列电流相差20000A。 2 17号故障:槽控机重新上电后,槽控机使用确省参数。 2 18号故障:当槽控机连续15次采集的槽压没有变化。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h1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