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说明书(DOC)

更新时间:2023-10-10 08: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MBR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一、课程设计题目

度假村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

1、污水水量、水质 (1)设计规模

某度假村管理人员共有200人,另有大量外来人员和游客,由于旅游区污水水量季节性变化大,初步统计高峰期水量约为300m3/d,旅游淡季水量低于70m3/d,常年水量为100—150m3/d,自行确定设计水量。

(2)进水水质

处理的对象为餐饮废水和居民区生活污水。进水水质: 项目 含量/(mg/L) COD 150-250 BOD5 90-150 SS 200-240 pH 7.0-7.5 NH3-N 35-55 TP 4-5 2、污水处理要求

污水处理后水质应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18921-2002)

项目 含量/(mg/L) 3、处理工艺

污水拟采用MBR工艺处理 4、气象资料

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5、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

该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需要回用于度假村内景观湖泊,最高水位为103米,常年水位为100米,枯水位为98米

6、厂址及场地现状

进入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端点的地面标高为109米

1

BOD5 6 SS 10 pH 6.0-9.0 NH3-N 5 TP 0.5

三、工艺流程图

图1 工艺流程图

四、参考资料

1.《水污染控制工程》 教材

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18921-2002) 3.《给排水设计手册》 4、《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

5.《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6.《MBR设计手册》

7.《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 顾国维、何义亮 编著 8.《简明管道工手册》 第2版

五、细格栅的工艺设计

1.细格栅设计参数 (1)栅前水深h=0.1m; (2)过栅流速v=0.6m/s; (3)格栅间隙b 细=0.005m; (4)栅条宽度 s=0.01m; (5)格栅安装倾角α=60?。 2.细格栅的设计计算

本设计选用两细格栅,一用一备 1)栅条间隙数:

2

n?Qmaxsin?

bhv≈ . 10.9,

(取n=11)

0 . 0035 sin 600

n ? 细 0 . 005 ? 0 . 1 ? 0. 6

式中:n ——细格栅间隙数; Qmax——最大设计流量,0.0035m3/s b——栅条间隙,0.005; h——栅前水深,取0.1m v——过栅流速,取0.6/s;

α——格栅倾角,取60?;

2)栅槽宽度: B=s(n-1)+bn

式中:B——栅槽宽度,m; S——格条宽度,取0.01m。

B=0.01×(11-1)+0.005×11=0.155m;(取B=0.2m) 3)过栅水头损失: K取3

β=1.67(选用迎水、背水面均为半圆形的矩形)

s 4 v 2 0 . 01 4 0 . 6 2

3 h2 ? k? ( ) sin ? ? 3 ? 1 . 67 ?sin 60 0 ? 0 . 2 m ()3 ? b 2 g 0 . 005 19 . 62 6)栅前槽总高度: 取栅前渠道超高 h1=0.3m 栅前槽高H1=h+h1=0.1+0.3=0.4 7)栅后槽总高度:

H ? h ? h1 ? h ? 0. 1 ? 0. 3 ? 0 . 2 ? 0 . 6 m

2

8)栅槽总长度:

细格栅的栅前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1:

若进水渠宽 B1=0.18m渐宽部分展开角α1 =20?,则此进水渠道内的流速 v1=0.6m/s,则:

3

L1 ?

B ? B 0 . 2 ? 0. 18

1 ? ? 0 . 03m 0 0 2 tan 20 2 tan 20

4)细格栅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位的长度L2: L 0 . 03

? 0 .015L2 ? 1 ?

2 2 L ? L1 ? L2 ? 0 . 5 ? 1 . 0 ?

9)每日栅渣量: Kz=1.5

w 0 一般为0. 1 - 0 . 01 m 3 3 3 , 细格栅取0 10 m 3 3 3 .

10 m 10 m Qw0 300 ? 0. 10 < 0 ? ? 0 . 02 m3w ? . 2 m 3 d d 1000*Kz 1000*1.5 故采用人工清渣

H 1 0 . 4 ? 0 . 03 ? 0 . 015?? 1 . 8 m 0 . 5 ? 1 . 0 ? 0 0 tan60 tan 60

六、初沉池设计

(1)沉淀区的表面积A: A=Qmax /q A=12.5/2=6.25m2 式中:A——沉淀区表面积,m2; Qmax——最大设计流量,m3/h; q——表面水力负荷,m3/(m2·h);取q=2 (2)沉淀区有效水深h2: h2=q·t h2=2*1.0=2.0m 式中:h2——沉淀区有效水深,m;

t——沉淀时间,初沉池一般取0.5~2.0 h;二沉池一般取1.5~4.0 h。沉淀区的有效水深h2通常取2.0~4.0 m。取t=1.0h (3)沉淀区有效容积V: V=A·h2

V=6.25*2.0=12.5 m3

4

式中:V——沉淀池有效容积,m3。 (4)沉淀池长度L: L=3.6v·t

L=3.6*4.5*1.0=16.2m 式中:L——沉淀池长度,m;

V——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mm/s,一般不大于5mm/s。取v=4.5mm/s

(5)沉淀池的总宽度B: B=A/L

B=6.25/16.2=0.4m 式中:B——沉淀区的总宽度,m。 (6)沉淀池的数量n: n=B/b

式中:n——沉淀池数量或分格数;此例设计n=1单斗排泥 校核:L/B=16.2/0.4=40.5>4(符合) L/h2=16.2/2=8.1>8(符合) (7)污泥区的容积Vw:

对于已知污水悬浮固体浓度与去除率,污泥区的容积可按下式计算: Vw=Qmax·24·c0·η·100·T/[1000r(100-p0)] 式中:c0——沉淀池进水悬浮物浓度,mg/L

η——悬浮固体的去除率,取η=50%

T——两次排泥的时间间隔,d,初沉池按2d考虑

r——污泥容重,Kg/m3,含水率在95%以上时,可取1000 Kg/m3 p0——污泥含水率,%;取p0=96

Vw=12.5*24*240*50%*100*2/[1000*1000(100-96)]=1.8 m3 (8)贮泥斗得容积V1:

V1=(1/3)·h4'[S1+S2+(S1·S2)0.5] V1=(1/3)·2.8[1.44+0.16+(1.44·0.16)0.5]=1.94m3 式中:V1——贮泥斗得容积,m3;

5

V2=2.9*(1-0.96)/(1-0.94)=1.93 m3/d。

(9)排泥周期T=V1/V2=2.83/1.93=1.47d,即浓缩池排泥周期T=35h。

因污泥量极少,加上有足够的时间使污泥沉淀、浓缩,故浓缩池上清液可不设计流出堰,用污泥自吸泵反抽回初沉池,对排泥管进行反冲洗。

污泥螺杆泵的选择

表3-10 I-1B3型螺杆泵

型号 I-1B3 3.污泥脱水设计

污泥量较少,污泥经螺杆泵送至污泥脱水间,脱水设备选择板框压滤机,规格如下所示。

表3-11 板框压滤机

型号 过滤面积/ m2 BMS 2/320 污泥经脱水后运输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

2 过滤压力/ MPa 1.0 螺杆顶紧力/ kN 200 520 1240×550×610 铸铁板框 质量/ kg 外形尺寸/ mm 备注 流量/(m3/h) 18.1 扬程/m 5 功率/kw 2.5 进出口径/mm 100 泵的扬程选择:

H=H+2.0+(1.5~2.0)

废水处理构筑物水头损失的估计 表4-2 构筑物名称 水头损失(米) 构筑物名称 水头损失(米) 装有回转布水器格栅 0.10~0.25 的生物滤池(其H+0.15 工作高度为H) 装有喷洒式布水器的生物滤池沉砂池 0.10~0.25 H+0.25 (其工作高度为H) 除油池 0.10~0.25 鼓风曝气池 0.25~0.40 平流式沉淀池 0.20~0.40 加速曝气池 0.25~0.40

16

竖流式沉淀池 辐射式沉淀池 0.40~0.50 0.50~0.60 混合池 接触池 0.10~0.30 0.10~0.30 (1) 污水提升泵的扬程确定:

H=3.500m+2.000m+2.000m=7.500m (2)MBR池进水泵的扬程确定: H=5.000m+2.000m+2.000m=9.000m

石家庄水泵厂KWP型无拥堵离心泵 电动机流量叶轮外径扬程m 转速功率kw 效率% m3/h mm r/min 8~24 7.5~23.5 1450 1.1~4 170~260 51 泵型 KWPk40—250

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m0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