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心理学整理

更新时间:2024-05-24 16: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理学》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二)心理现象 (三)知、情、意三者关系(四)科学心理学产生的标志与学科性质 (五)人的心理实质

二、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

(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二)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2.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 3.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4.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 (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研究法。 四、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 5.精神分析心理学。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1.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2.应用心理学分支发展迅速。 3.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上心理学日程。 4.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1)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 (2)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 (3)智力与脑的关系。 (4)意识和无意识问题。 (5)儿童认知发展。 (6)学习过程。

(7)人力资源开发。 (8)认知工程心理学。 (9)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心理学形成史上影响较大的著作和人物;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心理学、心理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心理特征、认识过程、意志过程、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和个案法;掌握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意义和研究方法;熟悉和掌握心理学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和观点。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探讨人的心理的差异性。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式,即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

[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变量:一个是自变量,另一个是因变量,第三个是无关变量。

[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如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等。

[问卷法]——一种间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它根据研究目的,以书面形式,将所要搜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应回答的问题,控制被试回答的范围或将答案框定在卷面上,要求被试任择其一作答,然后对回答结果再进行分析研究。

[活动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活动的产品如日记、作文、试卷、图画、自制教具、手工作品及其他劳动产品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学生的心理特点。

[系统性原则]——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根据系统性原则,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能把心理现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内容去研究。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系统 (一)神经元

1.什么是神经元。2.什么是突触。3.神经元的结构、功能与种类。 4.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5.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二)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2.脊髓的功能。3.脑的结构与功能。4.大脑皮层。5.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二、反射与反射弧

(一)反射的概念(二)反射弧及其结构(三)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四)反射弧的环形通路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一)五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定义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三)工具性条件反射 1.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定义。2.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3.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4.联系实际分析强化时程表。 (四)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四、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一)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二)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扩散与集中。 2.相互诱导。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神经元的概念、结构、功能与种类,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与结构,特殊通路、非特殊通路和环形通路,条件反射、五条件反射的概念区别,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概念和关系;掌握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联系,能正确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熟悉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掌握非条件性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和条件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的概念并且能正确进行区分;掌握扩散和集中与相互诱导(正诱导、负诱导)的概念并能根据具体事例进行区分;能联系实际分析强化时程表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不应期]——是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 [突触]——突触是指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作用。

[极化状态]——在平时,神经细胞膜内因负离子占优势形成负电位,膜外因正离子占优势形成正电位,膜内外产生一定的电位差,这就叫做极化状态。

[去极化状态]——如果有一个刺激物,刺激到膜的一定部位,这时膜上受到刺激的部位的通透性就会发生改变,允许膜外的正离子进入,于是膜内外的正负离子就大多可以通行了。这时,原来膜内外的电位差发生变化,即原来的电位差由减小到消失。这种状态叫做去极化状态。

[刺激过程]——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人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 [反应过程]——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要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反应过程。反应过程也是能量转化,如神经冲动转到肌肉就转化为肌肉的机械运动。

[听觉性失语症]——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叶的颞上回的后方。它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理解别人的语言。当其受伤后,病人虽能讲话,但言语混乱而割裂;能听到别人的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因此这种病人,与人谈话时常常答非所问,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视觉性失语症]——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受损伤的病人,不能理解过去已知的文字符号,阅读发生障碍,称为视觉性失语症:,

[失写症]——书写中枢紧靠中央前回,它是管理上肢特别是手的运动区。该区受损伤则书写、绘画等精细运动发生障碍,称为失写症。

[植物性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从脑与脊髓出发,广泛地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主管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它们的作用是互相颉颃的。

[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例如,眨眼、膝跳和呕吐等。

[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它只是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的直接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活动,基本上是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强化]——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物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强化时程表]——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实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时间和次数的分配,斯金纳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

[泛化]——巴甫洛夫认为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泛化。

[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

[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

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保护性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叫超限抑制。它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 [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叫做消退抑制。

[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动力定型]——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映,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

[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

[正诱导]——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如小孩临睡前往往容易很兴奋,出现所谓的“闹觉’’现象,这就是正诱导所致。

[负诱导]——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如我们聚精会神地看书,对周围有人走动或出现其他情况,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是负诱导现象。

[二级条件反射]——在巩固的条件反射基础上也能形成条件反射。在巩固的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的条件反射称为二级条件反射。

[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神经冲动]——当出现去极化状态时,神经细胞膜受刺激的某处(假定为A处)和临近部位(假定为B处)相形之下就会产生一个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又改变了B处的膜的通透性,从而使B处的电位也变为负的,于是负电位就这样传导开。另一方面,随着膜的通透性的迅速复原,原来受刺激点A处膜内外的极化状态又重新形成,它与B处的电位差也就消失。这就叫做一次神经冲动。 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1.反映与感应性的概念。2.信号性反应。

(二)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1.感觉阶段。2.知觉阶段。3.思维萌芽阶段。 二、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人类心理的发生1.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2.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二)人类心理的发展1.心理发展的阶段。2.心理发展的条件。3.心理发展的动力。 三、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

(一)概括性 (二)目的性 (三)主观能动性 (四)社会制约性 四、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三)皮亚杰的心理论发展理论 (四)维果斯的心理发展理论 (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动物心理发生的三个阶段,掌握反映、感应性、信号性反映的概念与标志性生物;熟悉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掌握感觉、知觉、思维萌芽阶段的界限与代表性动物;掌握人类心理发生的基本条件、心理发展的动力,以及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熟悉并掌握个体心理

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及主张;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与掌握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在人类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反映]——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感应性]——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

[遗传素质]——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例如机体形态、构造、神经系统的特征等,这些遗传生物特征就是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能够根据目的和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使客观事物服务于自己。

[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或种系(即人和动物)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则指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同化]——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顺应]——顺应是指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环境现实。

[最近发展区]——在进行教学时,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信号性反应]——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我们就说它不仅具有生命,而且还有心理。心理发生的标志是信号性反应。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概述1.什么是感觉。2.感觉的分类。3.感受野与特征侦察。 (二)知觉的概述 1.什么是知觉。2.知觉的分类。

(三)空间知觉1.空间知觉的定义。2.形状知觉。3.深度知觉及其线索。4.方位知觉。5.大小知觉。 (四)时间知觉

1.时间知觉的定义。2.时间知觉依赖的媒介。 (五)运动知觉

1.运动知觉的定义。2.真动与似动。 (六)错觉

1.错觉的定义。2.几种重要的几何图形错觉。 二、感觉与知觉的规律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二)感受性变化规律

1.适应。(1)适应的定义。(2)暗适应与明适应。 2.对比。(1)对比的定义。 (2)对比的种类。 (三)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定律 (四)知觉的基本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及影响因素。2.知觉的理解性及影响因素。3.知觉的整体性及特点。 4.知觉的恒常性。

(1)知觉恒常性的定义。 (2)视知觉恒常性的主要种类。 三、观察

(一)什么是观察(二)观察的品质

(二)观察力的培养

通过对本章的复习,了解感觉的概念及种类,正确理解感受野与特征侦察;熟悉知觉的概念与分类,能根据具体事例来正确区分空间知觉(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大小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错觉(大小错觉、方向错觉、线条弯曲错觉、线条长短错觉)的种类;正确理解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观察的概念及其品质;掌握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感觉适应、对比现象,知觉的基本特性及其运用;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与掌握良好观察力的培养方法。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外受感觉]——外受感觉是人对接受身体外部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属于外受感觉的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

[内受感觉]——内受感觉是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饥饿觉、渴觉、内脏痛觉均属于内受感觉。

[感受性]——感受性是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受性通常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就是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是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

[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适应有的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有的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

[明适应]——是从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感到发眩耀眼,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经过几秒钟后就能看清物体的感受性变化。这是视觉感受性逐渐降低的过程。

[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这是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对比]——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对比分同时对比与继时对比两种。

[知觉]——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即形状、大小、距离、立体、方位等的知觉。它可分为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

[形状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各部分排列组合的反映。

[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 [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大小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的空间尺寸的反映。

[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本受感觉]——就是运动觉或动觉,它接受的刺激是人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情况。

[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反映。它是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运动知觉分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真动知觉]——真动知觉是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似动知觉]——似动知觉又叫似动运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物体从——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 [错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知觉的整体性]——整体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它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

[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相对不变。

[感觉阈限]——是指持续一定的时间并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刺激量,它是对感受性的度量。 [绝对感觉阈限]——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是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两者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观察]——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又称“思维的知觉”。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受野]——20世纪60年代后期,研究者采用微电极技术研究神经系统的感觉信息加工,发现当呈现某种特定刺激的同时,可记录到感觉神经通路及大脑皮质各水平上单个神经细胞的放电现象。据此,可揭示该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刺激区域,这个区域称为该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特征侦察器]——每个神经细胞的感受野都有其侦察特定特征的功能,所以亦称为特征侦察器。 第五章 记 忆 一、记忆的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二)记忆的分类及特点

1.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与动作记忆。2.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3.工作记忆。4.情景记忆、语义记忆与程序记忆。5.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

(三)记忆的表象1.记忆表象的定义。2.记忆表象的特点。

(四)记忆的生理机制1.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2.定位说。 3.反响回路说。4.记忆的化学分子说。 二、记忆过程

(一)识记1.识记的定义。2.识记的分类及特点。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二)保持和遗忘

1.保持和遗忘的定义。2.保持中的信息加工。3.遗忘曲线。4.遗忘原因。5.复习。 (三)回忆和再认1.回忆和再认的定义。2.联想及其规律。 三、记忆的品质与培养

(一)识记的敏捷性 (二)保持的持久性(三)记忆的正确性 (四)记忆的准备性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熟悉记忆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掌握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与动作记忆的定义;掌握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工作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与程序记忆,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内容;记忆的基本环节,记乙表象的概念及特点,记忆的生理机制;正确理解识记的概念及其种类,保持和遗忘的概念,回忆、再认和联想的概念;掌握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遗忘规律及遗忘原因,联想的规律,良好记忆的品质;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与掌握合理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以及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

[记忆]——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按信息加工理论的说法,记忆是指对输入信息通过编码、复习而予以储存,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工作记忆]——是指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贮,即它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它有三个组成成分: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

[程序记忆]——是关于“怎样做”的记忆,是通过熟练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的,它与意识相分离的。 [情景记忆]——是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是关于世界各种知识的记忆。

[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又称感觉登记。凡接触到人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暂时存贮。这种存贮形式叫做感觉登记。瞬时记忆一般不超过1分钟。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1分钟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具有意识性、操作性,按原始信息的感觉通道编码等特点,其容量为7±2个组块。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指学习过的材料在人脑中保持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长时记忆具有组织性、备用性等特点,其容量几乎无限。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为“表象记忆”。 [词语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亦即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动作记忆]——是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

[识记]——识记就是去记,即与所要记忆的事物接触,接受它的刺激作用并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就信息加工理论而言,识记即为编码。

[有意识记]——是指有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没有有意采用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机械识记]——是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 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指通过理解材料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

[保持l——保持就是把所识记的东西纳入到自己的经验体系中,以备后用。 就信息加工理论而言,保持即为储存。

[遗忘I——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遗忘曲线,又称保持曲线。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也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回忆与再认]——回忆与再认是经验恢复的过程。回忆,即对所保持的东西能够回忆起来。再认,就是当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出现时,能认出它。

[记忆表象]——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记忆表象有三个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断性。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反响回路]——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的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联想]——联想是指由一事物的映像、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像、观念的心理过程。 [复习]——多次的识记称之为复习,复习不是单纯地机械重复,复习的作用是给信息加工提供机会,对所学材料不断地进行再编码,不断提高编码的适宜性。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一、思维的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二)思维的分类及特点

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2.聚合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3.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三)思维的神经生理机制

二、思维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分类 (三)抽象概括与具体化 三、概念的形成与掌握

(一)什么是概念 (二)概念的形成 (三)概念的掌握 (四)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1.过去经验。2.变式。3.词语的运用。4.定义。 四、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提出问题。2.分析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人的知觉特点。2.定势。3.已有知觉经验与动机。4.个性差异。 五、创造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思维 (二)创造思维的过程

1.准备期。2.酝酿期。3.豁朗期。4.验证期。 (三)创造思维的培养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

3.发展学生创造想像能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六、思维品质

(一)思维的广阔性 (二)思维的批判性 (三)思维的深刻性 (四)思维的灵活性(五)思维的敏捷性 七、想像

(一)什么是想像 (二)想像的分类

1.有意想像与无意想像。2.再造想像与创造想像。3.幻想。4.梦。 (三)想像的形成方式

1.综合。2.夸张。3.典型化。 4.拟人化。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思维的概念及种类,熟悉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绪、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创造思维与常规思维的概念;掌握思维的三个基本过程;正确理解概念的形成与掌握,掌握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掌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思维品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了解想象的概念及种类,想象的形成方式,能根据具体事例来分析想象的分类;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与掌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常规思维]——它是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动作思维]——又叫“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的特点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于实际动作。 [形象思维]——又叫“直观形象思维”。它是依靠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抽象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是借助于语词、符号来思考问题,故又称之为“语词逻辑思维”。 [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它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发散式思维]——这种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

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思维定势]——先前思维活动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

[分析]——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综合]——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抽象]——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它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

[概括]——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同抽象和概括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将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 [前科学概念]——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概念称为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变式]——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

[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知觉定势]——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

[功能固定]——指当一个人了解到某物体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他作用,特别是最初看到的它的功能的影响更大。

[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创造思维具有新异或独特性,它既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创造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的综合表现。 [想像]——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 [再造想像]——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像]——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

[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

[幻想]——是创造想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像。

[灵感]——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现象叫做灵感。 第七章 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与需要

(一)情绪与情感的定义

(二)需要1.需要的概念。2.需要的分类。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二、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二)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 (三)情绪的种类

1.心境。2.激情及其作用。3.应激及其影响。 (四)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2.美感。3.理智感。 三、情绪的机体变化与外部表现 四、情绪理论

(一)詹姆士一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 (二)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

(三)阿诺德关于情绪的认识一评估学说

(四)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五)刺激情境、生理变化、情绪经验三因素的关系 五、情绪的效用

(一)激奋水平与心理活动的关系

(二)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与调节功能 (三)情绪与心身健康

六、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应用 (一)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 (二)情绪与学习效率

(三)教师对学生情绪的识别和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 (四)良好情绪的培养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情绪与情感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掌 握情绪情感的两极性表现以及两者的种类,情绪理论,情绪情感的功能, 尤其要掌握心境、激情、应激的概念,能根据具体事例来区分道德感、美 感、理智感;熟悉情绪的机体变化与外部表现,需要的概念及其分类;正 确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激奋水平与心理活动的关系,情绪与学习效 率之间的联系,情绪与心身健康的关系;熟悉情绪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及 其观点;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与掌握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及良好 情绪的培养。 [情感]

——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情绪]

——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是人脑对 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 [需要]

——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 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 动力。 [心境]

——是一种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其特点是:第一,缓和而又 微弱;第二,持续时间较长;第三,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 [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应激]

——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社会需要]

——是对维持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事物的反映。 1 [美感]

’——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 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 爱慕的情感。 [道德感]

——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

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理智感]

——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它属于高级情 感,与人的认识成就的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 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 [表情]

——表情动作简称表情,它是情绪在有机上的外显表现,或者指有机 体通过自己身体的外显行为来表达感情。 [动作表情]

——是指情绪在身体姿态、四肢活动方面的表现。 [激奋水平]

——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与高度抑制之间有不同的水平, 谓之激奋水平。愈兴奋表明激奋水平愈高;愈抑制表明激奋水平愈低。激 奋水平随需要和情绪的强弱而增减。 [叶克斯一道得生定律]

——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 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说来,就是作业效 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 为转移,作业愈简单,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愈复杂,这种适 中的激奋水平应偏低。 [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是指个体以体验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 人施加一定的影响。 [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

——是指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 的方向。

[教师的感力]

——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力量。 [心身性疾病]

——有的人,经受长期的紧张、焦虑后,就会使这种心理上的痛苦转 化为身体上的疾病,这类疾病叫做心身性疾病或心理疾病。 第八章 意 志 一、意志的概述 (一)意志的定义

(二)意志行动及其特点

二、动机

(一)动机的定义 (二)动机的功能 (三)动机的分类 (四)动机理论 1.本能理论。

2.驱力一诱因理论。

3.认知理论。

(五)学习动机的培养 三、意志行动的过程 (一)采取决定阶段 L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 (二)执行决定阶段 四、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一)意志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 2.意志的果断性。 3.意志的自制性。 4.意志的坚韧性。 (二)意志品质的培养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理解并掌握意志、意志行动的含义及特点;掌握 动机的概念及动机的功能、分类;熟悉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识 记驱力、诱因、期望、归因、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的 培养;懂得意志行动的过程分析,正确区分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 突;掌握意志的品质的内容,识记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 自制性、意志的坚韧性的概念;熟悉意志与认识、情感的相互关系.结合 学生实际如何进行意志品质的锻炼培养。 [意志]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 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驱力]

——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 取行动,恢复体内平衡。 [动机]

——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目标,以满 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或: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它能引起、 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 头、愿望、理想等。 [归因]

——当人们进行某种活动取得成功或失败时,都有对行为结果的原因 进行探究的愿望,这种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 称为归因。 [自我效能感]

——个体对自己是否能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 [需要]

——即个体因某种东西缺乏而引起的内部紧张状态和不舒服感。 [诱因]

——指凡能引起个体活动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 [随意运动]

——可以由意识支配的运动。 [不随意运动]

——是指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 [主导动机]

——人的复杂活动往往受多种动机的推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动机就 叫做主导动机。 [次要动机]

——人的复杂活动往往受多种动机的推动,其中起次要作用的动机就 叫做次要动机。 [意志的果断性]

——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 品质。

[意志的自制性]

——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

——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 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 [意志的坚韧性]

——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 动目的的品质。 [双趋冲突]

——有时,一个人以相同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 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像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 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有时,一个人同时遇到两种都想躲避的威胁,而他又必须接受其 一,像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 避冲突。 [趋避冲突]

——有时,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 另一方面恶而避之,像这种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 避冲突。 第九章 注 意 一、注意的概述

(——)什么是注意 (二)注意的功能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四)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及影响因素。 2.有意注意及保持的条件。 二、注意的生理基础

(一)定向反射

(二)注意的大脑皮层机制 三、注意的品质与培养 (一)注意的范围 (二)注意的稳定性 (三)注意的分配 (四)注意的转移 四、注意的理论 (一)过滤器理论 1.早期选择模型。 2.中期选择模型。 3.晚期选择模型, (二)认知资源理论 1.资源限制理论。 2。双重加工理论。

五、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六、兴趣

(—)兴趣、爱好、好奇心的定义 (二)兴趣的分类 (三)兴趣的品质

(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理解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功能和外部表现;掌握 注意的分类,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和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重 点把握注意的品质,懂得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识记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兴趣、 直接兴趣、间接兴趣、兴趣效能、兴趣转移、兴趣中心的概念;了解注意 的生理基础,熟悉注意的理论与代表人物;熟悉兴趣、爱好和好奇心的概 念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兴趣的品质及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 之一。

[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 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 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注意的稳定性]

——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愈长,注 意就愈稳定。反之,稳定性就差。

[注意的分配]

——指人在一定时间之内,能够同时进行不同的活动。 [定向反射]

——是由情境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反射,它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注意的范围]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同样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 [注意的转移]

——是人们的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 它是主动进行的,不是被动发生的。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

——过滤器理论认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着过滤器,它以某种方 式对外界刺激信息进行选择。一些信息能通过过滤器被识别和进一步的加 工,其余的信息则被阻断在人的认知系统之外。 [兴趣]

——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 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 [兴趣效能]

——指兴趣对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依据兴趣有无效能,分为积 极兴趣和消极兴趣。 [兴趣转移]

——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对原来感兴趣的某一事物的兴趣消失,而转向 对另一事物发生兴趣。 [兴趣中心]

——是指一个人在诸多兴趣中的主要兴趣,它形成一种核心,其他兴 趣则围绕着它,并与其配合,共同支配着人的行动。 [爱好]

——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 [好奇心]

——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 之一。

第十章 言语与技能 一、言语

(一)言语的概念 1.语言的定义。 2.言语的定义。

3.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二)言语的种类

1.外部言语的种类及其特点。 2.内部言语及其特点。 (三)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四)语言获得的理论 二、技能

(一)技能与习惯

1.什么是技能。 2.什么是习惯。

3.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二)动作技能

1.动作技能及其分类。 2.练习曲线。 3.高原现象。

4.技能的迁移与干扰。 5.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6.技能形成的有效条件。 (三)智力技能

1。智力技能及其分类。 2.智力技能的特征。

3.促进智力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语言、言语、技能、习惯的概念,语言与思 维的关系,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技能与习惯的关系;正确理解言语的种类 及其特点,语言获得理论,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概念及其特征,练习曲 线与高原现象,技能的迁移与干扰;掌握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及有效条件, 促进智力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正确识记语言、言语、对话言语、独自 [ 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技能、动作技能、智力技能、习惯、技能的 , 迁移、技能的干扰等概念;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与掌握如何培养学生的动 作技能与智力技能。 [语言]

——语言是由词汇(包括形、音、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 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书面言语]

——是指人们凭借某种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言语。 [内部言语]

——是非交际性语言,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语 言现象。 [外部言语]

——是进行交际的语言,又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独白言语]

——是指一个人独自进行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 [言语]

——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 言表达思想的过程。 [技能]

——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 作方式的复杂系统称为技能。技能包括在知识经验基础上,按一定的方式进行 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技能,也包括按一定方式经多次练习使活动 方式的基本成分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技能,即技巧性技能或熟练技能。 [习惯]

——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练习曲线]

——是练习进程与练习效果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图。 [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是指在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和生产劳动中外部行为的操 作方式系统,包括书写、跑步、体操等等。动作技能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 和相应的神经过程而实现的。 [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 它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两次上升之间出现一段近似水平的线段。 [技能的迁移]

——技能的迁移是指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以后的技能、技巧的学习 产生的影响。 [动力定型说]

——认为技能是通过一连串条件反射所建立起来的若干固定动作的组 织体系,其中每一个先行动作都可以作为后继动作的信号。 [技能的正迁移]

——是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影响。 [技能的干扰]

——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阻 碍新技能的学习和形成,称作技能的负迁移,也称技能的干扰。 [智力技能]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 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 第十一章 能 力 一、能力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能力

(二)能力、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 (三)才能与天才 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2.创造能力与模仿能力。 3.液态能力与晶态能力。

4.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二)能力的结构 1.因素构成理论。 2.三维结构模型。 3.层次结构理论。 4.三元智力理论。 5.多元智力理论。 三、能力的个别差异与测量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能力的个别差异 1.发展水平的差异。 2.表现早晚的差异。 3.结构的差异。

(三)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四)能力的测量

1.能力测量的方法。

2.能力测量的信度、效度与常模。 3.测验的标准化,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熟悉能力的基本概念,掌握能力与知识、技能的 区别和联系,区分才能与天才;掌握能力的分类,识记——般能力、特殊能 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晶态能力、液态能力的概念;掌握能力的理论 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懂得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和能力测量方法,重点识记一般能力测验中的智商计算公式;把握能力形 成的原因和条件,识记信度、效度与常模;联系实际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才能]

——才能是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 [天才]

——日常生活中,少数人的多种能力在活动中达到’了最完备的发展与 结合,能够高水平、创造性地完成多种活动任务,或完成某一领域中人们 通常难于完成的特殊活动任务,这种高度发展的才能通常被称为天才。 [模仿能力]

——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再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 能力。

[认知能力]

——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最基 本、最主要的条件。 [一般能力]

——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它是从事— 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特殊能力]

——特殊能力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 [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 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晶态能力]

——是指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 会文化有密切关系。 [液态能力]

——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较少依赖 于文化和知识,而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先天禀赋。

[操作能力]

——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

——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信度]

——信度是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也可称做可靠度。 [效度]

——效度是指所测验时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 [成分性智力]

——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的能力。包 括三种基本的智力成分:元成分、执行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经验性智力]

——指个体运用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 [情境性智力]

——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从中获得有 用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三种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改造环境的能力和选 择能力。

[比率智商]

——用智龄和实足年龄的比率来代表的智商。 [常模]

——就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它是依据测验适用对象总体的平 均成绩来确定的。 [测验的标准化]

——为了减少误差,就要控制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这个控制 过程就叫标准化。

第十二章 气质与性格 一、气质与性格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气质 1.气质的定义。

2.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二)什么是性格 1.性格的定义。 2.性格的结构特性。 3.性格的类型。

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二、气质理论

(一)气质的体液说

(二)气质的神经活动类型说 (三)其他气质理论 三、性格学说

(一)性格的类型理论 1.荣格的内外向理论。

2.威特金的场依存与场独立学说。

3.艾森克的性格三维度说。 (二)性格的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理论。

2.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说。 (三)性格学习理论

1.斯金纳的人格操作性反射理论。 2.班杜拉的人格社会学习论。 四、性格的特征及其形成与培养 (一)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认知特征。 (二)性格的形成 (三)性格的培养 五、性格的测评 (一)行为评定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法 (四)投射法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气质的定义和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掌 握性格的定义和性格结构的特点,性格的类型,气质与性格的关系;熟记 气质的理论和学说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理解鉴定学生性格类型和性格 特征的方法;掌握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懂得 如何根据学生气质和性格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气质]

——气质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性格]

——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 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性格类型]

——指某一些人共有或相似的有组织的性格特征系列。这种性格特征 系列使一类人的性格与其他人相区别。 [人格]

——是一个包括性格在内的上位概念,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 其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和。 [根源特质]

——卡特尔把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根源特质是一些单一 的因素,是人格的基本成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投射法]

——投射法是测查性格的一种方法。投射法的原理是,某一个刺激如 果有多种反应的可能,那么,这种反应的差异就是由个人心理差异造成的。 刺激相同,反应不同,表明心理不一样。投射法就是把被试心理投射到那

个刺激上。 [替代学习]

——班杜拉发展了操作性条件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概念,认为社会学习 的强化效果有时不必直接加在行为主体上。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是否得到 强化,也可以产生强化效果。由此产生的学习,就称为替代学习。 [场依存型]

——阿特金森按认识的两种基本方式把人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人的认 识是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体系,这类人属于场依存型。 [场独立型]

——阿特金森按认识的两种基本方式把人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人的认 识是以本人的储存信息为参照体系,这类人属于场独立型。 历年教育学\心理学\英语考题及答案

1998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合考试 教育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学制 2.学科课程 3.校园文化 4.教学原则 5.体育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开始盛行。 2. 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3.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以“泛爱教育”为旗帜,提倡自然教育 的教育家是——。

4.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有不同的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我 国古代——论的代表。

5.当人的机体在某一方面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 超长发挥得到补偿,这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的——性。

6.教科书编写需要处理好知识的逻辑顺序和——的关系。

7.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者能力到发展的理论被称 为——论。

8.课堂教学过程一般有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 、检查知识等几个阶段组成。

9.教师运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是德育的——法。

10.提出“通过集体、在集体中进行教育”这一主张的教育家 是—————。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 丸二战以后 B.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以后 C.废除科举以后 n文艺复兴以后

2.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的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n教育学的基本规律

3.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在教学中应( )。 A.理论联系实际 B.及时巩固 C因材施教 n启发性教学

4.活动课程的概念是针对什么课程提出来的。( ) 丸广域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n核心课程 5.班级活动是指( )。

A.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一切活动

B.以建设和发展班集体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C.除课堂教学以外开展的活动 n班会、晨会等常规性活动

四、判断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解释内容或理由。每题5分,共25分) 1.终身教育主要是成人教育。

2.个体的发展是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个体能动实践的 结果。

3.课外活动就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4.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5.一堂好课的标准只要看是否完成了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

2.简述活动和交往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3.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请联系实际加以阐述。 1998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合考试 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 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 关系。

2.学科课程:是将人类文化按科学分类,从中选出最基本的原理与知 识,组成由不同学科构成的课程体系。

3.校园文化:是社会的——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中有意无意 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它可细分为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 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

4。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 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5.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体力,增强他 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 其意志力的教育。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隋唐 2.《学记》 3.夸美纽斯 4.内发 5.互补 6.受教育者 学习的心理程序 7.形式教育 8.运用知识 9.陶冶教育 10.马卡连柯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B 2.B 3.D 4.C 5.B

四、判断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解释内容或理由。每题5分,共25分) 1.终身教育主要是成人教育。

答:错。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 育和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 于成人教育是片面的。

2.个体的发展是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个体能动实践的 结果。

答:对。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个体成熟的 机制等,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的发展水平、个体的文化背 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 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 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意义。 3.课外活动就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答:错误。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它的任务在于根据 自己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积极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课外活动主要作用是:

(1)充实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眼界,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4.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答:对。(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相互作用,同时介人, 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问题。 (2)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是在知识基础上产生的,而 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主张把知识涵养和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 教学过程之中。

(3)知、情、意是教学过程内在的因素,它们的协调发展不仅与教学 内容、也与在教学过程的组织、方法的运用相关,教师教学的责任感、价 值观、思想作风、言行举止以及校园环境、人际关系等对这些方面的发展 也有重要影响。

(4)学生所学的社会科学本身,就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而自然科 学不仅是人们认识自然的成果,而且还对人们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有直接的作用。

5.一堂好课的标准只要看是否完成了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答:错。上好课的具体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 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

答:(1)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首先是说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学科专业 素养。需要精通所教学科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 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最新研究成果。学科专业素养不仅包

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 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性的、发现性的 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重视科研的老师,才能不停留于照本宣科, 在教学过程中灌注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还指教师不仅要有学科专业素养,还要有 教育专业的素养。教育事业是一项社会性事业,它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 约,同时也可以推进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发展。一名教师能不能自觉地使 教育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与他有没有教育理 论的素养、能否理解教育的本质、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的艺术有 很大的关系。并不是有较多知识的人都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3)教师还需要有一些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特殊要求,比如:较强的语 言表达能力等。

2.简述活动和交往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答:(1)学生品德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在 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并接受其检验的, 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活动和交往,参与社会 新生活的创造,因此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2)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 作用也不同。

(3)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是:首先,它具有引导性、 目的性和组织性;其次,它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和交往,不脱离学生学习 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再次,它具有科学性和有效 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 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3.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请联系实际加以阐述。

答: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提供了教育迈向——个新阶 段的机遇,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念。

(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的急速增长要求人们学会学习,能力教 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更重要。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共有16 年的学习时间,而人类知识总是不断猛增,所以除了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掌 握基本知识外,主要靠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来解决 这一矛盾。

(2)教学形式个别化。由于新型教育技术的广泛采用,传递教学内容 的途径将发生重大的改变,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能够确保学生在自 己方便的时候和方便的地点,学习这些内容。他们可以按照教学要求自订 学习进度计划,并且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自我测验和评价。例如现在的远 程教育、各种网校的发展都体现了教学形式个别化。

(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新技术革命使得传统工业的标准 化、规格化转向非标准化和多样化。这为根据人的自然本性发展人的个性 的教育理想,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例如现在的各种特色学校的出现和各 种特长班的举办。

(4)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知识的 创造和传播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使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它

要求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应对世界的变化,由此要 求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的“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 经济”,依靠创新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日益发达,美国微软公司就是——个明显 的例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种劳动都日益智力化,而且使劳动者 常常面临新的科学技术或工艺问题,迫使人们去创造,所以学校都以培养 出创新人才为使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dw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