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好技工院校学生就业工作--赵晓齐

更新时间:2024-05-04 10: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如何开展好技工院校学生就业工作

赵晓齐

【摘要】:学生就业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发展,甚至关系的学校的生死存亡,很显然如何开展好就业工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同仁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就业、技工学校、职业教育、职业指导

到今年我已经参加工作6年了,我是从技工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做起,当过班主任,管理过学生学籍,现在是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通过这些年的工作我认识到就业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发展甚至关系的学校的生死存亡,很显然如何开展好就业工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同仁的奋斗目标。

由于学校体制原因,就业工作对于技工学校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比如我们学校是依托企业办学,往年都是由企业统一计划招生,统一分配,所以招生和就业都是由企业统一安排,学校基本就是围着企业转。这种模式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学生就业工作由企业统一分配,对于学生稳定是很好的,弊的一面是招生和就业都由企业计划好的,学校没有自主权,更没有市场竞争力,一旦企业倒闭或者效益不好不能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那学校就面临巨大的危机了。

学生选择读技工学校的目的无非就是学一门手艺毕业以后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如果学校不能很好地解决

就业问题影响是很大的。首先,会影响学生的稳定,学校不能很好的安臵学生就业,会造成学生波动,不愿意学习,打架、起哄闹事;其次,会影响教职员工的工作,由于学生的不稳定性,会给教职员工带来巨大的工作量,甚至无法正常生活;最终,会导致学校声誉下降,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得不到很好的管理,势必会影响学校下一年招生工作,没有学生的学校还能叫学校吗?所以就业工作是关键所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技能为本位”作为职业学校的教育方针是大势所趋,就业工作是重中之重。

就业工作是如此的重要,我们不仅要做而且还要做好。那么如何做好就业工作呢?这是很多技工学校的领导、教师冥思苦想的问题。凭我的工作经验,我在这里浅谈我的几点想法,和大家交流。

一、成立就业部门,精心组织人员

学校要想开展好就业工作,就必须有单独的部门,也就是责任部门,明确责任人。我建议是成立招生就业办公室,因为招生和就业是两项关系密切的工作,但又都十分重要,好的就业形式能够促进招生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如果学校改革初期最后把这两项工作放在一起,就像我们的左右手一样能够互相扶持。如果学校条件成熟的话,也可以把招生和就业分开,但最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部门专门管理就业工作。

部门成立了,就需要筛选工作人员了。就业工作是需要知识丰富、掌握政策、为人热心、乐于助人的教师来担任,如果担任过班主任就更好了,因为班主任参与学生管理,对学生比较了解,并且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工作人员最好能够讲本地话,因为他们是和学生及家长交流沟通时间最多的,能够讲本地话是非常有优势的,不仅能更好地亲和学生及家长,家长和学生听到本地话对你也会很信任。因为我不会讲本地话,所以有时候跟家长电话沟通是很困难的,有的家长本根听不懂普通话,和学生交流还会好一些毕竟他们上学都要求讲普通话,而家长就不一样了,有的家长根本没上过学听不懂普通话是很正常的。其次是要喜欢所干的工作,俗话说的好强扭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如果选的人不喜欢干就业工作,那他肯定不会用心做,也不会关注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当然肯定就干不好了,所以一定要精心挑选。还有一点要注意学习,随时学习。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你讲的每一句话,学生都会很认真的听,因为这关系着他们的将来。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学习,掌握最新就业信息和政策,这才不至于讲错话开“黄腔”。

二、市场调研很重要

大家一定要转变一个观念,那就是就业工作并不是仅仅指学生毕业了推荐了工作就完事了,我认为它是一项从学生入学到就业贯穿在整个学习工程中的。在学生没进校之前,

学校要考察好市场,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的时代了。市场是具有变化性的,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就业市场也是一样,比如我上大学的时候,热门专业是计算机方面和营销方面,但是三年之后,以前的热门专业可能变成了冷门。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变化,就业市场也在变化。

据有关机构统计我国封建社会初期,职业与行业是同义语,只被分为6大类,即王公(发号施令的统治者)、士大夫(负责执行的官吏)、百工(各种手工业的工匠)、商族(商人)、农夫(种田人)、妇工(纺织、编制的妇女)。所谓百工就是技艺匠人的总称,当时木工7种、金工6种、染色工5种,还有其他各工种,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十种,十分简单。到了隋朝,增加到100个行业,比初期增加了一倍多。到了宋朝达220个,又比隋朝多了一倍多。到了明朝增至300多个,当时人们把职业分工统称为三百六十行,当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从这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工种岗位的总和已发展到1000种左右。所以可见就业市场的变化是十分大的,如果学校不对就业市场进行调查研究,靠几个人在办公室拍脑袋想出几个专业就办学,那学生毕业后就业工作就十分的被动了,为什么啊?因为没有经过市场调查,哪个专业好就业,哪个专业不好就业,这是不能掌握的。所以学校必须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再从本校实际情况

出发,比如具备哪些专业的师资,有哪些实训设施等确定好所办专业。这才是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负责任的做法。

三、招生宣传实事求是

学校经过市场调研,确定办学专业,紧接着就是组织招生了。干过招生工作的同志肯定有这个感触,家长给孩子报名前肯定先问毕业了去哪里上班?能挣多少钱?这就是就业工作和招生工作紧密相连的地方了。所以我们在组织招生时候绝对不能胡诌,要实事求是地想家长和学生宣传。如果在招生宣传的时候,只为了招来学生而不切实际的鼓吹,比如毕业后百分百分配工作等等,这样做无异于为以后的就业工作埋下一颗定时炸弹。我们附近的一所职校就这样干的,招生的时候吹得“昏天暗地”学校如何如何好,保证就业,保证“铁饭碗”等等,结果学生报名了就都拉到沿海地区去打工了,也不在学校学习,还美其名曰实践学习。结果导致第二年招生,根本没人去报名了。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你说一个谎言,要用十个谎言去园第一个谎言。

四、开展好职业指导工作

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顺利择业、就业,成功走向社会的重要一课。要开展好职业指导工作一定要坚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高端引领、多元办学、内涵发展,强化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只有秉承“技能成才、技能就业”的职业教育理念,才能开展好职业指导工作,搭建职业指导信息发布平台,加大职业指导的工作力度,提高了职业指导的水平。我认为开展好职业指导工作是就业工作的铺垫,一定要做好,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针对毕业生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当前政府鼓励自主择业的就业形势下,中职生应紧跟形势变化,了解相关政策,学会使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这也是教师应该学习的,因为学生的学习范围是有限度,好多信息都是通过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待业现象已经出现。党和政府对就业工作十分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来抓。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职业技术类学生的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毕竟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才需要还是少数,大部分的工作岗位需要技能型、技术型人

才来承担,这同职业技术类学校特别是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就业政策是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风向标,也是毕业生就业活动的指挥棒。例如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市场导向、政策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改革方向。毕业生在就业前务必深入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和原则,熟悉就业的注意事项,各个环节实施的过程。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了解有关地区、行业的就业原则和要求,做到知己知彼。

二是转变择业观念。择业观念是毕业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活动中的综合反映,是他们对于择业的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系。当前学生择业观念受家长影响比较大,一些家长思想保守,认为找个“铁饭碗”很重要,但是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经成为社会现实的情况下,大势所趋,所以改变择业观念是十分重要的。要在校园内及早地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及早就业。职业技术类学生在职业选择,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谨防脱离实际、贪图虚弱、盲目攀比,走入就业误区,浪费青春时光。可以先就业再择业的战略。

三是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开展好职业指导,一定要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对挫败的抵抗力。因为现实工作环境,可能与他们曾经幻想的有很大落差,很可能对他们造成很大的打击。所以

要让他们了解就业单位,就业环境。如果是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不定期参观企业。我们学校这方面做的很不错,在学生毕业的前一个学期会参加顶岗实习,就是到真正的工作岗位工作,提前适应工作环境,了解工作性质。

五、严格挑选就业单位

学校的办学模式不一样,决定了就业方法的不同,有校企合作的,有订单培养的,有劳务输出性质的等。但是无论哪种办学模式,学校一定要严格挑选就业单位,把好这个关是做好就业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步。首先,选择的就业单位有正规手续,不是骗子。明确就业单位性质,给学生提供哪些就业保障等。其次是就业单位效益如何,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啦,“钱”对学生来说是生活的保障也是工作的动力。最后,确定一两家长期合作的就业单位,这是对学校长期发展的保障。

这些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对学生就业方面的一些积累,也行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和实践了。但我相信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的大环境下,技工学校学生就业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技校生的出路和发展也一定会紧跟时代脉搏,技能型人才一定会找到用武之地,一展才华!

参考文献:《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jh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