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民调解概论--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6 15: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目 选题正确 论点、论据 材料、数据 满分 15 40 20 15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写作规范性 字数要求 10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21 人民调解概论

论文题目:浅析新时期的人民调解制度

学生姓名 **** 专 业 农林经济管理 层 次 高起专 批 次 112 学 号 W11071111****

学习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校本部

2013年5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 要】

“排难解纷”、“止讼息争”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优良传统,因其契合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道德和处世方式,因此为人所推崇,从而成为民间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之一。2010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以下简称《人民调解法》)已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人民调解作为一种民间的非诉讼调解机制,通过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以说服、疏导等方法,使纠纷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被国际社会誉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东方经验”。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尤其要注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人民调解作为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对其意义、方向、不足等进行论述,并提出完善的方法,以求教于各位老师。

关键词:人民调解 由来 问题 完善

2

目 录

1 人民调解制度的定义?????????????????1 2 人民调解制度的由来和发展向 ????????????1

2.1人民调解转向规范化??????????????????2 2.2人民调解转向专业化??????????????????2 2.3建立定期的联络制度??????????????????3

3 人民调解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

3.1人民调解沦为弱势选择的因素 ?????????????3 3.2调解组织不健全????????????????????4 3.3人民调解工作的信赖与选择???????????????4 3.4未能很快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的群体????????????4 3.5近几年人民调解工作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5

4 完善人民调解的路径探索 ??????????????5

4.1准确把握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的时代发展契机????????5 4.2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和工作基础????????????5 4.3完善和优化人民调解队伍素质结构????????????6 4.4完善和落实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6 4.5完善和健全人民调解各项工作机制????????????7 4.6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机制????????????7 4.7通过加强法制宣传实行标本兼治?????????????7

5 结论?????????????????????????8 参考文献????????????????????????8

3

“家长里短不用慌,《非常帮助》来帮忙”,河北电视台近年来最为火爆的栏目之一“帮大哥出马”是民间矛盾当场解决的一次有益尝试,如果您遇到了什么夫妻矛盾,邻里纠纷,婆媳不和,子女不孝等等问题,需要有人给说句公道话,调解调解,德高望重的“帮大哥—优秀民调员”将来到您的身边,为您排忧解难!您遇到的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家长里短,但这些的确是急需解决的和谐隐患,而且极具普遍性和典型性。伴随着屡次出马和成功调解纠纷,“帮大哥”日渐家喻户晓,同时他所从事的人民调解工作也深入人心,为人所熟知。今年也正值我国《人民调解法》正式实施之年,我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就我国人民调解制度进行浅显分析论述。

1 人民调解制度的定义

人民调解一般来说是特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可以看做消除纠纷的群众自治性的活动。人民调解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项制度,深受群众欢迎。新颁布的《人民调解法》再次强调这种特性。首先,人民调解的范围是“民间纠纷”,因此各级调解委员会之间,及其与各级国家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其委员由群众推选产生,并根据需要依法从群众中聘任其他人民调解员,甚至根据需要还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同事或者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及组织,以更广泛地发挥群众和社会资源参与到调解工作中来。其次,由于公民间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小额债务、轻微侵权等问题多发,人民调解遵循自愿平等、不违背法律法规政策和尊重当事人权利三项原则和人民调解不收费的基本制度,突出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人民调解情、理、法相融合的民间性特征。人民调解方式方法,既体现了确保调解活动顺利展开的基本要求,又不拘于形式、灵活便民,是人民调解区别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民间特色。

2 人民调解制度的由来和发展方向

我国自古就倡导“无讼”,强调人与人之间应和睦相处,对于矛盾纠纷要通过各自的忍让最终得以解决,而并非诉至官府,通过官府强制解决。比如《讼》卦辞曾经指出:“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汉代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思想被奉为最为正统思想,礼法合流,德主刑辅也随之成为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特色。汉代之后,儒家“中庸之道”、“无讼”、“和为贵”等文化理念被更加广泛地流传,并深植到了每个中国人的思想形态当中。近代改良思想家康有为

4

也主张建立大同世界等等。传统调解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有对应关系,一般以儒家思想作为核心,明确提出重中庸、礼让、宗法等内涵,通过谦和、谅解、忍耐、良知以及耻讼的思想引导,达到互谅互让从而放弃纷争的效果。目前,人民的权利义务观均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简单权利观念转变成了较复杂的利益观念,但是我们依然应该注意到,市场经济还是需要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和睦和稳定。传统调解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之后,对于中国社会已成为一种法律文化,具有巨大的文化传承性,也更加符合我国的民族社会心理,在促进社会的和睦、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维持稳定等方面均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人民调解制度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自我管理、约束、服务的一项极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及法律制度,这类自治活动,也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并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具体表现,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以及人民做主的地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民调解制度就不仅具有人民性、群众性更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对于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民主以及法律制度,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人民调解作为调解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多元化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调解本质上可以视为一种准司法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提速的今天,人民调解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当前各地的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形式,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中有一定的方向性,也代表着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发展的明天。

2.1人民调解转向规范化

推进人民调解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对内来说可以督促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及服务水平。对外来说,提高规范化也是一个形象工程,对于提高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度以及权威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培育和推进人民调解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不仅是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方向,更应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和亮点,同时它还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将这项工作做好了,人民调解的长足发展就会有更加坚实的人力和物力保障。

2.2人民调解转向专业化

5

力做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通过抓好公民的普法学习教育,提高公民学法、知法、用法和守法的自觉性,从而更加有效地避免或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5 结论

目前,人民调解在法律上的地位越来越明确。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为第一道防线,行政调解为重要环节。在全社会形成大调解氛围,完善人民调解员制度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求。在纠纷大量出现的现今社会,发挥好人民调解制度的特点与优势,将更好的解决纠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人民调解,像一条缓冲带,让法院大门之外的矛盾双方由对抗走向对话,由纷争走向和解,随着制度和组织建设的不断完善,其必将沿着健康的轨道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文献:《人民调解制度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研究生硕士论文。 [2]范愉著:《非诉讼程序(ADR)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李莉:《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中国政法大学的硕士论文。 [4]郝赤勇:谈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0年《司法研究》。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qn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