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更新时间:2024-05-31 16: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论文

不让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合作有两种,一种是有效的,另一种是无效的。因此,要看合作是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看合作是否真实和有效。那么如何做到合作的真实有效,而不是流于形式呢?

一、多一点主动提出问题,少一点被动思考问题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为了完成自己所设计的“知识目标”“教学任务”只得把学生应往教案上拉,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提出问题,然后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观察、实验,得出共同的结论,而忽视了数学生活化,在问题意识培养方面缺乏“人文性”------几乎都是老师提供完整的问题,学生沦为解答问题的机器。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材料,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使之感受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数学问题,更多在关注社会、生活,成为有数学头脑的人。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结合现实生活,及时地将具有时代气息的数学信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给学生创造“问”的空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如:在《圆锥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圆锥的基础上问:“观察了圆锥,你们有什么发现或是有什么问题想研究呢?学生纷纷提出问题:圆锥有几个部分?怎样求圆锥的表面积与体积?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三角形吗?圆锥与圆柱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圆锥的高在哪里?圆锥有什么用途?等等。虽然有些问题与本节课的研究无关,但是学生的大胆发问充分体现了“数学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梳理问题,选择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不仅营造出活跃、自由的探究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我要问”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再如:学习《圆的认识》时,上课一开始,课件中出现大、中、小三只侯子骑自行车比赛,大猴子的车轮是正方形的,中猴子骑的车轮是椭圆形的,小猴子骑的车轮是圆形的,比赛过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比赛的结果就引起学生的思考,于是就引出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轮为什么要安装在圆心上?------这样的学习使学习变成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有趣的过程,只有以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学习,

1

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向创新思维发展,从而对学习结果产生良好的效果,这也是课改的意愿所在。

二、多一点自主探究,少一点主观控制

美国华盛顿国力图书馆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探索能力。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牵羊式”的教学,将本应由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学习变成教师控制下的零碎的两三分钟活动和直接的传授。这种由教师主观控制的走过场式探究,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行为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数学、做数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体会到小学数学的无穷乐趣。如:教学《圆柱体积》时,我让学生利用萝卜、橡皮泥、沙子等探究圆柱体积公式。学生有的切萝卜,有的捏橡皮泥,还有的用圆柱筒装沙倒入长方体,这时,教师提高问题的难度,让学生研究圆柱与转化后的长方体有什么联系,学生再次动手探究,得出:圆柱体的底面半径等于长方体的宽,圆柱体的底面周长的一半等于长方体的长,圆柱体的高等于长方体的高,圆柱体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可得: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或圆柱体体积=底面周长的一半×半径×高。

再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将牙膏盒的面剪下来比较;有的学生在纸上描出长方体的各个面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直尺量出长方体的棱长-------。学生通过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长方体各个面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直观感受长方体的各个面、棱之间的特点。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嘴巴表达、用自己的双手操作、用自己的心灵感悟,领悟到数学的真谛,发展了数学探究的能力,更好地促进自身的成长。

三、多一点研讨交流,少一点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唯有研讨交流才能激发人的思维、人的创造、人的个性张扬;唯有研讨交流才能

2

让学生尽力表达得更清楚、推理得更严密、理解得更深刻。”精心、合理地安排好学生的研讨交流,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协作交流能力,形成乐于探究、尊重证据、勇于创新等科学素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注重营造自主交流,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平等的氛围中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获得成功的欣喜,并形成积极、自由活跃的良好情感体验。如:在教学《分数除法》时,有道题为:“把

4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多少米?”生列式为÷2。55师:“这道除法算式与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生:“以前的除法算式里没有分数,以前学的除法是整数除法、小数除法而这道算式是分数除法。”师:“我们学过整数、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4后,得出如下解法:÷2=

54/22444= (米),÷2=0.8÷2=0.4(米),÷2=(×5)55555441÷2=× =0.4(米)。 学生在交流中自由地思考、552÷(2×5)=4÷10=0.4(米),

表达、聆听。民主、平等的对话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这时教师再适时引导、小结

441÷2=× =0.4(米 )这种方法最好。今后就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分数除法。这样不552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所获,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断提升。

再如:教学《圆柱体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老师让学生每个人从自己桌上众多的学具中找一个圆柱体,然后分组活动:“观察这些圆柱体,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热烈讨论起来。经过讨论学生发现:“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的,圆柱体上下是一样粗的------老师对他们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这一情境中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圆柱上的这两个圆是不是一样大呢?老师紧紧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证明这种观点这时学生的热情高涨起来,他们热烈讨论,群策群力,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小组把圆柱一头画在纸上,再把另一头掉过来比较;有的小组用纸条量圆柱两头的外围,看是否一样粗;有的小组量圆的直径是否一样大------在这个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动脑、合作讨论,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四、多一点创造性,少一点依样画葫芦

3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预先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引着学生往预先设计好的一个个“圈套”里钻。学生完全是被动地“依样画葫芦”式地学习,学习方式 与结果是同一的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比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建构。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知识、思维等方面的差异,在解题过程中往往采用不同的解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探索,引导学生对各种解法进行比较,自主优化解法,寻求多种解题方法。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13页例5时,题为:“修一条路,总长12千米。前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学生一般会采用(12-1.5)÷(1.5÷3)解法。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学生有没有其他解法。在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下,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学生可能得出以下解法:第一种是设修完这条路还要X天,得到比例1.5:3=(12-1.5):X;第二种是设修完这条路一共要X天。得到比例X:3=12:1.5;第三种设修完这条路还要X天。得到方程(1.5÷3)X+1.5=12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还能通过对几种解法的比较,弄清算术解法、比例解法与方程解法之间知识水平、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都有所发现。学生有不同的解法验证自己的创造性,充分张扬个性,创新精神和充分的培养。

再如:我曾经教过这样一道题:“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前4天修了144米,照这样进度,又用12天修完了,这条公路多少米?”学生用正比例解很快列出算式:(1)设这条路长X米,得

X144= ;(2)用归一法:144÷4×(4+12)。为了打破思维定势,4?12444?1212;(4)144×;(5)144×+144;4?1244提出:同学们不妨试一试换个角度去思考,看看能否列出其他的算式?这时,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列出如下算式;(3)144÷(6)144÷

412+144;(7)144×(1+)。对后面五种解法暂时不加分析,不予肯定,124而是让全班同学进行讨论,经过热烈的讨论,大部分学生理解了后几种算式的分析方法,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老师赞同同学的思路,赞扬学生,你们真了不起,想出这么多方法解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打破了那种死记解题模式和数量关系化的思维定势,单一思维向多元化发展,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30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