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石鉴赏课结课论文

更新时间:2023-10-24 01: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玉”在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古代,玉广泛用于祭祀、政事、人际、装饰等方面。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而玉石器又给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带来了不可忽略的重大影响。本文将从玉石的发展历程及它所带来的影响介绍中国古代玉文化。

关键词:中国、古代、玉文化、影响

中国一直都有“玉石之国”的美称,早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前,玉就作为美好、神圣、贵重和祥瑞的珍宝得到人们的喜爱。而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开采、加工和利用玉(透闪石质)最早的国家,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而什么又是“玉”呢?甲骨文的玉字,像用绳子连贯在一起的一串玉璧的形状,本义当指玉器,泛指玉石。

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对玉的崇拜更多地源于古人类对玉器工具的深厚感情。其中有光泽的白玉被他们视为心目中神圣的主宰者给予的馈赠品而小心收藏。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又逐渐丰富了这种大自然赐予崇拜物的内涵,中国玉文化最初的启蒙思想正源于此。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和田白玉(夏商王室认可的帝王之玉)、河姆渡文化出土的白玉璜、玉璧以及兴隆文化遗迹发掘的白玉块,显示了古人类的智慧与一刻一磨的劳动结晶。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已超脱出原始的美感和装饰意义,逐步走上了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相结合的道路,开始成为信仰、权力、地位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玉的温润、致密、柔和、坚韧、正义、光洁、谦和、清越绵长、表里一致、瑕不掩瑜、气如白虹等一系列特征代表了君子的仁、知、义、礼、乐、忠、信、德、道等完美品行,概括了“君子比德于玉”的思想,把德和玉结为一体,将玉与君子结缘。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独特的玉意识,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汉代崇尚玄学、道教、皇权贵族祈求长生不老,渴望得道成仙。汉代玉器采用写实与夸张的创作方法,将人们想象中富有浪漫色彩的仙人生活与现实中有生活气息的人间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玉器的造型上,采用粗旷豪放、高度概括、舍弃细节的手法,把握对象的神韵气势,

注重整体效果。道教是思想、教旨、文化都源于中华本土的民间宗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从东汉末年形成,南北朝时期已发展成为能与儒、佛教抗衡的重要宗教流派。道教对中国玉文化的贡献就是使玉文化在儒家礼玉制度逐渐衰落的背景下能顽强地延续下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而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主要传承载体。唐代是中国玉文化、玉器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摆脱了上古玉器以“礼”为中心和以丧葬玉为主的传统,开创了以实用玉器为中心的新时代,唐代玉器玉料精美,数量丰富,种类多样,工艺细腻、精湛,内涵丰富。玉带是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使用者受身分等级的制约。宋代玉器纹饰综合发展,各种深浅浮雕、圆雕、镂雕均有特色,其中平浅刻和镂空技艺空前高超,具有鲜明的特点。玉带板的正面、背面纹饰以多层次、复杂又工整的镂空纹饰表现出来。元代玉器除陈设用品愈见功夫外,当时的玉雕艺人已经在雄浑天然的子玉上动脑筋。《渎山大玉海》是中国玉文化中第一个山子玉佳作,采用深浅浮雕技法,黑绿白变织纹路,怪兽和海水的完整画面,气势磅礴,风格浑厚,显示出较高的工艺水平。明代玉器内容繁多,寓意丰富,构思巧妙,技艺精湛。清代的玉器具有淳朴、简古、精工、细致的典雅风格,尤以山子玉器为世人瞩目。

玉石文化给我国历史从不同方面带来了不同层次的影响。首先。玉文化促进了文明社会的产生,为国家产生打下了基础。在国家形成之前,首先是文明社会的产生。文明社会所包含的现象和内容很多,而玉器和其他文化产物相比,具有其独特的影响意义。其次,玉意识能够演化成国家意识。从村落社会到村群社会再到国家政治的过程,这是国家产生的一般轨迹,这其中国家意识的产生和形成是关键。玉图腾作为一个氏族和部落的象征,代表了当时人们已有了氏族、组织和地域组织的意识,而且这种意识必然要进一步发展扩大,青铜器的使用,推动了这种发展进程。当玉器的产生和对其的追求进一步发展时,人们赋予了玉器更为丰富的观念形态和内容,这些观念和内容不再是一个氏族或一个村落所独有,它大大超越了氏族地域的界线,成为相当大范围内人们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崇拜,便产生了国家建立之初的意识现象。再之。玉的性质推动社会的发展。玉本身的性质推动了私有制社会的发展历程:玉由于难得和稀有,成为当时人们为数不多的奢侈品之一,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便开始了掠夺和占有,谁掠夺和占有的越多,谁的地位就越高。这种过程逐步演化,人与人之

间就产生了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于是就产生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玉推动了古代国家上层建筑的发展:国家的产生需要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理论、思想文化意识、军队和武器。而在所有的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玉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玉器文化还体现在古代关于玉的一些概念和学说上,包括万物主宰说,这一学说认为玉能代表天地四方及人间帝王,能够沟通神与人的关系,表达上天的信息和意志,是天地宇宙和人间福祸的主宰。还有天地之精说,这一学说是用天地之精化生万物的思想来解释玉的起源,用阴阳对立的观点来说明玉的本质和作用,从而把玉推崇为事物之尊者,赋予其神奇的魅力。道德楷模说,这一学说的内容是将玉石本身所固有的物理性质与当时社会中对于善恶、是非、荣辱、美丑等观念糅合在一起,加以拟人的解释,作为评价,判断人们行为的标准。辟邪除祟和延年益寿说,这一说法相信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认为将玉制品供人佩饰或使用,可增加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抵抗力量,防御邪气的侵袭,扫除鬼祟的祸患,保障人和物的安全和吉祥。

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影响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观念和习俗,影响着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着一大批文人墨客及他们笔下的辉煌巨作。玉文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和酒文化。中国古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出与积累,与日俱进的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

参考文献:

李丽.论中国古代玉文化.语文学刊,2009.

梁军.谈中国古代玉文化.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

林日波.浅析中国古代玉文化.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 吴晓红.中国古代玉文化.浙江工艺美术,200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5y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