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更新时间:2024-05-28 23: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 A. 中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澳大利亚 满分:2 分

2. ()作为国家社会控制的产物,依赖于两种基本机制:一是显性控制机制二是隐性控制机制。 A. 教育 B. 文化 C. 课程 D. 认知

满分:2 分

3. 学校主要成员()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A. 教辅人员 B. 教师 C. 校长

D. 教育行政人员 满分:2 分

4. 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满分:2 分

5. ()可将课堂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

A. 按控制的层次分 B. 按控制的手段分 C. 按控制的实现途径分 D. 按控制方式分 满分:2 分

6.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 分

7. ()可将课堂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 A. 按控制的层次分 B. 按控制的手段分 C. 按控制的实现途径分 D. 按控制方式分 满分:2 分

8.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 分

9.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 分

10. ()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A. 意大利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满分:2 分

11. 学校主要成员()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A. 教辅人员 B. 教师 C. 校长

D. 教育行政人员 满分:2 分

12. ()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化最快的要素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满分:2 分

13. ()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满分:2 分

14. 德国社会学家()首创了社会分层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的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文化标准 A. 恩格斯 B. 涂尔干 C. 韦伯 D. 马克思 满分:2 分

15. ()教育规范可分为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等 A. 从作用对象上分 B. 从涉及内容上分 C. 从适用范围上分 D. 从方法上分 满分:2 分

16. ()强调的是教育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观念,是用现代的词汇使现代社会的本质、人员组织和知识合理化。现代教育制度不仅培养和分配学生,还直接影响社会 A. 合法化理论 B. 社会化理论 C. 分配理论 D. 个性化理论 满分:2 分

17. ()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 人口流动 B. 社会流动 C. 人才流动 D. 社会迁移

满分:2 分

18. ()的“认知发展理论”描述了儿童在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用什么工具获得知识等问题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米德 D. 埃里克森 满分:2 分

19. 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控制、社会功能、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观念等方面。 A. 社会失调 B. 行为失调 C. 文化失调 D. 政治失调 满分:2 分

20. ()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满分:2 分

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教育功能研究的三种途径是() A. 价值分析途径 B. 逻辑分析途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63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