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精神论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8:26:5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习总书记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有感

—— 论嘉庚精神

洋里安仁小学 陈君

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一位杰出的实业

家。他17开故乡集美,远赴南洋经商,后创办实业,成为东南亚工商巨子,一代“橡胶大王”。在长达几十年的奋斗生涯中,陈嘉庚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祖国的统一富强。他倾尽所有兴办教育,成为中国乃世界倾资兴学第一人。1937年抗战爆发后,陈嘉庚领导“南侨总会”,支援祖国抗战,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面旗帜。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回国定居,致力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鼓励华侨支持家乡建设,积极推进华侨爱国大团结,努力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嘉庚先生怀着爱国的心,背负着卫国的责任,追逐着强国理想,无论是被威胁还是不被人理解。为了国家,他坚持走下了他那荣耀的一生,他的“公”、“忠”、“诚”、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

一. 公——永无止境的奉献

陈嘉庚是一位教育事业家,他一生对教育极重视、对办学很热心。毕生办学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和世界所未见。倾资办学是嘉庚精神的重要体现,其业绩早已闻名海内外,本文仅作片断述妥。陈嘉庚早年就有教育兴邦的抱负,“思欲尽国民一份子之大职。”他在19l9年的一次演讲时说:“吾人欲竞存于世界而求免天滨之淘汰,非兴教育与实业不为功”;还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把教育提高到救国图强的高度。可见,陈嘉庚正是沿着“爱国——救国——强国”的轨迹,逐步提高办学的思想境界。陈嘉庚重义轻利,认为:“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于是他“立志一生所获财利,概办教育,为社会服务”,几乎倾注了他的全部财产。例如,1926年是他个人财产达到顶峰的时期,其财产不过1200多万

元,但在1904年至1931年间支出的1321万元中,捐资办学的费用就占92%,家用开支仅占2。2%。尽管到了1930年其实业进入极低谷时,他对教育也“不忍放弃义务,毅力支持”,表示“果,不幸因肩负校费致商业完全失败,此系个人之荣枯”。像他这种大公无私的义举,在中国教育史上乃“千古一人”也。

陈嘉庚倾资办学67年的沧桑历程,集中地反映了他无私奉献、一生为社会服务的牺牲精神,堪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临终前那“台湾必须归祖国”和“学校要继续办下去”的两句话,最突出地说明了爱国主义和倾资办学是嘉庚精神两块不朽基石。 二.忠——永不动摇的爱国

陈嘉庚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是嘉庚精神的本质特征。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活动是随着时代巨轮的前进而发展的,在近、现代中国和东南亚华族史上有着典型的意义,因而成为一面“华侨旗帜”。在抗日战争以前,具有“正统”观念的陈嘉庚把爱国和反清、拥护孙中山革命结合起来,格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以拯救国家危难为己任,认为“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细”,把兴办教育和实业,发扬民族文化同振兴中华联系起来,希图实现他报效祖国的抱负。全国抗战开始后,陈嘉庚团结华侨奔走呼号,支援祖国抗战,拥护实行持久抗战和全面抗战。他反对修复被日军炸坏的私宅,认为“若先建私宅,难免违背先忧后乐之训耳”。大贤气质溢于言表。1940年,他回祖国慰劳考察期间,多次声言要“凭良心与人格”说话,这种“良心”正是赤诚的爱国之心,这种“人格”就是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人格。这次祖国之行是他一生中重大转折点,使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注入崭新的内容。在抗日战争期间,陈嘉庚勇敢地同一切阻碍和破坏祖国团结抗战的顽固势力、反动势力作斗争。他针对蒋介石集团的种种倒行逆施严加揭露和抨击,对汪精卫亲日派的叛国投敌罪行予以无情的痛斥。他曾向国民参政

会提出“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提案,被邹韬奋同志称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这就是他忠奸分明、嫉恶如仇的鲜明立场。抗战当中,陈嘉庚还用是否“忠心抗日”作为试金石去衡量广切政党和个人,把个人生命财产置于度外来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的尊严,这正是他爱国主义思想最主要的体现。抗战一胜利,陈嘉庚对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腐败与祸国罪行的揭露更加淋漓尽致,指出“若望国民党贪官污吏放下屠刀,还政于民,正无异与虎谋皮”。他旗帜鲜明地支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他说:“日寇败降两年以来,余揭示蒋氏祸国罪状,向中外人士声讨,已历多次。?余为国家民族前途计,亦为公理正义计,故不能苟安缄默也。“1949年陈嘉庚应邀回国参加新政协筹备会后,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更得以充实、升华、光彩夺目。他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成为一名新中国的积极建设者。 三.诚——永不毁诺的铮铮铁骨

“君子必诚其意”,嘉庚先生无论经商还是做其他事,历来铁骨铮铮,永不毁诺。1918年,先生和胞弟陈敬贤亲自将“诚毅”二字定为集美学校的校训;如今,集美的不少商铺都在讲求诚信,集美的学堂也在讲授诚信,陈嘉庚先生一生崇尚的诚信美德,正在集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1904年,陈嘉庚父亲所营企业破产,欠印度债主哈利20多万元巨款。按照新加坡的法律“父债子免还“,况且陈父当年便因破产而抑郁成疾不幸去世,但以信誉为重的陈嘉庚虽然经济拮据,却宣布“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白手创业的陈嘉庚艰苦奋斗了4年时间,终于有些盈利,他便不顾亲友反对,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找到债主,连本带利还清了父亲所欠的债务。当时曾有人说他“傻”,但他说:“中国人取信于世界,决不能把脸丢在外国人面前!”“我们中国人一向言必信,行必果。”陈嘉庚“一诺万金”的信誉迅速传遍了东南亚。此后,人们十分相信陈嘉庚的商业道德和信

誉,都愿意与他做生意。可以说,陈嘉庚之所以能白手起家并且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成为亿万富翁,与他“一诺万金”的诚信商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46年3月,尼赫鲁访问新加坡,陈嘉庚在欢迎会上致词,题为《领袖与诚信》,指出无论商界政界,“诚信”都是无价之宝,是成功的保证。

现代社会最缺少的就是诚信,陈嘉庚先生给我们树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社会上总流行着诚信无用论,但反观嘉庚先生的事迹,其不但因诚信而赚到了大量资金,他的行为还在社会上被传为佳话。因此,某些投机分子的言论就成为无稽之谈,想要成功,就必须恪守承诺,用诚信塑造自己的人格,方能名利双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bt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