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和表单

更新时间:2023-09-27 19: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急性心肌梗死质量控制指标(ICD-10 I21.0-I21.3,I21.4,I21.9)

(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 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2. 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3. 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五)有证据表明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六)有证据表明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七)血脂评价与管理。

(八)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 (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十)患者的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质量控制临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ICD-10 编码:I21.0-I21.3,I21.4,I21.9

病例包括:急性前壁侧壁心肌梗死(I21.00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I21.002)、急性前隔心肌梗死(I21.003)、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I21.004)、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综合征(I21.451)、非透壁性心肌梗死(I21.452)、冠状动脉闭塞(I21.903)、冠状动脉破例(I21.904)、冠状动脉栓塞伴心肌梗塞(I21.905)、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伴心肌梗塞(I21.906)、急性多壁心肌梗塞(I21.907)、室间隔穿孔(I21.908)、心脏破裂(I21.909)、心脏卒中(I21.910)、亚急性心肌梗死(I21.911)、心肌梗塞(急性)NOS(I21.951)。

除外病例:1.由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2.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3.18岁以下的病例;4.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5.急性小灶心肌梗死(I21.401),6.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I21.402)、7.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I21.403),8.非冠心病心肌梗死(I21.901)。(供参考)

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__________性别___年龄___岁,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案号______________ 发病时间__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到达医院时间: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入院途径____________ 住院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___时,出院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 住院标准时间:7-14天。 质量标准 (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症者应给以氯吡格雷) (二)入院24h内和出院前均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包括胸片、心室内径、射血分数),结果记录病历中。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2.到院内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3.需急诊PCI患者; 4.转院; 执行(在相应项目√) 即刻 ≤10min ≤ 30min ≤ 60min ≤ 90min ≤ 24h >124h 未使用 ≤ 30min ≤ 90min ≤ 24h >24h 未评价 说明 ≤30min ≤1h ≤2h ≤4h 未实施 ≤60min ≤90min ≤24h ≤48h 未实施 ≤30min ≤60min ≤90min ≤30min ≤60min ≤90min 未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即刻 ≤10min ≤30min ≤60min 剂(有适应症,无禁忌症者) ≤90min ≤24h >124h 未使用 (五)有证据表明住院期间使用 (适应症或禁忌症详细记录在病历) (六)有证据表明出院时继续使用 (出院记录中有详细记录) (七)血脂评价与管理。 (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八)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护理记录中详细记录) 阿司匹林 β受体阻滞剂 ACEI或ARB 他汀类 未使用 阿司匹林 β受体阻滞剂 ACEI或ARB 他汀类 未使用 有评价,有管理 无评价,无管理 只评价,无管理 只管理,无评价 恢复期康复和锻炼 康复和二级预防宣教 预防宣教 (九)住院 天,转归:治愈 好转 死亡。 住院总费用 元, 其中药品费 元 说明:该表单要客观准确填报,不能按质量标准执行的,必须在“说明”栏中填写理由。2.该表经签名审核后 排于病案首页之后归档。3.本表共10项质量环节,每1环节质量不达标,为病历环节质量不合格。

经治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护士长签名____________科主任或专家组成员签名______________

二、心力衰竭质量控制指标(ICD-10 I50)

(一)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和钾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ACEI或ARB。

(四)到达医院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五)重度心衰使用醛固酮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六)有证据表明住院期间维持使用利尿剂、钾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七)有证据表明出院时继续使用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阻滞剂,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八)非药物治疗临床应用符合适应证。 (九)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 (十)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十一)患者的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

心力衰竭质量控制临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心力衰竭 (ICD-10 I50)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I05-I09+I50,高血压病+心力衰竭I11-I13+I15,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I20-I25+I50 病例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I50.001)、充血性心脏病(I50.002)、全心衰竭(I50.003)、右心衰竭(I50.004)急性肺水肿伴心力衰竭(I50.101)、急性左心衰竭(I50.102)、急性心功能不全(I50.103)、左心房衰竭(I50.105)、左心衰竭(I50.106)、左心衰竭合并肺水肿(I50.107)、急性肺水肿合并心脏病(心力衰竭)(I50.151)、低心排综合征(I50.901)、心功能不全(I50.902)、急性心功能衰竭(I50.903)、急性心功能Ⅲ级(I50.908)、心功能Ⅱ-Ⅲ级(I50.909)、心功能Ⅳ(I50.910)、心力衰竭NOS(I50.911)心肾衰竭(I50.912)、循环衰竭(I50.913)、低输出量心力衰竭(I50.951)。(供参考) 除外病例:1.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2.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3.不包括非源性的心力衰竭和各种疾病的终末情况,4.心功能Ⅰ级的病例,5.18岁以下的病例,6.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7.心脏外科手术后或由于心脏假体的存在I79.18,8.新生儿心力衰竭P29.09,产科手术和操作075.410,流产异位妊娠或葡萄胎妊娠000-007,008.8 。 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__________性别___年龄___岁,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案号______________ 发病时间__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到达医院时间: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入院途径____________ 住院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___时,出院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 住院标准时间:7-14天。 质量标准 (一)入院24h内和出院前均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包括胸片、心室内径、射血分数),结果记录病历中。 执行(在相应项目√) ≤30min ≤ 90min ≤ 24h >24h 未评价 说明 (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和钾即刻 ≤10min ≤30min ≤60min ≤90min 剂(有适应症,无禁忌症者) ≤24h >24h 未使用 (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ACEI或ARB。 (四)到达医院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症,无禁忌症者) (五)重度心衰使用醛固酮受体阻滞剂(有适应症,无禁忌症者) 即刻 ≤10min ≤30min ≤60min ≤90min ≤24h >24h 未使用 即刻 ≤10min ≤30min ≤60min ≤90min ≤24h >24h 未使用 即刻 ≤10min ≤30min ≤60min ≤90min ≤24h >24h 未使用 (六)有证据表明住院期间维持使用 1-3天(继续原有治疗,调整抗菌药物) (适应症或禁忌症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3-7天(继续原有治疗,调整抗菌药物) (七)有证据表明出院时继续使用 (适应症或禁忌症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利尿剂 钾剂 ACEI或ARB β受体阻滞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未使用 (八)非药物治疗临床应用符合适应症 (九)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治疗基础心脏病及瓣膜病建议、控制危险因素、(护理记录中详细记录) 限盐、适量饮食、控制液体入量、戒烟戒酒、非药物治疗前后指导与教育 (十)住院 天,转归:治愈 好转 死亡。 住院总费用 元, 其中药品费 元 说明:该表单要客观准确填报,不能按质量标准执行的,必须在“说明”栏中填写理由。2.该表经签名审核后 排于病案首页之后归档。3.本表共11项质量环节,每一环节质量不达标,为病历环节质量不合格。 经治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护士长签名____________科主任或专家组成员签名______________ 三、肺炎-(住院、成人)质量控制指标( ICD-10 J13-J15,J18.1) (一)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二)氧合评估。

(三)病原学诊断。 1. 在首次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2. 住

院24小时以内,采集血、痰培养。 (四)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五)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1. 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2. 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3. 目标抗感染药物的治疗选择。 (六)初始治疗后评价与处理。 (七)抗菌药物疗程(用药天数)。

(八)为患者提供戒烟咨询与肺炎的健康教育。 (九)符合出院标准及时出院。

(十)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四、脑梗死(ICD-10 I63)

(十一)患者的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

非重症患

六、剖宫产质量控制指标ICD-9-CM-3:74.1

(一)剖宫产术前风险评估

(二)剖宫产指征与手术方式选择 (三)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限 (四)新生儿Apgar评分 (五)出血量评估

(六)剖宫产并发症与再次手术 (七)剖宫产相关的新生儿并发症

(八)提供母乳喂养与产后康复健康教育 (九)切口Ⅱ甲愈合

(十)住院天数与费用、疗效 (十一)患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

(十二)妊娠合并HBV实施母婴阻断(可选) 适用手术与操作ICD-9-CM-3编码: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

计划性剖宫产质量控制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剖宫产(ICD-9-CM-3:74.1) 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__________性别___年龄___岁,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案号______________ 发病时间__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到达医院时间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入院途径____________ 住院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___时,出院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 住院标准时间:≤7天。 质量标准 (一)剖宫产指证:CS-1.1: 执行(在相应项目√) 1.骨盆及软产道异常 2.胎儿因素 3.羊水过多、 过少 4.孕妇严重并发症 5.头盆不称 6.高龄初产妇 7.胎儿窘迫 8.双胎妊娠 9.巨大儿 10.产妇及家属委托人要求手术 说明 (二)实施手术前的评估与术前准备:1. 常规手术 低危手术 高危手术 CS-1 急诊手术 择期手术 暂停手术 1. 评估母体全身状况: 2. 常规辅助检查 确定诊断及手术时间 2. 实施手术前准备:(完成打勾) 签手术同意书 完成术前医嘱 3. 新生儿情况评价Apgar评分CS-1.2: 3. 无窒息8—10分 轻度窒息4-7分 重度窒息0-3分 (三)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1.药物选择: 2.术前用药: 3.术中追加原因 4.术后用药:(若有调整或使用时间超过72h,,请说明原因)。 5.术后使用时间 (四)术后产后出血(24h>1500ml的再手术)。 (五)手术后并发症治疗 1.产妇并发症: 2.新生儿并发症: 1.第一代头孢 第二代头孢 第三代头孢加甲硝唑 单用头孢西丁 2.娩出胎儿断脐后立即给药 术中 术后4h内 >术后4h 3.手术时间大于3h 失血量大于1500ml 有追加原因未使用 4. 同术前、术中用药 有调整 >72h, 5. ≤24h ≤72h >72h 子宫收缩乏力 胎盘因素 子宫切口裂开及损伤 凝血功能异常 1.产后出血 产褥感染 羊水栓塞 栓塞病 子宫内 膜异位症 腹部切口感染 子宫切口裂开 肠梗阻 2.新生儿损伤 医源性早产 新生儿黄疸 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湿肺 (六)为患者提供剖宫产术的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预防呼吸道及肺部感染 预防褥疮 预防尿路感染 预防肠粘连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出院前 切口Ⅱ /甲 愈合(未达到请说明原因) 手术切口Ⅱ/甲愈合 手术切口Ⅱ/乙愈合 手术切口Ⅱ/丙愈合 深部感染 (八)术后7天内出院(>7天说明原因) ≤7天 >7天 (九)住院 天,转归:治愈 好转 转院 死亡。 住院总费用 元, 其中药品费

说明:该表单要客观准确填报,不能按质量标准执行的,必须在“说明”栏中填写理由。2.该表经签名审核后 排于病案首页之后归档。3.本表共10项质量环节,每1环节质量不达标,为病历环节质量不合格。

经治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护士长签名____________科主任或专家组成员签名______________

七、肺炎-(住院、儿童) 质量控制指标(ICD-10 J13-J15,J18) (不含新生儿及1-12个月婴儿肺炎)

(一)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二)氧合评估。 (三)病原学诊断。

1. 在首次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2. 住院24小时以内,采集血、痰培养。 (四)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五)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1. 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2. 非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3. 目标抗感染药物的治疗选择。 (六)初始治疗后评价与处理。 (七)抗菌药物疗程(用药天数)。 (八)符合出院标准及时出院。 (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儿童肺炎(住院)质量控制临床表单

适用对象:肺炎 ICD 10 ,J13-J15,J18,不含新生儿及 1至 12个月婴儿肺炎。

除外病例:1.年龄大于18岁的病例2.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3.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4.肺炎反复门诊抗菌素治疗无效,5医院获得性肺炎HAP,6.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7.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8.住院24小时内出院的病例,9.住院24小时内死亡的病例,10.未经医生允许患儿家属自动要求出院的病例,11. 新生儿及 1至 12个月婴儿肺炎。

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__________性别___年龄___岁,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案号______________ 发病时间__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到达医院时间: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入院途径____________ 住院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___时,出院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 住院标准时间: 编码 质量管理措施项目 检查1 急诊记录 1 住院时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a符合入院标准 检查2 入院24h之内 检查3 检查4 检查5 检查6 入院72h之内 治疗72h之后 出院前1-2周 出院日 1、呼吸空气时SaO2≤0.92(海平面)或≤0.90(高原)或有中心性紫绀; 2、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鼻扇 3、间歇性呼吸暂停,呼吸呻吟 4、持续高热 3至 5天不退、或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支气管发育不良、先天性呼吸道发育不良、重度贫血、重度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 5、胸片等医学影像资料证实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肺叶实变并肺不张、胸腔积液或短期内病变进展者 6、拒食或并有脱水者 1.吸入氧浓度(Fi02)≥0.6,SaO2≤0.92(海平面)或≤0.90(高原) 2.休克和(或)意识障碍。 3.呼吸频率加快、脉速伴严重呼吸窘迫和耗竭征象,伴或不伴 PaC02升高 4、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出现慢而不规刚的呼吸 b符合重症/入住ICU标准 c主要伴随疾病 2 a.动脉血气分析(PaO2): 氧合评估(入院后首次) b.指氧仪检查(SatO2): c.氧合指数=PaO2/FiO2(计算值): 3 病源 学检 测 a住院 24小时以内采集血、痰培养 b在首次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是〇 否〇 是〇 否〇 入院 4小内 是〇 否〇 在门诊已用抗菌药:是〇否〇 在外院已用抗菌药:是〇否〇 4 抗菌药物使用时机 入院6小时内 是〇 否〇 入院 8小时内 是〇 否〇 5 起始抗菌药物选择符合规范 a.重症/ICU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羟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或氨苄青霉素+舒巴坦 ○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塞肟 ○苯唑青霉素或氯唑青霉素 ○大环内酯类+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其它 ○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头孢二代 ○克林霉素 ○大环内酯类 ○其它 病原: 选择的抗菌药物名称: ○继续目前治疗 b.非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c.目标抗菌药物的治疗选择 6 住院72小时病情严重程度再评估 a.初始治疗72小时后有效 b.初始治疗72小时后无效者重复病原学检查 ○血培养 ○痰培养 ○支气管镜灌洗液培养 ○未查 7 8 抗菌药物疗程(天数) 符合出院标准及时出院 (天数) ○1、体温正常超过24小时 ○2、平静时心率、呼吸频率正常 ○3、胸片肺炎明显吸收好转 ○4、不吸氧情况下,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5、可以接受口服药物治疗 治愈○、好转○、自动出院○、无效○、死亡○ (天数) ¥___________(元),其中药费:¥___________(元) 9 a.疗效 b.住院天数 c.住院费用(元) 说明:1.该表单要客观准确填报,不能按质量标准执行的,必须在病例中填写理由。2.该表经签名审核后 排于病案首页之后归档。3.本表共10项质量环节,每1环节质量不达标,为病历环节质量不合格。

经治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护士长签名____________科主任或专家组成员签名______________

填表说明

1. 填表前必须仔细阅读住院病例,重点是针对6个时间点进行检查:分别为急诊、入院 24小时之内、入院 72

小时之内、入院 72小时之后、出院前 1-2周,出院日。

2. 每一个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在相应的框内“〇”打“√”后即可表示已经执行。 3. 需要填入数据:“2氧合评估(入院后首次)”、“7抗菌药物疗程(天数)”、“9b住院天数,9c住院费用(元)”。 4. 需要填入名称:“5c.目标抗菌药物的治疗选择”

5. 适用的病例 ICD-10编码: 肺炎 ICD 10 ,J13-J15,J18,不含新生儿及 1至 12个月婴儿肺炎。 6. 本表应在本例出院时填毕。

八、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质量控制指标

(一)有冠心病史患者术前使用β-阻滞剂(无禁忌症) (二)有糖尿病史患者术前、术后控制血糖 (三)实施预防深静脉血栓措施(无禁忌症) (四)术后24小时内拔除留置导尿管(无留置指征) (五)住院天数与费用、疗效 (六)患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 适用手术与操作ICD-9-CM-3编码: (一)心脏瓣膜置换术ICD-9-CM-3:35.2 (二)脊柱融合术ICD-9-CM-3:81.35、81.36

九、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

(一)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符合规范要求; (二)预防性抗菌药物在手术前一小时内开始使用;

(三)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 (四)择期手术在结束后24、48、72小时内停止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时间; (五)手术野皮肤准备与手术切口愈合。 适用手术与操作ICD-9-CM-3编码:

(一)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ICD-9-CM-3:06.2 (二)膝半月板切除术ICD-9-CM-3:80.6 (三)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 (四)剖宫产术ICD-9-CM-3:74.0,74.1,74.2

(五)腹股沟疝单侧/双侧修补术ICD-9-CM-3:53.0,53.1 (六)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

(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3 (八)闭合性心脏瓣膜切开术ICD-9-CM-3:35.00-35.04 (九)动脉内膜切除术ICD-9-CM-3:38.1

(十)足和踝关节固定术和关节制动术ICD-9-CM-3:81.11-81.18 (十一)其他颅骨切开术ICD-9-CM-3:01.24 (十二)椎间盘切除术或破坏术ICD-9-CM-3:80.50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与深静脉血栓质量监控抽查用简表

住院号: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手术日期: 检查1 编码 质量监控指标 术前 术前预防性抗菌药选择 第一、第二、代头孢类 其他类药 手术前1h内开始使用 追加用药 手术时间≥3h 术中出血量≥1500ml 剃刀 PIP-5.1 术野皮肤准备方法选择 刮毛 PIP-5.2 手术切口愈合 DVT-1 风险评估 DVT-Wells评估值 PE-Wells评估值 术后抬高患肢 鼓励尽早主动活动 尽早离床活动 压力梯度长袜 静脉足泵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普通肝素 低分子质量肝素 维生素K拮抗剂 _ __分 _ __分 □DVT □PE 术中 剪毛 □低度 □低度 □感染 □其他 检查2 检查3 术后 24h 脱毛剂 检查4 48h 之内 无菌 包裹 □中度 □中度 检查5 72h 之内 检查6 72h 之后 □手术时间≤3h □出血量≤1500ml 不做 备故 仅做 清洁 □Ⅰ甲 □高度 □高度 □代谢紊乱 □无并发症 其他 方法 检查7 出院日 PIP-1 PIP-2 PIP-3 PIP-4 术后预防抗菌药停止时间 DVT-2.1 基本预 防措施 DVT-2.2 预防 措施 机械预 防措施 DVT-2.3 药物预 防措施 DVT-2.5 手术后并发症 实施手术名称:□1.甲状腺切除术ICD-9-CM-3:06.2,06.3,06.4,06.5。 □2.半月板摘除术ICD-9-CM-3:80.6。

□3.子宫摘除术ICD-9-CM-3:68.3,68.4,68.5,68.6,68.7。 □4.剖宫产ICD-9-CM-3:74.0,74.1,74.2,74.4,74.9。 □5.腹股沟斜疝修补术ICD-9-CM-3:53.0,53.1。 □6.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 □7.乳腺手术ICD-9-CM-3:85.4。

□8.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3。 □9心脏手术★ICD-9-CM-3:35.0,35.1,35.2。

□10.血管外科手术★ICD-9-CM-3:38.0,38.1,38.3,38.5。 □11.关节手术★ICD-9-CM-3:81.0,81.1,81.2,81.3,81.4。 □12.颅脑手术★ICD-9-CM-3:01.2,01.3。 填表人签名: 填写日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m1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