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 导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7 13: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硕士招生专业 硕士生导师(按姓名排序) 仇晓黎 贾民平 蒋书运 卢熹 倪中华 彭英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齐建昌 孙蓓蓓 汤文成 幸研 许超 许飞云 易红 张建润 钟秉林 朱壮瑞 陈刚 韩良 贾方 蒋全兴 罗翔 毛玉良 机械电子工程 史金飞 帅立国 田梦倩 王兴松 颜肖龙 张赤斌 张志胜 赵坚玉 周忠元 陈敏华 陈云飞 李健康 林晓辉 钱瑞明 王玉机械设计及理论 娟 车辆工程 工业设计 制造业工业工程 陈南 李普 任祖平 李刚 薛澄岐 苏春 孙辉 许映秋 张远明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职称 文化程度 所属院系 蒋书运 男 中共党员 教授 博士 机械工程学院 序号 研 究 方 向 1 2 3 4 5 6 7 旋转机械动力学与控制 机械动力学与控制 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润滑理论与轴承技术 高性能电主轴 高速加工机床 电能存储新技术(飞轮储能)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 8

个人简介 关于招生: 在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两个专业招收博士生; 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招收硕士生。 招收人数:8~10人/每年 联系方式: Email:jiangshy@seu.edu.cn Tele:025-52090533;手机:13605161056 学术经历: 2006.5 - 至今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05.5 - 2006.4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 教授 1999.10-2005.4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 副教授 1997.9 -1999.9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博士后 1994.3 -1997.6 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系 博士生 1990.9 -1993.6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 硕士生 研究方向: 学科方向: 旋转机械动力学与控制 机械动力学与控制 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润滑理论与轴承技术 研究领域: 高性能电主轴 高速加工机床 电能存储新技术(飞轮储能)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 讲授课程: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本科生) 新科技英语(本科生) 转子动力学(硕士生) 现代机械动力学(博士生) 高等摩擦学(博士生) 学术兼职: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机械动力学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分会理事 全国高校制造技术与机床研究会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会员 中国宇航学会会员 “Journal of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Transactions of ASM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 and Manufacture”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Tribology Letter” “Applied Surface Science\“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机械工程学报” “振动工程学报” “摩擦学学报” “太阳能学报”等国内外著名刊物特约审稿人。 “振动、测试与诊断”杂志 常务编委 学术成就、奖励及荣誉: 2009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高速加工机床设计技术与工程应用 2007 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高速精密数控无心磨床的开发 2003 东南大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和工程应用研究 2002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新一代数控高精度内园磨床 2000 国防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离心机带孔挡板的应力分析

200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青年人才计划”

2006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A类)项目资助 2004 江苏省“青蓝工程”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奖

主持的科研项目:

国家级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带电涡流阻尼器与大承载永磁悬浮轴承的储能飞轮转子动力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最佳预紧力电主轴振动控制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静压高速电主轴动态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飞轮储能系统机电耦合与解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项目:新型高效飞轮储能关键技术研究

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MKZ84系列数控轧辊磨床的开发及产业化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新型高效、高速、高刚度、大功率电主轴及驱动装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Φ300mm硅片超精密磨片机的开发

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飞轮储能系统机电耦合非线性振动与飞轮本体结构优化设计

省部级项目: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Φ300mm大尺寸硅片超精密减薄装置的开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大功率电主轴的应用基础研究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新一代高速无颤振机床电主轴关键技术研究 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高速精密立式加工中心及其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高速高精度数控无心磨床的开发

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YT5140CNC数控高速插齿机的开发及产业化

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速、精密、大型数控齿轮机床研发及产业化 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子课题:系列化数控轴承内圆磨床的开发 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子课题:系列化数控内圆磨床的开发 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子课题:系列化高速电主轴的开发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基金项目:高真空工况下超高速宝石轴承的摩擦学设计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基金项目:超高速宝石轴承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无锡市科技局产学研合作招标项目:磨床主轴颈磨损机理和先进表面处理工艺的研究

企业委托项目:

6SD51高速电主轴开发

YT5140CNC数控高速插齿机的开发及产业化 高速精密立式加工中心关键技术研究 碟式离心机疲劳应力分析与强度设计 长寿命电能表宝石轴承润滑油的研制

军工项目:

宝石轴承的关键技术研究

宝石轴承表面工程与润滑剂减摩抗磨协同效应研究 高速宝石轴承摩擦磨损台架模拟试验研究 高速宝石轴承的磨损机理与延长寿命技术研究 学术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国际刊物近40篇,SCI收录近40篇,EI收录50余篇。部分代表论文:

Shuyun Jiang, Hebing Mao. Investigation of the High Speed Rolling Bearing Temperature Rise with Oil-air

Lubrication. Journal of Tribology, Transactions of ASME, 2011 (133): 021101-1-021101-9 (SCI, EI)

Shuyun Jiang, Hongjun Xie.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plasma-spray TiO2 coating against metallic bearing materials

under oil lubr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 2011(225): 128-138 (SCI, EI)

Shuyun Jiang, Hongjun Xie. Synergistic effect of diisopropyl phosphite and ultra alkaline calcium sulfonate

additives on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AISI 52100 steel/Al2O3 ceramics. Lubrication Science. 2011(23) :279-291 (SCI, EI)

Shuyun Jiang, Hongjun Xie. Synergistic effect of diisopropyl phosphite and ashless organic ammonium phosphate

salt additives on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AISI 52100 steel/Al2O3 ceramics.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 2011(225): 263-275 (SCI, EI)

Shuyun Jiang, Xiang Min, Thermal design of the vertical machining center headstock by the forced cooling

method.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0(224): 186-193 (SCI、EI)

Xiang Min, Shuyun Jiang. A thermal model of the ball screw feed drive system for machine tool,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0(224): 186-193 (SCI、EI)

Jiang Xu, Linlin Liu, Shuyun Jiang. Effect of carbon doping on electrochemical behaviour of nanocrystalline

Ti5Si3 film in NaCl solution,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10(12):102-105 (SCI, EI)

Shuyun Jiang, Yunjian Zheng. A contact stiffness model of machined joint surfaces, Journal of Tribology,

Transactions of ASME, 2010 (132): 011401-1-011401-7 (SCI、EI)

Shuyun Jiang, Shufei Zhen. Dynamic design of a high speed motorized spindle-bearing system, 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 Transactions of ASME, 2010(131)034501-1-034501-5 (SCI、EI)

Shuyun Jiang, Shufei Zheng, A modeling approach for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spindle-drawbar-bearing

assembly dyna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 2010(50):131-142 (SCI、EI) Shuyun Jiang, Hebing Mao, Investigation of variable optimum preload for a machine tool spind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 2010(50):19-28 (SCI、EI)

Shuyun Jiang, Yunjian Zheng, Analytical model of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based on Weierstrass-Mandelbrot

(W-M) fractal fun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0(224):959-967 (SCI、EI)

Shuyun Jiang, Yufei Liang, A simplified calculating method of axial force for permanent magnetic bearing.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0(224): 703-708 (SCI、EI) Shuyun Jiang, Shifei Yang. Synergistic effect of diisopropyl phosphite and triphenyl thiophosphate additives on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8 Steel/Al2o3 ceramics, Wear, 2010(258): 777-783 (SCI、EI) Hongchang Wang, Shuyun Jiang, Zupei Shen.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an energy storage flywheel system with hybrid bearing support.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 Transactions of ASME, 2009(131): 051006-1~051006-10 (SCI、EI) Jiang Xu, Zheyuan Chen, Jie Tao, Shuyun Jiang, Corrosion behavior of amorphous/ nanocrystalline Al-Cr-Fe film deposited by double glow plasmas technique, Science in China(中国科学)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 52 (2): 1-9 (SCI、EI) Xu Min, Jiang Shuyun, Cai Ying. An improved thermal model for machine tool bearing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SCI、EI)47(2007):53-62 Jiang Shuyun, Ju Lihua. Study on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nonlinear vibration of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Science in China(中国科学):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6 ,49(1):61-77 鞠立华,蒋书运。飞轮储能系统机电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中国科学 E辑 工程科学材料科学 2006, 36(1): 68-83 专利与软件著作权: 授权与公开国家发明专利 50多项 近期部分科研成果 项目名称 新型高效、高速、高刚度、大功率电主轴及驱动装置 Φ300mm硅片超精密磨片机的开发 水静压高速电主轴动态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 新型高效飞轮储能关键技术研究 等级 国家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一级课题 国家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一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系列化高速高精度数控内圆磨床、轴承磨床和电主轴的设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计 最佳预紧力电主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飞轮储能机电耦合与解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MKZ84系列数控轧辊磨床的开发及产业化 中、大规格数控插齿机数字化设计 Φ300mm硅片超精密磨片机的开发 新型船用高速碟式分离机的数字化设计 高速立式精密加工中心结构性能优化设计 超高速宝石轴承摩擦学设计 新型无颤振铣削加工电主轴的关键技术研究 YT5140CNC数控高速插齿机的开发及产业化 新一代高速无颤振机床电主轴关键技术研究 最佳预紧力电主轴关键技术研究 高速高精度数控无心磨床的研究与开发 立式高速精密加工中心及其核心关键技术研究 高速大功率电主轴应用基础研究 高速高精度数控车床 江苏省十五重大攻关项目:高速高精度数控车床 磨床主轴颈磨损机理和先进表面处理工艺的研究 宝石轴承表面工程与润滑油减摩抗磨协同效应研究 超高速宝石轴承应用研究 高速精密立式加工中心关键技术研究 高速宝石轴承摩擦磨损台架模拟试验研究 碟式离心机疲劳强度分析 电能表宝石轴承润滑油的研制 宝石轴承关键技术研究 6SD51高速电主轴开发 海尔高速滚筒洗衣机研制 宝石轴承磨损机理与延长寿命的技术研究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企业 其他项目(纵向) 企业 其他项目(纵向) 企业 其他项目(纵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备注 EI 近期部分论文 发表时间 2010-07 题目 刊物名称 Analysis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elf-aligning ball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bearing 2010-04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A simplified calculating method of axial force for Engineers,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 permanent magnetic bearing Sc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Analytical model of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based on Engineers,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 Weierstrass-Mandelbrot (W-M) fractal functio Sc Synergistic effect of diisopropyl phosphite and triphenyl Wear thiophosphate additives on tribological pr SCI 2010-04 2010-03 2010-03 2010-03 Dynamic design of a high speed motorized 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 Transactions of ASME SCI spindle-bearing system A contact stiffness model of machined joint surfaces, Journal of Tribology, Transactions of 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 机械工程学报 SCI EI 2010-02 带滚珠丝杠副直线导轨副动态特性参数分析 2010-02 2010-01 2009-12 2009-09 Investigation of variable optimum preload for a mach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SCI tool spindle Manufacture A modeling approach for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SCI spindle-drawbar-bearing assembly dynamics Manufacture An improved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the pressure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distribution of aerostatic bearing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an Energy Storage Flywheel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 Transactions of System with Hybrid Bearing Support ASME 机械工程学报 EI SCI EI 2009-05 基于分子电流法轴向永磁轴承轴向刚度的分析 2008-01 Investigation on corrosion and wear behaviors of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nanoparticles reinforced Ni-based composite alloyin Preparation of Ni–Cu–Mo–Cr film deposited on SCI SCI 2007-11 AZ31magnesium alloy by double glow sputtering with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Cu i 2007-07 An improved thermal model for machine tool bearing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 SCI 2007-05 储能飞轮径向磁轴承的H∞鲁棒控制器研究 太阳能学报 EI 2007-01 电磁轴承μ鲁棒控制 机械工程学报 EI 2006-09 高速滚动轴承油气润滑试验研究 润滑与密封 Study on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nonlinear vibration 2006-01 Science in china SCI of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2006-01 飞轮储能系统机电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2005-11 电主轴转子动力学分析 2005-11 高精度无心磨床床身结构动态分析与优化设计 2005-06 锥孔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特性分析 2005-05 高速磨削用电主轴动态优选设计 2005-01 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电磁场有限元分析 2004-11 高速电主轴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2004-11 高速电主轴动态设计方法 2004-07 2004-05 2004-04 中国科学 E辑 振动工程学报 振动工程学报 东南大学学报 中国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中国机械工程 制造技术与机床 EI EI EI EI EI Study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 Speed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Angular-contact Ceramic Ball Bearing 高速角接触陶瓷球轴承与钢球轴承动力学特性对比分析 T8钢/Al2O3陶瓷副极压抗磨减摩剂复配协同效应研究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机械工程学报 太阳能学报 conference on high machining,2004,Nanjing 中国机械工程 摩擦学学报 EI EI speed 2004-04 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动力学分析 2004-04 Motorized Spindle System 几种油性剂与极压抗磨剂对T8钢/Al2O3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Study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peed International EI EI 2004-03 新型高速化枢轴宝石轴承结构优选设计 2004-01 2003-03 油润滑大PV值枢轴宝石轴承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2003-02 基于有限元法的枢轴宝石轴承结构优选设计 2003-01 磁悬浮储能飞轮系统研究进展 2002-12 飞轮储能系统转子动力学理论与试验研究 2001-08 储能飞轮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2000-10 飞轮储能技术的研究现状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职称 文化程度 所属院系

近期部分科研成果 项目名称 紧凑型荧光灯高速生产线 陶瓷金卤灯生产技术及设备的研发 陈刚 男 中共党员 副教授 硕士

中国机械工程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低温与超导 振动工程学报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太阳能学报 EI EI EI 序号 研 究 方 向 1 机械电子工程 2 电光源机械 电光源中心

等级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科技攻关、高技术重大国防项目 电光源技术与装备 电光源生产技术及设备 近期部分论文 发表时间 2008-11 2008-10 2008-07 2007-10 2007-06 2006-11 2003-12 2001-12 2000-11 2000-09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职称 文化程度 所属院系

个人简介 姓 名 性 别 政治面貌 学 位 职 称 韩 良 男 党员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题目 紧凑型荧光灯排气机智能监测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PLC与触摸屏在排气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VC++乐星变频器于PC机串口通讯的实现 PLC与PC通信在排气机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 节能灯排气机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 PLC在注汞丸器中的应用 应用PLC改变制灯设备生产率的方法的研究 PLC在紧凑型荧光灯排气机中的应用 寿命测试台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紧凑型荧光灯生产线自动注汞丸工艺过程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 刊物名称 机电一体化 仪表技术 仪表技术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仪表技术 中国照明电器 照明工程学报 照明工程学报 中国照明电器 照明工程学报 备注 韩良 男 中共党员 副教授

机械工程学院

博士(1997-2002,香港城市大学 制造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 副教授

职 务 机械工程学院 院长助理;机械电子工程系 支部书记; 机电一体化与服务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 办公电话 Email 通信地址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025-52090529 melhan@seu.edu.cn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10096) 振动传输及非标自动化,运动工程学(Sports Engineering),服务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技术 已完成项目: 2006-05至2006-06, CJ3002与CJ3102开关电源研制开发(项目编号8502002101;南京长江无线电厂,第一负责人) 2005-04至2005-06, 乳胶自动喷涂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8502002092;大树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第一负责人) 2005-02至2007-02-23,工件数字化柔性振动传输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7602004041,南京市人事局,第一负责人) 2005-01至2005-03, CJ2690智能耐压测试议研制开发(项目编号8502002089,南京长江无线电厂,第一负责人) 2004-11至2006-11,工件数字化柔性传输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6802001006,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第一负责人) 2002-12至2004-12,基于解耦结构的柔性振动送料机理研究(项目编号9202002127,东南大学科技处博士启动经费,第一负责人) 2002-12至2004-12,基于解耦结构的柔性振动送料机理研究(项目编号4002001021,东南大学人事处博士启动经费/人才引进科研启动费,第一负责人) 2003-09至 2005-09,青路面现场微波热再生技术与产业化研究(项目编号JH03-003,江苏省教育厅,第三负责人) 2003-01至2005-12,沥青路面微波加热机理及关键技术(项目编号03081,教育部,第三负责人) 2001-2002,基于自动吊篮技术用于外墙检测与清洁的机器人系统(香港城市大学科研编号9440019,香港政府创新科技基金,主要设计人) 1997-2001,适于敏捷制造基于传感器的柔性振动送料系统(香港城市大学CIDAM研究中心资助,第一负责人) 1997,APD-9700放电管全自动打印机(项目编号8502003001,广东协力电子元件有限公司,第二负责人) 1995-2001,压电式微进给切削系统的优化设计(项目编号BJ95033,江苏省科委,已通过省级鉴定,参与) 1990-1993年,精密车削在线补偿理论与实验研究(项目编号J91226,江苏省科委资助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已通过省级鉴定。课题组主要成员之一) 另外作为主要设计人员,于1995-1997年间为东南大学放电管厂成功设计了放电管打印机,振动筛,阴极粉全自动点浆机,以及阴极粉浆料振动台;于1988年成功设计了一台用于节能灯生产线的玻璃割管机。 已获国家专利: 韩良 韩兵,家用多功能音乐盒,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92 2 37600.X)1993 韩良 贾方 韩兵, 直线拖拉式柱状工件用打印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7 2 4704.2)1999 韩良 贾方 韩兵, 长度与直径尺寸相近的柱状工件用电磁振动料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9 2 27247.5)2000 韩良 贾方 韩兵, 滑动摩擦式油墨盘,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00 2 20246.8),2001 发表论文 1) L. Han and S. K. Tso, Mechatronic Design of a Flexible Vibratory Feeding System,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IMechE, Vol. 217, 2003, pp. 837-842 (SCI;EI) 2) L. Han, W. L. Xu, S. K. Tso, Ultrasonically Assisted and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Integrated Cutting Tool,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vol. 37(1998) pp. 4616-4619 3) L. Han. A Study on Decoupled Vibratory Feeder. Proceedings of the2nd As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chatronics(CD version). Hong Kong, China. Dec.11-14, 2006 4) L. Han and S. K. Tso, Prediction of Conveying Velocity of a Flexible Vibratory Feeding System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s Vegas, Nevada, USA, June 24-27,2002,pp174-180 5) L. Han, S. K. Tso, Mechatronic Design and Control of a Flexible Vibratory Feeding System, Proceedings - IEEE M2VIP, 2001, pp.206-213 6) L. Han, W. L. Xu, S. K. Tso, A Study on Vibratory Feeding,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Automation, Hyatt Regency, Vancouver, B. C., Canada, Aug. 1-4, 1999, pp. 870-876 7) L. Han, W. L. Xu, S. K. Tso, Modelling of a Decoupled Vibratory Bowl Feeder,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exible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D version), Tilburg University, June 23-25, 1999 8) L. Han, W. L. Xu, S. K. Tso, Study of Driving Signal for Decoupled Vibratory Bowl Feeder,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exible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ilburg University, June 23-25, 1999 pp.337-346 9) L. Han, W. L. Xu, A Novel Vibratory Bowl Feeder for Automated Electronic Produ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1998 Japan-USA Symposium on Flexible Automation, Otsu, Japan, July 12-15, 1998, pp. 841-843 10) L. Han, W. L. Xu, S. K. Tso, An Ultrasonically Assisted Cutting Tool for Error Compens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1998 Japan-USA Symposium on Flexible Automation, Otsu, Japan, July 12-15, 1998, pp. 247-254 11) L. Han, W. L. Xu, S. K. Tso, Mechatronic Design of a Novel Automated Printing Machine for Surge Arrester Produ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Automation (CD version), Maui, Hawaii, USA, Aug. 9-12, 1998 12) L. Han, W. L. Xu, S. K. Tso, Physical Modelling of a Piezoelectric Actuator for Active Error Compensation Control,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Machine Vision in Practice, Nanjing, China, Sept. 10-12, 1998, pp.299-304 13) L. Han, W. L. Xu, S. K. Tso, Decoupled Vibratory Bowl Feeder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Machine Vision in Practice, Nanjing, China, Sept. 10-12, 1998, pp.481-486 14) 韩良 徐卫良,振动料斗的研究状况与前景展望,电子工业专用设备,1999 第1期p6-13 15) 韩良 芮小建 钟秉林 颜景平,误差补偿执行件设计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中国机械工程,1995第6期p108-109 16) 韩良 贾方 王寄蓉, 微位移机构及其在误差补偿控制中的应用,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1995 第3期p28-31 17) 韩良 芮小建 钟秉林,主轴回转误差信号的周期性试验研究,制造技术与机床,1994第2期,p26-28 18) 韩良 颜景平 钟秉林,主轴回转误差补偿控制器,电子技术应用,1993第12期,p11-14 19) 韩良 钟秉林 颜景平,精密可控误差补偿微位移器试验研究,压电与声光,1993第15卷 第6期,p40-44 (EI) 20) 韩良 芮小建 钟秉林, 两种压电陶瓷微位移器静态特性比较研究,工具技术,1993第11期,p33-34 21) 韩良 颜景平 钟秉林,SL-1型数显转速测量仪设计,电子工业专用设备,1993第3期,p33-34 22) 芮小建 韩良,压电陶瓷微位移器工程应用研究,压电与声光,1992第14卷 第6期,p28-31 23) 李鲁 韩良,用生物统计学系统开门(译文),科技英语学习,1991第11期,p16-19 (原文:Biometric Systems Open the Do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rch 1991) 教材及专著 教授课程 电子精密机械设计,徐祥和 韩良 王兴松,国防工业出版社(12.9万/49.2万字),1995 机电系统建模与动态仿真 电液控制工程 机械工程概论(负责一讲) 科技英语影片欣赏 电工技术(双语) 电子技术(双语) 生产实习 控制工程基础 专业英语 电工电子技术 60 60 32 42 56 2周 32 30 102 2004-今 2006-今 2004-今 2004-06 2005-06 2004-今 2003-05 2003-05 2003-05 研究生 研究生 本科生 本科生(2届) 本科生(2届) 本科生(2届) 本科生 本科生(2届) 专科(2届) 专科(2届) 32(两学期) 2004.3-06.6 电子精密机械设计 96 1994-96 本科生(3届) 机械制造工程专业英语 32 1993 本科生(1届) Motion Control Design (ME 3150) 39 1997-98A 香港城大本科生(实验课主讲) Design for Manufacture II (ME 2342) 39 1997-98B 香港城大本科生(实验课主讲) Control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39 1998-99A 香港城大本科生(实验课主讲2届) (ME 3018) Automation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39 1998-99B 香港城大本科生(实验课主讲) (MEEM 3002) CAPP (ME 2650) 15 1998-99B 香港城大本科生(习题课主讲) Engineering Mechanics (ME 2026) 54 1999-2000B 香港城大本科生 (习题课及实验课主讲) 学术兼职 备 注 2005-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会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近期部分科研成果 项目名称 解耦式振动传输系统机电一体化建模与控制技术研究 工件数字化柔性传输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 混合通风技术及其在住宅中的应用研究 青路面现场微波热再生技术与产业化研究 沥青路面维护现场微波热再生养护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工件数字化柔性振动传输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 振动料斗教学仪关键技术研究 卷烟空头与剔除装置关键技术的研究 CJ3002与CJ3102开关电源研制开发 等级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企业 其他项目(纵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乳胶自动喷涂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CJ2690智能耐压测试议研制开发 近期部分论文 发表时间 2010-01 2009-08 2009-06 2009-01 2008-06 题目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刊物名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机械设计与研究 东南大学2009年校庆研究生学术报告会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东南大学2008年校庆研究生学术报告会 注 备解耦式振动料斗的驱动电路研究 家用搓背与按摩机器人的研制 家用搓背与按摩机器人机构设计与仿真 简易网球发球机设计与研究 便携式智能网球发球机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 高速大行程电磁驱动装置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 2007-09 2007-06 2006-12 2006-08 2005-06 电子专用设备 Symposium on 振动传输教学仪机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东南大学2007年校庆研究生学术报告会 A Study on Decoupled Vibratory Feeder SK8050S特性及其实验研究 解耦式振动给料器及其驱动电源的实验研究 Mechatronic Design of a Flexible Vibratory Feeding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2nd Asia International Mechatronics(CD version). Hong Kong, China. 山西电子技术 2005东南大学校庆研究生学术报告会 2003-06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IMechE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职称 文化程度 所属院系

个人简介

贾方 女 中共党员 副教授

机械工程学院

序号 研 究 方 向 1 机械电子工程 ? 研究方向:高速精密压力机动态特性及其振动隔离;机电系统动态特性及其优化;电子机械装备及其控制; 贾方,副教授。2004年度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英国Manchester大学高访学者。1988年、1993年分别获东南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硕士学位;1993年留校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任教至今;2004年9月在先进制造技术专业攻读在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机电液一体化设备结构设计、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主持完成江苏省攻关项目“全密封后压缩环保型5m3垃圾车”(BE2006105),2008通过验收;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江苏省攻关项目“高精度伺服电机驱动数控压力机研制”(BE2006036),2008通过验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指手抓取定量分析及最优抓取规划的几何理论”(50175014)和基于被动性理论的智能材料磁滞非线性补偿控制(50275027);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压电单晶的高速非圆车削研究”(7702002108)、压电单晶驱动器应用基础研究(6202001011)和基于视线空间的多视觉融合视觉伺服理论研究”(BK2006101);主持完成“半导体管全自动涂胶设备”、 “陶瓷放电管全自动打印设备”、“半导体管全自动涂胶一体机”、“移动烘箱式亚克力自动吸压机”等系列设备研发并已市场化;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获2007年度江苏省优秀论文。作为副主编,编写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 “电子精密机械设计”;获2002年度东南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2005年度“常锻”优秀教师奖;发表论文近三十篇;获专利授权5项,受理发明专利4项,“YD全密封后压缩环保型垃圾车”2008年通过院士主持的省级鉴定,并获2009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列第2)。 近期部分科研成果 项目名称 伺服电机驱动数控精密压力机 机械硬非线性磁滞化补偿及其在机床中的应用 多指手抓取定量分析及最优抓取规划的几何理论 全密封后压缩5M3垃圾车 高精度伺服电机驱动数控压力机开发与产业化 压电单晶驱动器应用基础研究 基于压电单晶的高速非圆车削研究 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半消声室的设计 63吨伺服压力机研制 JF75G-125型冲床优化设计 JF75G-125型冲床优化设计 外伸式碰撞耗能器研制 APSA-半导体放电管自动涂胶机研制 机载隔振系统研究 信息产业部某所机载隔振系统研究 半导体管(立式)自动涂胶机研制 中船总舰载电子设备隔振器研制 舰载电子设备隔振器研制 半导体管自动涂胶机研制 近期部分论文 发表时间 题目 刊物名称 备 注 等级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An Energy-Based Method for Computing Radial 2009-11 Stiffness of Single Aarchimedes Spiral Plane Supporting 2009-11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mputational Intell EI A Numerical Analysis on Nonlinear Radial Stiffness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I of Plane Supporting Spring and Its Combinati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A Study on Kinematics Accuracy Reliability for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I High Speed Press Mechanisms.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Speedy Stiffness modeling and designing of plane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spring 电极直接封装式半导体放电管自动涂胶机设计 Mechatronics and Machine Vision in Practice (M2V 电子专用设备 EI 2009-08 2008-12 2007-12 2007-12 A Study on Dynamic Errors of High Speed Press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EI

主要研究方向:机器人视觉伺服、步行机器人、冗余度机器人和实时控制。

主要学历和研究经历 1986.09-1990.07 1996.09-1999.03 1999.04-2002.03 2003.10-2005.03

浙江大学化工机械及设备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东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内容:运动控制、温度控制。

东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内容:机器人视觉伺服、实时运动规划和冗余度机器人的运动学。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系和Venture Business

Laboratory,博士后,中核的研究机关研究员。主要研究内容:实时控制和实时操作系统、步行机器人力控制、ZMP的实时检测和控制。

2002.02-至今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内容:机器人视觉伺服、冗余度机器人实时运动规划和控制。

教授课目

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本科三年级) 机器人工程(本科四年级) 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生学位课) 主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低功耗步行机器人足的作用机理和设计方法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视线空间的多视觉融合机器人视觉伺服理论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人才基金:视觉伺服运动目标捕捉机器人关键技术 企业项目:IC测试设备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参与项目

863重大专项: 助老助残机器人

近期发表的论文

[1] 罗翔, 席文明, 颜景平. 一种基于主动视觉系统的目标定位方法. 东南大学学报, 2002,32(1):59-64 (EI Compendex) [2] 田梦倩, 罗翔, 黄惟一. 视觉伺服机器人系统的无标定目标运动估计.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4年第1期: 29-32 [3] 罗翔, 倪受东, 颜景平. 基于CAD模型的立体视觉目标运动估计. 东南大学学报, 2002,32(3):397-402 (EI Compendex) [4] 罗翔, 沈洁, 颜景平. 基于多智能体的视觉反馈冗余度机器人实时运动规划. 制造业自动化, 2002, 24(3):41-44

[5] Wen Jufeng, Xing Hancheng, Luo Xiang, Yan Jingping. Multi-agent based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for an intelligent

robot. Proceedings - 200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Computing, SCC 2004, 2004, pp633-637. (EI Compendex)

[6] 罗翔, 沈洁, 颜景平. 一种基于矢量分析的视觉伺服冗余机器人运动规划方法. 机器人, 2000, 22(4):264-271 (EI Pageone) [7] 罗翔, 颜景平. 一种新颖的冗余度机器人机构及其视觉伺服策略. 东南大学学报, 2001,31(5):28-33

[8] Xiang Luo, Atsuo Kawamura. A Geometric Structure Based Self-Motion Control Algorithm for Redundant Manipulators.

The 8th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vanced Motion Control, AMC'04- Kawasaki , Japan, March 25 - 28, 2004. (EI Compendex)

[9] 罗翔, 沈洁, 毛玉良, 颜景平. 存在驱动饱和约束下的机器人时间最优实时运动规划研究. 机器人, 2001, 23(1):26-31 [10] 罗翔, 席文明, 毛玉良, 颜景平. 基于传感伺服的机械手跟踪运动目标方法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 2002,38(3):24-29 (EI Compendex) [11] Xiang Luo, Chi Zhu, Atsuo Kawamura. Smooth Motion Control: A trade-off Research on Motion Trajectory and Reaction Force. Proceedings of the 2004 Japan Industry Applications Society Conference. Takamats, Japan, Sept. 15-17, 2004. [12] Xiang Luo, Chi Zhu, Atsuo Kawamura. Smooth Motion Control for biped robots. The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pplications (RA2004), Hawaii, USA, August 23-25, 2004. (EI Compendex) [13] C. Zhu, Y. Tomizawa, X. Luo, A. Kawamura, “Biped Walking with Variable ZMP, Frictional Constraint, and Inverted Pendulum Model”, The 200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Biomimetics (ROBIO2004), Aug., 2004, Shenyang, China(EI Compendex) [14] 罗翔, 俞华开, 颜景平. 微装配技术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 仪器仪表学报2001,3(增刊):327-329 [15] 罗翔, 颜景平. 微装配的若干关键技术. 电子机械工程, 18(1):35-38 [16] 罗翔, 颜景平. 冗余度机器人的非接触阻抗控制. 制造业自动化. 2003.25(9):19-22 [17] 罗翔, 田梦倩, 颜景平. 基于构形的冗余度机器人自运动规划方法. 东南大学学报, 2003,33(6): 737-740 (EI Compendex) [18] 田梦倩, 罗翔, 黄惟一. 视觉伺服机器人对运动目标操作的研究. 机器人, 2003, 25(6): 548-553 [19] 朱兴龙, 周骥平, 罗翔, 颜景平. 一种新型三自由度液压伺服关节的动力学模型.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34(1):32-37 (EI Compendex) [20] Luo Xiang, Tian MengQi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moving object hitting by visual control robot. The Second As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chatronics,12-15 December 2006, Hong Kong. [21] 卢军鑫,史金飞,罗翔,位兵. 视觉伺服机器人打击运动目标的轨迹规划.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7年第六期 近期部分科研成果 项目名称 基于纳米磁分离的多样本多位点高通量核酸分析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低功耗步行机器人足的作用机理和设计方法研究 高通量生物样本自动处理与分析系统研发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育机器人调研服务费 焊接机器人成套设备 基于视线空间的多视觉融合机器人视觉伺服理论研究 沥青路面现场微波再生技术研究 视觉伺服机械手捕捉运动目标关键技术研究 东大-新潮教育机器人中心 IC测试设备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近期部分论文 发表时间 题目 刊物名称 备 注 EI 等级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二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2009-10 A Fast and Accurate Corner Detector Based on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Harris Algorith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ITA 2009) 2009-10 A Dynamic Features Selection based Algorithm for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3D Objects Motion Estim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ITA 2009) EI 2009-05 200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Real Time Obstacle Avoidance for Redundant Robot EI Automation, Changchun, China A simulation research on 3D visual servoing robot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Machine EI tracking and grasping a moving object Vision in Practice (M2VIP08),2-4 Dec 2008, Sensor-Based Biped Walking: A Sagittal Plan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Machine EI Research Vision in Practice (M2VIP08),2-4 Dec 2008,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moving object hitting The Second As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y visual control robot Mechatronics,12-15 December 2006, Hong Kong. 2008-12 2008-12 2006-12 2004-09 Smooth Motion Control: A trade-off research on Proceedings of the 2004 Japan Industry Applications motion trajectory and reaction force Smooth motion control for biped robots Society Conference 2004-08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I Robotics and Application EI EI EI EI 2004-04 2002-06 2002-05 2002-03 2001-01 A geometric structure based self-motion control The 8th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vance Motion algorithm for redundant manipulators 基于CAD模型的立体视觉目标运动估计 一种基于主动视觉系统的目标定位方法 基于传感伺服的机械手跟踪运动目标方法研究 存在驱动饱和约束下的机器人时间最优实时运动规划研究 一种基于矢量分析的视觉伺服冗余机器人运动规划方法 Control 东南大学学报 东南大学学报 机械工程学报 机器人 2000-01

机器人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职称 文化程度 所属院系

近期部分科研成果 项目名称

毛玉良 男 民盟 副教授 硕士

序号 研 究 方 向 1 2 3 机械电子工程 微机应用 机电控制自动化 机械工程学院

等级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科技攻关、高技术重大国防项目 套索驱动柔软细长机器人建模与精密运动控制 伺服电机驱动数控精密压力机 动态质量信息的XML体系建模研究 桥梁悬索检测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敏捷制造环境下远程分布质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割草机自动控制系统 斜管染缸集中控制系统 染缸分布式控制系统 卷曲机对边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 分立器件测试仪的开发与研制 吉林德惠模拟屏 模拟屏技术合作 吴江新民印染厂印染工艺控制仪研究 近期部分论文 发表时间 2008-01 2008-01 2006-06 2006-04 2006-02 2006-01 2005-03 2005-01 2004-07 2003-10 2003-07 2003-03 2003-02 2002-06 2001-12 2001-12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职称

文化程度 所属院系

博士 史金飞 男

国家 国家科技攻关、高技术重大国防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题目 刊物名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微计算机信息 电子设计应用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微计算机信息 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 微型机与应用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备注 DS80C400在振动信号记录仪中的应用 CPLD在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RTX51在半导体分选机编程中的应用 基于LPC2104产品生产信息录入器的设计 质量检测报告输入终端的设计 分布式半导体放电管分选测试系统 基于CPLD的DSP电机控制主板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分立器件测试控制系统设计 染色机控制器液晶界面的设计及其编程技术 嵌入式OS-uClinux软件开发环境的建立及应用程序开发模式 基于CPLD技术实现的I/O总线控制器 嵌入式LINUX下硬件中断驱动程序的开发 在嵌入式Linux上实现JFFS文件系统 印染工艺的智能控制 基于消息驱动的单片机程序设计 单片机测控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序号 研 究 方 向 1 2 3 机电系统工程与一体化技术 基于网络的动态质量信息检测与全过程质量控制 微机控制及自动化技术 智能技术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电子机械的驱动与控制 经贸委

中共党员 教授

机械工程学院

4 5 现任职务

个人简介 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8年在职获东南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博士学位。曾于1995年在香港理工大学访问进修,2000年在加拿大CONCORDIA大学合作研究。 自1988年留校工作至今,现任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导,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分会理事,全国磨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西门子公司终身技术专家,江苏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近期部分科研成果 项目名称 高效环保智能化道路养护机械(省产业化) 动态质量信息的XML体系建模研究 助老助残机器人关键技术 敏捷制造环境下远程分布质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助老助残机器人关键技术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育机器人调研服务费 江苏省汽车电子产业规划 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计划 沥青路面现场微波再生技术研究 沥青路面维护现场微波热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维护现场微波热再生养护装备 青路面现场微波热再生技术与产业化 青路面现场微波热再生技术与产业化研究 沥青路面维护现场微波热再生养护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数控技术在制鞋机械中的应用 沥青路面维护现场热再生技术的研究 临汾旅信息化建设 IC测试设备数据采集 东大-新潮教育机器人中心 IC测试设备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半导体设备视觉检测技术 CD-ERP管理系统2期 受电在线监测与供电质量分析系统 空调制冷自控系统 卷曲机对边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 分立器件测试仪的开发与研制 仪化瓶厂泵齿轮断裂原因分析 现场设备在线监控与生产集中管理系统 电控发动机故障分析实验仿真系统开发设计 CD-ERP管理系统 涡旋压缩机外壳制造加工工艺研究 等级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科技攻关、高技术重大国防项目 国家 国家科技攻关、高技术重大国防项目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企业 其他项目(纵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snapdragon-cims 梗丝线H1网络设计 近期部分论文 发表时间 2008-05 2008-04 2008-02 2008-01 2008-01 2008-01 2007-11 2007-10 2007-09 2007-07 2007-06 2007-04 2007-03 2007-01 2006-08 2006-06 2006-05 2005-12 2005-11 2005-10 2005-10 2005-05 2005-03 2005-02 2004-05 2004-04 2004-01 2003-12 2003-04 2002-12 2002-07 2002-07 2002-03 题目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刊物名称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制造技术与机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备 注 基于纹理特征的机械零件图像快速匹配方法 一种4-DOF串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 多工序制造过程品质信息采集终端的研制 一种基于逆向仿真技术的HFS成组调度方法 一种摆动式柔性尾部的仿生机器鱼 EI EI Heat transfer model for microwave hot in-place recycling of asphalt Journal of Southeast pavements 关于中小学技术课程教学工具、仪器和设备的标准化工作的思考 基于XML的C4ISR系统信息表达模式 微波现场加热再生关键问题研究 基于ARM的手持数据采集终端设计 视觉伺服机器人打击运动目标的轨迹规划 基于XML的C4ISR系统信息融合的研究 运动目标检测的差分图像法分析研究 一种考虑畸变的摄像机线性标定简化方法 使用着色Petri网实现调度仿真系统中的启发式算法 可翻转星球探测车的原型设计 基于MVA的半导体生产过程质量分析方法 基于MEGA8单片机的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不间断生产行业动力在线检测系统技术研究 基于J2EE的制造执行系统的可重构性研究 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图像处理和标定技术 基于虚拟机的半导体封装测试数据获取技术研究 基于现场总线的工业设备网络控制系统 基于PROFIBUS-DP的片烟仓库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控纤维缠绕机精密张力控制系统 数控纤维缠绕机精密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基于XML的动态质量信息表达方法的研究 基于LVDT原理的精密角位移传感器的研制 动态质量信息的XML体系建模研究 电子器件测试设备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编制数控纤维缠绕机张力控制 On-line monitoring of grinding status 舰载时统设备结构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探讨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火力与指挥控制 公路交通科技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兵工学报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中国机械工程 机器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自动化仪表 测控技术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电子机械工程 自动化仪表 PLC&FA 自动化仪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制造业自动化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中国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微计算机信息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飞行器测控学报 EI EI EI 2001-10 2001-07 2001-02 2000-12 2000-07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磨削烧伤与砂轮磨钝在线监测 On-line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in grinding process based on rough sets theory 利用激振装置测定冶金厂灰斗料位的实验研究 动态联盟的安全策略 Research and design of Small-Scale Distribute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IMATIC WinCC 中国机械工程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中国机械工程 SCI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alia 2000-07 2000-06 2000-04 2000-01

An Application of the DCOM Technology to Remote Distributed Quality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ntrolling System Australia AutoCAD二次开发及其应用 基于Internet的远程质量控制研究 基于Web界面的分布式质量控制系统研究 机床与液压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东南大学学报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职称 文化程度 所属院系

个人简介 帅立国 男 中共党员 教授 博士

机械工程学院

序号 研 究 方 向 1 2 3 4 5 6 7 机器人及触觉技术 虚拟现实 人机交互技术 无损检测 裂纹预警 13813893943 shuailg@jlonline.com

男,教授,博导,江苏省学术带头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甘肃省制造业工程中心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机器人技术及制造业技术研究。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硕士毕业于东南大学微机自动化专业,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博士期间获国家专利一项。2001-2002 年参加科技部和教育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科学仪器研制与开发》重大项目管理工作。2004-2005 年应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邀请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参加由其领导的AMS(阿发磁谱仪)项目,负责AMS电子系统的研制工作,期间任东南大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项目组长。2005年12月被聘为青岛飞洋集团客座研究员及飞洋学院客座教授,2006年4月被聘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5月江苏省学术带头人。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一篇,国家发明专利10项。 近期部分科研成果 项目名称 斜坡理论及水射流触觉在线技术研究 基于时空双通道的温和电触觉再现研究 基于射流触觉的触觉替代视觉技术研究 QFN 自动测试分选机 二维电触觉再现技术研究 基于多维刺激的触觉替代视觉实验研究 AMS-02快电子学和微处理器系统研制 等级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钢材材质均匀一致性检查仪 近期部分论文 发表时间 题目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刊物名称 备 注 2009-11 2009 IEE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earch on the Tactile Recognition to Epigraph and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 Conceptual Inscription Design 2009 IEE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actile Cartoon Animation and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 Conceptual its Showing Art Design Development of Robot Tactile Tele-Presence Display the 2009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nd system 碑文石刻的触觉感知方法研究 触觉动漫及其艺术表现手法初探 斜坡触觉及射流触觉显示器技术研究 互联网应用中触觉通信时延问题分析 基于分段最小二乘方法的钢材无损检测分选仪 决策树在客户价值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HTTP协议的论坛群发技术的研究 监控系统中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研究 触觉显示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电厂财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水射流机器人触觉临场感再现技术研究 基于射流方法的几何图形触觉再现技术研究 Robotics, Telematics, and Applications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测控技术 测控技术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测控技术 EI 2009-11 EI 2009-10 2009-08 2009-08 2008-07 2008-04 2008-01 2007-04 2007-03 2007-02 2006-12 2006-11 2005-12 2005-11 2005-09 EI Research on Electrotactile Representation Technology Lecture note in computer science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Dual-Channel SCI 2005-07 2005-05 2005-03 2004-09 2004-08 Research on robot tactile display based on water jet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EI technology Biomimetics 时空二维机器人电触觉临场感模型研究 机器人 EI EI EI Research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Spatiotemporal World Haptics 2005 held at Pisa Dual-channel Electrotactile Tele-presence 时空双通道机器人电触觉临场感再现技术研究 高技术通讯 Research on Current Stimulator Technology of Robot The 3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trumentation EI Electrotactile Repres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ld at Xi'an Research on Robot Electro-Tactile Represent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dual-channel Engineering 无线机器人电触觉再现装置的研制 基于音波技术的时空双通道机器人触觉再现系统研究 新型机器人临场感电触觉再现系统研制 工业仪表及自动化装置 测控技术 控制与决策 2003-12 2003-12 2003-12 2003-03 2002-12 2002-01 2001-10 2001-05 2001-03 2001-03 2000-12 2000-10

一种新型电触觉再现阵列的研制 利用冗余信息消除触觉临场感的通信时延 机器人几何形状触觉再现的矢量电流法研究 指端电触觉再现的传函矩阵及解耦研究 基于电刺激的机器人触觉临场感再现技术研究 基于微循环检测的触觉感知度测量方法 背指式指端电触觉再现装置及其性能评价 基于矢量电流法的机器人触觉临场感再现研究 工业仪表及自动化装置 机器人 测控技术 控制与决策 传感技术学报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工业仪表及自动化装置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EI EI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职称 文化程度 所属院系

个人简介 ? 学习工作简历:

田梦倩 女 群众 副教授 博士

序号 研 究 方 向 1 2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机械工程学院

1989.9-1993.7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系,本科; 1993.9-1996.4 天津大学机械系,硕士; 2001.9-2007.9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 1996.4至今 东南大学机械系工作 ? 研究方向:服务机器人,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机器视觉在工业检测方面的应用等。 博士。副教授。现任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系副主任。曾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硬非线性磁滞化补偿及其在机床中的应用”(5047507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视觉伺服机器人捕捉运动目标的关键技术研究”(BK20024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动态质量信息的XML体系建模研究”(70272046),横向项目“江心洲智能温室设计及开发”等。参与东大国家级精品课程《微机系统与接口》的等课程建设,参编《微机系统原理及应用》教材,在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论文十多篇。 近期部分科研成果 项目名称 机械硬非线性磁滞化补偿及其在机床中的应用 动态质量信息的XML体系建模研究 基于视线空间的多视觉融合机器人视觉伺服理论研究 东南大学 视觉伺服机械手捕捉运动目标关键技术研究 工业产品检视中的模糊及遗传神经网络研究 江心洲温室二期工程 等级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江心洲智能温室开发 近期部分论文 发表时间 2006-02 2005-12 2004-01 2003-12 2003-08 2002-09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职称 文化程度 所属院系

个人简介

王兴松 男 题目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刊物名称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制造业自动化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机器人 自动化与仪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备注 机器人视觉系统标定技术研究综述 视觉伺服机器人系统的结构与实现 视觉伺服机器人对目标的运动估计 视觉伺服机器人捕捉运动目标的研究 半导体除湿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微机综合实践的教学改革 序号 研 究 方 向 群众 教授 博士

机械工程学院

1 2 3 4 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 计算机数控制技术与自动控制理论 传感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 智能机电系统与微机电系统

1984.9-1988.7 浙江大学混合班(强化班)、机械系精密机械工程本科毕业; 1988.9-1991.3 浙江大学机械系振动、冲击、噪声专业硕士毕业; 1996.9-2000.6 东南大学机械系智能机器与传动专业博士毕业; 1991.3-至今 东南大学机械系任教; 2000.7-2000.12; 2001.9-2002.2 加拿大CONCORDIA大学机械系高访。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江苏省分会理事 中国高校机床研究会理事 国际电工电子学会(IEEE)会员,(Control System)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会员

Academic Activities 1.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YNAMICS, 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CDIC '04)

2. Session Chair, IEEE Int. Conf. On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 Orlando, USA 1997. 3. Reviewer of 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 and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elected Journal Papers:

1. Wang Xingsong, Hong Henry, Su Chunyi, Adaptive control of flexible beam with unknown dead-zone in the driving

motor, Chinese J.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 vol.17, no.3, 2004, pp327-331. (EI)

2. Xing-Song Wang, Chun-Yi Su, Henry Hong,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of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with unknown

dead-zone, Automatica, vol.40, no.3, 2004, pp.407-413. (SCI, EI)

3. X._S. Wang, H. Hong, and C.-Y. Su,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of continuous-time systems with an unknown

input dead-zone, IEE Proc. Control Theory Application, vol.150, no.3, 2003, pp.261-266. (SCI, EI)

4. 王兴松、张正峰、王中华、周香, 定位平台非线性摩擦的神经网络补偿, 东南大学学报, vol.32,no.4 pp.605-609, 2002. (EI) 5. 王中华、王兴松、徐卫良, X-Y定位平台的鲁棒自适应摩擦补偿, 东南大学学报, vol.32, no.1 pp.69-73, 2002. (EI) 6. 王兴松、朱建, 用加速度波形优化方法减少柔性机械臂残余振动, 机械工程学报, vol.37,no.8, pp10-13, 2001. (EI) 7. 王兴松、徐卫良, 用模型输入方法控制柔性臂振动, 中国机械工程, vol.12,no.12, pp1408-1411, 2001. (EI)

8. 王中华、王兴松、王群、徐卫良, 高精度鲁棒运动控制器设计及实验研究, 控制与决策, vol.16, suppl.pp.657-660, 2001. (EI) 9. Zhu Jian, Shao Hao, Wang Xing-song, Study on Restraining the Residual Vibration of Flexible Arm by Planning

Acceleration, Chinese J.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 vol.13, no.4, pp.245-250, 2000. (EI) 10. W.L. Xu, S.K. Tso, X.S. Wang, Sensor-based Deflection Modeling and Compensation Control of Flexible Robotic

Manipulator, Mechanics and Machine Theory, Vol.33,no.7, pp.909-924, 1998.(EI)

Conference Papers:

1. Wang Xingsong, SU C.Y., H. Hong, Adaptive sliding inverse control of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preceded by unknown

non-symmetrical dead-zone, IEEE Int.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Control, USA, pp16-21, Oct. 2003. (EI, ISTP) 2. Wang Xingsong, Lili,SU C.Y., H. Hong,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control of dynamic system with unknown input

hysteresis, IEEE Int. Conf.on Neural Networks and signal Processing, Nanjing, China, pp297-300, Dec. 2003. 3. Xingsong Wang, H. Hong, Chun-yi Su, Adaptive robust control dynamic systems with unknown input hysteresis,IEEE,

Proc. Of 4 Intl. Conf. on Control and Automation, June 10-12, Montreal. Canada, pp.138-142, 2003.

4. Xing-song Wang, Chun-yi Su and Henry Hong,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of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with Unknown

Dead-zone, Proc. Of the 40 IEEE Conf. on Decision and Control, pp.1627-1632, Orlando, USA, Dec. 2001. (EI) 5. Xing-song Wang and Henry Hong, Adaptive Control of Linear Systems with Unknown Dead-zone, Int. Conf. on Multidisiplne

Design in Engineering, Paper no. TA-4-1(1-7), Montreal, Canada. Nov. 2001.

6. W.L. Xu, S.K. Tso, X.S. Wang, J. Z. Zhang, Sensor-based deflection modeling and compensation control of flexible

robotic manipulator,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v 4, Orlando, USA, pp 3780-3785, 1997. (EI)

7. X.S.Wang W.L.Xu S.K.Tso J.Z.Zhang, Path error compen-sation of a two-link flexible arm based on integrated laser

transducer,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v 4, 1997, Orlando, USA, pp.3786-3790, Oct. 1997. (EI)

8. W.L.Xu, T.W.Yang, X.S.Wang, Sensitive Analysis of planar mechanism using neural network,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Orlando, USA, P2511~2516, Oct. 1997. (EI)

9. X.S.Wang, W.L.Xu, S.K.Tso, Auto-tuning of fuzzy controller based on pattern recognition, 4’th Int. Conf. on Control,

Automation, Robotics and Vision, Singapore, p236-240, Dec. 1996.

10. W.L.Xu, S.K.Tso, X.S.Wang, Conceptual design of an integrated laser-optical measuring system for flexible

manipulator,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Beijing, China, P1247~1252, Oct.1996. (EI)

th

th

Book chapters:

1. 浙江大学:陈秀宁、沈萌红 等 东南大学:钱瑞明、王兴松 重庆大学:李俊、任亨斌 等, “面向二十一世纪系列教材”《现

代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教程》中“信号采集与处理” 一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08

2. 徐祥和、贾方、张志胜、王兴松, 《电子精密机械设计》中“测量与控制系统”一章,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10

Funded Projects:

1. 王兴松,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压电单晶的高速非圆车削研究,BK2005065,05/07-07/06 2. 王兴松,国家自然基金:机械硬非线性磁滞化补偿及其在机床中的应用,50475076,05/01-07/12。 3. 王兴松,国家自然基金:基于被动性理论的智能材料磁滞非线性补偿研究,50275027, 03/1-03/12。 4. 王兴松、徐卫良,博士点基金:基于传感器的宏微机器人控制研究,98028625,99/01—02/12。

5. 王兴松、徐卫良,国家自然基金:基于传感器的宏柔性/微刚性机器人动态误差控制研究,59885002,99/01—01/12。 6. 王兴松、徐卫良,863:基于测量的柔性机器臂动力学控制研究,863-2-5-1-2,97/06—99/09。

7. 徐卫良、王兴松,国家自然基金:高速高精度机器人动态误差集成激光测量,59585003,96/01—98/12。 8. 1993/06-1997/09,控制系统负责人,参加完成江苏省85攻关项目:全自动电脑刺绣系统;

9. 1995/06-1999/09,测量与控制系统负责人,参加南京分析仪器厂承担的机械部85攻关项目:血气电解质综合分析系统研制; Contracted Projects:

1. 王兴松、贾方,JF75G-125型闭式高速冲床动态优化设计,05/01—至今 2. 王兴松、张正峰,FC系列复合水泥板生产线自动化改造, 01/03—03/12。 3. 王兴松、陈小松,活塞环压力特性测量仪研制8502002058,02/10—04/01。 4. 王兴松、陈奇,活塞环梯形角测量仪研制8502002061,02/11—03/12。 5. 王兴松、张正峰、陈奇,天线罩静压特性实验,02/10—02/11。 6. 王兴松,活塞环突起角测量仪研制,8502002078,03/04—04/12。 7. 王兴松,活塞环高测量及数据传输系统研制,8502001059,03/07—04/12

8. 王兴松,活塞环锥面车床数控系统研制及误差补偿技术,8502001068,04/04—04/10。 9. 王兴松,东大——仪征双环合作计划,150万,03/12——05/12。 10. 王兴松,某型雷达天线罩静压及变形位移特性测量,04/09——04/12。

Patents:

1. 王兴松,家用微型超声清洗振子,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1999/03。

2. 彭时林,王世群,王桂明,王兴松,自适应可翻转越障车,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2003/12 Awards:

1. 王兴松,“宝钢”优秀教师奖/东大教学特等奖,2004/09。

2. 王兴松指导,“先锋号”自适应可翻转探测车,全国大学生第一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004/09。 3. 王兴松指导,智能机器鱼“尼莫”,全国大学生第一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2004/09。

4. 钱瑞明、杨可贞、吴克坚、陈云飞、王兴松、王鸿翔,机械设计课程,国家精品课程2004/12;江苏省高校一类优秀课程2004/09;

东南大学校优秀课程2004/06

5. 郁凯元,许飞云,王兴松、等,控制工程基础,东南大学校优秀课程,2004/06

6. 钱瑞明、喻开安、王兴松、陈云飞、王鸿翔,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二

等奖, 1999/12。

近期部分科研成果 项目名称 套索驱动柔软细长机器人建模与精密运动控制 伺服电机驱动数控精密压力机 机械硬非线性磁滞化补偿及其在机床中的应用 基于被动性理论的智能材料磁滞补偿 基于测量的宏挠性/微刚性机器人运动误差补偿控制研究 桥梁悬索检测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套索驱动柔软细长检测搜救机器人建模与控制 割草机自动控制系统 适用于非圆切削的车削机构 高精度伺服电机驱动数控压力机开发与产业化 压电单晶驱动器应用基础研究 基于压电单晶的高速非圆车削研究 东南大学 粉末冶金压机专用机器人研制 63吨伺服压力机研制 JF75G-125型冲床优化设计 东大仪征合作 活塞环锥面车床改造 东大——仪征合作 突起角测量仪 活塞环梯形角测量 活塞环压力特性检测 天线罩静压应力测量 FC系列板生产线自动华改造 基于测量的宏微机器人控制 近期部分论文 发表时间 2009-03 2009-03 2009-03 题目 刊物名称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备 注 EI EI SCI 等级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科技攻关、高技术重大国防项目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Identifying dynamic hysteresis model Study of stabilization walking pattern for biped robot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Multifractal analysis of sunspot time series: the JOURNAL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THEORY AND effects of the 11-year cycle and Fourier truncatio EXPERIMENT 2009-01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bisected wheel-based cable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EI climbing robot Modular sensor for detecting cable faults of cable-stayed bridg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EI Machine Vision in Practice 2008-12 2008-12 2008-04 2007-12 2007-12 Path error measurement and compensation of precision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EI working table Machine Vision in Practice 基于普艾模型的迟滞系统自适应滑模控制 Low Noise Control of Servo Press 机械工程学报 IEEE IECON2007 EI EI Measurement of the Radial Pressure Distributions of IEEE IECON2007 Piston Rings Based on Partial-Thin-Walled Cylind Adaptiv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of Hysteresis in IEEE IECON2007 GMM Actuators Based on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Design and Experiments on Cable Inspection Robot 基于超磁滞伸缩的折弯型压曲放大机构设计分析与控制 Conceptual Design and Initial Experiments on Cable Inspection Robotic System Quasi-Hysteresis Friction Model Dynamic Model and Computer-Torque Control Kinematics of a Wheel-based Cable Climbing Robot Control of Hysteresis in 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of a class of nonlinear IEEE IECON2007 机械工程学报 IEEE ICMA2007 2007-12 2007-12 2007-11 2007-07 2006-12 2006-12 2006-12 2006-12 EI EI EI EI Second As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chatronics Second As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chatronics Second As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chatronics Second As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chatronics 2006-11 International J. of Systems Science systems with non-symmetry non-equal slope unknown de Nonlinear Dynamics of Regenerative Cutting Processes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 Comparison of Two Models Nonlinear Dynamics of Regenerative Cutting Processes IEEE Int. Conf. on Control & Automation --- Comparison of Two Models Adaptive control of flexible beam with friction in the IEEE Int. Conf. on Control & Automation hub Adaptive control of flexible beam with unknown dead-zone in the driving motor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of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with unknown deadzone Chinese J.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 2006-10 SCI 2005-07 EI 2005-07 EI 2004-08 EI 2004-03 Automatica SCI 2003-12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control of dynamic systems IEEE, Proc. Of Intl. Conf. on Neural Networks and with unknown input hysteresis Signal Processing, Dec.14-17, 2003, Nanjing, China Adaptive sliding inverse control of a class of 2003-09 IEEE Int.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Control, pp16-21 EI nonlinear systems preceded by unknown non-symmetrical IEEE, Proc. Of 4th Intl. Conf. on Control and Adaptive robust control dynamic systems with unknown Automation, June 10-12, 2003, Montreal. Canada, input hysteresis pp.138 非圆零件车削加工刀架驱动机构综述 Adaptive Robust Control of a Dynamic Systems with Unknown Input Hysteresis 智能化精密角度检测仪研制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IEEE 4th ICCA 电机电器技术 2003-06 2003-06 2003-06 2003-05 2003-05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of Continuous Time IEE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 SCI Systems with Unknown Input Dead-zone 2002-04 2002-01 2001-12 2001-12 2001-12 2001-12 2001-10 2001-08 2001-06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职称 文化程度

所属院系

近期部分科研成果 项目名称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6902004005 电子机柜的结构设计和动态特性分析 电子机柜的结构设计和动态特性分析 东南大学 振动与冲击隔离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近期部分论文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企业 其他项目(纵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等级 颜肖龙 男 群众 教授 本科

机械工程学院

定位平台非线性摩擦的神经网络补偿 X-Y 定位平台的鲁棒自适应摩擦补偿 实时控制系统的快速成型及其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用模型输入方法控制柔性臂的振动 高精度鲁棒运动控制器设计及实验研究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of 基于PC及PLC的三轴数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用加速度优化方法减少柔性机械臂残余振动 新型摩擦模型的参数辩识及补偿实验研究 东南大学学报 东南大学学报 自动化仪表 中国机械工程 控制与决策 EI EI EI EI Proc. 40th 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 EI PLC & FA 机械工程学报 制造业自动化 EI

发表时间 2008-02 2006-01 2005-07 2005-03 2005-03 2004-06 2003-12 2003-12 2003-06 2000-12 2000-10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职称 文化程度

所属院系

近期部分科研成果 多功能结构拓朴优化设计 题目 刊物名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电气时代 机电设备 电子机械工程 电子机械工程 电子机械工程 电子机械工程 电子机械工程 电子机械工程 电子机械工程 电子机械工程 备注 ANSYS软件在某车载电子机柜结构修改中的应用 电子机柜模态试验与分析 电子机柜结构连接部位建模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电子机柜动态优化 电子设备的模态分析及减振设计 基于ARMAV模型的结构参数识别 基于DLL的labview环境多通道数据采集的实现方法 电子机柜结构动力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二次隔振的故障分析及系统优化设计 基于舰载或车载环境的挂壁式设备隔振方法研究 张赤斌 男 群众 教授 硕士

序号 研 究 方 向 1 2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 智能控制,微机应用 机械工程学院

项目名称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基于产品概念设计的产品造型特征继承与重构技术研究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工业产品检视中的模糊及遗传神经网络研究 皮带配料秤仪表开发 自行车制动系统关键技术开发 自行车电动车新型调速制动系统 税控收款机系列产品外壳的设计和生产 江心洲温室二期工程 江心洲智能温室开发 等级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近期部分论文 发表时间 题目 刊物名称 备 注 EI 2008-12 Complete Coverage Path Planning Based on Ant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lony Algorithm Robot Coverage Algorithm under Rectangle Decomposition Environment 基于仿生原理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模型定义和应用研究 电动车刹车片温度的无线采集 电动自行车制动性能测试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回归的工序质量建模 移动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系统研究 多工序质量检验计划的多目标优化蚁群算法研究 电动车刹车系统噪声产生机理与改进措施 基于检验优化的动态质量控制系统模型研究 电动自行车制动系统测试平台设计 车载电子机柜的动力学分析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回归的工序质量建模 在未知环境下完全遍历算法研究 针灸针表面缺陷的计算机识别研究 基于模块化的板材冲孔FMC设计与分析 智能温室系统控制器的开发 Mechatronics and Machine Vision in Practice, Dec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2008-06 2007-12 2007-05 2007-03 2007-01 2006-11 2006-11 2006-05 2006-02 2006-02 2006-01 2005-09 2005-06 2001-12 2001-04 2001-02 2001-01

制造业自动化 电子机械工程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东南大学学报 机械工程师 中国机械工程 噪声与振动控制,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东南大学学报 系统仿真技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南京农专学报 EI EI 小波分析在针灸针表面缺陷特征提取中的应用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职称 文化程度 所属院系

个人简介

张志胜 男 中共党员 副教授 博士后 机械工程学院

序号 研 究 方 向 1 2 3 4 5 机器视觉理论与应用 多工步制造过程质量保证 虚拟机器人技术与教育实践 机电系统工程与一体化技术 http://me.seu.edu.cn/~zzs

1995、1997和2004年分别取得东南大学电子精密机械学士学位、机械电子工程硕士学位、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任教,2004年晋升副教授。2004-2006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系统与工业工程系和密西根大学工业工程与运筹系师从金炯华教授(2004年获得美国总统奖)进行质量工程方面的博士后研究。2008年批准为上岗研究员。2009年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曾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曾获得东南大学教学工作优秀一等奖、东南大学“三育人”积极分子称号。目前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评审员、中国创造学会理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特聘评审专家。 领导质量工程研究室,将机器视觉和统计理论应用于工件尺寸测量中,并取得一定成果,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IEEE和ASME会议。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一项,作为第一参加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动态质量信息的XML体系建模研70272046)、863(敏捷制造环境下远程分布质量控制系统的研究,863-511-944-014)和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沥青路面微波加热机理与修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105085),参与完成江苏省科技基金3项,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EI、ISTP收录20余篇。目前承担国家863计划一项、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两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两项及企业项目五项。 近期部分科研成果 项目名称 大尺寸机械零件的高精度在线测量方法研究 高效环保智能化道路养护机械(省产业化) “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 第一类机械装配过程偏差传递建模理论研究 QFN 自动测试分选机 集成电路三维视觉自动检测系统 机械零件的视觉高精度在线测量方法研究 助老助残机器人关键技术 TR/IC包装生产管理系统 ICDC联网监控系统改进 器件测试机联网监控系统 江苏省信息产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研究 青路面现场微波热再生技术与产业化研究 沥青路面维护现场微波热再生养护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IC测试设备数据采集 CD-ERP管理系统2期 机场收费管理系统软件 互联网站设计与开发 外伸式碰撞耗能器研制 主机框减振器 卷曲机对边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 空调制冷自控系统 分立器件测试仪的开发与研制 某型号产品的隔振器研究 电控发动机故障分析实验仿真系统开发设计 等级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国家 国家级其他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现场设备在线监控与生产集中管理系统 CD-ERP管理系统 涡旋压缩机外壳制造加工工艺研究 机载隔振系统研究 信息产业部某所机载隔振系统研究 中船总舰载电子设备隔振器研制 舰载电子设备隔振器研制 近期部分论文 发表时间 2009-07 2009-05 题目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企业 其他项目(横向) 刊物名称 机械工程学报 备注 EI EI 基于数学模型的视觉测量系统图像畸变校正方法 Temperature control strategies for microwave hot inplace 2009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lligent recycling of asphalt pavements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2009-05 Advanced Integrated Circuit Three Dimensional Stack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ling and Package and its Key Technology simulation EI 2009-05 2009-03 2009-01 2009-01 2008-12 A Neural Network-based Machine Vision Method for Surfac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Roughness Measurement and Automation 流程图与类C语言实时转换方法 表面粗糙度视觉检测中环境光补偿新方法 微波加热湿旧沥青混合料的传热传质研究 Surface Roughness Vision Measurement in Different Ambient Light Conditions New threshold based machine vision method for surface roughness inspection 机械装配过程的偏差传递建模理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公路学报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Machine Vision in Practice 机械工程学报 机械工程学报 EI EI EI EI 2008-12 2008-12 2008-12 2008-12 2008-11 2008-11 2008-09 2008-08 2008-08 EI EI EI EI EI EI EI EI Workspace and Kinematics Analysis of a 2-DOF Decoupl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Spherical Parallel Mechanism 线性/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一般表达式及其工程应用 Machine Vision in Practice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SPIE-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ffect of ambient light on surface roughness inspection Engineering 一种采用L-M方法的无标定视觉伺服控制方法 Uncalibrated Visual Servoing Using More Precise Model 多约束下多车场车辆路径问题的蚁群算法研究 A multivariate method for surface roughness vision inspection in different ambient light Kinematics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a Novel 2-DOF Decouples Spherical Parallel Mechanism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analysis of a 3-7R parallel decoupling mechanism Speedy Stiffness Modeling and Designing of Plane 中国机械工程 IEEE Conference on Robotics,Automation,and Mechatronics 中国机械工程学报 IEEE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E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2008-08 EI 2008-06 2008-01 EI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ISTP Supporting Spring 2008-01 2008-01 2008-01 2007-12 行星轮式球磨机的发展及其节能机构设计 A distortion-correction method for workshop machine vision measurement system 基于自适应多态蚁群算法的多约束车辆路径问题 Feature-based sequential partial vision measurement method for large scale machine parts A high-precision vision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dimension features of sequential partial images and Machine Vision in Practice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SPIE-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Machine Vision in Practice EI EI EI EI 2007-12 EI 2007-11 2007-11 2007-06 A Novel Method of Machine Vision Measurement Based 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Sequential Partial Images 基于Windows CE.net的嵌入式通用家电遥控系统设计 SVC-Based Multivariate Control Charts for Automatic Anomaly Detection in Computer Networks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测控技术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nomic and Autonomous Systems EI EI 2006-10

Automatic feature extraction for missing part detec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in forging processe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职称 文化程度

所属院系

个人简介 赵坚玉 女 群众 教授

1 本科

序号 研 究 方 向 新型电子机械的驱动与控制,微机控制及自动化技术。 电光源中心

1978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自动控制系并留校任教于自动控制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92年调至东南大学电光源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是本单位所承担的国家“95”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5”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横向科技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参与上述项目总体方案的研究与设计;主持项目电气控制方法与控制系统的研究、实施与管理工作;先后完成了35个专题(其中“95”8个, “85”9个,横向68个)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硬、软件的研制,为科技攻关、技术装备的出口、横向项目的完成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科研能力、较高的业务水平。指导过数届研究生,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过30篇以上论文。 近期部分科研成果 项目名称 紧凑型荧光灯高速生产线 陶瓷金卤灯生产技术及设备的研发 电光源技术与装备 近期部分论文 等级 国家 国家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973”三级课题 国家 国家科技攻关、高技术重大国防项目 部省 部省级各类项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yc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