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无线电硕士导师介绍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04 19: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硕士导师介绍

指导教师: 专业代码、名称 指导教师名单 080902●电路与系统(无线电系)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王志功;黄风义;朱恩;冯军;孟桥;李文渊;李智群;胡庆生等 孙忠良;章文勋;洪伟;戎敖生;窦文斌;徐金平;崔铁军;朱晓维;于东海;钱澄;周健义;周后型;殷晓星;华光等 毕光国;尤肖虎;沈连丰;赵春明;高西奇;陈明;曹秀英;陈晓曙;徐平平;郭强;赵新胜;蒋良成;王玲;宋铁成;樊祥宁;衡伟;王捷;黄清;潘志文;仲文;王炎;张在琛等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吴乐南;邹采荣;吴镇扬;杨绿溪;王桥;方世良;钱进;毛卫宁;郭学雷;陈励军;高翔;赵力;张树林;郭延芬;高礼忠;罗琳等 081020★信息安全 胡爱群;裴文江;杨晓辉等 上面老师有的都弄了超链接,详细介绍见下页!

信息与通信工程

导师姓名 尤肖虎 性别 职称 男 教授 出生年月 1962年8月 最高学历 博士 导师类别 博导 所属学科 通信与信息处理 研究方向 宽带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 主要成果 在IEEE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 1988年于东南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个人简况 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首批入选者。九五期间,担任国家第三代移动通信研究开发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十五期间任国家\计划通信技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未来移动通信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未来移动通信基础理论与技术\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办公地点 东南大学文正楼北523室 办公电话 025-83792653 电子信箱 xhyu@seu.edu.cn 备注

导师姓名 沈连丰 性别 职称 男 教授 出生年月 1952年7月22日 最高学历 硕士 导师类别 博导 所属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 1.高速无线互联网理论与技术 研究方向 2.宽带无线多媒体通信 3.无线接入理论与技术 著作: (1)沈连丰主编,叶芝慧等编著. 信息与通信工程原理与实验. 科学出版社,2006 (2)沈连丰、宋铁成等编著. 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沈连丰、叶芝慧编著. 信息论与编码,科学出版社,2004年 (4)沈连丰主编,宋铁成等编著. 通信新技术及其实验,科学出版社,2003 (5)沈连丰. 无线电寻呼和无绳通信.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 (6)沈连丰编. 无线电概论.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7)洪海涛、沈连丰编译. 电信理论例题及题解. 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 (8)吴伯修、沈连丰编著. 调频技术理论及新进展. 人民邮电出版社,1988 获奖: (1)基于WPAN的短距离无线接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05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1等奖(第1完成人) (2)低功率无线接入系列设备的研制及产业化,2004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1等奖(第1完成人) (3) 基于Bluetooth技术的无线接入系统,2003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3等奖(第主要成果 1完成人) (4)通信新技术教学实验系统,2003年度南京市科技进步2等奖(第1完成人) (5)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学位课程教学改革,2004年度江苏省教学成果2等奖、东南大学教学成果1等奖(第2完成人); (6)通信信息类专业课程创新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获2004年度东南大学教学成果2等奖(第2完成人); (7)SE2000/3000无线寻呼综合测试设备,1998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2等奖(第1完成人); (8)《无线电寻呼和无绳通信》,1997年获华东地区高校出版社优秀科技专著1等奖、江苏省优秀图书2等奖,1998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3等奖(第1完成人)。 荣誉称号: (1)\东南大学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2004,东南大学) (2)\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2006,信息产业部) 专利与论文: (1)已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2)学术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近百篇。 个人简况 沈连丰:1952年7月出生。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无线电标准化分委会委员,江苏省通信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电子学会常务理 事,从事专业为通信与信息系统,近期研究方向为高速无线互联网、宽带无线多媒体通信、无线接入理论与技术等。1979~1982在南京工学院无线电通信专业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91~1993在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做访问学者(2年),1998~1999任香港通信科技中心高级顾问(1年),1994、1995、2001、2005年分别在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学系和电子工程学系合作研究和讲学。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全军重点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江苏省重大科技攻关和高技术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教育部重点科学技术研究等研究开发项目数十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和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近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均为第一获奖人;多年来执教研究生的\信息论与编码\、\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现代通信网理论与技术\和本科生\数字通信\等课程;近5年和学生、同事共同在学术刊物和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已出版专著和教材8部、译著4本(均为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被授予\东南大学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称号,2006年被评为信息产业部表彰的\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至2006年底,培养出站博士后4人、工学博士9人和工学硕士50人,很多学生已颇有建树。 办公地点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李文正楼南509室,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5号楼502室 办公电话 +25-83792049,+25-84455726 电子信箱 lfshen@seu.edu.cn,lfshen@semit.com.cn 备注

导师姓名 高西奇 性别 职称 男 教授 出生年月 1967年3月 最高学历 博士 导师类别 博导 所属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 未来移动通信理论与关键技术,宽带多载波传输与多址研究方向 技术,空时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现代信号处理及其在移动通信中应用。 一直从事信号处理与移动通信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十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内主要成果 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IEEE Trans. SP/Comm/JSAC/IT/WC等国际核心期刊论文20篇,论文获国内外引用200余次,获发明专利近30项,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1997年在东南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任教授,2002年任博士生导师。1999年至个人简况 2000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研修。现为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电子学会理事、专委会主任委员,IEEE CAS Shanghai Chapter 委员。 办公地点 李文正楼5楼529室 办公电话 025-83793016 电子信箱 xqgao@seu.edu.cn 备注

导师姓名 陈明 性别 职称 男 教授 出生年月 1968年10月 最高学历 博士 导师类别 博导 所属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息论与编码;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带信研究方向 号处理;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管理和新型网络结构。 科研方面:在国内外信息与通信类核心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纵向和企业横向科研项目共12项;作为成果完成人之一,曾获得主要成果 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教学方面:编著并出版了研究生学位课程“随机过程”的教材《信息与通信工程中的随机过程》(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二版);所教课程“随机过程”曾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奖和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1968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90年、1993年和1996年,于南京大学数学系分别获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至今,于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移动通信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曾经涉及过的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方个人简况 向有:CDMA通信中的多用户检测;智能天线;Turbo和LDPC编解码;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和信道估计;空时编解码;3.5G移动通信系统的仿真分析;无线资源管理算法研究(包括调度算法、自适应调制编码、HARQ、快速小区选择、准入控制、负载均衡、信道分配等);认知无线电;分布式无线网络;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分析。 办公地点 李文正楼北505室 办公电话 83794016 电子信箱 chenming@seu.edu.cn 备注

导师姓名 赵春明 性别 职称 男 教授 出生年月 1959年11月 最高学历 博士 导师类别 博士导师

所属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息论与编码 研究方向 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 通信专用集成电路 Cdma2000基站设计与手机芯片设计 主要成果 GSM软输出分集均衡算法 CDMA高效信道估计算法 LDPC高效译码技术 分别在82年和84年于南京邮电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院,93年于西德凯撒斯劳藤大学获博士学位,94年至95年在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97年起承担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六项、负责其中三项为CDMA移动通信九五重大课题的研究开发,所承担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项目均以“特优”(Aa)通过专家组验收。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多项。2000年获国家八六三计划先进个人。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为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个人简况 中国通信学会无线与移动委员会委员,教育部2002“跨世纪人才”,2003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1年起,负责3G手机核心芯片设计工作,研制出符合cdma2000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手机基带处理核心芯片。2005年起参加我国未来移动通信系统(FuTure计划)的总体设计与联测工作,与B3G课题组完成了我国B3G实验系统,负责并完成其中高速编解码器的研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IEEE Trans.等国际权威杂志论文15篇,申请移动通信方面的国家发明专利14余项,其中5项已获授权。 办公地点 南京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李文正楼北511室 办公电话 02583793990 电子信箱 cmzhao@seu.edu.cn 备注

导师姓名 陈晓曙 性别 职称 男 教授 出生年月 1963年6月 最高学历 硕士 导师类别 硕士导师 所属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网理论与技术 研究方向 分布式自组无线移动通信网 宽带无线移动接入与IP互联 认知无线电技术 荣获教育部1995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成果 荣获公安部200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荣获上海市1996年产学研合作三等奖 个人简况 1985年东南大学本科毕业;1991年东南大学研究生毕业;1995年美加州大学圣克 鲁斯分校访问学者;现任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暨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副院长;作为负责人承担及核心研发人员完成国家\计划\、\攻关计划\、总参、公安部、上海市、江苏省等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与网络理论及技术研究项目近20项;现被聘为公安部社会科技专家、江苏省电子学会理事、江苏省通信学会理事、南京市信息产业协会理事、全国\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指导小组成员、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江苏省分会委员等。 办公地点 南京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李文正楼南505室 办公电话 02583791814-1 电子信箱 xchen@seu.edu.cn 备注

导师姓名 徐平平 性别 职称 女 教授 出生年月 1957年4月 最高学历 博士 导师类别 硕导 所属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 小区域高速无线多媒体接入网、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自组织网络,高速MAC与路由技术。 近年主要负责与参研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超宽带技术的小区域高速无线多媒体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国家863项目\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演示\,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移动自组织网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江主要成果 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组织无线传感网关键技术研究\,华为科学基金\关键技术研究\等,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编、译著3部,专利8项,\基于WPAN的短距离无线接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低功率无线接入系列设备的研制及产业化\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Bluetooth技术的无线接入系统\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徐平平, 女,江苏南通人,1982年1月东南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个人简况 本校在职完成硕士、博士学位。1996~2000年分别二次赴日本爱知工业大学信息通信学科和日本大阪大学移动通信研究室任客座研究员二次赴日本担任客座研究,现为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实验教室教授,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日本IEICE会员。 办公地点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李文正搂五楼中520室 办公电话 025-83794525 电子信箱 xpp@seu.edu.cn 备注

导师姓名 郭强 性别 职称 男 副教授 出生年月 1957年10月 最高学历 本科 导师类别 硕导 所属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 通信与信号处理 主要成果 作为主要完成人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二次; 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电路信号与系统专业。长期从事国防课题和个人简况 型号产品的研究和设计。1997年以来,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863项目多项,现主要在国家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办公地点 1、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二号东南大学李文政楼五层,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2、北京市三里河路一号,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办公电话 025-83792066,010-68338852 电子信箱 qguo@seu.edu.cn 备注

导师姓名 赵新胜 性别 职称 男 教授 出生年月 1963.10 最高学历 硕士 导师类别 硕导 所属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 移动通信与通信网 近年来一直从事有线/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体系结构、网络信令、业务传输协议及IP网络方面研究和实现工作。主要研究兴趣为3G/B3G移动通信系统、无线资源管理、交叉层设计方法和无线媒体接入等相关研究内容。多次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和项主要成果 目负责人参加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内外合作研究项目。完成了CDMA IS-95/CDMA2000_1x系统软件的研发、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演示系统的研制、WCDMA系统协议等研究项目, 其中,参加的\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项目\被两院院士评选为\年度国内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完成中国科技部重大科技项目B3G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和系统试验工作。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 本科,南京通信工程学院 硕士,东南大学 博士。 个人简况 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并完成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交换与传输方面科研项目多项。多次主讲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计算机原理、通信原理和无线网络通信原理与应用等课程,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学术年会上发表论文10多篇。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编译出版了《计算机通信网》和《通信系统工程》教材。 办公地点 文正楼 五楼 办公电话 83792066 电子信箱 xszhao@seu.edu.cn 备注

导师姓名 宋铁成 性别 职称 男 教授 出生年月 1967年10月 最高学历 工学博士 导师类别 硕导 所属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 1、无线通信传输技术 研究方向 2、移动通信网络与系统理论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承担了“循环平稳理论在复杂无线通信环境中的若干算法与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容量TDMA一点对多点微波通信装备的研制”(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基于蓝牙技术的无线接入系统”(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家庭网络核心SoC平台和整体解决方案”(国家863计划项目)、“CDMA无线接入系统”(江苏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宽带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以及“数字无绳PABX系统的研制”、“智能型无绳电话及其传呼系统”、“SE 2000/SE3000系列多制式多功能无线寻呼综合测试系统”、“基于IP技术的新一代分布式PBX系统”和“复杂环境下跳频多媒体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等项目;获授权专利6项;发表论文30余篇。 主持国家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和东南大学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和研主要成果 究项目各一项;长期担任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主讲“通信原理”、“数字通信”、“移动通信”、“无线电寻呼和无绳通信”等课程;参编教材2本(《通信新技术及其实验》,科学出版社,2003年;《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参加翻译原版教材3本(《数字通信》、《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导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003和2005年)。 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一等奖各一项;获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2002年获东南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负责的“通信原理”课程获2002年东南大学优秀课程、2006年东南大学精品课程和2006年江苏省二类精品课程;研究工作“通信信息类专业课程创新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获2004年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获东南大学教学一等奖。 个人简况 1967年10月出生,江苏省张家港人;分别于1989年、1992年和2006年获得东南 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通信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办公地点 文正楼南509室 办公电话 025-83795611 电子信箱 songtc@seu.edu.cn 备注

导师姓名 樊祥宁 性别 职称 男 教授 出生年月 1964年6月 最高学历 博士 导师类别 硕士导师 所属学科 电路与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 未来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技术; 研究方向 无线通信集成电路技术; 组合导航与定位技术; 自1988年起,在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从事移动通信、扩频通信、数字信号处理及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获《信号与系统》国家精品课程和江苏省优秀课程奖、江苏省《信号与信息系统课程群》优秀奖。已先后培养、招收了27名学历硕士研究生和15名工程硕士研究生。 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参加了5项国家863计划主要成果 项目;负责了1项教育部聘专重点项目;主持负责了4项企业合作项目的研发工作;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1项欧盟项目。完成国家专利6项,其中以第一发明人完成的国家专利5项,3项已授权并获得证书。 在Electronics Letters,Signal Processing, 电子学报,IEEE VTC 以及 IEEE ICCCA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4篇为SCI/EI双检索论文,12篇为EI检索论文。 1964年生,IEEE会员。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原无线电工程系)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分别于1985年和1988年在南京邮电学院电信工程专业和数字信号处理专业获工学个人简况 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7年起为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攻读博士,2005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欧盟JEAGAL计划项目;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进修访问一年。 办公地点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李文正楼,中404房间 办公电话 025-83793303-8039 或 025-83795586-8039 电子信箱 xnfan@seu.edu.cn

备注

导师姓名 衡伟 性别 职称 男 教授 出生年月 1965年 2月25日 最高学历 博士 导师类别 硕导 所属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研究方向 通信工程中的信号处理方法 多维信号处理理论及其实现技术 主要成果 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以及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 本人1997年9月至2000年2月在美国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大学进行多维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之后主要从事关于Beyond3G移动通信系统的国个人简况 家863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部省级项目。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通信工程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多维信号处理理论及其实现技术。 办公地点 四牌楼校区李文正楼北531 办公电话 025-83792066 电子信箱 wheng@seu.edu.cn 备注

导师姓名 黄清 性别 职称 男 教授 出生年月 1962年3月 最高学历 本科 导师类别 硕导 所属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 1.多载波通信技术 2.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时频分析、循环信号处、信号检测和目标跟踪) 承担完成的\中国 辐射噪声测量与综合分析\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成果 主持完成的\自噪声数据采集系统\和\被动式跟踪系统\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完成的\神经网络在被动跟踪系统阵处理上的应用研究\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江苏江阴人,1982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被分配到从事船舶设备研究,1999年调入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任教授,现在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个人简况 作。于1987年晋升为工程师,1992年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97年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9年以来,发表了\相关域双谱时延估计方法\等论文八篇,参加完成了\十五\重大项目-B3G/4G课题,同时承担本科主干课\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的教学任务。 办公地点 东南大学李文正楼北531室 办公电话 025-83792066 邮箱 huangqing@seu.edu.cn

导师姓名 潘志文 性别 职称 男 教授 出生年月 1970年12月 最高学历 博士 导师类别 硕导 所属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 宽带无线通信理论与关键技术 主要成果 项。 长期从事移动通信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移动通信系统的开发工作。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WCDMA、CDMA2000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基于TD-SCDMA的无线接入系统个人简况 的研究开发工作,国家863计划新一代移动通信无线链路传输技术及Beyond 3G蜂窝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试验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自2002年起与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合作开展Beyond 3G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 办公地点 李文正楼五楼 办公电话 83792066 电子信箱 pzw@seu.edu.cn 备注 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标准化提案2

导师姓名 仲文 性别 职称 女 副教授 出生年月 1968年9月 最高学历 博士 导师类别 硕导 所属学科 通信与信息工程 研究方向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多址干扰抑制技术、MIMO系统及时空编码理论,以及信道估计方法等 1、《移动通信新方法的研究》,国际合作项目,2001-2004,主要参加者; 2、《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传输链路技术研究(2001AA123015)》,863计划项目,2002-2004,参加者; 3、Beyond 3G 蜂窝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试验系统研究开发(重大项目),863高技术发展重大项目,2003-2005,参加者; 4、 基于特征模式的自适应MIMO无线传输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2008,主要参加者。 5、2003年,获东南大学教学工作优秀二等奖。 6、通信信息类专业课程创新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东南大学2004年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3。 主要成果 个人简况 办公地点 李文正搂北503室 办公电话 83803696 电子信箱 wzhong@seu.edu.cn 备注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研究方向 王炎 男 1969年7月 教授 博士 硕导 通信与信息系统 多天线、阵列天线系统、OFDM技术研究、自适应信号处理、信号检测 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12月 国家863计划15周年先进个人称号、 2001年2月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3年12月 在IEEE Trans. On AP等刊物、会议发表文章30多篇 1990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和2003年于中国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获硕士、博士学位。2004年至今,在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无线通信科研、教学工作。 目前在东南大学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理论项目\未来移动通信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中MIMO子课题和分布式天线系统研究,还完成了国际合作项目\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研究\中的分布式天线系统接收技术研究。2001年至2003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完成国防预研课题\基于外辐射源雷达探测技术\的信号处理算法研究,该系统性能在国内\十五\中期评估中获同行第一,另外还完成了国防预研课题\单通道阵列测向技术研究\的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算法研究。1990年至2001年在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负责国防预研课题\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主要成果 个人简况 \、国家八六三课题\收/发全数字波束形成新型相控阵雷达试验系统\的系统设计工作,并承担了其中全部的系统仿真和信号处理系统研制。这是我国首部全数字相控阵雷达,其中包含了许多特有的设计思路,部分系统指标处于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还负责完成了海军某产品\双/多基地雷达\电讯系统设计、国防预研基金项目\空载双/多基地雷达\等项目,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了国防预研课题\微波引导双基地雷达试验系统\研制。现为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的论文评阅人。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东南大学文正楼中-501 025-83793594 yanwang@seu.edu.cn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研究方向 主要成果 个人简况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张在琛 男 1975.1 副研究员 博士 硕导 通信 移动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网络技术 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高质量论文20余篇。 200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学系,获博士学位; 2002年-2004年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 2004年12月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李文正楼南508室 025-83793267 zczhang@seu.edu.cn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吴乐南 男 1952年7月 教授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研究方向 博士 博导 信号与信息处理 多媒体信息处理,通信中的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与认证 参与/主持各类研究课题和产品开发40余项,获得部省级以上鉴定成果18项, 其中\多维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获1989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数字信号处理的新方法研究\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居民身份证照片管理系统\获1991年公安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声、文、图、形、数的高效存储\和\多媒体远程可视图像报警系统\获199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出版了《数据压缩的原理与应用》、《多媒体及其相关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和《数据压缩》等9部著作/教材/译著;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拥有\四画面图像采集器智能监控装置\等授权专利8项。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提教授,主要成果 1997年被增列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出博士后6人,博士24人,硕士68人;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两次入选江苏省\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曾任全国高校通信与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通信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机应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标准化委员会多媒体技术专业分委会委员、电脑应用技术副主编、江苏省智能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江苏省电子学会电子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音像技术学会理事、南京市信息产业协会副理事长。 1952年7月28日生于福建泉州,安徽枞阳人,中共党员。1978.3-1982.1在南京航空学院雷达与电子对抗专业学习。1984.9-1987.3为南京航空学院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5-2000.4历任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主任、数字信号处理研究室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无线电工程系副主任兼东南大学多媒体技术研究所所长(1990-1997年在职取得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2000.5至今任江苏省数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多媒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东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受聘为江苏省公安厅科技顾问、常州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 个人主页为:http://radio.seu.edu.cn/web/cstaff.htm 个人简况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健雄院207 025-83792443 wuln@seu.edu.cn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吴镇扬 男 1949年1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教授 硕士 博导 信号与信息处理 1. 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 2. 多媒体通信 3. 图像的处理、识别与跟踪技术 4. 语音与听觉信号处理 1.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 2. 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3. 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国家863项目一项; 4. 编写国家标准一项; 5. 出版教材、译著三本,其中《数字信号处理》入选国家\十五\规划教材; 6. 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30余篇;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管研究生教学工作;高等学校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973项目电子信息项目评审组成员;国家精品课程《数字信号处理》负责人。 研究方向 主要成果 个人简况 目前正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973项目\虚拟现实的基础理论、算法及其实现\子课题;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频序列中的人脸检测与跟踪关键新技术研究\; 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十一五\预研项目(机密); 4. 华为公司横向项目。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健雄院205 025-83794363ext1 zhenyang@seu.edu.cn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杨绿溪 男 1964年4月 教授 博士 博导 信号与信息处理 1、通信信号处理 2、MIMO通信系统中的各项关键技术 3、无线网络和分布式信号处理 4、信号盲检测和参数盲估计 作为主要参加者获: 研究方向 主要成果 1、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2、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3、2000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4、2001年中国高校科技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5、200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6、2004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分别于1990年2月和1993年3月获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硕士和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6年1月起任副教授,2000年4月起任教授,2001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通信信号处理、盲信号处理以及MIMO通信中的空时信号处理。已主持完成近20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曾担任国家攀登计划子课题组长,还参加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和国家个人简况 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和合作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或EI收录60多篇;共申请发明专利4项。担任了《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编委委员,中国信号处理学会委员会委员,以及IEEE SP(信号处理)汇刊、IEEE CAS(电路系统)汇刊、IEEE VT(移动技术)汇刊、《中国科学》等著名刊物审稿专家。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健雄院201 83792481 lxyang@seu.edu.cn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研究方向 王桥 男 1966年3月 教授 博士 博导 信号与信息处理 分布式信号处理与传感器网络 图象、视频处理与多媒体通信 统计信号处理及其应用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号表示与信号分析的不变性问题\、\电子DNA测序的信道模型与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与中兴通信股份公司合作完成了\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在小波分析领域,提出了度量平移不变性的能量泛函,并对无线通信中的带通信号的高阶采样稳定性作了深入研究。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Journal of Physics》、《Nano Letters》、《Frontiers in Bioscience》、《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Computers and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了系列论文,并被国际同行多次引用。 主要成果 个人简况 王桥教授是《东南大学学报》编委会委员、多个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和会议的审稿人和评论员、德国海德堡科学院评论员、美国统计学会会员。2003.1-2004.1年度为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统计信号处理和图象处理等领域,同时也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高速实时信号处理及其软、硬件技术以及嵌入式技术、无线资源定位技术等研究与开发。在上述应用专题领域和高技术企业有深入的合作。对信息技术(IT)、纳米技术(NT)及生物技术(BT)相交叉的高技术领域(如纳米输运中的信号分析)有较大的兴趣,对统计学和信息论也有部分兴趣,学术专长是谱分析、分布式网络及其信号处理。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健雄院213室 025-83792536 qiaowang@seu.edu.cn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研究方向 方世良 男 1959.8 教授 硕士 博士导师 信号与信息处理 统计信号处理与阵列信号处理 目标识别 水声工程 先后负责和参加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负责完成的重要研制项目在国防装备上得到成功应用。获得科研成果奖有: 1、XX轨迹测量系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参加; 2、XX声纳研制,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参加; 主要成果 3、XX目标识别技术研究,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 4、XX声纳研制,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本单位负责; 5、XX声纳总体技术研究,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本单位负责; 6、XX综合声纳技术研究,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本单位负责; 7、水声信号参量谱分析技术研究,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 中国声学学会理事,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会委员,江苏省声学学会常务理事,受聘总装备部XXXX专业组成员和海军装备部XXXX专家组成员。先后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个人简况 程培养对象第二层次\、分别获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主要从事信号处理、水声电子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阵列信号处理、目标分类识别、智能信息处理、声信号检测与估计等方面有较多的研究。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健雄院319 025-83795171 slfang@seu.edu.cn 备注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研究方向 主要成果 个人简况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钱进 男 1962.10.8 副教授 硕士 硕导 信息与信号处理 水声信号处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 参加或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部委及企业委托项目,曾获部委1等奖1项,2等奖1项,3等奖1项。 水声楼 83792281 Qianjin6210seu@seu.edu.cn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陈励军 男 1962.12.22 副教授 硕士 硕导 信号与信息处理 微弱信号检测与识别 水声信号波束形成 目标被动定位于跟踪 传感器校准与分析技术 负责及参加\强混响背景下的目标微弱信号检测\、\水声自动化测量系统\、\定位技术研究\等项目;参加\测量系统\、\信号识别技术研究\、\阵列信号盲处理技术研究\、\多传感器信号分类识别技术\、\定位技术\等国家和部委级科研项目,获得过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 1981-1985年就读于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信息工程专业; 1985-1988年就读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水声工程专业,取得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 主要成果 个人简况 1988-现在,在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担任海洋信息工程研究室主任。现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声学学会理事。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水声楼204 025-83794042 ljchen@seu.edu.cn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研究方向 主要成果 高翔 男 1967年12月 副教授 博士 硕导 信号与信息处理 无线自组织通信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阵列信号处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目标识别。 曾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1989年7月于华中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毕业并获学士学位, 2002年3月于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获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 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通讯研究所从事访问研究。 个人简况 现主要从事无线自组织网络(Ad Hoc)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阵列信号处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目标识别的理论与技术等方向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一项,国防预研项目三项以及多项其他国防科研项目。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水声楼208室 83794055 xianggao@seu.edu.cn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研究方向 主要成果 赵力 男 1958年1月 教授 博士 博导 信号与信息处理 语音与音频信号处理、图象与视频信号处理、情感信息处理等 在IEICE、日本音响学会志、Neural Computation、IEEE Transaction On Neural

Networks、 Pattern Recognition、电子学报、声学学报、通信学报等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教育厅优秀课程群教学一等奖。 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系。1988年获得东南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受日方邀请赴日本参加合作研究。后从师于原日本音响学会会长、日本京都理工大学(Kyot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美康永教授攻读博士个人简况 学位,研究汉语连续语音识别,获工学博士学位。 现工作于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教授。主要从事语音信号处理、自然语言处理、声频和视频信号处理、情感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或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和863项目、教育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无线电工程系江南院303室 025-83793791-803 zhaoli@seu.edu.cn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研究方向 张树林 男 1962年6月 副教授 硕士 硕导 信号与信息处理 计算机视觉、数字图象处理、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 非接触式三维自动测量系统设计、跳水运动的计算机辅助训练系统的设计、智能图象采集系统的设计、图象快速旋转算法研究、交通智能化信息处理研究、视觉系统的快速定位等。 198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专业,1988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留在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兼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心实验室。 健雄院323室 83795274 slzhang@seu.edu.cn 主要成果 个人简况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研究方向 高礼忠 女 1968年10月 副教授 硕士 硕导 信号与信息处理 1、数据采集与处理 2、电子测量与仪器 3、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 1) 教改项目\设计教育与EDA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江苏省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2001年5月 2)参编教材\在系统编程技术及其应用(第二版)\教育部科学技术奖(教材奖)二等奖,2001年2月 3)主讲课程\微机系统与接口\国家精品课程一等奖,2004年12月 1986-1990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学士。1990年-1993年在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攻读硕士,获工学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进修半年。曾任无线电工程系电路学科副主任和支部副书记,现在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工作。 主要成果 个人简况 任教多年来一直从事微机系统与接口、电子测量、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等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曾荣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等教学成果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采集与处理、电子测量技术及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先后承担或参加了国家863计划、省、市级及横向科研项目近10项,近年来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十多篇。2002年曾荣获全国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健雄院315室 83793950 lzgao@seu.edu.cn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研究方向 主要成果 罗琳 女 1969年3月 副教授 博士 硕导 信号与信息处理 数字图/视频信号处理 模式识别技术 1998年4月至2000年9月在东南大学无线电系做博士后期间参与中国数字AM 广播实验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课题, 主要从事开发适合中国的数字调幅广播系统, 音频编码和高效调制技术的研究。 参与完成总参通信部科技局\通用可编程多制式收发信抗干扰数字仿真平台\主要从事不同调制模式下中频和基带抗干扰算法研究。 2001年1月至2001年9月在英国萨瑞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视频语音信号处理中心(Center of Video Speech Signal Processing)高访期间,参与欧盟资助的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究项目中有关人脸识别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主要从事人脸图像数据库的采集和建立,以及人脸统计特征提取算法的研究。 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在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Department)高访期间,从事人脸统计特征提取算法的研究。 2003年10月至今,为东南大学信息处理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字图像/视频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工作等。负责(第二负责人)与Philips公司合作项目数字电视技术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国外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1998年3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处理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8年4月至2000年8月为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博士后。 2001年1月至2001年9月为英国萨瑞大学( University of Surrey)视频语音个人简况 信号处理中心(Center for Vision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的访问学者(visit research fellow )和研究员(research fellow)。 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为加拿大康克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Electrical & Computer Engineering Department)博士后。 2003年10月至今为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健雄院314室 (025)83793791-806 luolin@seu.edu.cn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研究方向 胡爱群 男 1964年11月 教授 博士 博导 信息安全 通信信号处理 无线网络技术 移动信息安全技术 主持完成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无线保护接入关键技术研究\等8项,基金类项目3项,横向合作项目11项。提出了实用的移动通信载波恢复技术、切普时钟 主要成果 的快速恢复技术、基于PKI的VPN密钥交换的实现方法、网络可靠性评估方法、业务分集QoS保障方法、无线接入安全技术等,拥有16项专利成果,其中一项取得重大经济效益。2000年以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等50余篇,各类收录30多篇,撰写科技书籍一部。参与起草国家十五科技发展信息领域规划重大报告3份。获江苏省科技进步3等奖一项。 现任东南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Member。主要从事移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工作。1983年-1992年在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读本科、硕士及博士,并分别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后留在东南大学无线电系任教。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担任博士生导师。1994年赴瑞士联邦工学院(ETH)进行短期学术访问,个人简况 1997.10-1998.10年赴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做Post-doc Research Fellow。2006年1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TCT Fellow。1999年加入国家十五科技规划信息领域总体组,2000-年加入国家863计划信息安全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组,2001年至2006年任国家863计划信息安全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并担任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上海)专家委员会成员。2005年-2007年任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专家组成员。2006年始任江苏省电子学会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东南大学李文正楼北楼435 025-83795112-808 aqhu@seu.edu.cn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研究方向 杨晓辉 女 1968年7月 副教授 博士 硕导 信息与通信工程 无线网络通信安全理论与技术 先后参与并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无线保护接入(WPA)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参与完成省市自治区和企业合作项目6项,参与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目前已有多项科技成果通过国家和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其中\公共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及产业化\获得2005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已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EI收录2项,参与完成科技著作1部,申请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 女,1968年生。1990年9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获学士学位;1994年3月于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3月进入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工作;2005年5月于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获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学位;2003年4月晋升为副教授。目前,任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 主要成果 个人简况 息安全学科副主任,主要从事无线通信网络及其安全技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李文正楼 四楼 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025-83795112-888 xhyang@seu.edu.cn

导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历 导师类别 所属学科 研究方向 陈明 男 1968年10月 教授 博士 博导 移动通信 信息论与编码;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带信号处理;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管理和新型网络结构。 科研方面:在国内外信息与通信类核心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纵向和企业横向科研项目共12项;作为成果完成人之一,曾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教学方面:编著并出版了研究生学位课程\随机过程\的教材《信息与通信工程中的随机过程》(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二版);所教课程\随机过程\曾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奖和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1968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90年、1993年和1996年,于南京大学数学系分别获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至今,于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移动通信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曾经涉及过的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方向有:CDMA通信中的多用户检测;智能天线;Turbo和LDPC编解码;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和信道估计;空时编解码;3.5G移动通信系统的仿真分析;无线资源管理算法研究(包括调度算法、自适应调制编码、HARQ、快速小区选择、准入控制、负载均衡、信道分配等);认知无线电;分布式无线网络;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分析。 主要成果 个人简况 办公地点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 备注 李文正楼北505室 83794016 chenming@seu.edu.cn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gb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