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3-11-04 19: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画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作者:刘培军

来源:《祖国》2016年第09期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多种多样,中国画是其中之一。中国画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它的创作工具更是中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齐聚。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也一路的推陈出新,每个时代都有无数的大师和传世之作,以后也会不但前进继往开来。本文基于此,探究了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中国画 传承 创新 思考 一、 对中国画传承的思考

文化的传承,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中国画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表现在文化思想和精神上的传承,其次表现在对绘画技法的传承。 (一) 对传统文化思想以及精神的传承

陈抱石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样式”,这就说我们可以通过中国画去探索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中国画之所以叫做中国画,是因为它可以体现中国民族文化思想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广大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画蕴含了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积极入世,道家的无为,佛家的清幽,形成了特有的表现形式。所以对于中国画的传承,我们首先要把握的就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思想。那么怎么样做到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把握,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了解我国的历史,要对我国的传统进行研究,去切身的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当代教育应该多多融合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多多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才能做好对中国画的精神传承。

(二)对绘画技法的传承

中国化的技法主要有勾、皴、点、染,强调用笔、用墨,对于色彩的设置则重视随类赋彩。其中用笔指的是国画的钩线、点戳,用笔应有动物的“骨力”即要讲究功力。《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赭;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用墨指墨色有焦枯浓淡干湿之分,作书使毫行笔燥润相间的技法。设色是指运用色彩的效果,来表达物象的情境变化和韵味,被古人成为“随类赋彩、活色生香”。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存在的合情合理又不可忽视,而且还渗透着传统文化,所以对于中国画来说,保留原来的绘画技法才算完整的传承[2]。 二、对中国画创新的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gb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