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教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04 19: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教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及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培养从历史图像和历史文物中提取有用信息以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商鞅学习目标 变法原因、措施、影响以及变法成功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学习分析事物因果关系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从商鞅为改革而死的人生经历,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重 难 点 难点:1、对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的理解。2、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 教 法 讲授法、问题探究、课堂表演、讨论法等 学 法 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教材,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商鞅变法。 安排几位学生表演“商鞅舌战旧贵族”的话剧,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教学准备 思考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制作课件,并对教材相关内容做适当拓展和充实。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同学们,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时代,时代变化要求改革,改革推动社会的进步。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多姿多彩。你们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受惠者。可是同学激趣们,你们知道吗?任何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要 导入 付出沉重的代价。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秦国的商鞅变法就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两千多年前七雄纷争的战国时代,共同对商鞅变法作一番探讨。 1.战国前期,_______的普遍使用和_______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___________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在秦国变法。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废除土地国有制,挖掉土地上的标志、疆界,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____________。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自主凡因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困的人,要罚做奴隶。_________。凡是在战学习 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按军功大小,赏给爵位或官职,赐给土 提出地和房宅。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___________。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相互监督。 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_______和_______改革。通过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观察教材44、45页的三幅图中,你可以得到那些有效的信息?说明什么问题?后归纳,讲解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趋势。 合作 2、阅读。为什么“求贤”?结果如何?补充舌战。 3、探究 为什么要变法?师生介绍如何开始变法? 点拨 4、细读教材,找出是如何变法的?引导分析:改变了什么法?确解疑 定了哪些新法?损害了什么人利益?什么人获利益?为什么要这样变?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小结。 5、变法内容中,你认为那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6、法令中哪一条对今天的政治生活影响最大?, 7、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变法带来的变化? 8、指导阅读,了解商鞅的结局。讨论: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 充分发言后,指出成与败要看是否达到了目的。 练习导学案《当堂检测》 达标 商鞅进行变法前夕曾与代表贵族势力的大臣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代表奴隶主旧势力的贵族们说:“现行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不能改!”商鞅理直气壮地驳斥他们说:“商汤王、周武王,都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可是国家都富强起来;夏桀、商纣,墨守祖宗的陈规,结果都使国家灭亡。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 拓展请回答: 提升 (1)你认为商鞅说的是否有道理? (2)这场辩论体现了商鞅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3)通过商鞅变法所遇到的阻力及取得的成功,给你什么样的启示也感想?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改革的大潮中,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作业导学案《拓展训练》 设计 板 书 设 计 一、秦孝公求贤: 1.战国前期铁器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广 2.秦孝公变法的原因 二、商鞅主持变法: 1.商鞅变法的时间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三、秦国的变化 1.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2.都江堰和郑国渠的修建 3.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教 后 反 思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大变革的时代学案鲁教版

学习目标: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都江堰的兴修的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

探究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学习中国古人改革创新的精神。

通过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认识到:适应时代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

的崇敬:改革是发展之本,人才是兴国之本。 重点、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学法指导:

注意前后联系。学习“大变革的时代”联系“春秋战国的纷争”进行分析,注意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过程中从量到质的变化。

从现象入手,抓住本质。例如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就必须思考:商鞅变法采取怎样的措施?它有利于哪个阶级?对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或军队的战斗力会产生什么影响?从而抓住“商鞅变法”的本质。 综合归纳。

人物评价。要注意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评价他们的历史功过。 自主学习探究

一、预习导入(学前导航)

你知道“立木为信”的故事吗?你想知道它与“商鞅变法”的联系吗?你想详细了解这个大变革时代的情况吗?让我们一起走入那个时代吧! 二、知识梳理(成功起跑线上我最先) (一)工具——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概况

(1)铁农具 ①开始:_________时期开始使用。 ②扩大:_________时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 ①开始:至迟在_________末年开始使用。 ②推广:_________时期进一步推广。 ③地位: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________。

2、影响:使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显著提高。 (二)水利———著名的都江堰

1、时间:________时期 2、人物: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__

3、地点:________中游。 4、地位:是闻名_____的____________工程。 5、作用:消除了_______,灌溉了_______,使成都平原变成了“_______”。 (三)变法——商鞅变法 1、背景(了解)

2、目的:为确立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

3、时间:________年 4、条件:___________的支持 5、特点:是各国变法运动中最显著的一次变法。

6、内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各国变法的影响

(1)___________逐步确立起来。

(2)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3)我国___________形成了。

三、深入探究(瞧瞧探究园里谁夺冠)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导致商鞅悲惨命运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认识?

四、拓展延伸(看看提速站里谁最快)

1、一个人起名字,往往打上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的一位弟子复姓司马,名耕,字子牛;晋国的一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当时还有一种什么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当时在社会领域里出现了什么情况?

2、中国有一句名言:“创业难,守业更难。”都江堰直到今天依然造福于人民,完全归功于历代人民的维护。说说你的好主意,看看如何更好的保护和使用它。 五、当堂达标(比比随堂练时谁最棒) ★1、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是 A青铜农具的使用 B化肥的使用

C铁制农具的出现 D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3、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防洪排水 B防洪蓄水 C防洪灌溉 D防洪抗旱 ★★4、效果显著的商鞅变法出现在战国时期的 A齐国 B韩国 C魏国 D秦国 ★★5、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 D西汉 ★★6、秦国由弱变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使用牛耕和铁制农具 B修筑都江堰 C商鞅变法 D地理条件优越 ★★★7、我国最早采用县制,开始于

A秦朝 B秦国 C燕国 D齐国

★★★8、《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因为商鞅变法

A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D统一货币、度量衡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李太守”是指谁?他是什么时期的哪国人?他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伯禹亦不如”是什么意思?

(3)材料二介绍了哪一项水利工程的作用?“天府之国”是指什么地方?

★★★10、阅读下列材料:

“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请回答:

(1)这句话出自谁之口?他是哪国人?

(2)这句话体现了什么道理?

(3)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4)他在哪国实现了这一理论?是如何实现的?有何历史影响?

六、中考链接(带你去亲密接触)

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 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请你指出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D建立县制 3、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战功 D推行县制 4、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A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C得到了国王秦孝公的支持 D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5、下图所示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至今仍碧水长流。如果想一睹这一古代工程的风采,应该到

A、浙江绍兴 B、湖北随县 C、四川成都 D、河南洛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gb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