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画论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19 02: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画论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______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

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 A ) A.《左传》 B.《史记》 C.《庄子》 D.《淮南子》

2.东晋杰出的画家,理论家顾恺之画论著作有三篇:______、《论画》、《画云台山记》,

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 B )

A.《述画论》 B.《魏晋胜流画赞》 C.《古画品录》 D.《图画见闻志》

3.继谢赫后,南陈的______写了《续画品录》,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心师造化”论。( D ) A.宗炳 B.张文通 C.黄休复 D.姚最

4.______的《画山水序》是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 A ) A.宗炳 B.张墨 C.谢赫 D.王微

5.唐代著名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在其著作______中对谢赫提出的“六法”作了最早的解释,

并对六法内容作了新的补充,即关于立意问题。( B ) A.《历代书画录》 B.《历代名画记》 C.《图画见闻志》 D.《益州名画录》

6.______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常理”,在绘画上提倡诗情画意,他曾评论王维

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 A.沈括 B.欧阳修 C.吴道子 D.苏轼

7.“谚云:‘黄家______,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

手也。??”,其中黄家指的是黄筌。( C ) A.高古 B.秀丽 C.富贵 D.亮丽

8.明万历年间,莫是龙、______、陈继儒及沈灏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这是中国绘画史上

第一次提出的关于画派的理论。( B ) A.王安道 B.董其昌 C.徐渭 D.文征明

9.______画坛四僧之一的石涛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

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 A ) A.明末年 B.清中期 C.清初 D.明中期

1

10.近代花鸟画家______先生曾讲:“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 D )

A.潘天寿 B.吴昌硕 C.黄宾虹 D.齐白石

11.宗炳在论山水画功能时,首先谈的就是( D ) A.金石之乐 B.仁智之乐 C.天伦之乐 D.心悦之乐 12.两宋代花鸟画的风格主要以______为主。( D ) A.大写意 B.小写意 C.水墨画 D.院体工笔

13.______代王履提出“庶免马首之络”的绘画见解。( C ) A.宋 B.元 C.明 D.清

14.“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是清代画

家______所提出。( A )

A.恽南田 B.朱耷 C.石涛 D.金农 二、填空题

15.“胸无成竹”是清代画家 郑 板 桥 提出的绘画观点。

16.《笔法记》的作者是____五代________时期山水画家____荆浩________。 17.南北宗论中“北宗”的宗主是____李思训________。

18.潘天寿主张“中西绘画要 拉开距离,个人风格要有独创性 ”。 19.郭熙提出的“三远”论是:__高远__、____平远__、_深远_。 20.《图画见闻志》的作者是___宋_____时期理论家____郭若虚________。

21.顾恺之在《__论画_____》中提到了“迁想妙得”、“___以形写神___”的美学思想。 22.以_____四王_______为代表的绘画仿古思想,成为清代初期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

观。 三、名词解释 25.解衣般礴106页 26.笔墨当随时代438页

27.心师造化姚最(公元535-602年),是南梁至陈时的画评家,在他的作品《续画品录》中提

到:「学穷性表,心师造化。」「性」指的是「本质」,「表」指的是「现象」。意指对事物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都有透澈的认识,用自心去领会自然的法则。这里的「造化」,除了指自然风景外,多少含有精神层面的「大自然运行的法则」之义。 28.六要161页 四、简答题

29.关于谢赫中国画六法的内容及影响。156页

2

30.如何理解中国画作品中的借物寓意抒情? 五、论述题(本大题17分)

31.从中国画品评的角度论述“气韵生动。”229页

中国画论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近代花鸟画家齐白石先生曾讲:“作画妙在______,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D ) A.巧与不巧之间 C.浓与淡之间

B.具象与抽象之间 D.似与不似之间

2.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______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

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 A ) A.石涛 C.弘仁

B.朱耷 D.髡残

3.明万历年间,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及沈灏提出山水画的______,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

一次提出的关于画派的理论。( C ) A.文人画论 C.南北宗论

B.绘事微言 D.宗派分论

4.“谚云:‘黄家富贵,徐熙______’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

也。??”,其中黄家指的是黄筌。( B ) A.古朴 C.空灵

B.野逸 D.雅致

5.苏轼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______”,在绘画上提倡诗情画意,他曾评论王维的

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B ) A.知理 C.尚意

B.常理 D.尚品

6.唐代著名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在其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对谢赫提出的“六法”作了最早的

解释,并对六法内容作了新的补充,即关于______。( B ) A.笔法问题 C.构图问题 A.《古画品录》 C.《画山水序》 A.山水画论

B.立意问题 D.设色问题 B.《图画见闻志》 D.《续画品录》 B.画论著作

3

7.继谢赫后,南陈的姚最写了______,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心师造化”论。( D )

8.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第一篇正式的______美术文献。( A )

C.山水诗集 D.绘画技法书

9.东晋杰出的画家,理论家顾恺之画论著作有三篇:《魏晋胜流画赞》、______、《画云台

山记》,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 C ) A.《图画见闻志》 C.《论画》

B.《古画品录》 D.《续论画》

10.《左传》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______”。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

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 D ) A.存形莫善于画 C.美而不可悦 A.金石之乐 C.天伦之乐 A.大写意 C.水墨画 A.宋 C.明

家______所提出。( A ) A.恽南田 C.石涛

B.朱耷 D.金农

B.则解衣般礴 D.使民知神奸 B.仁智之乐 D.心悦之乐 B.小写意 D.院体工笔 B.元 D.清

11.宗炳在论山水画功能时,首先谈的就是( D )

12.宋代花鸟画的风格主要以______为主。( D )

13.______代王履提出“庶免马首之络”的绘画见解。( C )

14.“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是清代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5.张彦远在谈“画体”时又立下了 自 然____、神、妙、精、_谨细____五等。 16.“_畅神_______”的山水画功能论是宗炳在多次游历名山大川后提出的。 17.郭熙提出的“三远”论是:______平远、_____高远、__深远____。

18.南齐谢赫提出的绘事“六法”中第二法有关用笔的正确说法是“__骨法__用笔。” 19.南北宗论中根据董其昌的论述,南宗的宗主是_王维____,董源为实际领袖。 20.宋初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___》中将“四格”重新排列为 逸品

___能品_________。

21.“笔墨当随时代。”是清四僧中___石涛_____的艺术主张。

22.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家____潘天寿________提出:“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 2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微的山水画论著作是___叙画_________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4.谨毛失貌 188页

4

、_神品___ 、妙品、

25.中得心源 109页 26.解衣般礴 106页 27.气韵生动 229页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8.简要说明一下谢赫六法中“经营位置”的意味。156页 29.简要陈述荆浩笔法记中“六要”的内容及释义。 161页 五、论述题(本大题17分)

30.简要论述你对董其昌的“南北宗论”的看法。298、300页

中国画论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君形”及”谨毛失貌”出自( D )。 A.《韩非子》 B.《庄子》 C.《左传》 D.《淮南子》

2.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的古意指绘画要取法( D )。 A.唐人 B.宋人 C.汉代 D.魏晋

3.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是( D )。 A.《图画见闻录》 B.王微《叙画》 C.《林泉高致》 D.《笔法记》

4.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是( A )。 A.”使民知神奸” B.以形写神 C.存形莫善于画 D.迁想妙得 5.”逸笔”说出自( C )。

5

A.钱选 B.王世贞 C.倪瓒 D.刘道醇

6.”成竹于胸”出自( D )。 A.《画楷序》 B.《竹懒论画》 C.《林泉高致》 D.《竹谱》

7.将画竹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家是( B )。 A.文同 B.郑燮 C.苏轼 D.石涛

8.南宗画系宗主是( C )。 A.苏轼 B.米芾 C.王维 D.董源

9.”庶免马首之络”出自明代画家( B )。 A.董其昌 B.王履 C.王维 D.徐渭

10.宗炳在其绘画理论中提出( D )的山水画功能论。 A.”使民知神奸” B.士气 C.存形莫善于画 D.畅神

11.《魏晋圣流画赞》出自( B ),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 A.王微 B.顾恺之 C.蔡邕 D.谢赫

12.钱选与赵孟頫认为绘画要具备士气必须具有”作画以书法用笔”以及( C )。

6

A.形似 B.作画要有寓意 C.古意 D.画家要有清高的品格

13.”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评画标准的提出者是( A )。 A.张彦远 B.董其昌 C.莫是龙 D.陈继儒

14.”若要笑,眉弯嘴挠。若要哭,眉锁额蹙”出自唐五代的民间绘画经验总结--( D )。

A.《画断》 B.《画论》

C.《历代名画记》 D.《世说新语》 15.”胸无成竹”提出者是( C )。 A.石涛 B.文同 C.郑燮 D.倪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6.”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此段话出自 韩非子,这是中国美术理论发展过程中最早提出的关于_ 形神论___的问题。

18.南陈姚最写了__续画品录____,作为《古画品录》的续篇,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_ 心师造化____。

19.元代画家赵孟頫绘画上的主张主要有_以书法入画__、古意论_,这两点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观。

20.唐代画家在继承东晋以来的青绿山水画风格之外,又开创了水墨山水画,代表人物是_王维_____、___张璪_________。

21.唐开元年间,张怀瑾、朱景玄提出评画的新标准__神__、__妙___、____能、

7

逸四格。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2.解衣般礴 106页

23.荆浩山水画论”六要” 161页 24.谢赫绘画”六法” 156页

25.”摄情”说: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

情。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简述黄宾虹对邪、甜、俗、赖的解释。 374页 27.简述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的绘画理论。 五、论述题(17分)

28.用中国画作品论述”迁想妙得”论与生活的关系。 107页

古画论试题4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 )

1 .唐代著名美术理论家 _________ 在其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对谢赫提出的“六法”作了最早的解释,并对六法内容作了新的补充,即关于立意问题。 ( C ) A. 郭若虚 C. 张彦远

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 ( D ) A. 文人画的理论 C. 画家的风格说

B. 表现手法的问题 D. 画派的理论 B. 郭如虚 D. 张颜远

2 .明万历年间,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及沈灏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这是中国绘画史

3 .东晋杰出的画家,理论家顾恺之画论著作有三篇:《魏晋胜流画赞》、《论画》、 _________ ,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 ( A ) A. 《画云台山记》 C. 《古画品录》

B. 《林泉高致》 D. 《图画见闻录》

8

4. 近代花鸟画家齐白石先生曾讲“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 _________ 。” ( C ) A. 惑众 C. 欺世

B. 下能 D. 无法

5. 《左传》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 ( B ) A. 最早的品评说 C. 最早的技法说

B. 最早的功能说 D. 较早的功能说

6 .“谚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其中黄家指的是 ( D ) A. 黄修复 C. 黄庭坚 ( ) A. 心师造化 C. 书画同源

B. 中得心源 D. 外师造化 B. 黄道周 D. 黄筌

7. 继谢赫后,南陈的姚最写了《续画品录》,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 _____A____ ”论。

8.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石涛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著作 ( C ) A. 《小山画谱》 C. 《苦瓜和尚画语录》

B. 《山水画诀》 D. 《西庐画跋》

9 .苏轼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常理”,在绘画上提倡 ___D______ ,他曾评论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 A. 书画相合 C. 诗文入画 A. 《画山水序》 C. 《林泉高致》 A. 徐熙 C. 荆浩 A. 王蒙 C. 倪瓒 ( C ) A. 高剑父 C. 徐悲鸿

B. 以书入画 D. 诗情画意 B. 《叙画》 D. 《画品断》 B. 郭熙 D. 范宽 B. 黄公望 D. 吴镇

10 .宗炳的 _________ 是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 ( A )

11. 《笔法记》的作者是五代山水画家 ( C )

12. 元代山水画家 _________ 提出:“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字。” ( B )

13. 画家 _________ 主张作画要中西结合,我们把他的理论称“中西绘画调和论”。

B. 林风眠 D. 潘天寿

9

14. “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栽”是明代画家 _________ 的题画诗。 ( C ) A. 陈淳 C. 徐渭

15. 宋初 ___黄休复_______ 在《益州名画录》中将“四格”重新排列为 ___逸品________ 、 ____神品_______ 、妙品、 ______能品_____ 。 16. 南北宗论中“南宗”的宗主是 _王维__________ 。

17. 张彦远在谈“画体”时提出了 ___自然___ 、神、妙、 ____精_ 、 __谨细_____ 。 18. 宋代 _郭熙、郭思____所撰写的理论著作《林泉高致》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理论进入了成熟期。

19. ___________ 在论绘画特点时提出“存形莫善于画”。

20. 顾恺之在《论画》中提到了“迁想妙得”、“ __以形写神__ ”的美学思想。 21. 以四王为代表的绘画 __仿古____ 思想,成为清初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 22. 《图画见闻志》是北宋理论家 ___郭若虚________ 的代表著作。 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微的山水画论著作是 ___________ 。 24. “胸无成竹”是清代画家 __郑板桥_________ 的绘画观。 三、名词解释 (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 25. 南北宗论 298——300页 26 庶兔马首之络 27 .心师造化

28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143页

四、简答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 29 .简要说明谢赫六法的基本内容和意义。156页 30 .荆浩“六要”的内容及其释义。161页 五、论述题 ( 本大题 17 分 )

31 .请对黄宾虹提出的“所谓师古人不若师造化,造化无穷,取之不尽。”的观点,谈谈你

的看法。

B. 沈周 D. 王履

二、填空题 (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

中国画论试题5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思想的含义,是提倡画家与_以形写神____之间主与客的互相联系。 2.谢赫说:“六法者何?一、气音员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_传移模写____是也。”

10

3.张彦远说:“图画者,所以鉴戒贤愚,怡悦性情,若非穷玄妙于意表,安能合神变乎天机。” 4.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作山水画透视的规律是 近大远小_____。

5.张彦远总结用笔理论:一、_____;二、笔法不同,风格各异;三、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6.传为王维的《山水论》中说:“远水_无波____,高与云齐”。 7.郭若虚提出用笔三病为“版、刻、_结____”。

8.郭熙说:“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数十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__山形步步移___也。”

9.自山下仰望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窥山后谓之_深远____,自近山望远山谓之平远。 10.赵孟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_须知书画本来同____。” 11.李衎结合自己实践,系统叙述画竹规则,编写的一本书叫___竹谱__。

12.郑绩指出,中国画题款要注意两点:一是款字与画的顶边保持一定距离;二是不要写成方块,要有_____、_____。

13.石涛云:“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_____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

14.郑板桥说:“石涛和尚客吾扬州数十年,见其兰幅极妙,亦极好。学一半、_撇一半____,未尝全学。”

15.画家黄宾虹生于_安徽歙县____地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四格” 2.“我用我法” 3.“士气” 4.积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什么叫意境? 252页

2.齐白石说的“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是什么意思? 143页 四、论述题(本大题15分)

你认为石涛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的观点对不对?为什么?469页

11

中国画论试题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 分)、

1.“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________对绘画特点的认识。( A) A.陆机B.顾恺之 C.谢赫D.姚最

2.作画贵有古意论出自D( ) A.钱选B.倪瓒 C.郭若虚D.赵孟頫 3.邪、甜、俗、赖出自( B) A.王履B.黄公望 C.徐渭D.郑绩

4.“学一半,撇一半”出自(D ) A.黄宾虹B.石涛 C.齐白石D.郑燮

5.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是(A ) A.使民知神奸B.士气 C.传神D.存形莫善于画

6.借用画画的故事讲道家“任自然,返质朴”的思想的理论出自(C ) A.畅神B.似与不似 C.心师造化D.“解衣般礴”

7.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是(B ) A.《图画见闻录》B.《叙画》 C.《林泉高致》D.《笔法记》

8.在清初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的代表者是(B ) A.浙派B.四王 C.四僧D.吴派

9.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提出绘画功能论的主要内容是(C ) A.使民知神奸B.逸气

C.成教化,助人伦与怡悦情性D.传神

10.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关于画派的理论是在(C )

12

A.明代B.宋代 C.唐代D.元代

11.绘画要墨法分明,提出墨法有浓墨、淡墨、泼墨、积墨、焦墨等七种墨法的是(A ) A.黄宾虹B.潘天寿 C.徐悲鸿D.张大千

12.明代董其昌等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北宗宗主是(B ) A.王维B.李思训 C.关仝D.荆浩

13.“师意不师迹”提出者是(B ) A.郑板桥B.石涛 C.王时敏D.张大千

14.“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提出者是(C ) A.吴昌硕B.高奇峰 C.齐白石D.林风眠

15.倪瓒绘画理论上主张“逸笔草草”以及( C) A.士气B.笔墨当随时代 C.写胸中之逸气D.摄情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空1 分,共15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宋人提出画家的修养包括文学造诣、_____品德修养___、___笔墨造诣_____。 17.谢赫《古画品录》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他提出的“六法”是美术理论的一项新贡献。其内容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18.将诗和文直接写到画面上,名之曰题画的是宋代的文人画家__苏轼、_米芾___等人。 19.“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始于唐代_王维_。理论上宣扬并扩大影响的是 苏轼____。 20.画风对宋代花鸟画影响最大的画家是________、________。 21.绘画“三远”论提出者是___郭熙_____。

22.“画人物必须分清贵贱气貌”的提倡者是_郭若虚_______。

23.荆浩在其山水画论中提出用笔有四势:筋、肉、_骨_、___势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 24.“君形”及“谨毛失貌”188页 25.迁想妙得107页

13

26.荆浩“二病”说368页 27.美术“调和论”和“结合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分) 28.简述唐五代《画论》的基本内容。 29.简述石涛论画的五个方面。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5 分)

30.结合中国画作品论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实际创作的意义109页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9f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