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基础综合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4-03-08 15: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热工基础》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雾化燃烧是气体燃烧料的一种燃烧方式? 2. 包含对流换热系数的准数是 3. 洁白的雪对热射线有很强的反射能力? 4. 金属的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5. 为提高实际燃烧温度,空气过剩系数不宜太小,也不能过大?

6. 由红砖、保温砖、粘土砖组成多层平壁,如层与层间由于接触不紧密而存在空气,则多

层平壁的传导热流量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7. 对不饱和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之间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8. 影响自然排烟烟囱抽力的主要因素有 二、简答题

1. 为什么新干法窑尾的电收尘器前要设置增湿塔 2. 多通道燃烧器有什么突出的优点

3. 新型控流阻力篦板主要解决了什么关键问题,篦板阻力与料层 阻力的关系发生了什

么变化

4. 回转窑应具备什么功能,怎样调控物料在窑内的运动

5. 简述新型干法生产工艺的发展历程试从热工角度讨论生产中节能降耗的可能途径 6. 冷却机的性能有哪些评价指标

7. 分解炉内的旋风和喷腾效应有什么主要效果(15分)

8. 悬浮预热器的共性有哪些,使用中预热器为何要采用多级串联的工艺布置(15分) 9. 生产中可采用哪些措施防止结皮堵塞。

10. 降低预热器系统阻力损失的措施有哪些

11. 生产中为什么要控制分解炉内的温度为890±30℃)

12. 影响碳酸盐分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已知某生产线入窑生料的烧失量为36.2%,出窑烟

气中的物料烧失量为3.8%,试求其入窑的表观分解率。

13. 简述预分解窑系统中分解炉的主要功能,分解炉内的物料分散与均布是怎样实现的?

新型干法生产工艺为何能降低废气中的NOx排放量?

14. 在什么情况下应考虑采用旁路放风,它对预热器窑和预分解窑的影响是否一样? 15. 第三代篦冷机采用了哪些主要的技术措施?

16. 试从熟料形成的热化学入手,说明生产过程中建立稳定的热工制度的必要性,稳定热

工制度应有哪些保证条件?

17.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D-D炉与RSP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8. 生料再循环的目的是什么?

19. 新型干法生产中,为使系统控制最优,对各级预热器的分离效率应进行怎样的控制(以

4级预热器为例)?

20. 怎样定义碱的内循环与外循环?

21. 复合式篦冷机与组合阶段式篦冷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2. 水泥熟料的实际热耗主要由那几部分组成?

23. 在不考虑土建投资的情况下,若追求热效率最高,是不是以增加预热器的级数为好? 24. 结合传热理论说明预热器系统换热效率好的原因。

25. 你所知道的水泥生产中节能降耗的途径有哪些?

26. 雷诺数(Re)为何能用于判断流体的流动状态?当量直径(de)在流体计算中有何作

用?

27. 什么是人工黑体?“雪对热辐射的反射能力很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8. 生产中,采用煤粉喷燃应注意那些问题(答出5条即可)。

29. 干燥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影响干燥速度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30. NSP窑与SP窑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

31. 入窑生料的分解率为何有表现分解率和真实分解率之分? 32. 要求预热器第一级分离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3. 从综合效益考虑,预热器的级数是否越多越好?

34. 回转窑的中心线与篦冷机的中心线沿窑筒体转动方向上错开一定间距的目的是什么? 35.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烧成系统中的碱富集与那二个现象有关? 36. 四转窑的烧成带为什么常用碱性耐火材料?

37. 旋风预热器为什么要设计成若干个换热单元串联的形成? 38. 出回转窑的熟料为什么要进行快速冷却? 三、论述题

1. 试述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分解炉内温度控制的依据?

2. 试结合水泥熟料生产预分解生产线的流程,论述节能降耗的途径。 四、计算题

1. 某烟囱高30m,烟囱内热烟气平均密度为0.6kg/m3,外界空气密度为1.2kg/m3,假定烟

囱出口及底部截面的流速不变,并忽略磨擦力损失,试求烟囱底部的压强。 2. 已知某烟煤的组成(%)如下:

Car

75.85

Har

4.46

Oar

3.57

Nar

1.79

Sar

3.57

Aar

7.76

Mar

3.0

在空气中燃烧 ① 求理论空气量与理论烟气量;② 若??1.3,求烟气量及其组成分。 3. 某水泥立窑高温带的窑墙外径为4.2m,内径2.5m。最里层为耐火砖,厚?1?0.25m;

中间为隔热层,厚

?2?0.2m;最外层为红砖,厚?3?0.4m。如已知

?1?1.05W/m.℃;?2?0.087W/m.℃;?3?0.58W/m.℃。窑墙内表面温度

t1=1400℃,外表面温度t4=100℃。试计算每米窑墙热损失及各层接触面温度。并以此分析减少窑墙散热损失的途径。

4. 某厂干燥器用专设的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烟气作介质。其燃料(煤)组成为(%)

Car

67.6

Har

3.8

Oar

7.98

Nar

0.84

Sar

0.38

Aar

9.4

Mar

10.0

Qnet.ar(kJ/kg)

25500

若燃烧室热效率为85%,取??1.5,煤的比热容Cf?1.26kJ/kg℃。冷空气、

t0?15 ℃,?0?74%。要求混合气体的温度为tmi?750℃。试求混合比n及混合

气体的状态参数。

5. 某窑壁厚400mm,导热系数??0.83w/m℃,今测得外壁温度为150℃,环境温度25℃,

外壁的黑度为0.48,对流换热系数为10.5w/m2℃。试求(1)外壁与环境间的辐射换热量;(2)窑内壁温度;(3)若外壁面积为10m2,一种煤的低发热值为5500KJ/Kg,每小时通过壁面的散热量相当于多少千克煤?(30分)

6. 窑炉燃料量为500kg/h(收到基),煤的成分为Cdaf=80%,Ad=25%,Mar=80%,求完全燃烧

煤中的碳至少需要多少立方米空气?(空气的温度为20℃,大气压强为98kpa)(18分) 7. 空气温度为ta,相对温度为

?0,经预热空气温度为t1,然后送入干燥器作为干燥介质,

离开干燥器的废气温度为t2,如果干燥过程为理论干燥过程,在I-X图上对此过程进行描述。并求预热空气所需要的热量,干燥过程中需要的干空气量。(20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n6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