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

更新时间:2023-10-02 14: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陈竹君

摘 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在这片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孕育了5 6个民族,各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组成了繁花似锦的祖国大家庭。各族人民勤劳勇敢,在历史的长河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正足这些文化内涵,将各族人民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各族人民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共同努力。民族文化足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任何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繁衍生息,,都离不开特有的文化符号。直到今天这些民族文化依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每年的春节、传统的戏剧、深厚的中医文化、精湛的民族舞蹈,形态各异的民俗礼仪、各式曲艺、皮影、剪纸、绘画等等,这些形形色色的民间传统无不蕴藏着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基因,它们共同构成我们民族世代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的一部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共同书写出东方文明的壮丽诗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人类社会伴随共生的记忆方式、文化生活方

1

式、知识传承传播方式,它是人民群众用心灵和双手创造的民族民间文化财富,是人类丰富多彩生活的重要表达方式。档案馆作为人类记忆的保存中心,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局限,长期以来对于发生在广大人民生活群众中的非文字文化传统知识没有足够的重视,且由于保存方式、技术手段的限制,也无法记录、保存、传播这类知识。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冲击.农耕文明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正在逐渐削弱,有些地区甚至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已经消失,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心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以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手段、范围和力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客观现实。因此,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目前,社会各界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了极大的关注,档案界在参与保护方面的态度也非常积极。本文立足于档案学的角度,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基本理论,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保管等管理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以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与开发利用有所帮助。

2

本文分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写作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介绍。 第二部分:讨论非物质遗产的概念、特征、类型:针对人类无形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动态性等特征,思考保护的方法和手段,正面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现状。 第三部分:从档案学的基本理论角度出发,剖析了非物质遗产档案的概念、特征、价值;讨论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档的可行性、意义,同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也将为档案事业带来新的活力。

第四部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在搜集、保管、利用等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分析了工作的原则、方法,以及怎样更好地开展文化档案利用工作。 第五部分:对我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一些政府政策工作进行讨论,分析法制框架下的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第六部分:结语。

关键词:档案 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化 管理

3

1绪论 1.1研究目的

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社会的不断变迁中,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价值,生动展示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那些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见证了历史的岁月,是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现存文化的记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它包含了更多随着时代变迁而容易湮灭的文化内容,应该得到人类的加倍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世代相承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表现形式,包括各民族载体的语言形式,例如音乐、舞蹈、戏曲、习俗节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地植根于民间,融入人民的生产生活中,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很多国家的民族传统艺术形式,如戏曲舞蹈和于手工艺逐渐消亡,保存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化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温家宝总理精辟的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非物质性是文脉,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

4

成,深刻的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人民生活的重要部分,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种族文化的原创力所在,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民间的传说、音乐舞蹈,就不会有茉莉花、梁祝这些文化作品,也不会产生像印象刘三姐、云南映象等艺术精品。

我国有5 6个民族,长期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人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许多文化记忆逐渐淡化,优秀的文化艺术逐渐被遗忘,文化形式在人们的漠视中逐渐的消亡,掌握绝活的逐渐消失,以戏曲为例,我国历史上有戏曲394个,1949年统计的时候还有360个,1982年统计的时候下降到317个,2004年统计时发现只有260个,短短的60年损失了134种戏剧,占到总量的35%.传统的舞蹈20年前舞蹈普查的时候1 9个省城市的舞蹈有221 1个遗产,现在保存的1 389个,已经消失的高达853项,消失的遗产占总量的37%,其中例如河北、山西等省份传统的舞蹈已经失传,抢救和保护处于生存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紧迫的使命。

1.2研究意义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来我国档案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这对于拓展档案学的研究内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均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首先是学术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是一项跨学科的课题,在现有的文物、档案、图书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理论框架中都无法全面解释和透彻分析。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研究是档案、图书、文物等领域研究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研究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突破口,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其次是现实意义。第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启动世界范围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程,受到全世界各族人民的积极响应和配合,我国也启动实施了为期1 7年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研究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足人类用智慧和双手创造的文明史,是各族人民口传心授的宝贵记忆,如果不能长期保存,是一件极大的憾事。研究非物质遗产档案的管理、开发、利用规律,能够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积极贡献,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第三,“在全球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形式受到文化单一化、

6

武装冲突、旅游化、工业化、农业人口外流、移民和环境恶化的威胁,正面临消失的危险。”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极大的问题和困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这个课题,可以对活态的非物质文化进行记录、保存、整理和传播。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平台,对近十年来我国档案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论文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跨度从1 9 98年至201 0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关键词,共检索出1 4 0篇论文;检索时间跨度从2003年到201 0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关键词,共检索出1 39篇论文。也就是说我国档案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论文在2003年以前几乎是空白状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和概念是2 003年才在国际性标准法律中正式确立的,

关于载文选题的分布情况,据相关资料调查分析,大体分为基本理论、管理工作、类别研究及其他四个大类。其一,各主题论文数量差异比较大,关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工作的文献最多,占所有论文总数的51.93%。其二,在管理工作中,保护方面的文章所占比例较大,约占管理工作论文量的81. 48%,这说明有很多学者已经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

7

产的保护价值,但在管理工作中,除了保护外,仅涉及到征集和管理两方面的内容,这说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广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其三,检索结果中包含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文章,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逐步走向数字化,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总之,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还不太成熟,从发表文章的题目来看,描述性的比较多,而实证性的相对较少,应该从更深、更广的层次来对其进行研究。

(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概念的研究

王云庆在《法制框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控制问题研究》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有关的那部分档案。所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档案材料,它应当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道具、实物等,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保护过程中形成的文字记载、声像资料等。对于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项目,它的档案还应当包括与“申遗”等工作有关的一系列档案文件材料等。何永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体系建设刍议》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包括这样一些基本内容:①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发胜、演变的历史过程;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遗存状况;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性物质载体和表现方式;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基本情况与相关资料;⑤非

8

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和事业发展的全景式记录及各类阶段性成果等。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可以这样界定:是记录和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及相关工作历史过程与阶段性成果的各类文献资料的总称。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研究

何永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体系建议刍议》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体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是组织管理体系。要求各级档案行政部门,真正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统筹规划、行政监督和业务指导。第二是法规制度体系。档案系统内应制定、补充或完善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体系,一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尽早在法制轨道上运行。第三是规范标准体系。在“统一规定”的前提下,制定和补充相应的档案工作国家标准和档案工 作专业标准。第四是实体分类体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试题分类法”,形成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全国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结构”。笫五是理论与技术支撑体系。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档案界各方面人才进行专业的、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积累。

1.3.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启动较早。日本式世界上最早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早在1 9 50年政府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中,就独树一臶地提出无形文化

9

财(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它的范畴和保护办法,韩国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就着力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和整理,并于1 962年制定了《韩国文化财产保护法》。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国家,并且法国还是第一个创立“文化遗产日”的国家,这项创举甚至推动了整个欧洲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足一项跨学科的浩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方面暂时还没有专门的完整系统的著作或研究。

1.4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数据库,如CNKI、万方、维普、方正电子图书馆等等,以及大量书籍,查阅国内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相关的研究文献。在大量文献资料中,甄别和筛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文献,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找到课题的理论支撑。

案例分析。通过搜集、研究、分析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例,在具体的论述中与理论相结合。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理论问题实践化。

综合各学科全面分析。广泛收集阅读哲学、社会学、图书馆学、文献学、民俗学、口述史等领域的学术著作和论文。

10

以档案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同时考虑到其它学科的研究需要,注意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反馈。

1.5论文创新点

本文立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概念、特征与价值,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肯定了档案部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从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保管、编研等环节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工作方法以及工作原则。采用归纳概括、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国内外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论证,探讨了相关的实践方法和指导思想。此外,本文还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

2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背景 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从提出到完善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在众多的世界遗产中,首先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注并保护的是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在保护这两种遗产的过程中,才渐渐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横空出世、一蹴而就的,是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就在保护

11

这项遗产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并完善。因此要理解这个概念,还需要了解联合国在保护世界遗产中进行的几项大事,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

第一阶段:订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自1960年开始,埃及花费1 0年时间在尼罗河上游修建了阿斯旺水坝,但是由于大坝设计的时候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大坝建成后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期问摧毁了两座千年神庙!更为严重的是,在20世纪60-70年代期间,人类盲目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兴水利工程以及大肆开发各种旅游业,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由此造成了大量古迹的损毁。据有关调查,这一期间各种古迹的毁坏甚至远远大于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另一方面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坏变或丢失都会使全世界遗产枯竭,考虑到国家一级保护这类遗产的工作往往很不完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有必要建议有关国家订立必要的国家公约来保存、维护世界遗产。

在这种背景下,1 972年1 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同时还

12

颁布了《关于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建议案》。在这两个法案颁布之后,人们才逐渐了解“世界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这些概念。公约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这两个概念作出了相应的界定,规定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应受到保护,但是并未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保护,只是在最后一项遗产类型提及了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按照当时的历史语境,《公约》中“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文化遗产”只是指文物,建筑群和遗址这一类的物质形态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规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存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指“世界遗产中将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内涵的文化遗产,和在审美、科学、保存形态上特别具有世界价值的地形或生物,包括景观在内

13

的地域等内容的自然遗产融合起来,构成的第三个类别的遗产,就是同时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这种遗产并不是文化遗产简单地加上自然遗产,而是其深层意义,即“在其深层寓意着的,是人类从改造自然、运用自然到本世纪末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的巨大变化”。我国的蛾眉山、乐山大佛等风景名胜就属于文化与白然双重遗产。

第二阶段: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当公约中的概念在确定下来以后,本身还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变,怎么能够让属于我们人类共同的更多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也是人类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公约》中提到的“文化遗产”只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类,显然它并不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由于这种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深藏于民族民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因此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的精神。人类这一伟大的精神创造,其内容和内涵要比物质遗产更为多姿多彩,更加博大精深。为了全面保护人类的文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至于毁灭,2003年1 0月1 7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界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详细地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世界范

14

围内开展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人类为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开展的一项极其伟大的文化传承工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口头传统和表述;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需要指出的是,2005年3月,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的【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报评定暂行办法》中,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我国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列举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内容为6项,其中前5项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界定的5项内容是完全一致的,此外又补充列举了第

15

6项为“与上诉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自此,我们对世界遗产的划分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世界遗产从狭义上来说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其中“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是1 992年1 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 6界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我国的庐山、五台山就属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从广义上来说,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文化景观遗产。

2.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毛主席曾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复杂,我们有必要对它的特点加深理解。目前也有很多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笔者依据已有的理论材料,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进一步分析,现阐述如下:

(一)非物质性

16

非物质性是相对于物质性来说的。从哲学上来说,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那非物质指的就是人类意识和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从字面上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不能实体化或是不能实物化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只能意会,很难言传或成为外化物质。我们知道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可见物质文化遗产不管是可移动的也好,不可移动的也好,它都是由实实在在的物质构成的,或者说那件物质本身就是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一切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本身并不具有这种物质性,它只是一些口头性、表演性、技能性等等的东西。但是需要明确的是,从辩证的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物质作为依托。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无形的,但是它的表现与传达却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或媒介,从而把人类精神层面的文明转化为物质,为其他人所感受。比如由人来讲述一段故事,用道具来完成舞蹈,弹拨古琴来发出曲调,

17

这里面的人、道具、古琴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依托。他们只是作为辅助工具或媒介,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

(二)活态住

非物质文化是一种动态的文化形态,它主要是依靠人这个载体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完成和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传承都需要语言和行为,都是动态的过程。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来说,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类型都是在动态的表现中完成的;图腾崇拜、巫术、民俗、节庆等仪式的表现也都是动态的过程;器物、器具的制作技艺也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得以表现的。例如我国的昆曲,表演中包括唱、念、做、打、舞等,伴奏乐器有锣鼓、弦索、笛、箫、可被理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得以滋生、扎根和延续的社会土壤、基本条件和传承母体。但是由于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流动等原因,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这种传播是一种活态流变,是继承与变异、一致与差异的辩证结合。一种文化并不总是同定不变的,她总要和其他的元素混合,甚至互融呈现新的样式。韩国队端午节文化的申遗成功曾经惹起国人的愤怒,其在中报中也申明,此节日最早来源于中国,但韩国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融入了很多韩国自己的风俗习惯、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丰富和发展了端午节的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变中会得到创新和传

18

承,假有些也会因为失去现实中赖以存在的条件而消失。例如,土家族的船工号子,曾经在酉水流域源远流长,是冈为在当时,它是纤夫生存的一种劳作选择,如今濒于消失,则因为现在的船工不再像过去的纤丈那样生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流变性的特点,需要我们加倍去保护它,把它传承给予孙后代。

2.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2.3.1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对民间歌谣进行记录整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些土风歌谣与其中的正声雅乐及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汇集为一,汉代以后竟逐渐成为士子无不研读之“经”。它在收集、整理和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所形成的传统,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由于历史的原因,20世纪中叶以来,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层遭到多次厄运。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之后,民间传统文化的命运有了根本的好转。

1 996年,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成立了“世纪记忆工程”中国委员会,2000年,国家档案局正式启动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并建立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国成为最早建立世界记忆工程国家名录的国家之一。目前已有两批83件(组)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中的

19

清朝金榜、中国近代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朝内阁秘本档、纳西东巴古籍等4项文献遗产还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 2004年,我国文化部、财政部正式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1程”,目笙等,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例如少数民族有一种抒情长诗要通过男女对唱的形式来互相抒情,像纳西族的《相会调》、壮族的《嘹歌》、水族的《双歌》等。这些艺术形式都活生生地融合在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当中,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有学者曾指出:“非物质文化作为民族(社群)民间文化,它的存在必须依靠传承主题(社区民众)的实际参与,体现为特定时空下一种立体复合的能动活动;如果离开这种活动,其生命便无法实现。发展的看,还指它的变化。一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事项,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和创新,这也注定它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变之中。总之,特定的价值观、生存形态以及变化品格,造就了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特征。”

(三)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古迹、历史建筑、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凭借其固定不变的物质性,在适当的保护条件下,可以保存千万年不变。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传承下去,就要依靠口传心授,世世代代相传保留下来。如果一旦停止了传承活动,也就意味着死亡。例如音乐大师瞎子阿炳

20

先才不管它的内容如何,记录下来来再说,个人的评述、感情色彩不应加杂存其中。安徽蒙城文联的同志搜集捻军故事时采取第一边听,第二遍记,第三遍核对、补充,第四遍念给他听的办法,这是很理想的,可以尽可能完整忠实地记录下事件。

第三是抢救性原则。虽然对遗产档案的搜集要全面,但是限于人力、物力等条件,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程度,分布状态等情况进行普查,设计一个具体的工作方案,尤其要注意加强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特别是老歌手、老艺人身怀的传统作品,往往是流传了千百年的珍品,如不及时“抢救”,就会人亡歌歇,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如陈士和的《聊斋》评书,共1 00多万字,只记下二三十万字老艺人就去世丁。许多歌手故事家的作品因年老体弱或过早去世而未能记下,十分可惜。可以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就是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搜集工作应当紧跟抢救步伐,做到不拖延、不遗漏,保证材料的随时充实与完善。只有做好抢救计划,才能更好地统筹合理安排时间,抢救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水火。

4.2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整理

档案的整理指的是按照一定原则对档案实体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号和基本编目,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46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管理具有重大意义,这些档案本身数量繁多、内容涉及面广、来源地众多,如不进行科学的整理,查找一份文件就如同“大海捞针”一样困难。而且不把档案联系组合起来,就不能充分体现档案的特点,就会影响以至失去档案的利用价值。只有把档案组成条理化的体系,才能客观地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便于系统地查考研究。档案整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分全宗、全宗内档案的分类、立卷、案卷的排列和案卷目录的编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整理,首先要登记注册和 录入,建立随时注册随时录入的机制。其次按照材料的性质、类别、来源进行分类。还要对每一项资料都标注号码,进行编号排序。使普查中所获得的资料和实物得到标准化、序列化的登记、存档和保管。

4.2.1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立管理卷宗

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部门需建立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以方便以后的利用和妥善保管,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卷宗。档案馆(室)在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过程中会形成很多管理卷宗,管理卷宗能够说明管理情况,它是由文件材料所组成的专门案卷,其主要内容应有:①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收接收、征集记录、档案来源和价值说明等;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整理工作方案、分类方案、案卷目录说明、档案整理工

47

作小结等;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鉴定小组成员名单、档案保管期限表、鉴定档案分析报告、销毁档案的请示与批复、销毁档案的清册等;④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管安全检查记录、报告,重点档案采取的特殊保护措施,档案的抢救与修复情况报告等;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统计,包括档案收进、移出登记,案卷基本情况统计和重要的利用统计表等;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指南(介绍),开发利用和控制使用的范围说明,档案汇编和公布出版情况及报批文件,档案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报表统计及典型事例等:⑦档案管理新技术的应用,缩微复制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等情况的文字说明材料。由于管理卷宗内文字材料是随非物质遗产档案管理的延续而逐渐增加的,平时必须注意积累,把档案管理中产生的文件材料,先归入预设的卷夹内,文件材料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及时进行整理组卷,数量较多的可设分卷。非物质遗产档案向档案馆或有关单位移交时,其管理卷宗亦随同移交。

4.2.2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分类问题

对档案的分类需要在全宗下进行。全宗是一个独立的机关、组织或人物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在我国档案馆,一般都是以全宗为单位对档案进行整理和保管。按照全宗整理和保管档案,是档案整理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可以根据省级、地、市、县委的

48

档案各为一个全宗。在实际的整理过程中,依据地理区域的不同,不同省市的档案馆(室)收集整理本地区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民间,不同地区有不同风情、不同种类的民间文化。

在一个全宗内对档案进行分类,可以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形式进行划分,其他学科在具体的分类上已经有了标准,可以拿来作为参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十个大类,即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项。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在编写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第二部分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较强的操作性。该分类代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分为两层,第一层按学科领域分成十六个基本类别。分别是:民族语言;民间文学(口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这些分类对档案界都有很实用的借鉴意义。 在每一个大的分类下面可以再次对非遗档案进行细化,比如民间舞蹈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生产方面的劳动舞(如“跳

49

春牛”、“采茶舞”、“推小牛”等),生活方面表现爱情的(如“花鼓灯”、“扑蝶”、“阿细跳月”等),表现技艺的(如狮舞、龙舞、飞钵等),军事方面的(如刀舞、剑舞、五虎棍等),这些都是娱乐舞蹈。此外,还有祭祀舞蹈,是祭神、祭祖的和宗教的舞蹈(如道教的“八仙过海”、佛教的“唐僧取经”、“十八罗汉斗大鹏”)。还有风情舞蹈,是在各种节日、喜庆活动(如婚丧仪式)时跳的。

此外,还可以对一些身怀绝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立人物全宗。对于一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承人本身就是一种活文化,随着传承人的辞世,这种文化也就绝迹于世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全宗,包括个人的手工作品,表演使用的实物,采访的手稿、录像等。对个人进行建档,还要兼顾他周围的大环境宏观全面考察,因为传承人离不开生养他的水土,一个地区能够产生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必定有它独特的风貌,还有传承人所在居住地的其他群众,他们有些也见证了这种文化,还有的传承人有自己的徒弟,对于这些侧面信息的采集资料都要整理在一起。

4.2.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整理原则 (1)必须保持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整理必须遵循文化自然形成的规律,保持档案材料之间的历史联系。围绕人们进行非物质文化实践活动的有机联系,将有密切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

50

的二胡艺术水平极高,上海音乐学院杨荫浏教授慧眼识金,1 950年暑假去无锡给他录音,录下了《二泉映月》等6首曲子,可惜没有磁带了;说好寒假冉来录,但不到寒假阿炳就病故了,带走了200多首曲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传的文化想象,主要是以人的传授为基本方式,有着鲜明的民族、家族的烙印,通常以语言的教育、亲自传授等方式流传到下一代,表现在时间上的纵向流动,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在藏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等民族的广大牧区,至今还流传着以英雄人物斗争故事为中心的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流传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所有藏族地区,共有数十部1 00多万行,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叙述了格萨尔大王一生的丰功伟绩。在节日、庆典、晚间休息时,人们都要听一人演唱《格萨尔》,往往结合当时当地的需要,选唱一部分,有的一唱好多天。演唱史诗成了藏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事件。这部史诗完全是依靠民间的传承得以流传和保存,需要我们赶快去抢救和整理,从而使它完整的保存下来。

(四)流变性

所有的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还在不断发生变化。人多数民间传承都有一定的地方性特点,地域社会或其内部的复数社区,可被理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得以滋生、扎根和延续的社会土壤、基本条件

21

和传承母体。但是由于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流动等原因,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这种传播是一种活态流变,是继承与变异、一致与差异的辩证结合。一种文化并不总是固定不变的,她总要和其他的元素混合,甚至互融呈现新的样式。韩国队端午节文化的申遗成功曾经惹起国人的愤怒,其在申报中也申明,此节日最早来源于中国,但韩国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融入了很多韩国自己的风俗习惯、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丰富和发展了端午节的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变中会得到创新和传承,但有些也会因为失去现实中赖以存在的条件而消失。例如,土家族的船工号子,曾经在酉水流域源远流长,是因为在当时,它是纤夫生存的一种劳作选择,如今濒于消失,则因为现在的船工不再像过去的纤丈那样生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流变性的特点,需要我们加倍去保护它,把它传承给子孙后代。

2.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2.3.1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对民间歌谣进行记录整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些土风歌谣与其中的正声雅乐及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汇集为一,汉代以后竟逐渐成为士子无不研读之“经”。它在收集、整理和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所形成的传统,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2

由于历史的原因,20世纪中叶以来,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层遭到多次厄运。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之后,民间传统文化的命运有了根本的好转。

1 996年,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成立了“世纪记忆工程”中国委员会,2000年,国家档案局正式启动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并建立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国成为最早建立世界记忆工程国家名录的国家之一。目前已有两批83件(组)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中的清朝金榜、中国近代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朝内阁秘本档、纳西东巴古籍等4项文献遗产还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 2004年,我国文化部、财政部正式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目的在于抢救、保护我国各民族文化精粹。“保护工程”的保护对象主要是珍贵、濒危的并具有历史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的口述文学和语言文字;传统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传统工艺美术和制作技艺;传统的礼仪、节日、钦点和体育活动,以及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实物和场所;其他需要保护的特殊对象。这项保护工程为期1 7年,分三阶段进行,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走上全面的、整体性的保护阶段。

2004年8月,中国参与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全部谈判过程。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公

23

约》进行了审议,并于2004年8月2 8日决定批准《公约》,我国成为第六个加入该公约的国家。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我国将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摸底工作,建立代表作名录体系。同年1 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这两个文件的颁发,对于唤起全民族对祖先留下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6年元宵节,由文化部等国家九个部委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社会反响热烈。紧接着,在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响应。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笫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20 06年5月20 日,国务院在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发出通知,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巾包括:白蛇传传说、阿诗玛、苏州评弹、凤阳花鼓、杨柳青水版年画等共51 8

24

项。

2008年6 月1 4日,国务院又发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 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 47项),其中包括: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陕北民歌、梁山竹帘等。

200 9年1 0月,“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全部编纂完成并出版,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自1979年,由文化部会同国家民委、中国文联等有关文艺术家协会共同发起,经过全国数十万文艺工作者近30年的努力,成书共计4.5亿字,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5个艺术门类的1 0个领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面临四大问题:

一是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传承民族文脉、提高国家软实力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没有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工作进展缓慢。有些地方的普查和保护工作至今才刚刚起步,有的地方以建名录代普查、以出书代普查,普

25

查工作不扎实、成效不明显,与进展较快的省份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是保护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保护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地方还未形成科学有效的保护机制。如有的地方”重申报,轻保护”,对列入名录体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缺乏科学的保护计划和具体的保护实施措施;经费投入不足,个别省区至今尚未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专项经费,或者专项经费数额少,难以保证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地方未能正确处理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流失现象还未得到有效制止,破坏性开发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三是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有些地方尚未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保护工作队伍。现有的保护工作队伍数量不足,有些虽然批准了编制,但编制人员至今不到位,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承担繁重的保护工作任务。

四是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还相对滞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新的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内容丰富而复杂,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探索及科学研究还明显存在不足。特别是保护工作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重大问题和新课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引和政策支撑。一监关的理论政策研究与保护工作实际结合不紧,未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2.3.2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26

国外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始地较早,了解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和手段,能够促进我们对文化保护工作的思考,对国外的先进之处进行借鉴和学习。 (1)法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法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头。据不完全统计,法国在1 00多年的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仅文化遗产立法一项,便已超过1 00多部。而举国动员的全国性文化遗产大普查也已达两次之多。1 960年的第二次普查是法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化大普查,这次普查仅国家登记入册的遗产就有4万多件。这次普查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借助计算机来完成,以适应今后自动化处理的需要。

1 967年,法国巴黎大众艺术和传统博物馆正式落成,用以展示20世纪40-70年代的歌舞、烹饪和手工艺品等传统文化和民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此,法国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系统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标准和管理办法。 法国文化遗产组织十分健全,文化部下设文化遗产司,专门负责文化遗产的保护,所用人员大都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文化遗产司又下设四处、三科,专门负责不同类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2)日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为“无形文化财”。日本对本国无形文化财的保护相当出色,其最重要的方法是日本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了法律保障。日本于1 9 50

27

年5月3 0制定完成了《文化财保护法>。规定在全国范围内不定期地选拔、认定重要无形文化财技能保持者的制度,至今已诞生丁360位“人间国宝”,日本文化厅对这些国宝级人物支付的特别扶助金金额已达200万日元,以鼓励他们不断提高技艺和悉心培养后继传承者。如今,经文化部认定的“人间国宝”已累计360位。日本已有1 000项无形文化遗产成为国家级保护项目,其中能、歌舞伎、文乐等3项已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除日本政府的有关法令和措施,日本各地方自治体,即县、市、町、村各级政府,也根据日本政府的《文化财保护法》,先后制定了“制定无形文化财的技艺保持者及保持团体的认定基准”法案,加强了各地方对无形文化财的保护意识。另外,日本政府每年还要公布重要无形文化财的“制定件数”和无形文化财的技能“保持者数”,从而使政府能准确地掌握无形文化财的综合保护情况。

(3)韩国。受到日本的影响,韩国于1 962年1月出台《文化财保护法》,建立了众多民俗博物馆,馆藏各种民俗实物和场景。1 964年韩国开始启动“人间国宝”工程,经过40余年的推动,韩国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全面保护和振兴。目前,韩国拥有国家级无形文化财1 00多个,地方级无形文化财200多个,许多民族民间艺术被认定为“重要

28

无形文化财产”,并存保护中得到传承。入选2 001年5月第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宗庙皇家祭祖仪式及其音乐早在1 982年便被立法保护,列入国家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入选200 5年1 1月第三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江陵端午祭亦曾被韩国政府制定为“重要无形文化财第1 3号”。

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基本理论研究 3.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对档案定义的表述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为了更加确切地揭示档案的内涵,对上述定义还可以进一步表述为:“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对于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我们参照档案的概念,可以对其下个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为保护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备种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按照档案类别来划分,可将其归并于科技档案或者专门档案的范畴,或者作为项目档案来对

29

待。它具有多维住。从其客观存在来看,它既有文书档案,又有电子档案;既有音像档案,又有实物档案:还有动态的表现形式。它们相互对应,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从而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的完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直接反映了文化活动项目的基本面貌、传承状况等,并且是承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无形转化为有形的实物,保存和利用好这部分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从内涵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应符合档案的基本规律,具备成为档案的基本条件,即:

首先,具有社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一种活的艺术,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生根发芽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本生就带有浓厚的社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反映了民众的集体生活,并长期得以流传的人类文化活动及其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并不能直接作为档案,他需要档案工作者人为的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足对各种民间文化、口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由于记录了这些文化,也就包含了其中的社会性。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我们能够了解到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30

建立专门机构征集声音档案及相关资源,以促进新的声音档案的形成,并将这些资源通过数字化、网络化以实现网络存取。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档案,我们能够从声、色、形多个方面欣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文化活动得以真实再现。 (4)内容发展性。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动态性、流变性的特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非物质文化本身也会发生一些文化融合、文化创新等变化。比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是非常活跃的民间文化。关于这些类别的档案可能需要不断的扩充,因此对于这些类别档案的类目设臵、序列编排、排架等方面都要留有较大的余地。

3.3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意义 3.3.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意义 (1)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物质依托

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是非物质性,这种非物质性指的是它没有一个固定的载体,只能依靠人们的口传心授去完成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如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就能使这些遗产从无形的状态有了物质依托性。在浩瀚的民间文化中,流传着口头评说、相声、社会风俗礼仪、民间舞蹈及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等文化活动,如果能为这些文化活动著书、录影、加以立档,这些珍贵的记忆就将被长

36

期乃至永远保存下来。有了这些珍贵的资料,那些已经消失或者正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重新“活”在人们的眼中,即使已经失去了传承人,人们也不会忘记这些灿烂的文化曾经照耀过人类的文明,依然能从档案中查询到它们存在过的记录。

(2)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学界普遍认为,档案所记录的信息是最原始的。它没有经过人工粉饰、加工,反映行为过程的本来面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将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遗产的本来面貌。风俗、仪式、音乐、戏剧等无形遗产,必须借助于有形的人来表达和传承。人是有能动性的,他的思维会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因此必须保留每一代传承人所拥有的技艺档案,才能让我们清晰的了解非物质文化在一脉相承中的变化,并使这种变化本质上不会脱离原来的发展轨迹,让后辈传承人有所参照,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这些传承人离开了他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话,这些支离破碎的文化遗产,就会变成不能被人理解的构件。毫无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凭借自身原始性的特点,能够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使民族文化经历岁月的涤荡而不变味。

(3)能够为民族文化经济发展服务

丰厚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仅可以用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也可以作为独特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

37

资源,产生经济效益。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应具备独特性、艺术性、民族性和区位性。“构成旅游资源的因素不外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在中园,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人文景观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而其中非物质文化资源所占比例迅速上升。”“开放的社会环境要求我们把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放在世界遗产的大家庭当中,随着世界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我们会迎来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可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能够弥补文化遗产缺少文字形式记载的不足,可以对活态文化的分散存在提供信息集中的保管渠道,为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中国的文化建设产业,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4)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2004午9月1 9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在中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具有通过推动价值认同而达成人与社会和谐的巨大优势和重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38

档案中包含了大量人类社会文化中的传统伦理道德资源。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向善程度,决定丁这个民族的伦理道德和社会文明程度。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建立、编纂、利用,可以促进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和谐。通过撷取、展示、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的与人为善、尊老爱幼、明礼诚信、天人合一等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资源和内容,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建设。

3.3.2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对档案事业的促进作用 (1)促进馆藏结构丰富多样化

日前,我国各级公共档案馆馆藏结构并不十分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足内容贫乏。档案内容多局限于国家行政机构生成的各类文书,多为党政信息档案,其信息内容单一,无法反应社会发展的全貌;第二是载体单一。档案库房的主体档案依然是纸质档案,其他载体的档案风毛麟角;第三是缺少特色。馆藏档案的特色不明显,特色档案的数量很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具有内容丰富、载体多样等特性,它的加入,必然大大改善公共档案馆馆藏结构,丰富档案馆藏信息资源,为社会各方面利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2)为档案事业注入新活力

为唤醒和加强全社会的档案文献保护意识,有计划、有

39

步骤地开展抢救、保护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国家档案局于2 000年正式启动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并于2002年3月8日组织召开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按照“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入选标准对首批中报的档案文献进行审定,评定通过48什/组档案文献第一批入选《中同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3年1 0月8日,经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第二次评审会评定,又有一批共35件/组文献进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至此,共有83件/组文献遗产进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实施“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既是为了加强对我国重点档案的抢救,也是为了配合“世界记忆工程”项目在中国的开展,做好中国档案文献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前期准备工作。围绕着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可以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促进档案学的发展,同时可以利用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弘扬民族文化。

(3)促进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开展搜集、整理、鉴定等工作,要求档案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档案学专业知识,还要善于了解、学习被采集地区的文化现象。因为要想深入发掘一个地区的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了解便无从立档,或者不能全面的建立档案。档案人员在搜

40

集文化遗产档案之前应该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在实地的考察过程中应不怕吃苦,随机应变,还要善于沟通交流。到一个地区对非物质遗产进行普查,最好除了有档案工作人员,还要有一些专家,以及当地熟悉这些文化的相关人员。档案工作者在平时也应多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关注程度、保护意识,为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准备。

4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

从档案管理整体工作的角度讲,档案工作分八个环节来完成:收集、整理、保管、统计、鉴定、检索、编研、利用。

4.1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

在档案的八个工作环节中,收集是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这一环节是贯彻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和具体措施,为档案工作提供物质前提,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其他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馆、室按照国家规定,接收或征集档案,实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4.1.1档案收集的范围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档案: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及其传承习俗、文化空间等的各种版本的文献记载、声像资料、实物档案等。

②传承艺人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传承艺人的表演

41

及生平活动录像资料,民间艺人小传及其唱本、故事记录稿、出版物等。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包括人们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过程中形成的调查手稿、研究专著、学术论文、保护制度、保护方法及成果描述等方面的档案。

4. 1.2档案收集的手段

在众多收集方案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收集方式就是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普查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搜集、科学研究以及保护工作的最重要的基本方法。通过参与普查,广泛收集具有档案价值的实物、文献、音像资料等,从而摸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底细,帮助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能发现民间一些天才的讲述者、传承人、表演者的下落,记录或录制流传了千百年并深刻影响着民众生活和群体社会的民俗事项,同时也为档案的持续收集提供线索和途径。

普查工作是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一项基本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内容和范围是所有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岁时令节、民间知识、传统医药等1 8个门类。在普查中,要深入基层,村一级要摸清线索,乡镇要确定普查项目。操作过程中既要注意把握门类、找准项目,做到脑中清楚、心中有数、归类正确,又要广查线索、找准项

42

目。通过普查全面掌握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种类和分布情况。了解当地重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状况和保护现状。发现当地重要的民间老艺人和民间传承人。认定和抢救一批有重要价值且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人员通过普查将民间文化作品和民俗表现形态真实地、不加修饰、不加歪曲地记录和描述下来,建立各级资料档案,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为了做好普查工作,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普查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步骤:①普查准备阶段、实地考察阶段、总结评价阶段。普查准备阶段是为实地调研做准备,首先需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在方案中明确普查的时间、目标、方法、步骤、人员配备等。其次要对普查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明确普查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掌握普查的具体方法。并根据小组成员的各自专长作出合理的人员搭配,使团队发挥出最佳作用。②实地调查阶段是普查最重要的阶段,一定要做好记录。录音、照相、录像设备,是保留原始记录的重要于段,但录音、录像、照相不能代替笔录,还要进行文字记录。为了保证存档的准确性,采录数据要完整,要对细节进行询问。对事件发生的年代,表演人物、项目相关内容发生变化的相关数据要记录清楚。对相关实物进行登记。编制地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③普查结束以后要撰写调

43

查总结报告。报告中应写明调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时间、地点、过程等:普查成果,包括线索、项目、文字资料、照片、录像、搜集或购买到的民俗实物等;分析评估,交代清楚本地区的资源情况和重点项目。最后对遗产进行登记、分类、整理,将普查的结果系统化、规范化、档案化,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1.3收集非物质遗产档案的几个原则

首先是全面搜集。《档案法》规定,凡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都是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因此档案馆要通过接收和征集工作将散落在民间的档案集中到档案馆保管,对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进行集中保管和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内容丰富,来源复杂,涉及面广,并且所有权也不完伞属于国家。所以,档案部门应该更新观念,树立开放、创新的意识,针对不同情况,多途径、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收集工作,对属于国家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可依照有关档案法规的要求,直接收集进馆;对属于集体或个人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一方面要积极提倡和鼓励捐赠或寄存,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收购的形式,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收藏进馆:而对于一些具有文物性质的实物档案,则可依据《档案

44

法》的有关规定,由双方协商决定由谁保管。同时对一些没有记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杰出传承人,可采取录音、录像等方式为其建档,使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能够得到妥善的保管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它具有整体性。它不只是一种平面的艺术,而是活动的、多面的,带有综合性的立体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形态,包含了历史环境、传承载体和精神实质三个相互联系的内涵层次,形成一个有机的文化结构整体。比如我们要记录民间文学的全貌,就要考虑它的整体性,在考证文学作品本身的同时,还要考察它所产生和流传的环境。

第二是忠实记录。忠实记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搜集工作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否则,如果在记录里掺进了许多自已的主观臆测,以个人的“想当然”去代替那些文化中比较模糊的地方或是不合常理的地方,就可能鱼目混珠,使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作品失去本来的面目。所以,我们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严肃地对待记录工作,竭力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为了忠实记录,可以采取录音、录像等方式为其建档,将文化内容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在用文字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时,要一字不动的记录,决不能在记录时擅自增减、改动。有些文化遗产会带有一些落后、反动的内容、但只要是流传着的,

4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9x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