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历史备考方略

更新时间:2023-10-31 20: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阳光家教网 www.ygjj.com 高考英语学习资料 2010年高考历史备考方略

湖北省襄樊市教学研究室 石雄斌 邮编:441021 一、 2009年高考历史学科试题分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涉及历史学科的试卷总共有19份,其中“3+文综/理综”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有2份,加上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重庆卷、四川卷、课标山东卷、课标宁夏卷、课标江苏卷、课标辽宁卷、课标安徽卷、课标福建卷、课标浙江卷共计14份。有单纯历史学科的4份(上海卷、江苏卷、课标广东卷、课标海南卷);有文科基础的1份(课标广东卷)。

2009年湖北省采用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其中历史试题,依据2009年《考试大纲》,面向高中历史教学实际。坚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坚持以问题和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做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考查学习能力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统一和考查能力知识与学科人文素养的统一,充分体现了考试的选拔功能,从考试情况看,湖北省今年文科综合历史学科难度系数(主客观试题)在0.45左右,试题偏难。

(一) 2009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试题定量分析

其一:从历史学科测试能力的分布情况看 测试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3、描述和阐述事物 4、论证和探讨问题 分 值 72 8 0 20 题 号 12,13,15,17,18,19,20,21,22,23,37(1), 37(2),39(1) 14,16 37(3),39(2) 1

2

阳光家教网 www.ygjj.com 高考英语学习资料 其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占80%,描述和阐述事物能力的考查不明显,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占五分之一,强调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要求的考查。

其二:从学生的考试答题和得分比较总体情况看 地 域 湖北省 襄樊市 最高分 82.5 77.5 平均分 44.60 44.89 难 度 0.45 0.45 从各题得分情况与难度系数比较看

名 称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 37 (2) 39 (3) (1) (2) 2.52 1.09 1.01 3.58 2.59 3.45 2.85 1.34 0.56 0.40 2.56 3.47 6.26 3.36 2.24 3.03 4.29 平 湖北 均 襄 分 樊 2.55 1.16 0.94 3.57 2.61 3.42 2.92 1.32 0.59 0.43 2.61 3.48 6.26 3.39 2.27 3.00 4.39 湖 0.63 0.27 0.25 0.89 0.65 0.86 0.71 0.34 0.14 0.33 0.64 0.87 0.45 0.34 0.28 0.38 0.36 难 北 度 襄 0.64 0.29 0.23 0.89 0.65 0.85 0.73 0.33 0.15 0.34 0.65 0.87 0.45 0.34 0.28 0.38 0.37 樊 其三:与去年相比,从题型、题量与考查知识角度及分值比例看

近年来,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题型、题量及分值比例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试卷图文表并茂。

选择题题型摆脱了题群的限制,未采用“一拖四”,增大了知识考查的覆盖面;问答题仍以材料解析的形式表现出来。

材料问答题阅读量大,37题的材料一、二阅读量大;39题材料阅读量大,且以年表和地图的形式成显。

其四:从考查的知识范围与分值比例看(见下表) 年 度 知识范围 中国古代史 2008年 中国近代现代史 选择题/非选择题 24/0 24% 题 型 选择题/非选择题 分 值 4/36 比 重 40% 2

3

阳光家教网 www.ygjj.com 高考英语学习资料 世界近代现代史 选择题/非选择题 中国古代史 2009年 选择题/非选择题 20/16 20/14 12/18 16/20 36% 34% 30% 36% 中国近代现代史 选择题/非选择题 世界近代现代史 选择题/非选择题 今年试卷适当兼顾了古、中、外的比例,世界近代现代史考查的比重略有增加,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的比重略低。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考查适当兼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比重,没有出现过去题型考查古、中、外空缺的现象。

其五:从考查知识的内容的类别来看 年 度 类 别 政治史 2008年 经济史 文化史 政治史 2009年 经济史 文化史 分 值 76 8 16 20 60 20 比 重 76% 8% 16% 20% 60% 20% 今年中国史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与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世界史则主要考查了国际贸易与政治制度等内容。试题涉及到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方面的知识,经济史考查的比重加大,政治史的比重严重削弱。

其六:从试题考查问题的角度看

今年的高考试题,注意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及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从原因、变化、特点、影响与启示等角度设计了一系列相关问题,几乎包括了考查和掌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内容的所有角度。这些不同角

3

4

阳光家教网 www.ygjj.com 高考英语学习资料 度的设问既考查了学生对历史学科中常用答题内容概念含义的理解,又考查了学生回答这些内容的相应的方法技巧。 (二)2009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试题命制的特点(试题定性分析)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第14题对南北文化的考查,第15题对户口数变化原因的考查,第16题对少数民族政权相似点的考查,第17题对华夷观念变化的考查,第18题对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观点的考查,第20题对18世纪中期法国政权特征的考查,第21题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考查,第22题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考查,第23题对全球化的考查,第37(1)题对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特征及变化原因的考查,第39(1)(2)题对三角贸易背景及影响的考查,等等。考生必须全面掌握教材基础知识才能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2.考查不回避热点和现实问题。如第23、37、39题等都分别显性或隐性介入了三农、民生问题,社会和谐问题,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发展等问题,考生必须了解时政,并结合时代特征才能综合分析组织较为科学的答案。

3.对问题的设置突破了学科限制,注重考查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第37题要求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正确理解和把握时政热点。

4.重视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考查。近几年主观题涉及到中国古代的文化、民族关系、政治等方面的内容。今年又从经济方面入手考查了古代税收政策以及税改政策的现实意义。

5.试题偏难,对教材的有些知识的考查切入过深。如第39题关于三角贸易,在教材中属于小字部分,且未列于考试大纲范

4

5

阳光家教网 www.ygjj.com 高考英语学习资料 围,但试题中出现的是主观题大题,分值达20分。这影响了学生学科能力的整体发挥,且不利于高考选拔性功能的发挥。 (三)试题解析与评分细则

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 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姓氏起源知识的识记和认识能力。我国古代姓氏起源种类很多,除了起源于题中涉及的官名、爵位、谥号、行业外,还有以氏、国名、乡和亭名、居住地、天干地支、排行方位、先人的字名等为姓的。司马,掌国家军队,周王室允许以此官职为姓,其后遂成司马氏。司徒,是管理土地、人民的官,与后世的户部尚书相当。本题学生误选B、C两项,原因在于对“爵位”“ 谥号”的含义理解不准确,“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从夏朝开始,一直延续至中华民国建立之后结束。如周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各代封爵都有很大不同。而“谥号”是指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与的称号,如齐宣王的“宣”,诸葛亮谥“忠武”等。 【答案】A

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

要是因为

A. 南方经济的影响 C.北方文化的衰落

5

B.统治集团的更替 D.民族融合的结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yf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