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追击相遇公式

“高中物理追击相遇公式”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物理追击相遇公式”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追击相遇公式”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物理相遇和追击问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相遇和追及问题分析

1.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实质: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2.画出物体运动的情景图,理清三大关系(1)时间关系:tA?tB?t0(2)位移关系:sA?sB?s0(3)速度关系: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3.两种典型追及问题

(1)速度大者(匀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

①当v1=v2时,A末追上B,则A、B永不相遇,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②当v1=v2时,A恰好追上B,则A、B相遇一次,也是避免相撞刚好追上的临界条件;③当v1>v2时,A已追上B,则A、B相遇两次,且之后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者间有最大距离。

(2)同地出发,速度小者(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追速度大者(匀速)

①当 v1=v2 时,A、B距离最大;②当两者位移相等时,有 v1=2v2且A追上B。A追上B所用的时间等于它们之间达到最大距离时间的两倍。

4.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常用解题方法:画出两个物体运动示意图,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找出临界状态,确定它们位移、时间、速度三大关系。 1)基本公式法—根据运动学公式,把时间关系渗透到位移关系和速度关系中列式求解2)图像法—正

高中物理追击和相遇专题训练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追击和相遇问题

【学习目标】

1、掌握追及及相遇问题的特点 2、能熟练解决追及及相遇问题 【自主学习】

1. 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实质

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2. 解相遇和追击问题的关键

画出物体运动的情景图,理清三大关系 (1)时间关系 :tA tB t0

(2)位移关系:xA xB x0

(3)速度关系:

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3. 相遇和追击问题剖析: (一)追及问题

1、追及问题中两者速度大小与两者距离变化的关系。

甲物体追赶前方的乙物体,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若开始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过一段时间后两者速度相等,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填最大或最小)。 2、追及问题的特征及处理方法:

“追及”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 ⑴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一定能追上,追

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两物体速度 ,即v甲 v乙。

⑵ 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存在

高中物理公式:电场公式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物理公式:电场公式

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 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 AB/q=-ΔEAB/q

电场力做功:W AB=qUAB=Eqd{W 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

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²/2=V平t= Vt/2t

3.有用推论Vt²-Vo²=2as

4.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6.中间位置速度Vs/2=√[(Vo²+Vt²)/2]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²{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

高中物理重点公式集锦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物理重点公式集锦

一、力学

1 匀变速直线运动

(1)vt v0 at s v0t

vs

2

E机 W非重力 W非弹力(机械能的变化量等于除重力与弹力外的其他力做功)

摩擦力做功:W

f

fS(S为对地位移)

12

2

at vt v0

22

2as

v vts

(2) v,摩擦生热:Q fS相 E损(Q为系统增加的内能, E损为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0

中间时刻

t26平抛运动:

vt v0

2

22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v

ts

2

2

水平分运动:x v0t,vx v0 竖直分运动:y 合运动:v 7圆周运动: 线速度:v

st 2 RT

R,;角速度:

v0 vy,S

2

2

12

2

gt,vy gt

(3)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间隔相同时 S1:S2:S3 1:3:5: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间隔相同时T1:T2:T3 1:(2 1):(3 2) (4)处理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计算公式:v (Si Si 1);a Si 1 Si

i2

2T

T

x y,tan

22

yx

;tan 2tan (中点)

t

2 T

2 f

2

2 相互作用

重力:G mg(纬度越大g越大,高度越高,g越小) 弹力:垂直于接触面

胡克定律:F k x(其中 x为弹簧的形变量)

多次相遇追击问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多次相遇问题分析

两人一次相遇问题

例1: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若干公里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进,甲又经1小时到达B地,乙又经4小时到达A地,甲走完全程用了几小时? 【江苏A2006】 A. 2 B. 3 C. 4 D. 6

┃------------------┊----------┃ A C B

楚香凝解析:设相遇时间为T,在AC段甲乙的时间比=T:4,所以甲乙速度比=4:T;在CB段甲乙的时间比=1:T,所以甲乙的速度比=T:1;可得4:T=T:1,解得T=2;所以甲走完全程需要的时间=2+1=3小时,选B

例2:甲、乙两位运动员分别从M、N两地均速骑车相向而行,两人相遇时,甲比乙多走了18千米,甲继续向N地前进,从相遇时到N地用了4.5小时。乙继续向M地前进,从相遇到M地用了8小时。问M、N两地距离多少千米? A.124 B.125 C.126 D.127

┃------------------┊----------┃ M

高中物理所有公式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

高中物理重点公式集锦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物理重点公式集锦

一、力学

1 匀变速直线运动

(1)vt v0 at s v0t

vs

2

E机 W非重力 W非弹力(机械能的变化量等于除重力与弹力外的其他力做功)

摩擦力做功:W

f

fS(S为对地位移)

12

2

at vt v0

22

2as

v vts

(2) v,摩擦生热:Q fS相 E损(Q为系统增加的内能, E损为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0

中间时刻

t26平抛运动:

vt v0

2

22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v

ts

2

2

水平分运动:x v0t,vx v0 竖直分运动:y 合运动:v 7圆周运动: 线速度:v

st 2 RT

R,;角速度:

v0 vy,S

2

2

12

2

gt,vy gt

(3)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间隔相同时 S1:S2:S3 1:3:5: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间隔相同时T1:T2:T3 1:(2 1):(3 2) (4)处理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计算公式:v (Si Si 1);a Si 1 Si

i2

2T

T

x y,tan

22

yx

;tan 2tan (中点)

t

2 T

2 f

2

2 相互作用

重力:G mg(纬度越大g越大,高度越高,g越小) 弹力:垂直于接触面

胡克定律:F k x(其中 x为弹簧的形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