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知识点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知识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知识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知识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5
【bwwdw.com - 博文网】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题组一 有关分子(或特定组合)中微粒数的计算

1.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 L水 ②0.5NA个HCl分子

③25.6 g SO2气体 ④0.2 mol氨气 ⑤2 mol氦气 ⑥6.02×1023个白磷分子,所含原子个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①>⑥>⑤>③>②>④________。

2.计算或判断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的粒子数目

3(1)0.4 mol Al2(SO4)3的晶体中,含___1.2___mol SO24,Al的物质的量___0.8___mol

mN

题组二 通过n==,突破质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

MNA

1.最近材料科学家研究发现了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 K下呈现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1.3H2O。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试计算12.2 g该晶体中含氧原子数__0.33NA___,氢原子的物质的量___0.26__mol。(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9)

2.某氯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①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am

②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③该氯原baNA

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5
【bwwdw.com - 博文网】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题组一 有关分子(或特定组合)中微粒数的计算

1.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 L水 ②0.5NA个HCl分子

③25.6 g SO2气体 ④0.2 mol氨气 ⑤2 mol氦气 ⑥6.02×1023个白磷分子,所含原子个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①>⑥>⑤>③>②>④________。

2.计算或判断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的粒子数目

3(1)0.4 mol Al2(SO4)3的晶体中,含___1.2___mol SO24,Al的物质的量___0.8___mol

mN

题组二 通过n==,突破质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

MNA

1.最近材料科学家研究发现了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 K下呈现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1.3H2O。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试计算12.2 g该晶体中含氧原子数__0.33NA___,氢原子的物质的量___0.26__mol。(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9)

2.某氯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①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am

②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③该氯原baNA

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2006届二轮复习全套资料17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5
【bwwdw.com - 博文网】

专题十七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

专题新平台

【直击高考】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 2.理解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4.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溶解度、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5.以物质的量为基点,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微粒数、化学键数、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等,通过转化关系及反应过程相联系。此类试题在高考的各类题型(选择、填空、计算)中均有出现,其分值比例每年大约在30 %左右,其中选择约8%、填空约7%、计算约15%。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整合能力、收敛能力和发散能力。 【难点突破】 1.方法与技巧

(1)充分利用物质的量与各量间的关系

物质的质量 气体的体积 物质的微粒数

= = = 物质的量浓度╳体积 物质的量=

物质的摩尔质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 气体摩尔体积 (2)充分利用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溶解度间的关系

溶解度 1000╳密度╳溶质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

物质的量的相关基础计算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5
【bwwdw.com - 博文网】

个性化辅导讲义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知识网络】 一、网络构建

1. 基本概念和重要定律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简称摩,符号为mol.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其单位是摩尔??原子数相同.这里的粒子指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以及它们的特定组合????(2)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其符号为NA,最??6.0221367?1023mol?1,通常使用6.02?1023mol?1这个近似值常?有?新测定数据为??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其符号为Vm.用?关?(3)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13?1计?概?单位为L?mol,m?mol?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其符号为M,单位为量?念?(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及??g?mol?1或kg?mol?1.摩尔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其??分子质量相等?定??(5)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律??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其符号为c(B),常用的单位为mol

由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转变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5
【bwwdw.com - 博文网】

由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转变

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知识传授任务、保证教学过程顺利开展,根据教师的知识、能力、素养以及教学条件等,从教师的导入、传授、讲解、组织等环节设计教学过程。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特征、教学内容被传授的可能方式、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环境给教的活动提供的可能等,进行教学设计。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直接、高效、有序地传递,支持教学环节的顺利推进。

尽管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也对学生的学有一定的考虑,但其中心是教,而不是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出现冲突时,则会主要依据教师的教进行设计。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对于纯粹的陈述性知识的传授有一定效果,但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却收效甚微。

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出发,根据学生的起始水平、学习风格、学习环境等,设计从感知到学习到实践和评价的学习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开展相应的促进学习的教的活动。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当教与学发生冲突时,教师需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修正教学过程,保证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依据学习过程设计,实现学习过程与教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知识点详解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5
【bwwdw.com - 博文网】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中考必考题。考题往往提供典型事实,判断发生变化的类型;或将物质的用途与所体现的性质相结合综合考查。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部分知识,特做如下梳理: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 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 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绿色的 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显然碱式碳酸铜 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浓度(知识点+测试题带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5
【bwwdw.com - 博文网】

--

- - - 优质资料 必修1知识:物质的量&物质量的浓度&气体摩尔体积(二)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知识点

1. 符号为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

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所需仪器:________、量筒、容量瓶、________、烧杯、玻璃棒、________. 容量瓶

上标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标记;实验室常用的规格有100mL 、________、________和1000mL ;在使用前要检查其________;不能用来配制________或________的溶液,也不能作反应器或用来________溶液.

(2)配制步骤: 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移→________→振荡→

________→________→装瓶贴签

1、 C B mol/L -1B B B n C V

2、(1)托盘天平 药匙 胶头滴管 温度 容积 刻度线(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浓度(知识点+测试题带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5
【bwwdw.com - 博文网】

--

- - - 优质资料 必修1知识:物质的量&物质量的浓度&气体摩尔体积(二)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知识点

1. 符号为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

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所需仪器:________、量筒、容量瓶、________、烧杯、玻璃棒、________. 容量瓶

上标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标记;实验室常用的规格有100mL 、________、________和1000mL ;在使用前要检查其________;不能用来配制________或________的溶液,也不能作反应器或用来________溶液.

(2)配制步骤: 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移→________→振荡→

________→________→装瓶贴签

1、 C B mol/L -1B B B n C V

2、(1)托盘天平 药匙 胶头滴管 温度 容积 刻度线(

苏教版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归纳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5
【bwwdw.com - 博文网】

苏教版物质的物理属性

知识点归纳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一)质量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符号m 表示,质量不会因为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2、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质量。常见的工具还有台秤、磅秤、电子秤等。

3、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A. 称量前要把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调平)

B. 称量时把待测物体放到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取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物左右码)

C. 读数时待测物体的质量等于法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刻度的质量(总质量=砝码+游码)

4、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

A. 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量程。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B. 测量化学药品或潮湿物品时需要在两托盘内均垫上相同大小纸片。

C. 加减砝码时应先尝试用大砝码,然后尝试小砝码。

(二)用天平测质量

(三)密度

1、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和位置无关,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5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结构 1、原子是可分的: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即原子不能再破裂,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电子。

③1911年,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结构理论。 2、卢瑟福实验: ① ② ③ 现象 推论 绝大多数α粒子能够穿过金箔,且运动方向不变。 原子中存在较大空间。 少数α粒子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极少数α粒子被原路反弹回来。 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核体积小,但质量大。 3、原子核是可分的:

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可继续再分,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 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粒子构成,它们分别带有不同电性。 4、原子的结构: 原子 原子核(带正电) 体积小,质量大 体积大,质量小 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5、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6注意:

①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但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有中子。 例:一种氢原子,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②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同种元素的原子有很多种,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是中子数不同。 例:氢原子有三种,碳原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