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交史三个阶段

“新中国外交史三个阶段”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新中国外交史三个阶段”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新中国外交史三个阶段”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新中国外交史讲义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新中国外交史讲义

新中国外交史讲义

来自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网(www.sinoir.com

目录: 概 论

第一单元、新中国外交的缘起与形成(1949-19550)

第1节:新中国对外政策的缘起

第2节:建交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第3节:抗美援朝与援越抗法

第4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二单元、发展与动荡的十年(1956-1965)

第1节:中共八大外交方针的提出。

第2节:中苏关系的发展与衰落

第3节:中美关系

第4节: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第三单元、文革期间的中国外交(1965-1977)

第1节:文革对中国外交的冲击和影响。

第2节、中苏边界冲突与中美缓和

第3节:中国外交的发展与挫折。

第四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国外交的转型(1978-1989)

第1节:清除

第2节: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曲折发展

第3节、中苏关系正常化

第五单元、冷战后中国外交概论

第1节:后冷战时代中国外交战略

第2节:冷战后中国对外关系的新格局。

第3节:新世纪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基本问题极左外交的影响

近代中国外交史第四节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近代外交史

法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参战的真正动因 二、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 三、法国与英国的关系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制夷方略浅 析一、抚剿兼施 二、用民剿夷 三、以夷制夷

一、抚剿兼施

二、用民剿夷首先,激励乡团,将英法侵略者逐出广州城。 其次,威慑敌军,使知众怒难犯,以就抚局。 再次,官兵失利,战守两难,召民集防。

一、参战的真正动因(一)当时法国国内的政治需要,具体地说,是拿 破仑三世(路易· 波拿巴)的统治需要。 (二)为法国资产阶级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产 地。 (三)法国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当时的欧洲 局势,特别是法英同盟有着直接的关系。 (四)鸦片战争以来法国对华政策发展的必然 结果。

(一)拿破仑三世的统治需要路易· 波拿巴在1848年总统选举中即与国内保守 的天主教派结成政治同盟。结果,路易· 波拿巴获得 宗教界部分选票。在其选举胜利后,路易· 波拿巴进 一步将自己的统治与教会紧密地结合起来,采取一系 列措施支持传教事业。因此,当马神甫被杀消息传到 巴黎后,拿破仑三世就将它看作是讨好国内天主教派 的难得机会,小题大作,叫嚷要“打到中国去,为传教 士讨还血债。 也是拿破仑三世提高他本人在国内威望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马关条约》签字仪式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落怕 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 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

《辛丑条约》签字仪式

“二十一条”

一、建国初期的中国外交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是什么?政策 含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 另建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 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 屋子再请客”

方国家建交“一边倒”

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国内形势: 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 新中国需要巩固政权; 急需要恢复和发展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形成了新的格局。…… 国际形势: 1 、美苏两极对峙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 2、美国孤立、排斥中国 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 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 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冷战局面。 “一边倒”的目的: 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 与众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巩固革命成果, 保卫人民政权。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中国外交论文2000字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环境变化和历史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既契合中国利益又符合世界发展利益、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影响的外交新理念。

落实“中国化”或“中国特色”。为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全面深入地总结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当代外交实践中积累的极其丰富的经验,以奠定牢固的实践基础。我们要以中国外交历史和现实问题为中心和出发点,以中国外交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积累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为素材。在总结外交经验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包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还要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华,倡导中国式外交理念和价值观,这是实现外交学中国化的民族文化基础。

在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过程中,还必须落实“系统化”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按照系统方法来全面地总结外交实践经验,构建完整的而不是片断的、互相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孤立的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系统化还要求我们在大力发掘中国优秀思想宝库的同时,能够海纳百川,具有开放性,充分吸收国外特别是西方外交学的积极成果,使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内涵更加深厚丰富。

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必须符合“科学化”的要求,理论概念和范畴要十分严谨,具有科学

当代中国外交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当代中国外交复习

版权归粒粒脑子有洞所有

一、中国外交发展的四个阶段

1.1949—1960

1)方针政策:三大外交政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原因: 国际:

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包围封锁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③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

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分化对立,两极格局形成。 国内:

①新中国成立,是新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前提 ②政权亟待巩固、经济急需恢复、要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3)主要成就:

①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就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日内瓦会议,中国作为五大国之一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④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主张

2.1961—1972

1)方针政策:两个拳头出击 2)原因:

国际:大分化、大改组、大动荡。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也继续推行其敌视中国的政策。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

3.1972—1981

1)方针政策:“一条线、一大片”,提

形势与政策——中国外交发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外交发展

目录1.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2.20世纪60年代的外交

3.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4.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中国早期外交三条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此,毛泽东主席早在建国前夕就提出了“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 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 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 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 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 公告。

“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包含两方面的涵义:第一、“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 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 发展到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 族和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 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2013年以及过去的2012年国际经济、政治、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人们在回首这一年的国际形势时,不难发现这样四个特点:西亚北非乱而不治;世界经济复而不苏;大国关系稳而不定;中国周边斗而不破。

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朝鲜半岛安全不容乐观、中东战火纷飞、伊朗核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非洲大面积军事冲突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纷争愈演愈烈。2013已经走过大半,我们期待合作,期待和平、期待发展、期待绿色。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总体下滑,发达国家陷入衰退。

2012年12月18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部发布《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增长在2012年明显下滑,增幅仅为2.2%,不仅低于2011年的2.7%,更是明显低于2010年的4%”。2013年1月15日,世界银行发布《全球经济形势及其展望》报告,对2012年世界经济的增长、贸易和投资三大要素进行了这样的概括:“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更加疲弱,更多的发达体经济出现二次探底,主权债务严重的国家陷入更深衰退,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增速也明显放缓”;“世界贸易增幅持续下降,从2010年的12.6%下降到2011年的

浅谈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浅谈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经济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当然不排除一些小的波澜。与此同时,世界的形势也在不断发生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继续在曲折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国的综合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前进,致使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就局部来讲,并不和平。但世界需要和平,这更是世界上每个人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意识潮流。

以下是鄙人就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些拙见。主要就4方面的问题来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

形势与政策——中国外交发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外交发展

目录1.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2.20世纪60年代的外交

3.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4.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中国早期外交三条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此,毛泽东主席早在建国前夕就提出了“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 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 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 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 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 公告。

“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包含两方面的涵义:第一、“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 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 发展到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 族和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 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如题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注: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仅为大纲版;新课标版未单列中国古代外交,仅零星散见于新人教版必修Ⅱ的中国古代商业和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框题。本专题含中国古代秦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对外交往概况。

一.知识归纳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 (1)秦汉—明初:主动开放 ①秦汉:汉朝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向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及隔海相望的日本有密切交往。向南与越南有经济技术交流。向西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术、井渠法和造纸术(应该是唐代)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会合,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北上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锡尔河流域)到里海北岸,南下身毒(印度),西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经安息(伊朗)转运到条支(阿拉伯半岛)和大秦(地中海东岸)。汉武帝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它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的联系。安息在汉与大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