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第三版pdf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第三版pdf”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第三版pdf”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第三版pdf”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版)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现代汉语部分

第二章汉字

1. 汉字的意符:凡是跟整字在意义上有联系的部件 2. 汉字的音符:凡是跟整字在读音上有联系的部件

3. 汉字的记号:凡是跟整字在意义和读音上都没有联系的部件 4. 字体: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体式

5. 笔画:构成楷书字形的最小单位,笔画是有起止的线条,从落笔到

下一次提笔的过程中写出的点和线就叫一笔或一画 6. 基本笔形:书写时,笔画的方向自始至终没有变化的笔形 7. 派生笔形(复合笔形):书写时,笔画的方向有所变化的笔形,即 8. 指各式各样的折笔。

9. 笔顺: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次序

10.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能独立运用的、具有组培汉字功能的构

字单位

11. 单笔部件:只有一个笔画的部件 多笔部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笔

画组成的部件

12. 成字部件:可以独立成字的部件 不成字部件:不能独立成字的

部件

13. 基础部件(又叫单纯部位):最小的不能再拆分的部件,由于基础

部件总是处在组字的最低层级,所以又称为末级部件 合成部件:有两个和两个以上基础部件组成的部件

14. 部位:为了确定部件的名称,给汉字字形结构的各个位置定名

15. 偏旁:用二分法对合体字进行一次性切分而获得的结构单位 16. 部首:指

《现代汉语通论》作业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现代汉语通论第四章语法练习

172页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

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的四个主要特点。

语言中用来表示语法关系、表现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多种多样,重要的有:形态变化、词序变化、虚词运用等等。有的语言偏重于形态变化,例如法语、俄语;有的语言偏重于词序变化和虚词运用,例如汉语。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的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主谓结构”,词序一变化,“动词+名词”就构成了“述宾结构”,“形容词+名词”就构成了偏正结构。例如:我们同意(主谓关系)--同意我们(述宾关系)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

2.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的重要。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爸爸妈妈”和“爸爸的妈妈”意思不同。

3.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

化工原理 第三版陈敏恒 课后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课后学习网课后学习网

解题思路:

1. 已知:xf=15%,F=30kg,S=60kg,单级萃取,

在25℃下,水(B)—醋酸(A)—乙醚(S)系统平衡数据如下表

水层 乙醚层

水 醋酸 乙醚 水 醋酸 0.933 0 0.067 0.023 0 0.88 0.051 0.069 0.036 0.038 0.84 0.088 0.072 0.050 0.073 0.782 0.138 0.080 0.072 0.125 0.721 0.184 0.095 0.104 0.181 0.65 0.231 0.119 0.151 0.236 0.557 0.279 0.164 0.236 0.287

求:(1) E,R,x,y (2) kA,β 解题思路:

乙醚 0.977 0.926 0.877 0.803 0.715 0.613 0.477

(1) 由

MSFF301

====得图中M点 FSMF+S30+603

用内插法过M点作一条平衡联结线, 得平衡时R、E相由图中读得各组组成

xA=0.06RM=5.95cm根据杠杆定律E=M

RMREyA=0.046

且量得RE=8.35cm

R=M E

(2)

kA=

yA

xA

x0A

从图中读得y0A

β=

y0A

x0A

1 y01

《现代汉语通论》语法 课后作业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172页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

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的四个主要特点。

语言中用来表示语法关系、表现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多种多样,重要的有:形态变化、词序变化、虚词运用等等。有的语言偏重于形态变化,例如法语、俄语;有的语言偏重于词序变化和虚词运用,例如汉语。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的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主谓结构”,词序一变化,“动词+名词”就构成了“述宾结构”,“形容词+名词”就构成了偏正结构。例如:我们同意(主谓关系)--同意我们(述宾关系)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

2.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的重要。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爸爸妈妈”和“爸爸的妈妈”意思不同。

3.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但是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

《现代汉语通论》语法 课后作业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172页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

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的四个主要特点。

语言中用来表示语法关系、表现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多种多样,重要的有:形态变化、词序变化、虚词运用等等。有的语言偏重于形态变化,例如法语、俄语;有的语言偏重于词序变化和虚词运用,例如汉语。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的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主谓结构”,词序一变化,“动词+名词”就构成了“述宾结构”,“形容词+名词”就构成了偏正结构。例如:我们同意(主谓关系)--同意我们(述宾关系)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

2.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的重要。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爸爸妈妈”和“爸爸的妈妈”意思不同。

3.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但是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

传播学(邵培仁第三版)课后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绪 论

1.传播学

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2.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是通过“事实陈述”而得出“价值判断”的一个命题论述。 3.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 4.传播本质

传播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 5.传播规律

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和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和隐蔽性。 绪 论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现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传播现象。它应该既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也包括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人类传播也是既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又包括内向传播、人际传播。总之,凡是客观地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并构成影响的现象,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什么?

传播学的研究宗旨,就是从人

《现代汉语通论》语法 课后作业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172页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

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的四个主要特点。

语言中用来表示语法关系、表现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多种多样,重要的有:形态变化、词序变化、虚词运用等等。有的语言偏重于形态变化,例如法语、俄语;有的语言偏重于词序变化和虚词运用,例如汉语。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的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主谓结构”,词序一变化,“动词+名词”就构成了“述宾结构”,“形容词+名词”就构成了偏正结构。例如:我们同意(主谓关系)--同意我们(述宾关系)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

2.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的重要。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爸爸妈妈”和“爸爸的妈妈”意思不同。

3.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但是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

《现代汉语通论》语法 课后作业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172页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

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的四个主要特点。

语言中用来表示语法关系、表现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多种多样,重要的有:形态变化、词序变化、虚词运用等等。有的语言偏重于形态变化,例如法语、俄语;有的语言偏重于词序变化和虚词运用,例如汉语。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的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主谓结构”,词序一变化,“动词+名词”就构成了“述宾结构”,“形容词+名词”就构成了偏正结构。例如:我们同意(主谓关系)--同意我们(述宾关系)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

2.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的重要。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爸爸妈妈”和“爸爸的妈妈”意思不同。

3.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但是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

传播学(邵培仁第三版)课后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绪 论

1.传播学

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2.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是通过“事实陈述”而得出“价值判断”的一个命题论述。 3.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 4.传播本质

传播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 5.传播规律

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和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和隐蔽性。 绪 论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现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传播现象。它应该既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也包括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人类传播也是既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又包括内向传播、人际传播。总之,凡是客观地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并构成影响的现象,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什么?

传播学的研究宗旨,就是从人

传播学(邵培仁第三版)课后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绪 论

1.传播学

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2.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是通过“事实陈述”而得出“价值判断”的一个命题论述。 3.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 4.传播本质

传播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 5.传播规律

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和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和隐蔽性。 绪 论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现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传播现象。它应该既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也包括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人类传播也是既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又包括内向传播、人际传播。总之,凡是客观地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并构成影响的现象,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什么?

传播学的研究宗旨,就是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