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参与DNA损伤修复的酶是

“不参与DNA损伤修复的酶是”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不参与DNA损伤修复的酶是”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不参与DNA损伤修复的酶是”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调控DNA损伤修复的miRNA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调控DNA损伤修复基因的microRNA

摘要:肿瘤的发生是个多级的过程,正常细胞的基因组受到各种各样的损伤而无法修复时,就有可能发生癌变转化为肿瘤细胞。细胞为了保护其基因组的完整性,会需要一套复杂的DNA损伤修复系统,当细胞的DNA受到损伤时,细胞就会启动该系统,引起细胞周期阻断、凋亡或者进行DNA损伤修复。放、化疗是通过引起DNA损伤而杀死肿瘤细胞的,也是一种主要的肿瘤治疗方法。损伤DNA修复蛋白,使细胞损伤无法修复,就能增加肿瘤放、化疗的效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microRNA(miRNA)参与DNA损失修复网络的调控过程。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小的非编码RNA,能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由于其本身的特性,miRNA在许多生命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探讨了miRNA在DNA损伤修复通路和肿瘤中的作用。

关键词:DNA损伤修复通路;miRNA;调控 1、前言

DNA损伤修复(DDR)通路是一个复杂的信号传导通路,在DNA损伤之后被激活。人体基因组DNA每时每刻都在遭受着来自体内外的各种因子的攻击而被损伤,细胞为了保护基因组的完整性,会启动DNA损伤修复系统,使细胞发生周期阻滞,最终细胞被修复或者凋亡[1]。许多研究已证实,

第五章 DNA损伤修复与重组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dna的损伤及修复

DNA损伤与修复 第五章 DNA损伤与修复 DNA damage and repair

dna的损伤及修复

第一节 DNA损伤的原因及后果 损伤的原因及后果

复制错误 电离辐射 烷化剂核苷类似物可 见 光mC

H+

P/ P

8-oxoG

U

dna的损伤及修复

DNA 损伤类型 细胞内源性损伤因素 DNA 复制错误; 复制错误; 自发损伤(碱基互变异构、碱基脱氨( 自发损伤(碱基互变异构、碱基脱氨(C-U,A-I) , ) 及碱基丢失等) 及碱基丢失等) 环境中的损伤因素 辐射(紫外线、 射线和电离辐射 射线和电离辐射); 辐射(紫外线、X射线和电离辐射); 化学致癌物(氧化脱氨, 化学致癌物(氧化脱氨,烷化剂或代谢活化物如 苯并芘、黄曲霉素等产生碱基加合物) 苯并芘、黄曲霉素等产生碱基加合物)

dna的损伤及修复

DNA 损伤类型(细分) 损伤类型(细分) 碱基脱落 碱基修饰 & 去氨基化 化学修饰 光损伤 链内交联 DNA-蛋白质 交联 DNA链断裂 DNA 重组

dna的损伤及修复

缺失碱基位点

dna的损伤及修复

化学损伤甲基化

氧化损伤

dna的损伤及修复

DNA受到大剂量紫外线照射时,形成二聚体 受到大剂量

损伤的修复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regeneration):组织损伤后,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

(一)再生的类型

1、完全再生:指再生细胞完全恢复原有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不完全再生:经纤维组织发生的再生,又称瘢痕修复。

(二)组织的再生能力

1、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s):如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等。

2、稳定细胞(stable cells):包括各种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

3、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s):包括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

(三)各种组织的再生

1、上皮组织的再生:

(1)被覆上皮再生:鳞状上皮缺损时,由创缘或底部的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向缺损中心迁移,先形成单层上皮,后增生分化为鳞状上皮。

(2)腺上皮再生:其再生情况以损伤状态而异。腺上皮缺损腺体基底膜未破坏,可由残存细胞分裂补充,可完全恢复原来腺体结构;腺体构造(包括基底膜)完全破坏时则难以再生。

2、纤维组织的再生:受损处的成纤维细胞在刺激作用下分裂、增生。

3、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软骨起始于软骨膜增生,骨组织再生能力强,可完全修复。

4、血管的再生:

(1)毛细血管的再生:出芽方式。

(2)大血管修复:大血管离断需手术吻合,吻合处两侧

损伤的修复--创伤愈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损伤的修复--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是指机体在外力作用下组织离断形成缺损后的愈合过程。包括各种组织再生和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的复杂组合,表现出各种过程的协同作用。

一、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伤口的早期变化组织损伤后,局部有血浆和白细胞渗出,并凝固形成血凝块。

伤口收缩损伤数日后,伤口边缘的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使创面缩小,这是由于伤口边缘新生的肌纤维母细胞牵拉所致。

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伤口底部长出肉芽组织,机化血凝块并填平伤口(约出现于第3天),之后,纤维团细胞产生胶原纤维(第5-6天),并逐渐转化成瘢痕组织。

上皮缺损后,周围上皮断端基底层细胞向创面移动并分裂增生覆盖创面,之后上皮进一步分化,依不同部位形成各自的特征。若创面过大,往往需要植皮。

二、愈合的类型

根据损伤的程度及有无感染,分为三型:

一期愈合:(1)伤口创缘整齐,对合严密,无感染

(2)缝合后,炎症反应轻,肉芽组织增生

(3)愈合时间短,形成瘢痕少

二期愈合:(1)创口大,边缘不整,坏死组织多

(2)伤口收缩,肉芽组织增生、修复创口

(3)愈合时间长,大量结缔组织增生

(4)伤口愈合后,形成较大瘢痕

痂下愈合:伤口表面渗出液,坏死物干燥后形成硬痂,在痂下进行愈合,其后痂

真核生物DNA复制中起主要作用的酶是() A.单链DNA结合蛋白 B.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

细胞与组织的适应与损伤修复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适应 : 细胞和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 外环境中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产生的 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形态结构方面的适应性变化,表现为萎 缩、肥大与增生、化生等。

一、萎缩 atrophy 定义: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

细胞的体积变小。

分类:萎缩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萎缩与年龄有关; 病理性萎缩根据原因不同分为

以下类型。3

病理性萎缩的分型

萎缩的病理特点

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色泽加深, 间质增生 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细胞数减少,萎缩 细 胞浆内可见脂褐素颗粒。 间质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可以增生,甚 至使器官的体积增大,即假性肥大。 对机体的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下降,轻度 萎缩则有可能恢复,重度则最终导致细胞的死 亡。5

脑萎缩

心肌萎缩

正常心肌

二、肥大 hypertrophy定义: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 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分类: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 在细胞肥大通常具有功能代偿意义 即属于代偿性肥大。 由激素引发的肥大称内分泌性(激 素性)肥大。

左心室肥大10

三、增生 hyperplasia定义: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 增生与肥大通

重度损伤实际修复过程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首先,我们看一下需要用到的宝贝:

第一步:将砂纸包裹在垫木上。

第二步:将伤痕地方稍加打磨,提高油漆或补土的附着力。

第三步:将补土涂抹在有沟壑或者凹陷的地方(如果漆面破损小于1mm或者无明显凹凸感,此步

骤可忽略)

第四步:等待干燥(如果漆面破损小于1mm或者无明显凹凸感,此步骤可忽略)

第五步:把涂抹过补土的地方打磨平滑(如果漆面破损小于1mm或者无明显凹凸感,此步骤可

忽略)

第六步:将补漆笔拧在迷你喷枪上,喷涂创面。(小贴士:请先在报纸上试喷;如果颗粒感比较强,需要将附送的

稀释剂加入到补漆笔中)

第七步:在修复过的漆面上再喷上驳口金油,增进修复效果。

结束:

打印时间:2013-7-21

共 23 页

第 6 页

打印时间:2013-7-21

共 23 页

第 7 页

打印时间:2013-7-21

共 23 页

第 8 页

打印时间:2013-7-21

共 23 页

第 9 页

打印时间:2013-7-21

共 23 页

第 10 页

打印时间:2013-7-21

共 23 页

第 11 页

打印时间:2013-7-21

共 23 页

第 12 页

打印时间:2013-7-21

共 23 页

第 13 页

打印时间:2013-7-21

共 23 页

第 14 页

打印时间:2013-7-21

共 23 页

第 1

实验二__质粒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遗传分子生物学实验

质粒DNA 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实验二 质粒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遗传分子生物学实验

一 实验目的了解限制性内切酶作用的原理、特点和酶切质粒DNA的试验方法 了解限制性内切酶作用的原理、特点和酶切质粒DNA的试验方法 DN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特异性核酸序列的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特异性核酸序列的 DNA DNA水解酶。是体外剪切基因片段的重要工具,所以常常与核酸聚合酶、 DNA水解酶。是体外剪切基因片段的重要工具,所以常常与核酸聚合酶、 水解酶 连接酶以及末端修饰酶等一起称为工具酶。 连接酶以及末端修饰酶等一起称为工具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仅是 DNA重组中重要的工具,而且还可以用于基因组酶切图谱的鉴定。 DNA重组中重要的工具,而且还可以用于基因组酶切图谱的鉴定。 重组中重要的工具

遗传分子生物学实验

第一类( 第一类(I型)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识别点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 附近的一些核苷酸上切割DNA分子中的双链,但是切割的核苷酸顺序没 附近的一些核苷酸上切割DNA分子中的双链, DNA分子中的双链 有专一性,是随机的。这类限制性内切

病理学损伤修复含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1 下列各种细胞再生能力最强的是: A.表皮细胞 B.平滑肌细胞 C.肾小管上皮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E.软骨母细胞

2 下列具较强再生能力又有很强分化能力的细胞是: A.表皮细胞

B.呼吸道粘膜被覆细胞 C.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D.原始间叶细胞 E.内分泌腺上皮细胞

3 下列能促进纤维母细胞增生的是: A.层粘连蛋白 B.肿瘤坏死因子 C.干扰素-α D.肝素 E.前列腺素E2

4 肉芽组织转化为瘢痕组织的过程中不会发生: A.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增多 B.炎症细胞消失 C.玻璃样变

D.毛细血管闭合、退化 E.纤维母细胞减少

5 关于创伤一期愈合正确的是:

A.无感染故无炎症,仅有表皮再生,无肉芽组织生长 B.无感染,有轻度炎症,表皮再生先于肉芽组织生长 C.无感染故无炎症,表皮再生先于肉芽组织生长

D.无感染,有轻度炎症,肉芽组织生长填平伤口后表皮再生覆盖 E.无感染故无炎症,肉芽组织生长填平伤口后表皮再生覆盖 6 关于再生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A.一侧肾脏摘除后,另一侧肾脏体积增大 B.胃肠道粘膜缺损后由表层上皮增生修补

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练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练习

(40分钟 100分)

一、基础全面练(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某生物体内的嘌呤碱基占总数的44%,嘧啶碱基占总数的56%,该生物不可能是( )

A.T2噬菌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大肠杆菌 D.酵母菌和人 2.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 C.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细胞核中合成

D.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3.已知DNA分子中,碱基对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C与G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在一个双链DNA分子片段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因此在这个DNA片段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 ) A.200和400个 B.44个和510个 C.2个和400个 D.2个和510个

4.让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图中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