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学概论教学大纲”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环境学概论教学大纲”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环境学概论教学大纲”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环境学概论》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环境学概论》教案

Teaching Plan for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 Science 学时:48 学分:3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

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环境与规划学院 《环境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标:认识和掌握环境的科学涵义,掌握环境的组成及其分类。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环境问题的分类,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理解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了解环境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理解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环境科学中环境的含义,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实质,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难点是环境的概念和环境问题的实质。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辅助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下划线部分表示讲课提纲)

第一节 环境及其组成

一、环境(environment)的概念

环境一词最早见于《元史· 余阙传》“环境筑堡寨,选精甲外捍,而耕稼于中。” 环:围绕;境:疆土。

从哲学的角度来定义:相对

老年学概论教学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老年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老年学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课 【教学学时】32学时 【课程学分】2学分

【开课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选用教材】《老年学概论》(201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邬沧萍、姜向群主编

【参考教材】 1.《老年社会工作》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刘静林主编 (2009.8) 2.《老年权益保障教程》 长沙民政学院自编教材江浪、陈卓颐主编

3.《民政与社会工作》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曾岗、刘志红主编 【课程性质、目的】 一、课程性质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体制的急剧转型,传统的养老方式以及计划经济时代的老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且我国老年学专业人才奇缺,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对老龄工作的组织、制度和社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老年学概论》的编写和出版适应了高校老年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需要,概括性地介绍和阐述了老年学的基本内容,对老年学专业的内容起到引导的作用,为专业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对老年学的深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课程目的:

1、学生能说明人口老龄化的产生、经过、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等基本知识。

2、学生能说明衰老

环境学概论试卷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环境学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

1、当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时,烟流的形状呈 形。

2、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 dB和

dB。

3、污水的二级处理常用 法和 法。

4、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 、 和

5、环境问题按成因分为 环境问题和 环境问题。 6、常用 和 表示农药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

7、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 8、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 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9、酸雨是由于燃料燃烧和天然排放的 和 所造成的。

10、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以划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书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书法》 课程英文名称:Three words training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先修课程:《中国书法史》 授课时间: 周三下午5-6 7-8 授课对象: 2015小学数学 2015小教语文 开课院(系): 师范学院 任课(/助课)教师姓名/职称: 丁启进讲师 编写人姓名/职称: 使用教材:选用教材:《院校书法教程》,师范院校书法教育学术委员会编,西泠印社出 授课地点:10A-105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18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版社2007年八月第四次应刷 教学参考资料: (1)《书法》,邱振中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2)《书法技法新论》,沃兴华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3)《启功给你讲书法》,启功,中华书局,2005年10月第1版。 课程期末考核方式:开卷( √) 闭卷( ) 课程论文( ) 实操( ) 联系电话: 13620032188 Email: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课堂、电话方式答疑。

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41fx05课程性质:必修 学分:2 总学时:54

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

一、课程介绍

《传播学概论》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重点应放在让学生了解传播研究的对象和主要理论,要求对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着重讲解,并着重通过传播案例的解读,来培养学生对传播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后续课程提供理论知识的积累。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使学生了解传播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掌握大众传播学的相关研究,通过经典的传播案例解读来扩展学生对传播现象的理解能力,并以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传播理论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传播现象解读能力,这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应尽量注重对学生对传播现象的理论剖析,以便为今后的专业编导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环境学概论实习报告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环境学—

概论—

野外实习报告—

县(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

系别: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班级:2014级地理科学班 学号:141001010058 姓名:刘洋 指导老师:向刚

时间:2015年12月24日

一、 实习地点:石阡县城、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鸳鸯湖湿地公园 二、 实习时间:2015年12月12日-----2015年12月15日 三、 实习天气:三天均为阴,且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 四、 实习内容:

1) 通过对佛顶山自然保护区、鸳鸯湖湿地公园的实地考察,总结其主要自然景观及生物多样性特点,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和意见。

2) 对石阡县城城区及周边环境质量进行调查,调查环境污染源分布情况,估计污染物数量,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调查内容包括:

a.水环境状况 b.大气环境状况 c.声环境状况: d.固体废弃物状况 e.土壤环境状况

3) 石阡县城及周边村寨农药、化肥使用情况。

五、 实习地点介绍:

1) 石阡县: 石阡县地处湘西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带,石阡

县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东南高、西北低,岩溶地貌明显。石阡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暖湿共节,无霜期长。石阡县幅员面积3599.15平方公

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72 课程名称:环境土壤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Soil Science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54 学 分:3.0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化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土壤在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和分类,土壤中碳、氮、硫、磷与环境质量,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硒、氟、碘及其环境行为,土壤重金属元素与环境质量,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与环境质量,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与环境,土壤退化过程与环境质量,污染土壤的修复,土壤环境工程,环境土壤学的研究方法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环境土壤学是研究自然因素和人为条件下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影响及其调控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土壤质量与生物品质、土壤与水和大气质量的关系、土壤元素丰缺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土壤与其它环境要素的交互作用、土壤质量的保护与改善等土壤环境工程的相关研究与应用,环境土壤学是一门新兴的土壤学与环境科学等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土壤在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

《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411

课程名称:环境生物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Biolog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54 学 分:3.0

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环境生物学主要探讨生物与受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理。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化学、普通生物学等相关科学的交叉学科,它包含了污染生态学、生态毒理学等不同分支学科的内容,该学科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人类及生物产生的效应以及人类和生物对这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产生的响应,其目的在于为维护人类生态健康,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和自然资源提供科学基础,促进环境和生物相互关系以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和对生物体的危害,以及生物体在净化环境污染中的作用,使学生充分理解环境污染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深层次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从吸收到排泄的整个行为过程,和环境污

《农业概论》教学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农业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字体:宋体小四加粗)

1.课程代码: 2.课程中文名称: 农业概论

3.课程英文名称: An Introduction to Agriculture 4.课程总学时数: 51 5.课程学分数: 3 6.授课对象: 本科 7.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农业概论》是一门综合性、概括性很强的课程,大部分内容涉及时政、发展现状和趋势等方面。《农业概论》是农业科学和农业产业在经济、科技、政策与实践的结合,是农业科学的高度浓缩与发展,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入门科学。其作用是让学生全面了解世界农业和我国农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农业与农村、农民的关系,农业与国民经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农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今后从事农业科技、管理、教育等工作打好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从宏观上分析农业问题、解决农业问题的能力,以较好地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内容共

美学概论 教学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美学概论 教学大纲

导论

一、学科形成过程及其性质

1 美学学科的形成过程 (1)古希腊时期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美是和谐与比例” 苏格拉底论美和善 柏拉图的“美的理念”

亚里士多德以“艺术摹仿说”为核心的美学思想 (2)古罗马时期

很大程度上是对古希腊的延续 (3)中世纪

宗教神学的附庸 (4)文艺复兴时期

美学思想不断产生 (5)18世纪启蒙时期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母嘉通出版《美学》,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

(6)德国古典美学:美学史上的第一座高峰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

②黑格尔:三卷本《美学》巨著

(7)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三大革命性意义:奠定理论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