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尔雅《诗经》导读答案

“超星尔雅《诗经》导读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超星尔雅《诗经》导读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超星尔雅《诗经》导读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22超星尔雅《诗经》导读课后作业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单选题(共50题,50分)

1、《诗经·小雅·湛露》中的“湛露”指的是()。

A、浓艳的女子

B、湛江的露水

C、浓郁的露水

D、湛江的冰露

正确答案: C

解析:

2、“爱护民众”是对()的解释。

A、大卷

B、大贤

C、大武

D、大濩

正确答案: D

解析:

3、先秦诸子学派()最忠实地继承了西周礼乐文明。

A、儒家

B、法家

C、兵家

D、纵横家

正确答案: A

解析:

4、《小雅·天保》这一首诗篇成于()时期。

A、周康王时期

B、周昭王时期

C、周穆王时期

D、周宣王时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5、以下哪一位是西周早期的君主()

A、周穆王

B、周幽王

C、周康王

D、周厉王

正确答案: C

解析:

6、()中记录周公教育子孙在享受舒适生活之前,要先知道农耕稼穑的艰难。

A、《尚书·无逸》

B、《尚书·尧典》

C、《尚书·舜典》

D、《尚书·禹贡》

正确答案: A

解析:

7、秦穆公宴饮晋文公,曾向对方赋的第一首诗是()。

A、《小雅·伐木》

B、《小雅·小旻》

C、《小雅·鹤鸣》

D、《小雅·采菽》

正确答案: D

解析: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小雅·出车》中的诗句()

A、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D、设此旐矣,建彼旄矣

正确答案: B

解析:

9、以下哪

尔雅《诗经》导读课后习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1.1

1【单选题】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单选题】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

(南宋时人廖刚,以“诗经讲义”为自己著述冠名)

C、北朝 D、北宋

3【判断题】《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产物,它最早是用于歌唱的唱词,后来由于礼崩乐坏,曲调消失,词与乐谱等歌唱表演因素脱离而得以保留,我们才开始以读的方式来欣赏《诗经》。

1.2

什么是《诗经》六义?

1、《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六义”进行了划分: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风、雅、颂——指《诗经》的体式 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2、风即十五国风,是各地

尔雅《诗经》导读课后习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1.1

1【单选题】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单选题】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

(南宋时人廖刚,以“诗经讲义”为自己著述冠名)

C、北朝 D、北宋

3【判断题】《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产物,它最早是用于歌唱的唱词,后来由于礼崩乐坏,曲调消失,词与乐谱等歌唱表演因素脱离而得以保留,我们才开始以读的方式来欣赏《诗经》。

1.2

什么是《诗经》六义?

1、《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六义”进行了划分: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风、雅、颂——指《诗经》的体式 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2、风即十五国风,是各地

2018年尔雅《诗经》导读课后习题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尔雅《诗经》导读课后习题答案

1.1 1

【单选题】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

【单选题】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 C、北朝 D、北宋 3

【判断题】《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

读物。(?) 1.2 1

【单选题】以下哪一部文献中是将“六义”称为“六诗”,(C) A、《毛诗序》

B、《周易》 C、《周礼》 D、《毛诗正义》 2

【单选题】“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是郑玄对“六义”中(A)的解释。 A、“赋” B、“比” C、“兴” D、“风” 3

【单选题】根据郑玄的解释,“颂之言诵也,容也。”中“容”的意思是(C)。

A、容量 B、状态 C、舞蹈 D、容貌 4

【单选题】“主文而谲谏”中的“谲谏”与以下哪一种劝诫方式类似,(B) A、正谏 B、讽谏 C、忠谏 - 1 - D、戆谏 5

【判断题】东汉时

2017年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1.1

1【单选题】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单选题】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

(南宋时人廖刚,以“诗经讲义”为自己著述冠名) C、北朝 D、北宋

3【判断题】《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产物,它最早是用于歌唱的唱词,后来由于礼崩乐坏,曲调消失,词与乐谱等歌唱表演因素脱离而得以保留,我们才开始以读的方式来欣赏《诗经》。

1.2

什么是《诗经》六义?

1、《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六义”进行了划分: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风、雅、颂——指《诗经》的体式 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2、风即十五国风,是

2017年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1.1

1【单选题】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单选题】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

(南宋时人廖刚,以“诗经讲义”为自己著述冠名) C、北朝 D、北宋

3【判断题】《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产物,它最早是用于歌唱的唱词,后来由于礼崩乐坏,曲调消失,词与乐谱等歌唱表演因素脱离而得以保留,我们才开始以读的方式来欣赏《诗经》。

1.2

什么是《诗经》六义?

1、《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六义”进行了划分: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风、雅、颂——指《诗经》的体式 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2、风即十五国风,是

2017年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1.1

1【单选题】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单选题】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南宋时人廖刚,以“诗经讲义”为自己著述冠名) C、北朝D、北宋

3【判断题】《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产物,它最早是用于歌唱的唱词,后来由于礼崩乐坏,曲调消失,词与乐谱等歌唱表演因素脱离而得以保留,我们才开始以读的方式来欣赏《诗经》。 1.2

什么是《诗经》六义?

1、《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六义”进行了划分: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

《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风、雅、颂——指《诗经》的体式 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2、风即十五国风,是各地的音乐曲调,

2017年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1.1

1【单选题】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单选题】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南宋时人廖刚,以“诗经讲义”为自己著述冠名) C、北朝D、北宋

3【判断题】《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产物,它最早是用于歌唱的唱词,后来由于礼崩乐坏,曲调消失,词与乐谱等歌唱表演因素脱离而得以保留,我们才开始以读的方式来欣赏《诗经》。 1.2

什么是《诗经》六义?

1、《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六义”进行了划分: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

《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风、雅、颂——指《诗经》的体式 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2、风即十五国风,是各地的音乐曲调,

2017年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1.1

1【单选题】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单选题】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

(南宋时人廖刚,以“诗经讲义”为自己著述冠名) C、北朝 D、北宋

3【判断题】《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产物,它最早是用于歌唱的唱词,后来由于礼崩乐坏,曲调消失,词与乐谱等歌唱表演因素脱离而得以保留,我们才开始以读的方式来欣赏《诗经》。

1.2

什么是《诗经》六义?

1、《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六义”进行了划分: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风、雅、颂——指《诗经》的体式 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2、风即十五国风,是

2017年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1.1

1【单选题】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单选题】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南宋时人廖刚,以“诗经讲义”为自己著述冠名) C、北朝D、北宋

3【判断题】《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产物,它最早是用于歌唱的唱词,后来由于礼崩乐坏,曲调消失,词与乐谱等歌唱表演因素脱离而得以保留,我们才开始以读的方式来欣赏《诗经》。 1.2

什么是《诗经》六义?

1、《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六义”进行了划分: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

《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风、雅、颂——指《诗经》的体式 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2、风即十五国风,是各地的音乐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