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读后感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读后感”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读后感”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读后感”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节选)

康德

在道德品质上,唯有真正的德行才是崇高的。然而也有某些善良的内心品质是可爱的和美好的,并且就它们与德行是和谐一致的而论,也应该看作是高贵的,尽管它们确切说来并不能够说就是属于道德性的心性的。有关这一点的判断,是微妙而复杂的。确实,我们不能称那种心情就是有德的,它只是那些行为的一个来源——那些行为的确也出自德行,但其基础却只是以偶然的方式而与德行相一致,而就其本性来说却往往是与德行的普遍规律相抵触的。某些温情好意——那是很容易形成一种强烈的同情感的——乃是美好可爱的;因为它表明了对别人命运的善意的同情,而德行的原则也同样地会引导到那里。不过这种善良的情感同时却是软弱的,而且总是盲目的。因为假设这种感情在推动着你,要你花钱去帮助一个困苦的人,而你又欠了另一个人的债,这样就把你置于一种无法严格履行正义的义务的地位了。所以,这种行为就显然不可能是出自任何德行方面的意图,因为这样一种情况不可能诱导你为了这一盲目的幻念而去牺牲一种更高的责任。反之,当对全人类的普遍的友善成为了你的原则,而你又总是以自己的行为遵从着它的话,那时侯,对困苦者的爱始终都存在着,可是它却是被置于对自己的全盘义务的真正关系这一更高的立场之上的。普遍的友

论中国读后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精选公文范文--------------------------

论中国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论中国读后感

中国和美国,地广人稠。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庞杂;一个发展迅猛,领先世界。中美两国遥远的地区性差异加上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注定难以相互包容。因此,如何成功地发展两国的外交关系对所有领导人来说都是一大难题。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始终将利益与意识形态明确区分的。作为一个党员,我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作为一个21世纪的青年,我也喜欢美国的电影,喜欢超级英雄,甚至还翻译过美剧和动画。我认为,排除政治因素,这些都是全世界的财富。在政策方面,中国领导人主张独立自主,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向国外传播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决拥护者,基辛格声称:“美国坚持通过施压和激励来实现价值观的----------------精选公文范文----------------

1

---------------------------------精选公文范文--------------------------

普适性,也就是干涉别国的内政。”在外交

《君主论》读后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基于“政治生存逻辑”重新解读《君主论》

《君主论》读后感

——对君主保持权力的重新解读

韦朋飞 S31314026

《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的一部非常出名的著作,其中这本书的思想抛弃了以前政治思考中对于道德的思考,着重思考的是君主如何获得与保持权力,首次把权力作为政治学研究与思考的重点。书中中阐述了马基雅维利对当时文艺复兴时期历史的一些了解和对政权分类的一些观点。论述了君主国的种类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君主国包括:世袭的、混合的、市民的、教会的这么四种,获取君主国的方式包括: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依靠他人的军队和依靠幸运获得、通过犯罪方式获得。对于君主在保持权力上,君主应该依靠两种手段,一种是法律,另一种是军队。君主在驾驭臣民时要抛弃仁义道德,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但是君主要避免受到臣民的轻视与憎恨。

其中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所谓的把君主比喻为狐狸和狮子的理论了。“君主既然必须懂得善于运用野兽的办法,他就应当同时效法狐狸和狮子。由于狮子不能够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狸则不能够抵御豺狼。因此,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然而那些单纯依靠狮子的人们却不能理解这点。”狮子象征着权势,而狐狸代表奸诈。君主不能

君主论读后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君主论》读后感

———浅析人性与道德

公管1001 汪玲

哲人卢梭对《君主论》的评价是:“马基雅维里自称是在给君

主讲课,其实他是在给人民讲大课。”而这大课的重要内容即是对人性和道德的探讨。必须承认,社会的规范运行并没有我们理想的那样符合高尚的道德,正如我们每一个人虽然都被教育、接受和认可了道德和正义,但不能不承认自己还是摆脱不了为人的一些不那么高尚的本性,不管是公开的还是私下的,我们并不能完全做到道德上的无懈可击。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应该理解政治运行的一些看起来不那么符合道德的规则。它可能没有马基雅维里所说的那么赤裸裸,但确确实实是有着他所说的那些规则。马基雅维里可以说是历史现实第一位冷静无情的解剖师,对马基雅维里最忠实的诠释,就是他身后的整部历史:历史上的杰出领袖可以通过高尚道德情操将人们团结起来,但是如果囿于道德规范而不使用政治手段的话,他们在政治上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正因为如此,唐太宗、宋太祖之类盛世君王才会在有治世美名的同时,也留下玄武门事件、杯酒释兵权之类的谈资。古今中外的政治领袖概莫能外。

显然,马基雅维利的人性恶理论是《君主论》整本书的立论基础。马基雅维利是把性恶论引进政治学的始作

《正义论》读后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1

浅谈罗尔斯《正义论》以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一个精致的正义论体系

--浅谈罗尔斯《正义论》以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正义是人类社会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它既是构建合法社会制度的理论基础,也是构建道德体系的理论基础。它广泛渗透在法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伦理学诸领域中,自古至今,历久常新,成为哲学家、思想家探究的根本问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对公平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无知之幕”和“原初状态”的理论预设为前提,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并论述了正义分配的平等自由原则和机会公平与差别原则,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证了自由与公平、个人与国家、机会与结果等广泛的社会政治问题,力图为现代西方社会重建“公平正义”的道德基础。他的学说,对西方政治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引发了西方学界对“公共理性”与社会行为、个人权利与社会共同体要求、个人价值与社会正义、社会多元与社会统一、自由与平等、民主与秩序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广泛讨论,从而形成了当今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大繁荣局面,以致这一部几近二十年的呕心沥血之作,被誉为是二战后“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著作”。

1 2

浅谈罗尔斯《正义论

《君主论》读后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治企如治国

——读《君主论》有感 满开迪①

[摘要] 君主国和企业存在有种种的共同点,借此说明企业与君主国的治理之道也是相似的。当然,企业毕竟不是君主国,其管理的方式方法必然不能完全照搬马基雅维里的治国思想,但在此我要依照君主受人爱戴的经验,论述如何做个受人尊敬事业有成的管理者。

[关键词] 《君主论》 君主 管理者 尊重

[正文]

《君主论》是意大利的政治家,外交家,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对当时政事的长期经验和对古代政事的不断钻研而获得的,并且他对这种知识长时期的孜孜不倦的加以思考和检验,确保理论的真理性。

我不想再研究马基雅维利的人性恶理论,即使这是本书的理论基础,但是也不否认马基雅维里认为君主应该校法狮子与狐狸,不择手段,使用各种权术与计谋。在这里,我只是想通过本书对君主的建议来阐述做一名管理者应注意的一些方面。

《君主论》中指出“君主国不是世袭的就是新的”②。君主国的种类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君主国包括:世袭的、混合的、市民的、教会的这么四种,获取君主国的方式包括: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依靠他人的军队和依靠幸运获得、通过犯罪方式获得。从君主的角度来考虑,他获得权

君主论 读后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君主论》读后感

廖权英 社科1213 3120101017

在文明史的课本上看到马基雅维利的那句话:君主须具有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为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好奇这是怎样的人,可以在文艺复兴时期带着这样的思想,于是翻开了《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因《君主论》而恶名昭彰,他变成玩弄权术、邪恶、狡诈、阴险等的代名词。但17世纪,弗兰西斯·培根赞赏马基雅维利的敏锐洞察力:“我们必须感谢马基雅维利和那一类的作家,他们毫不掩饰地宣称和描绘人们在怎样做,而不是人们应该怎样做。”他的洞见使“人应当怎样”和“人实际是怎样的”这两个问题分开,宣告存在于理想中的“完美”制度和受限于种种现状的“现实”制度完全是两码事。他的种种观点都带有时代的影子,书中举的例子和人物我并不是很了解,但他直面现实让我很是触动。

他说,人性本恶,“他们是忘恩负义的、容易变心的,是伪善者,是伪装者,是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当你对他们有好处时,他们是整个儿属于你的。当需要还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和自己的子女,可是到了这种需要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弃你了”。其实这句话我们现在读来并不陌生,多少人告诫:

《自杀论》读后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自杀论》读书笔记

在没有读过《自杀论》之前,我对于“自杀”的理解仅局限于很简单粗略的“个人因为想不开而用某种方式终结生命”,一直都认为自杀只是一种个人自发行为,即使是多人短时间内同时自杀也只是一种巧合,它的影响范围比较小。认真读过《自杀论》后,才知一场自杀背后的风起云涌,才知原来可以用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一个看起来如此定性的社会问题。作为我社会学入门的第一本书,它给我带来的震撼与思考是极大的。

通读全书,本书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传达“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冲突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自杀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与他人、社会紧密相关的”这一核心观点。

迪尔凯姆在开篇导论中即对”自杀“下了很明确的定义:由死者本人完成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且本人清楚地认识到这种行动的后果,由此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死亡。基于这一定义,我们能够对自杀这一行为有一个直观清楚的认识,比如自杀未遂也算自杀,而动物自杀被明显排除在外,这个定义也为自杀划定了很好的范围界定。“自杀”这一病态的社会现象成为了分析研究对象,作者将对其进行由表及里抽丝剥茧的研究和探讨。

《自杀论》分为三编,非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和社会类型以及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自杀。在第一编中,作者首先针对人

君主论读后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君主论》读后感

马基亚维利是意大利著名政治家,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的意大利割据势力十分严重,各城邦国家间的彼此仇视使意大利丧失了中世纪时期在商业和贸易方面的领先地位,而且因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而备受西班牙、法国、德国和奥地利的蹂躏。马基亚维利主张建立统一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结束意大利的分立状态。

《君主论》主要是研究统治者统治技术的政治著作。在此书中,作者将统治者的统治准则和道德律令分开来,他鼓吹国家强权,认为统治者可以在某些情况下不必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只要有效,并有宜于统治,那么就算是违背社会道德的,也可行。因为在国家破亡的危急关头,一位强有力的君主来治理和统治意大利是当务之急。

一、军队

“所有的君主国,不论是新君主国,旧君主国,还是混合君主国,其执政之基在于良好的法律和优秀的军队”。作者看到自己的国家曾在雇佣军的战争下,一步一步走向失败,衰落,深刻体会到组织一支由臣民,市民或属民组成的军队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军事艺术是统治者的唯一艺术。它不仅能够使天生为君主的人保持自己的地位,还多次使许多平民出生的人登上君主之位。反之,不懂或较少考虑军事问题时,君主就会亡国。”作者一语道破君主统治的要害,军事无疑是统治的最高要求,也是最

博弈论读后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1
【bwwdw.com - 博文网】

博弈论读后感

通过这次课程的学习,我感到我们的生活其实与博弈问题息息相关,而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博弈战场上,我们怎么能使得自己在博弈场上获得最大的利益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了。所以,博弈论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阅读了王则柯、李杰编著的《博弈论教程》一书,收获颇多。

此书一共分为九章,通过自己对整本书的阅读以及结合老师上课的详细解说,可以认为博弈大致有以下几种分类,按照博弈各方是否同时决策可以分为:同时决策博弈(静态博弈)、序贯决策博弈(动态博弈)、同时决策博弈与序贯决策博弈的混合博弈。按照大家是否清楚各种对局情况下每个人的得益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自由组合一下啊,就会发现博弈的四大部分: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一、同时决策博弈

1、纳什均衡的定义:在博弈G=﹛S1,…,Sn:u1,…,un﹜中,如果由各个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的某个策论组合(s1*,…,sn*)中,任一博弈方i的策论si*,都是对其余博弈方策略的组合(s1*,…s*i-1,s*i+1,…,sn*)的最佳对策,也即ui(s1*,…s*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