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16: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下科学学案

1.小车的运动 主编人 高辉 学 校 【学习目标】

1、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

2、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 3、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 【课前准备】

1、玩具小车、木板、线绳、米尺、秒表、螺丝帽(大小一样)。 2、观察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过程】

探究1.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我的玩法:用手推或拉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我的发现:推和拉都会产生 , 和 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 探究2.小车过桥。

我的玩法: 。 我的发现:推力和拉力有 和 。 探究3.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我的猜想: 。 我的方案:可以参照课本第3页的图。

第一步:用1个螺丝帽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所使用的时间。 第二步:用3个螺丝帽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所使用的时间。 第三步:用5个螺丝帽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所使用的时间。 我的记录:

螺丝帽的拉力 第一次 小车运动的时间(秒)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时间 审核人 班 级 彭向阳 时间 姓名 等级 小组 1个螺丝帽 3个螺丝帽 5个螺丝帽 我的发现:小车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越大,小车运动得就越快。实验时,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这样的实验叫做 。 【课堂达标】 1、画龙点睛

(1)推和拉都会产生 , 和 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 (2)推力和拉力也有 和 。

(3)通过实验发现:小车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拉力越 ,小

车运动得就越快。

(4)通过实验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或 。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有向 的拉力,推小车时推力是往 的,由此我发现推力和拉力都有 。 2、当好法官

(1)不同的小车从同一座桥上往下滑,滑出去的距离是一样的。( ) (2)做实验时,需要多做几次,得出的数据才更科学。 ( ) (3)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而且方向和大小都是一样的。 ( ) 3.科学与生活

用手推和拉一个同样重的物体,感觉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拓展活动】

运动的小车为什么会自己停下来?我们共同研究。

三下科学学案

2.滑梯的启示

主编人 高辉 学 校 【探究目标】

1.知道摩擦力是生活、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的力;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增大有益摩擦力、减小有害摩擦力的方法。

2.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做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探究;能通过观察、体验和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摩擦力做出合理的假设;能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交流,做好实验记录。

【重点、难点】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课前准备】

纸、木块、粗糙的木板、比较光滑的木板、线绳、弹簧秤、砝码等。 【探索导航】你玩过滑梯吗?从滑梯上下滑的速度与什么有关系?让我们一起

来研究吧。

【课堂探究】

一、探究1.体会摩擦力。

(1)我用手在桌面上摩擦。我的感觉: 。 我的手下垫上白纸,再在桌面上摩擦。我的感觉: 。 (2)我拉动蹲在地上的体重较重的同学。我的感觉: 。 我拉动蹲在地上体重较轻的同学。我的感觉: 。 通过探究我发现:当我们在桌面或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时,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桌面或地面之间有 。 二、探究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我用的材料: 我的方案:

(1)选择表面光滑和粗糙的两块木板,在两块木板上面分别用同样的速度拉动同一个木块,看看分别用多大的力,并记录下来,比较两个实验所用力的大小。 (2)将木块放在光滑的木板上,在木块上先后放不同数量的砝码,分别用同样的速度拉动木块,比较两次实验用力的大小。 我的记录:

审核人 班 级 彭向阳 时间 姓名 等级 小组 实验次数 1 2 3 4 改变的因素 保持不变的因素 我的发现 我的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被拉动物体的轻重有直接关系。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 ,接触面越光滑, 就越小;被拉动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被拉动物体越轻,摩擦力就越 。 【课堂达标】 (一)画龙点睛:

(1)在地面上拉一个物体时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 )。 (2)手按在桌面上推,很费力,是因为( )与( )之间有摩擦力。 (3)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同的花纹是为了( )摩擦力。 (二)小法官:

(1)往结冰的路面上撒煤灰,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 ) (2)我们在走路时与地面有摩擦力,跑步时就没有摩擦力。( ) (3)生活中离不开摩擦力,摩擦力越大越好。 ( ) (三)我会选:

(1)下列例子中,增大摩擦力的是( ) A.在百米赛跑时,采用助跑器 B.在自行车比赛前,向车轴中加机油 C.路面结冰后,在冰面上撒些渣土 (2)下面几种情况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走路时,鞋底和地面的摩擦 B.刷牙时,牙刷和牙齿之间的摩擦 C.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 (四)科学与生活:我知道生活中可以怎样增大有益摩擦力?

答:

【拓展活动】

我的思考:自行车的哪些地方需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减小摩擦力。

三下科学学案

3.跷跷板 主编人 高辉 学 校 【学习目标】

1、制作一个简易的杠杆尺。

2、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天平的主要构造;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学习重、难点】通过实验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 【课前准备】

1、玩一玩跷跷板,体会跷跷板的平衡与什么因素有关。

2、支架、细木条、萝卜(也可用其他物体代替)、细铁丝等材料。 【课堂探究】

一、制作一个简单的杠杆尺。 制作方法:

1、用均匀的木条(或塑料尺)作杠杆尺,把杠杆尺的中点固定在支架上,固定处能活动。

2、在杠杆尺两端距中点等距离的地方各穿3个孔。

3、把萝卜切成方块(6个相同),中间用细铁丝穿上,铁丝两头弯上钩,就成了钩码。

二、用你制作的杠杆尺,来研究使杠杆尺平衡的条件。 次 数 1 2 3 4 杠杆尺左边 格字数 钩码数 杠杆尺右边 格字数 钩码数 审核人 班 级 彭向阳 时间 姓名 等级 小组

三下科学学案

6.指南针 主编人 高辉 学 校 【学习目标】

1.知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是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做成的;会利用指南针测定方向。

2.了解指南针的使用过程及制作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了解指南针的历史,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活动准备】

搜集指南针的有关资料、准备条形磁铁、指南针、缝衣针、剪刀、胶棒、透明塑料碗、线、吹塑纸、纸片等。

【探究导航】指南针是远足必备品,可以借助它辨别方向。指南针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我们一起研究吧! 【探究过程】 我的搜集:

一、交流1.观察认识指南针的构造和原理。 (1)请仔细观察,看看指南针上都有些什么?

我的发现: (2)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

我认为: 二、交流2.了解指南针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1)我的交流:首先要把 放平,待指针停止摆动时,就能指出南、北方向。转动底盘,使底盘上的南北刻度线与指针重合,根据底盘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周围各种景物的方向了。

(2)我的活动:利用指南针找一找自己的东边、南边、西面、北面、东南、西北分别是哪个同学?答:我的东边是 ;南边是 ;西面是 ;北面是 。

审核人 班 级 彭向阳 时间 姓名 等级 小组 交流3.了解指南针的历史。

(1)我的交流:早在 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后来,人们又发明了 。

(2)我的收获: 是我国最早发明的,它是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之一。 【课堂达标】 (一)画龙点睛:

1.( )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为人们的航行指明了方向。 2.早在( )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示( )的仪器。后来,人们又发明了( )。 3.指南针是用来( )的仪器,是利用磁铁能( )的性质制成的。

4.指南针主要由( )、( )、( )构成。 (二)小法官:

1.在使用指南针测定方向时,怎么放指南针都可以。 ( ) 2.在我们当地,树叶茂盛的那面一般是南面。 ( ) 3.罗盘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 ) (三)取出珍宝:

1.下列指示方向的仪器中,发明最晚的是( )。 A司南 B指南针 C罗盘

2.下面的材料能制作成小磁针的是( )。 A、塑料片 B、小铁钉 C、铜丝 (四)科学与生活:

怎样用自制的指南针确定周围物体的方向?答: 。 【拓展活动】请同学们课下改进自己的指南针,能更准确的测定物体的方向。

三下科学学案

7、认识太阳 主编人 高辉 学 校 【学习目标】

1、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

2、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气体球。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 。

难点:识记太阳的温度、直径、体积、质量等。 【活动准备】

搜集有关太阳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 【探究导航】

根据谜语内容,猜出谜底,写在横线上。(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探究过程】

根据搜集的资料和课文交流一下内容: 交流1.太阳的外观、银河系。

(1)太阳是一个燃烧的大火球,是一个旋转的高密度炽热 ,大部分气体是 ,其次是 。

(2)观察课本18页银河系的侧视和俯视图,找出太阳的位置。从侧面看呈中间厚边缘薄的扁饼形,正面看呈旋涡形。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 他的年龄大约有 岁了,估计它的寿命还有 年。 交流2.太阳的结构。

观察课本19页太阳的内部结构图,我发现太阳从内到外可分为 。 交流3.太阳表面的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在图中找出它们的位置) 太阳表面的活动现象非常复杂,也相当丰富多彩。明亮的太阳光球表面,经常出现一些小黑点,这就是 。太阳表面有时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叫做“ ”。 是突出在太阳边缘外面的发光气团,像太阳突然长出的朱红色大耳朵。

审核人 班 级 彭向阳 时间 姓名 等级 小组 交流4.比较太阳与地球的大小。

(1)我们打个比喻,用篮球表示太阳,用黄豆粒或珍珠粒表示地球。 (2)太阳的直径、体积、质量分别是地球的多少倍?

。 关于太阳,我还知道 。 【课堂达标】 一、画龙点睛

1.太阳的表面温度大约是 ℃,内部温度大约是 ℃。 2.太阳的表面经常出现 、 和 。

3.由内到外,太阳分为 、 、 、 四个圈层。 二、慧眼识珠

1. 是万物之灵,没有了它,地球上将没有生命。 A、地球 B、月亮 C、太阳

2.太阳的直径约为139万千米,是地球的 倍;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 倍。 A、130万 B、33万 C、109 三、明辨是非

1.太阳是一颗恒星,它的生命是没有尽头的。 ( ) 2.太阳是一个气球体,其中大部分气体是氧气,其次是氦气。 ( ) 四、社会实践:

结合网络,农远等资源了解更多的太阳情况,然后下节课在班内交流。

【拓展活动】

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发挥想象力,创作有关太阳的科幻小说或科学童话。

三下科学学案

8.太阳和影子

主编人 高辉 学 校 【探究目标】

审核人 班 级 彭向阳 时间 姓名 等级 小组 1.认识一天中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2.会做控制变量探究影子形成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重点、难点】认识一天中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 【课前准备】

手电筒、铅笔、蜡烛、硬纸板等;搜集有关影子的资料。

【探索导航】 你知道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吗?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长短、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课堂探究】

探究1.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我的猜想: 。 我需要的材料: 我的玩法:利用 或 的光、透明的卡片、 的卡片等材料做投影游戏。

我的发现:透明的卡片没有影子,不透明的卡片有 ;灯光越亮影子越黑, 关上灯就没有 。

我的结论: 和 是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 探究2.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我需要的材料:铅笔、 我的方案:把铅笔立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充当 的光,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分别在铅笔的左上方、正上方和右上方慢慢移动 ,观察铅笔的影子的变化情况并分别画下来。

我的结论: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的不同和长短的变化,物体的影子 最长,中午 ;影子运动的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 【课堂达标】 一、画龙点睛:

1.影子产生的两个条件是: 和 。

2.一天中,同一物体的影子不仅有 的变化,还有 的变化。物体的影子 最长, 最短,并且与太阳 运动的方向 。

3.夜晚,你向亮着的路灯走去,影子就在你身体的 ,而且 越来越 。

4、早晨面对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二、小法官:

1.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同的。 ( ) 2.太阳越高,物体的影子就越长。 ( ) 3.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 4. 阳光下任何物体都有影子。 ( ) 三、选择题:

1.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都在物体 太阳的一面。

A向着 B背着

2.在同一时刻,阳光下任何直立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 的。 A相同 B不同

3.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 气温低, 气温高。 A早晚 B中午 四、问答:

课下和同学们一起做踩影子的游戏,你能踩到自己的影子吗?能踩到别人的影子吗?

【拓展活动】

请课下查找资料,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计时的。

三下科学学案

9.用太阳计时 主编人 高辉 审核人 彭向阳 时间 等级 学 校 【学习目标】

班 级 姓名 小组 1、能制作简易日晷模型。 2、知道用日晷计时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重点:知道用日晷计时的原理。难点:利用日晷模型计时。 【活动准备】

1、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计时的。 2、纸板、剪刀、短铅笔等材料。

3、较厚的吹塑板 ,一张白纸,一块肥皂,一根竹签。 【探索导航】古代没有钟表,人们是怎样计时间的呢? 【探究过程】

交流一、古人是如何计时的。

通过阅读课本第23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我知道: 1、古人主要的计时工具有 。

2、我国从古到今的三种计时法有 。 交流二、用太阳计时间。

我的猜想: 。 观察记录方法:找一个圆纸片,在中间点立起一支短铅笔,作为标杆,放在太阳底下。将观察记录中影子的样子画在纸片上,并注明该影子发生的时间。 我的发现:古人就是通过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而发明了计时工具,叫做 。 三、制作日晷。

制定材料:较厚的吹塑板 ,一张白纸,一块肥皂,一根竹签,剪刀。 制作过程:

1、将吹塑板剪成圆形。

2、将白纸剪成与吹塑板相同的圆形,找出中心点。

3、在白纸上模仿钟面画出时刻,贴在吹塑板上,作为“晷面” 。 4、将肥皂切出一个斜面,大约60度(或南高北低状)。

5、把吹塑板贴在肥皂的斜面处,用竹签穿过吹塑板的中心点,使其一端留在“晷面”作为标杆,一端插入肥皂斜面处固定住吹塑板。

6、将装置固定在一个支架上,使“晷面”朝北,这样,一个简易日晷就做成了。 四、利用自己制作的日晷计时。

通过活动,我发现 。 【课堂达标】 一、画龙点睛。

1、古人计时的工具有: 、 、 等。

2、人们利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了计时的仪器,叫做 。

3、日晷是有 和 两部分组成。

4、人们根据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发明了现代的计时工具 。 二、当好法官。

1、日晷是古人的计时的工具,它随意摆放,不影响计时。 ( ) 2、一天中,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由东向西移动。 ( ) 3、沙漏是测量流沙速度的仪器。 ( ) 三、取出珍宝。

最早的比较精确的计时工具是 . A.沙漏 B. 水钟 C.日晷 四、课下探究。

搜集古人计时的方法还有哪些?

【拓展活动】

用日晷和沙漏计时有什么优缺点?请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三下科学学案

10.制作计时工具 主编人 高辉 学 校 审核人 班 级 彭向阳 时间 姓名 等级 小组 【学习目标】

1.能制作一种简单的计时工具。

2.会用制作的计时工具记录自己的生活、学习时间。 【学习重、难点】会制作简单的计时工具。 【活动准备】

剪刀、胶带、瓶子、沙子、蜡烛、玻璃杯、吸管、橡皮泥、水等;调查了解现在有哪些计时工具;搜集古代计时工具的资料。

【探索导航】有些计时工具结构简单,制作材料也很容易找到,让我们来制作一个计时工具吧。 【探究过程】 我的搜集:

交流1.制作计时工具。 (1)制作沙漏。

我的方法: (2)制作蜡烛钟。

我的方法: (3)制作水钟。

我的方法: 交流2.用自己的计时工具进行计时。 (1)做一套广播体操,我用沙漏计时。 (2)抄写一篇古诗,我用蜡烛钟计时。 交流3.展示与评价。

(1) 从创意、美观、实用三方面选择典型作品。 (2)对作品提出修改建议,提出改进方法。 【课堂达标】 一、画龙点睛:

1.现代计时工具有 、 、 、 等。 2.沙漏是我国古代计量 的仪器。

3.要想计时准确到秒,最好用 。

4.人们根据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发明了现代的计时工具 。 二、小法官:

1.水钟是测量水流速度的仪器。 ( ) 2.所有的时钟钟面上都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 ) 3.用点燃的蜡烛或香计时,要注意定时观察。 ( ) 三、我会选:

1.用沙漏计时,主要应该解决 的问题。 A盛沙多少 B 沙流量 C沙质处理 2.试验后我们认为:水钟的滴水速度与 无关。 A滴水孔的大小 B水钟里的水位 C容器的颜色 四、科学与生活:

请你用自己制作的计时工具记录写家庭作业的时间,并和同桌交流你的收获。

【拓展活动】

课下请用燃香的方法做个火钟。

【资料卡】 最准确的计时工具

常用的机械钟、机械表、由于它的摆锤和游丝的长度易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走时都不够准确。从50年代以来相继发明了电子钟(表)和原子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准确程度。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原子钟,目前世界上最准确的原子钟一百万年积累起来的误差才1秒。中国也能制造多种类型的原子钟,这标志着中国的计时科学已经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

三下科学学案

11.灯泡亮了 主编人 高辉 学 校 审核人 班 级 彭向阳 时间 姓名 等级 小组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能用导线、灯泡、电池、开关等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重、难点】

能用导线、灯泡、电池、开关等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活动准备】

手电筒、导线、电池、开关、小灯泡等。 【探索导航】

夜晚的街灯真美!灯是怎么亮起来的呢?我们来研究研究吧! 【探究过程】

探究一、探究手电筒为什么会亮? 1、方案及注意事项:

a、动手拆一拆,把拆开的部件按顺序摆放好。 b、仔细观察,手电筒大体可以分为几部分? c、想一想,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2、动手操作:快速把手电筒安装起来,使小灯泡亮起来。

3、我的发现:手电筒灯泡亮是由于手电筒内有 、 、 、铜片等,组成了一个电路,当开关闭合时,电路通了,灯泡就亮了。 探究二、动手组装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1、我需要的材料 。 2、设计方案

(1)根据手电筒的构造,动手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

(2)注意事项。a、千万不要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b、在装电池之前,先把开关断开;c、灯泡亮了以后,断开开关。

3、在实验中,我发现: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 )、开关、导线、用电器(如 )四个部分组成。 4、用符号将组装的电路画下来。

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可以用符号表示。用符号表示比较简单而且节省时间。把电路用符号画在课本第31页的方框内。 【课堂达标】 一、画龙点睛

1.一个简单的电路主要由 、 、 、 四部分组成。

2.在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用来控制灯泡的 。

3.干电池有两个极: 和 。 极带正电, 极带 负电 。 二、当好法官

1. 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和灯泡连接起来成为一个闭合的电路时,灯泡才会发光。 ( ) 2.所有的电池都有两个极,正极和负极。 ( ) 3.干电池外面包的纸和塑料膜具有防潮和保护作用。 ( ) 4.我国的电力事业虽然发展很快,但工业、农业、生活用电量仍然很大,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电。 ( ) 三、全能展现

利用电池、导线、开关、小灯泡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画图表示):

【拓展活动】

课下请用苹果或土豆制作一个电池。

三下科学学案

12.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主编人 高辉 审核人 彭向阳 时间 等级 学 校 【探究目标】

班 级 姓名 小组 1.用各种方法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并做好实验记录。

2. 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会画简单电路连接图。 【重点、难点】自己探索用各种方法接亮多个小灯泡。 【课前准备】

电池、电池夹、导线、2个灯座、2个开关、2个小灯泡等。搜集有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资料。

观察家里用电器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

【探索导航】 教室里有好多灯,有时一起亮,有时单独亮。怎样控制这些灯泡的亮灭呢? 【课堂探究】 探究1.探究串联电路。

我需要的材料: 实验过程:1.把两个小灯泡用导线成串地连接起来,再连接上开关和电池成为一个完整电路。

2. 灯泡亮后,把你的连接方法画出来。

3. 在正亮着的两个小灯泡中摘下其中一个小灯泡,观察实验现象。

我的发现:串联电路中的两个小灯泡发出的光比较暗,如果摘下一个小灯泡,另一个小灯泡也会 ,说明电路被断开了,不能自由控制每个小灯泡的亮灭。

探究2.探究并联电路。

我需要的材料: 实验过程:1.把两个小灯泡用导线并排地连接起来,每个小灯泡后面都连接一个开关,再用导线接入电池成为一个完整电路。 2. 灯泡亮后,把你的连接方法画出来。

3.在正亮着的两个小灯泡中摘下其中一个小灯泡,观察实验现象。 我的发现:并联电路中两个小灯泡发出的光比较 ,如果摘下一个小灯泡,另一个小灯泡还 。说明在并联电路里,用电器彼此不受影响,每一个用电器所在的电路都是一个完整的电路。在每个分支上接上开关,能自由控制每个灯泡的亮灭。 【课堂达标】 一、填一填:

1.在同一个电路里,一个开关与两个用电器首尾相连,这种电路是 电路。 2.在同一个电路里,有两个以上的用电器,并排连接,各用电器都有不同的开关,这种电路是 电路。 二、判断:

1.在同一个电路里,两只灯泡串联还是并联光亮是一样的。 ( ) 2.串联电路的一个灯泡熄灭后,另一灯泡还亮。 ( ) 3.我们家里用的电路一般都是并联电路。 ( ) 三、我会选:

1.多个灯泡都亮起来,要想一个开关只控制一个灯泡,应选择 的方式。

A串联 B并联

2.在 电路中,接入的小灯泡越多灯光越暗。

A串联 B并联

四、科学与生活:

画图说明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的两种连接方法。

【拓展活动】

请设计一个红灯、黄灯、绿灯交替发光的电路。、

三下科学学案

13.谁的本领大 主编人 高辉 审核人 彭向阳 时间 等级 学 校 【学习目标】

班 级 姓名 小组 1、能根据经验合理地推断猜想,做简单的探究性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2、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不容易导电;了解什么是导体、绝缘体。 【学习重、难点】知道什么是导体、绝缘体,能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活动准备】1、简单电路一套(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3根)。 2、铁钉、铜丝、橡皮、铁丝、钥匙、瓷勺、木条、纸片、碳棒、玻璃、塑料、铝丝等。

【探索导航】钳子的把手上安装橡胶套,这是为什么? 【探究过程】

探究一、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猜想一下表中的材料,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 并把猜想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容易导电的物体,在猜想结果栏目中画 “√”号;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画“×”号。

2、实验方案:把材料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发光。如果灯泡发光, 说明连接到电路中的材料容易导电,否则就不容易导电。注意边实验边填结果。

实验记录单 材料 铁铜橡铁钥瓷木纸碳玻塑铝?? 钉 丝 皮 丝 匙 勺 条 片 棒 璃 料 丝 猜测 结果 实验 结果 我的 发现 二、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1、像铁钉、铜丝、铁丝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 ,像塑料、纸、橡皮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 。

2、观察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导 体: 绝缘体: 【课堂达标】 一、 画龙点睛

1.电从电线、开关等物体中流过,这种现象叫 。

2. 的物体叫导体, 的物体叫绝缘体。 二、明辨是非

1.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用处。 ( ) 2.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 ) 3.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都是绝缘体。 ( ) 三、填表(填序号)

导体 绝缘体 1. 铁 2.干木头 3.食盐溶液 4.碳棒 5.陶瓷 6.人体 7.玻璃 8.潮湿的木头 9.干棉纱 10.铝条 四、生活中的科学。

插头、电笔、电工钳、电磁炉等,外壳或把柄一般为塑料材料,这是为什么?

【拓展活动】

什么是半导体?它有哪些用途?继续查阅资料研究。

三下科学学案

14.安全用电 主编人 高辉 审核人 彭向阳 时间 等级 学 校 【学习目标】

班 级 姓名 小组 1.了解安全用电常识;会查阅资料及其它信息资源,搜集和整理安全用电的相关资料。

2.了解并掌握安全用电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了解安全用电常识;掌握安全用电的方法。 【活动准备】

搜集用电事故的图片或资料;搜集有关安全用电常识的资料。

【探索导航】电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但是,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确,也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危害。因此,我们用电一定要注意安全!一起来交流吧。 【探究过程】 我的搜集:

交流1.调查电给人们带来的危害。(1)我的记录: 用电事故 了解途径 事故原因 (2)我的发现:由于人体是导体,所以不正确地用电,会引发火灾或导致人触电,轻者可以使人受伤或致残,重者可以使人丧失生命。因此,我们要了解 知识,做到安全用电。 交流2. 交流安全用电的方法。 事件 更换灯泡 拔插头 使用新家用电器 电路有问题时 交流3.交流触电发生后的救护措施。

正确的做法 错误的做法 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 ,如电源开关较远,应立即用干木棍、竹竿、橡胶制品等绝缘物品,将电线、电器等与触电者分离,绝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以防救人者再触电。 【课堂达标】 一、填一填:

1.当有较大的电流流过人体时,会使人 或 。所以我们要注意 。 2.人体和大地都是 ,修理电器时要先 。 二、小法官:

1.风筝是布做的,不容易导电,在高压线下放风筝没关系。( ) 2.有人触电时,要赶紧把他拉走。 ( ) 3.电线外面有一层绝缘塑料,在电线上晒衣服也没关系。 ( ) 4.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 ) 5.灯泡上有尘土,小华用湿布擦灯泡。 ( ) 6. 电路有问题,应请电工修理。 ( ) 三、科学与生活:

1.小明正在看电视,电视机突然起火了。小明应该怎么办?

答: 2. 假如有人触电,应该采取哪些救护措施?

答: 【拓展活动】

请同学们课下设计一张安全用电宣传画,进行安全用电宣传。

【资料卡】 照明开关为何必须接在火线上?

如果将照明开关装在零线上,即时通电时电灯也不亮,但灯头的相线(火线)仍然是接通的,而人们以为灯不亮,就会错误地认为是处于断电状态。而实际上灯具上各点的对地电压仍是220伏的危险电压。如果灯灭时人们触及这些实际上带电的部位,就会造成触电事故。所以各种照明开关只有串接在火线上,才能确保安全。

三下科学学案

15.我们的身体

主编人 赵峰 学 校 【学习目标】

审核人 班 级 彭向阳 时间 姓名 等级 小组 1.了解人体的各部分组成及作用,整体认识人体的各种器官。 2.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人体的有关资料。 【学习重、难点】

了解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工作是由身体各个部分和器官共同协调统一完成的。 【活动准备】

搜集人体结构的图片资料;搜集有关人体器官(如手、脚、眼、耳、鼻、舌、牙等)的结构特点、功能的资料。

【探索导航】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部分?猜猜我们的身体内部有什么。 【探究过程】

交流1. 认识身体的外部结构。

(1)提出问题: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2)我的发现: 交流2. 认识身体的内部组成。

(1)提出问题:有关人体的内部组成你知道些什么?

(2)我的发现:人的皮肤下面有 和 ,胸腹部有 、 、 、脾、肾、胃、肠等器官。

交流3. 讨论部分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我的观察记录:

身体器官 手 眼 耳 鼻 舌 牙 交流4.体验活动。

活动1.先用两只眼睛看远处,再用一只眼睛看。

结构特点 功能 我的感受: 活动2.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解开后再用一只手系红领巾。

我的感受: 活动3.从自己的座位上用单腿走到老师那里。

我的感受: 通过几个体验活动,我的收获: 【课堂达标】 一、我会填:

1.身体分为 、 、 、 四部分。 2.人体的皮肤下面有 和 。

3.人体是一台复杂的“机器”,身体的各个部分和 各负其责,相互密切配合,保持着高度的协调性,构成一个 。 二、小法官:

1.人的整个身体的外面覆盖着皮肤。 ( ) 2.我们的眼、耳、鼻、舌虽有各自的结构和特点但有着密切的联系。 ( ) 三、我会选:

1.下列各器官不属于四肢上的是 ( )。 A 脑 B 肘 C 肩 D 膝盖 2.脊柱属于( )。

A 上肢骨 B 下肢骨 C 躯干骨 D 头骨 四、科学与生活:

请举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答:

【拓展活动】

课下调查残疾人是怎样生活的,并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下科学学案

16.骨骼

主编人 学 校 赵峰 审核人 班 级 彭向阳 时间 姓名 等级 小组 【探究目标】

1.查阅资料、利用网络认识骨骼的组成及作用。

2.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了解基本的骨骼营养保健知识,注重个人保健。 【重点、难点】骨骼的组成及作用。

【课前准备】搜集人体骨骼的图片资料、人体骨骼模型、人体骨骼X光片等。 【探索导航】 在体育课上,我们会做很多的运动,运动时你是否注意观察过

自己的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体验一下记录下来。

【课堂探究】

探究1.人体骨骼的组成。

通过观察人体模型,我发现骨骼是由___ ____、 和_______组成的。其中躯干骨是由 、 和 组成的,四肢骨是由 和 组成的。 探究2.骨骼的作用。

通过原地跑、原地跳、观察人体模型,我发现骨骼是人体的骨架具有 的作用。 交流:骨骼的营养和保健

我们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坐、立、走的姿势不正确会造成骨骼变形,要保护我们的骨骼健康,我们应该怎么做?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人体由________块骨组成,人体的骨架叫 。

2、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 、 、 三部分。其中躯干骨又分为 、 、 ;四肢骨又分为 和 。 3、骨骼具有 人体、保护人体 和 的作用。 二、判断。

1、人体的躯干骨包括胸骨、肋骨和脊柱。 ( ) 2、人体是由206块骨骼组成的。 ( ) 3、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和一个成年人的骨的数量是相同的。 ( ) 4、骨和骨骼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 ) 三、选择题:

1、对人体大脑起保护作用的是( )骨。A、头 B、胸 C、肋. 2、经常沐浴阳光,可以促进人体内( )的合成,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D 3、下列情况中对骨骼生长没有好处的是( )

A、坚持体育锻炼 B、趴在桌子上写字 C、经常沐浴阳光 四、分析。

人体的足弓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资料卡】 骨折的饮食禁忌

(1)不宜多吃骨头。骨头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钙,骨折后如摄入大量的磷和钙,就会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造成骨质内有机质与无机质比例失调,阻碍骨折的早期愈合。

(2)不宜吃杏仁。杏仁中含有大量的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到钙时,产生一种不易溶解的盐类物质---草酸钙。这种物质不但阻止食物中钙的吸收和利用,而且还使骨骼中的钙发生溶解,使患者更加缺钙,从而影响骨折的痊愈。

三下科学学案

17.关节

主编人 学 校 赵峰 审核人 班 级 彭向阳 时间 姓名 等级 小组 【探究目标】

1.认识了解关节,知道人体六大关节的名称、位置及其作用。 2.了解关节的卫生保健常识。 【重点、难点】关节的位置及其作用。

【课前准备】人体骨骼模型、关节模型、合页,初步体验各个关节的作用。 【探索导航】机器人走路时身体直挺、手脚僵硬,动作缓慢,你知道是什么原

因造成的吗?

【课堂探究】 探究1.认识关节

活动体验:跳远、跳绳、或做一节二个8拍的广播操。

通过运动我发现活动灵活的部位都是 和 相连的地方,我们把这个部位叫 。我还知道人体中有许多关节,并且我记住了六大关节的名字: 、 、 、 、 、 。 探究2.我来研究关节的作用

活动要求:每个小组研究两个关节,在研究一个关节时,其他关节尽量不要参

与活动。

关节名称 肩关节 肘关节 腕关节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能完成 的动作 关节的作用:骨大多通过 连接在一起,骨在 处可以活动。 探究3.关节的保健

通过研究我发现关节对人体的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

么样做好关节的保健呢?

【课堂达标】 一、我会填:

1.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对人体伤害极大的疾病。 2.如果不慎摔倒或用力过猛,可能会造成关节脱开,这就是 。 3.人体内较大的关节有 、 、 、 、踝关节、膝关节等。其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是 。 二、小法官:

1.所有关节的活动方式都是一样的。 ( ) 2.冬天骑摩托车时要戴上护膝、护腕等防护装置,这样可以防止关节炎的疾病。

( )

3.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让关节更灵活、更牢固。 ( ) 4.骨大多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骨在关节处可以活动。 ( ) 三、科学与生活

结合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关节?

【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常见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三下科学学案

18.肌肉

主编人 学 校 赵峰 审核人 班 级 彭向阳 时间 姓名 等级 小组 【探究目标】

1.识记五大肌肉的名称、理解肌肉的作用。 2.了解科学锻炼肌肉的方法及保健。 【重点、难点】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作用。 【课前准备】人体肌肉图。

【探索导航】骨骼说:“人体的运动全靠我,否则就动不了。”,关节和肌肉都

不服气,都认为人的运动是自己的功劳。你认为呢?

【课堂探究】 探究1.认识五大肌肉

我观察了人体肌肉图发现人体肌肉有 多块,并通过动一动、看一看、摸一摸的方法,发现了人体有五块较大的肌肉,它们分别是 、 、 、 、 。 探究2. 肌肉的作用

运动项目 屈臂运动 参与活动的肌肉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肌肉的变化 肌肉收缩 肌肉舒张 伸臂运动 扩胸运动 上提脚跟 仰卧起坐 我的发现 探究3.肌肉的强壮要靠经常的体育锻炼,那么怎么样锻炼才更科学呢?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肌肉有 ,能收缩和 ,牵动所连接的骨 。

2.当人做收腹运动时, 收缩。当我们要提起脚跟时, 收缩。 二、判断

1.当我们屈臂时,肱二头肌舒张,当我们伸臂时,肱三头肌收缩. ( ) 2.肌肉拉伤后,要先立即进行冷处理。 ( ) 3.要想让肌肉强有力,只有剧烈的运动才能起作用。 ( ) 三、选择

1.当人做仰卧起坐运动时,主要是下列哪种肌肉起作用。( ) A.胸肌 B.腹肌 C.腓肠肌

2.当人做伸臂运动时,不参与运动的肌肉是。( ) A.肱二头肌 B.肱三头肌 C.腹肌

3、肌腱等严重的肌肉拉伤,应采取的最合理的方法是。( )

A、立即冷处理即可。 B、按摩一下就可以。 C、立即去医院接受治疗。 四、科学与生活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加肌肉的力量,你认为生活中怎样的锻炼才是科学的?

【拓展活动】

咨询体育教师,了解学生在校内经常发生的身体损伤事故的原因及预防,给同学们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下科学学案

19.蚂蚁

主编人 学 校 赵峰 审核人 班 级 彭向阳 时间 姓名 等级 小组 【探究目标】

1.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昆虫。

2.能总结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并能学会判断是否是昆虫。

【重点、难点】能总结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并能学会判断是否是昆虫。 【课前准备】

塑料泡沫、牙签、放大镜、搜集有关蚂蚁的知识、寻找蚂蚁并初步观察其特征。 【探索导航】

我们把几只蚂蚁罩在纱罩下,纱罩下面分别放一小堆糖和木屑,蚂蚁会不时的用触角去碰碰糖,再碰碰木屑。最后,它们会爬过去吃糖,而不吃木屑,将它们的触角剪去,就不能区分糖和木屑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课堂探究】 探究1蚂蚁的特征 观察交流:分组观察蚂蚁

通过观察我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分别是 、 、 , 其中头部有一对 ,胸部有 足。 探究2. 昆虫的共同特征

交流资料:观察图片、阅读文字资料

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蚂蚁、蝴蝶、蜜蜂、蝗虫等昆虫的共同特征是: 。 探究3.我给昆虫画张像(画出主要特征)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一个完整的蚂蚁群体通常由 、 、 组成。

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胸腹部有 ,像这样的动物叫 。

3.蟋蟀、蜻蜓、蝴蝶等也属于昆虫,它们在胸部的背面还有两对 。 二、选择。

1.你认为蚂蚁靠什么来交流信息( ) A声音 B舞蹈 C头上的触角 D腿 2.下列动物属于昆虫的是( ) A青蛙 B蚯蚓 C蛇 D蝉

3.触角是昆虫的一种重要的感觉器官,它的感觉是( ) A听觉 B嗅觉 C视觉 D味觉 4、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蝗虫 B、螳螂 C、蜘蛛 D、蜜蜂 三、分析

把几只蚂蚁罩在纱罩下,纱罩下面分别放一小堆糖和木屑,蚂蚁会不时地用触角去碰碰糖,又碰碰木屑。最后,它们会爬过去吃糖,而不吃木屑。将它们的触角剪去,就不能区分糖和木屑了,这是什么原因?

【拓展活动】

课下继续观察,把你发现的昆虫记录下来,看谁发现的最多。

三下科学学案

20.它们都是鸟

主编人 学 校 赵峰 审核人 班 级 彭向阳 时间 姓名 等级 小组 【探究目标】

1.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 2.总结鸟的共同特征。

【重点、难点】总结鸟的共同特征。 【课前准备】

有关鸟的图片资料,活的小鸟。

【探索导航】鸟类要举行运动会,组委会安排百灵鸟下通知,没有得到通知的

蝙蝠非常气愤,要去找组委会理论。你认为它该去吗?为什么? 【课堂探究】

探究1.我来研究鸟的特征。

鸟的特征 鸟的名称 身体特征 繁殖方式 观察分析:

1、我在观察中发现:像麻雀、喜鹊、燕子等这样,身体表面有 、 卵生的动物都是鸟;多数鸟善于 ,但有些鸟不善于飞行,如: 。 2、我还知道蝙蝠不是鸟,因为: 。 交流:1.鸟的种类

通过交流材料,我知道我国现有鸟类 多种,约占世界鸟类种数的 。

交流:2. 保护鸟类,与之和谐相处。

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类的朋友——鸟呢?

【课堂达标】 一、填一填

1.鸭的身体表面有 ,用 繁殖后代。因此,鸭属于 类。 2.我国现有鸟类 多种,约占世界鸟类种数的 。为保护鸟类,我国颁布了《 》,使得 种鸟类受到法律保护。 二、判断

1.所有的鸟都能在空中飞翔。 ( ) 2.人类和鸟类应该和谐相处。 ( ) 3.因为企鹅不会飞,所以不是鸟类。 ( ) 三、选择

1、下列不善于飞行的鸟类是( )。

A、企鹅 B、鹰 C、麻雀

2、下列选项不属于鸟类共同特征的是( )。

A、身体表面有羽毛 B、卵生 C、善于飞行 3、下列三种动物属于鸟类的是( )。

A、海豚 B、蝙蝠 C、企鹅 四、科学与生活

请你仔细观察会飞翔的鸟类,总结它们能在空中飞翔的原因。

【拓展活动】

课下探讨,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系?

三下科学学案

21.猫和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6r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