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二中集体备课教案(3)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16 23: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会昌二中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课人 : 胡振华 年级学科: 数学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 1、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等概念 教学 2、 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目标 3、由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等概念来类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重点 教学 方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难 点 教具 (仪器) 教 学 流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思考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2、 自主学习例题1. 3、讨论求公共部分的规律。 2、解下列不等式组。 3x-2<x+1 (1) x+5>4x+1 5x-2>3(x+1) (2) 1/2 x-1≤7-3/2 x 修改意见 在数轴上找出公共部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材137页 问题和探究: x<10+3 ① x>10-3 ② 二、探索新知、师生互动 1、一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x<10+3 x<13 2、由 得 x>10-3 x>7 即x<13且x>7,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7<x<13. 类比方程组的解的概念可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 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讲解例题1,(1)(2)题 方法、步骤、格式方面指导。 重点讲解如何得到解集的公共部分。 4、总结求公共部分的规律: 口诀: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 三、作业:习题9.3 第2题 四、巩固训练,熟练技能 1、借助数轴求出下列不等式组的 解集: (1) x>-2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x>1 (2) x<1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x>-2 (3) x<1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x<-2 (4) x<-2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x>1 3、代数式2x+1的值小于9且大于0,求x的取值范围。 1、教案栏目是否填写完整(是□,否□)。2、教学效果(好□,否□) 3、问题与思考: 自我评价

会昌二中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课人 : 胡振华 年级学科: 数学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 1、 进一步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教学 2、 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目标 3、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教学 方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难 点 教具 (仪器) 教 学 流 程 教师活动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2(x?6)<3?x 1、求不等式组 2x?15x?1 ?≤1 322、x取哪些正数时,不等式x+3>6与 2x-1<10都成立?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问题1:3个小组计划在10天内生产学生独立探究以下问题: 500件产品(每天生产量相同),按原1、“不能完成任务”是什么意思? 先的生产速度,不能完成任务,如果每2、“提前完成任务”是什么意思? 个小组每天比原先多生产1件产品,就3、根据这两句话你能列出不等式吗? 能提前完成任务,每个小组原先每天生4、这两个不等式有什么关系? 产多少件产品? 三、 作业:课本练习 第2题 习题9.3 第9题 四、巩固训练,熟练技能 x+y=m 1、在方程组 中,已知x>0 2x-y=6 ,y<0,求m的取值范围。 2、把一篮苹果分给几个学生,若每人实际问题中寻找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组 分4个,则剩余3个;若每人分6个,则最后一个学生最多分得2个,求学生人数和苹果数分别是多少? 3、拓展题: (根据学生情况自选) 1、教案栏目是否填写完整(是□,否□)。2、教学效果(好□,否□) 3、问题与思考: 自我评价 会昌二中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课人 : 胡振华 年级学科: 数学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复习(一) 教学 1、 归纳本章学过的知识,使学生系统地理解本章有关概念; 目标 2、 通过回顾与总结,培养并提高学生归纳,对比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教学 方法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难 点 教具 (仪器) 教 学 流 程 教师活动 一、知识要点回顾 (一) 基础知识 1、 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 2、 一元一次不等式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本章知识结构与框架的建立 只含有 ,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3、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 ,不等号的方向 。 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 ,不等号的方向 。 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 ,不等号的方向 。 4、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步骤: 5、不等式解法与方程解法的对比: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 ,不等号的方向 。 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 ,不等号的方向 。 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 ,不等号的方向 。 2、解下列不等式: 2?x2x?12?x2x?1??1 ≥?1 2323 6、 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二、练习: x?12x?5< 73x?12x?5<?1 (2)64(1)4x?32x?1≤的最小整数解。 232m?32、M取何正整数时,代数式的值不大于4m?4?1的值? 31、求不等式1?3、某商场进来一批价值8万元的衣服,每件零售价定为160元,卖出了250件。但发现销售量不大,营业部决定每件降至140元,则商店至少要再出售多少件后才能收回成本? 作业: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x?(3x+1)x?5>1? 822、自选

1、教案栏目是否填写完整(是□,否□)。2、教学效果(好□,否□) 3、问题与思考: 自我评价 会昌二中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课人 : 胡振华 年级学科: 数学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复习(二) 教学 1、归纳本章学过的知识,使学生系统地理解本章有关概念; 目标 2、通过回顾与总结,培养并提高学生归纳,对比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教学 方法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难 点 教具 (仪器) 教 学 流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 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解不等式组 x?3 ?3≥x?1 28、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并写出 (1)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 1?3(x?1)<8?x (2)借助数轴找出各解集的公共部分; (3)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求公共部分的规律: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 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 5、 工程队原计划6天内完成9、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300土方的工程,第一天骤: 完成60土方,现决定比 原计划提前两天超额完 成,问后几天每天平均至(二)例题精讲 少要完成多少土方? 2x?16、 一堆玩具分给若干个小?1的值不小1、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朋友若每人分2件,则剩33?5x余3件;若前面每人分3于的值? 件,则最后一个人分到玩4 具,但分到的玩具数不足 2件,求下朋友的人数与 玩具数。 本章知识结构与框架的建立 2、x取哪些值时,代数式3?代数式x?1 的值不小于 4 3(x?2)的值? 8 3、已知不等式5(x-2)+8<6(x-1)+7的最小整数解为方程2x-ax=3的解,求代数式4a?14的值。 a 二、作业 复习题9 第7、8题 1、教案栏目是否填写完整(是□,否□)。2、教学效果(好□,否□) 3、问题与思考: 自我评价 会昌二中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课人 : 胡振华 年级学科: 数学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第十章 统计调查(一) 1、 了解通过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并能够独立设计调查表 教学 2、 了解全面调查的一般步骤和适用范围 目标 3、 会画条形图和扇形图。 重点 了解全面调查的一般方法 难 点 了解适用范围,并能根据数据画两种图 教学 方法 教具 (仪器) 教 学 流 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问题1: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么做? (要进行统计调查,可以举手,也可以调查问卷。) 问题2、你能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来收集我们需要的数据吗? 问题3、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该包含什么内容? (增加性别) 2、合作探究整理数据的方法 观察教材151页的50个数据,能看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吗? 见教材152页表10-1 问题4: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2、条形图和扇形图: 2015学生活动 问卷设计: 下面五类电视节目中,你最喜爱的一个是( ) A. 新闻 B. 体育 C. 动画 D. 娱乐 E. 戏曲 思考: 用什么方法能够更为清晰地发现这些数据中的规律呢? (数一数编号的个数;画“正”字;列表等,对数据进行整理。) 讨论结果:每一组的百分比值和是100%;喜欢娱乐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36%,喜欢戏曲的人最少,只占 6%。 修改意见 人数1050新闻体育动画娱乐节目类别戏曲 6%8 %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360% 总结: 1、 思考统计调查的基本步骤: ①收集数据②整理数据③描述数据④分析数据⑤得出结论。 作业: 教材153页练习1、2 1、教案栏目是否填写完整(是□,否□)。2、教学效果(好□,否□) 3、问题与思考: 自我评价 会昌二中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课人 : 胡振华 年级学科: 数学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第十章 统计调查(二) 教学 1、 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目标 2、 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 重点 教学 方法 了解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 难 点 教具 (仪器) 教 学 流 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某校有2000名学生,想要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自主探究抽样调查 1、上节课探索的问题与本节课所探索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抽样调查是指: 2、上面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分别是什么?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 3、抽取多少名学生进行调查比较合适?被调查学生活动 讨论回答合理即可。 人数不同,第一节课只调查50名同学的情况,而本节课要调查2000名学生的情况。 总体是全校学生,个体是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生,抽取出来的所有学生组成了一个样本。 修改意见 简单随机抽样的应用 的学生又如何抽取呢? 样本容量:抽取的样本个体的数量。 抽样的注意事项: ①、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即样本容量要恰当。样本容量过少,那么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比如要调查2000名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若抽取的样本容量为几名学生就不能反映2000名学生的喜爱情况;如果抽取的学生人数过多,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再如要调查60岁以上的老人的生病情况,在医院去抽取一些60岁以上的住院病人,它又不具有代表性,则应从60岁以上的老人册中任意抽取部分老人的生病情况来反映总体的60岁老人的生病情况,才能达到目的。 ②、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所谓随机就是机会相等。例如在2000名学生的注册学号中,随意抽取100个学号,调查这些学号对应的100名学生。 当然还可以在上学或放学时,在学校门口随机进行调查;或则每隔10个人调查一个,直到调查满确定的样本容量。 总体说来抽样调查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抽样过程中避免了人为的干扰和偏差,因此随机抽样是最科学、应用最广泛的抽样方法,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确度就越高。 4、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每位同学被抽到的机会相等? 简单随机抽样:在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 三、作业:P155练习。 四、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抽样调查,它是统计中常采用的方法,但要注意抽样时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还要注到有随机性,根据精度,确定样本容量的大小,一般地说样本容量越大,精度越高。 让学生观察P154抽样调查100名学生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和统计图,并指出最好选择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较好。 练习: 1、一次考试约20000名考生,从中抽取50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分析,这个问题中的样本是 。 2、指出下列调查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1)从一批电视机中抽取20台,调查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2)从学校七年级中抽取30名学生,调查七年级学生每周用于数学作业的时间。 3、为了了解某市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在以下抽样调查中,你认为样本选择较好的是( ) A.100位女性老人 B.公园内100位老人 C.在城市和乡镇选10个点,每个点任意选10位老人。 1、教案栏目是否填写完整(是□,否□)。2、教学效果(好□,否□) 3、问题与思考: 自我评价

会昌二中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课人 : 胡振华 年级学科: 数学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第十章 统计调查(三) 1、 感受分层抽样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层抽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 2、 会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 目标 3、 利用分层抽样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 教学 方法 感受分层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分层抽样进行统计调查的思想 难 点 教具 (仪器) 教 学 流 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某地区有500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你有什么办法?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上面的问题能不能用第二节课中对学生的调查数据去估计整个地区电视观众的情况呢?为什么? 2、讨论,如果抽取一个容量为1000的样本进行调查,你会怎样调查? 小结:P156(1)、(2) 3、分层抽样时,每个年龄段所抽取的人数可以随便确定么?为什么? 不能随便,抽的多了会使最后的结果出现偏差,所以要根据一定的比例抽取。 4、根据表10-3的数据画出条形图和饼形图。并说明你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5、通过前面的探索,你认为分层抽样有什么优点?它适用于什么样的统计调查? 优点是通过划分类型或分层,容易抽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适用于总体数量大,个体差异程度较大的情况。 6、探究P157页折线图。 7、回顾所学内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各有什么特点? 都是收集数据的方式,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调查不宜使用。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间的特点,但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学生活动 讨论结果:不能,学生不鞥你代表所有年龄段的人的喜好,不具有代表性。 讨论交流,合理即可。 可以看出喜好娱乐节目的人多,喜好戏曲节目的人少等。 修改意见 分层抽样方案的制定 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 8、如何判断使用哪种方式进行调查? 当总体数目较少,对个体情况进行统计时不会对个体本身或其他个体产生影响,这时一般采用全面调查;反之,采用抽样调查。 三、练习:P158页练习1,2,3 四、作业:P159第4、5题 1、教案栏目是否填写完整(是□,否□)。2、教学效果(好□,否□) 3、问题与思考: 自我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el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