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江苏专版: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

更新时间:2024-06-10 12: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2018·盐城测试)读我国某城市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1~2题。

1.图1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2中的( ) A.甲点 C.丙点

B.乙点 D.丁点

2.该城市今后应采取的发展措施是( ) A.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B.制定鼓励生育的政策,提高出生率 C.完善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D.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解析:1.D 2.C 第1题,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出生率为9‰左右,死亡率为8.5‰左右,则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读图2可知丁点最符合。第2题,从图1可以看出,该城市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缓慢,可能面临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完善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所以C项正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入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但可能不适合该城市对劳动力质量的需求;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该城市无法制定鼓励生育的政策;该城市劳动力不足,不适合扩大生产规模。

(2018·南京模拟)如图为N市2011~2015年人口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甲——老年人口比例 B.乙——出生率

C.丙——人口自然增长率

D.丁——死亡率

4.据图中信息可知,N市( ) A.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阶段 B.2012年以来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C.人口容量受政策影响逐渐增大 D.需要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解析:3.B 4.D 第3题,据图,甲乙曲线的数值差等于丁,且丁为负值,说明乙为出生率、甲为死亡率、丁为自然增长率。丙的变化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丁)大致呈负相关,因此为老年人口比重。第4题,该市人口呈现负增长,因此人口数量逐步减少。据图可知,2013年后,该市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因此需要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2018·苏北四市摸底)目前,中国人口总量约为美国的4.3倍,预计2050年中美两国人口总量分别为14.17亿和4.03亿。如图为中国和美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数量变化预测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014年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中国与美国相等 B.2014年非劳动人口比重中国远大于美国 C.2050年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中国比美国少 D.2050年非劳动人口比重中国比美国大

6.针对图示适龄劳动人口的变化趋势,当前我国应当( ) ①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③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④引进外籍劳工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5.D 6.A 第5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两个纵坐标的区分,中国读左侧坐标,美国读右侧坐标。2014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10亿左右,美国2亿左右,明显不等,A项错误;2014年,可以参考目前数字,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3倍,中国适龄人口是美国的约5倍,所以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大于美国,因此非劳动人口的比重就小于美国,B项错误;2050年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数量约为7.5亿,而美国不到2.5亿,C项错误;2050年中国的非劳动人口比重为(14.17-7.5)/14.17,约为47%,而美国非劳动人口的比重为(4.03

-2.48)/4.03,约为38%,D项正确。第6题,中国人口众多,目前不适宜引进外籍劳工,A项正确。

(2018·南京模拟)如图为2000~2010年唐山市和苏州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两市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州市少儿人口比例显著上升

B.2010年40~49岁人口数唐山市比苏州市多 C.唐山市人口规模增幅较苏州市大 D.苏州市人口结构趋于年轻化

8.造成两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唐山市人口自然增长迅速

B.苏州市就业机会多,吸引年轻人迁入 C.唐山市人口死亡率高

D.苏州市人口寿命长,老年人口多

解析:7.D 8.B 第7题,据图分析,图示为两市人口状况,只表示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不能表示苏州市少儿人口比例显著上升,A项错误。2010年40~49岁人口数唐山市比苏州市少,B项错误。唐山市人口数量小于苏州市,人口规模增幅较苏州市小,C项错误。读图可知,2000~2010年苏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长较少,青壮年人口增加较多,苏州市老龄人口增长比唐山慢,所占比重减少,人口结构年轻化,D项正确。第8题,苏州市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的原因是外来务工人员大量迁入。

二、双项选择题

(2018·徐州、连云港、宿迁质检)如图为我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图(人口样本:21 312 241人)。读图回答9~10题。

9.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其影响是( ) A.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就业压力大 B.老年人口比重大,养老负担重 C.少年儿童比重过高,教育负担重 D.外来移民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 10.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人口政策是( ) A.鼓励提前退休,增加青年人口就业 B.实行延迟退休,减轻养老负担 C.推行二孩政策,减缓人口老龄化 D.提倡晚婚晚育,控制人口增长

解析:9.AB 10.BC 第9题,据图中数据分析可知,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就业压力大;老年人口比重大,养老负担重。第10题,当前我国正在推行二孩政策、实行延迟退休,目的是为了减缓人口老龄化、减轻养老负担。

(2018·宿迁测试)水资源限制度是表示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适应程度,数值越大表明水资源限制性愈强。读2000和2010年中国水资源限制度图(%),回答11~12题。

11.2000~2010年期间,我国水资源限制度变化表明( ) A.人口超载地区在增加 B.水量盈余地区在增加 C.多数省份水资源短缺 D.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

12.下列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度的措施有( )

A.采取开源与节流等措施增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B.科学引导人口由水资源超载地区向水资源盈余地区迁移 C.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地区要平均分布人口 D.缩减工业规模,禁止人口向水资源超载地区流动

解析:11.AD 12.AB 第11题,据图可知,相对于2000年,2010年的“全国总人口”、“超载地区总人口”与“实际超载人口”三项指标数值都增加了,但“超载地区总人口”与“实际超载人口”指标数值增加幅度大于“全国总人口”,说明人口超载地区在增加、水量盈余地区在减少,故A对、B错。据图可知,“水资源限制度”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增大趋势,而题干中的信息——水资源限制度“数值越大表明水资源限制性愈强”,说明中国的“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故D项正确;而C选项的信息根据题干及图中信息无法判断。第12题,据图分析可知,中国“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根本上是因为水资源超载地区人口的增加。降低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分流人口——“科学引导人口由水资源超载地区向水资源盈余地区迁移”,另一个措施就是增加水资源的供应量——“采取开源与节流等措施增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故A、B正确。而“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地区要平均分布人口”与“缩减工业规模,禁止人口向水资源超载地区流动”的措施不符合常理,在现实中很难实现。

三、综合题

13.(2018·启东中学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人口数据。

年龄结构/% 项目 总人口 0~14岁 22.89 16.6 15~60岁 67.15 70.15 以60岁上 9.9 13.26 每10万人大学程度人数/人 3 611 8 930 城镇人口比重/% 36.09 47.1 2000年 2010年 12.66亿 13.39亿 (1)2000~201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__________(上升或下降),人口增长模式已转变为________型;从表中数据还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总体素质在_____________。

(2)指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反映出来的人口问题。 (3)根据此表,试提出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措施。

解析:第(1)题,读统计表可知,2010年与2000年相比,我国0~14岁人口占比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现代型模式,从表中数据看出我国每10万人大学程度人数增加,说明人口素质总体提高。第(2)题,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15~60岁人口比例增加,占比较大,说明劳动力比重大,就业压力大,同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增大,人口老龄化严重,我国虽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7b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