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有史以来的绝品女人

更新时间:2024-05-04 14: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武则天——有史以来的绝品女人

李义恩

近十年我在读史中,不大喜欢看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影视剧完全从现代人的欣赏角度、尤其市场的效应,对历史的改编达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以至于对历史学造成了严重的误导。所以,从娱乐的角度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是无可厚非的,但若信以为历史就像影视剧中所描写的那样,那就大错特错了。

近期热播的《武媚娘传奇》,因为“裁胸”审改使得全社会沸沸扬扬,更增加了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热度。作为一部源自历史题材,加上民间传奇色彩,再加上编剧的大胆想象,把它搞成一部欣赏性十足的娱乐片,笔者也是大加赞扬的。只是让笔者产生“杞人”之忧的仍然是这部娱乐片对观众有关历史的误导作用。有一天饭间,太太说收到一条关于《武媚娘传奇》的微信评论,她念给我听:【李治临死前最后一段话,“我对江山毫无兴趣却当了一世君王,起初是为了保护你,后来是想要得到你,其实是想和你一起看一次烟花。”】这位微信作者抒发自己的感想:【看了武媚娘让我们懂得了,不是武媚娘厉害,而是她的男人愿意给她撑腰。也不是武媚娘真的那么传奇,而是她的男人真的很爱她,爱到可以把天下的江山都给她。武媚娘侍奉李世民十二年,也只是一个五品才人。而跟了李治却封她为皇后。有的男人拥有天下却不肯给你一亩三分地。??】从行文的风格看,这段微信文字大概是出自一个中年女性的手。

每个人看完一部作品后说出自己的观感,是一个人的自由权利。也许范冰冰策划、投资、主演的《武媚娘传奇》,要的就是这种收视效果。如果是,范冰冰成功了!问题是,历史的真相并不是如《武媚娘传奇》剧情所说的那样,根据有记载的史料和史学家们的研究,真实的李治和武则天,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李治是一个恋权恋位的极私权欲者

公元656年,即唐高宗朝显庆初年,李治的身体就每况愈下,起初让武则天代为审批奏章。至660年,李治病情加重,武则天便开始从内宫走向前朝,开始垂帘听政。从武则天参政到主持朝政乃至发展到把持朝政的进程中,李治曾经对武则天组阁的势头产生危机感,在和重臣上官仪商议后,命其起草“废后”圣旨。而此时的武则天已近羽翼丰满,李治身边的宫女太监大多成为武则天的耳目,这才使得武则天有条件在第一时间闻讯后采取主动出击的做法,迫使生性懦弱的李治临阵退却,把“废后”之举推到上官仪身上,致使上官仪被逮捕入狱,满门抄斩。李治在身体极差的时候,也曾想过把皇位传给太子李弘。可是,在李治骨子里,仍然想的是他的皇权皇位。中央民族大学蒙曼老师这样分析:李治之所以宁可把朝权交给武则天,不肯把位子传给儿子。其深层的考虑是,若是把皇权皇位传给了太子,那就意味着自己再无回旋之地,即便日后身体好了,也不可能叫儿子还政还位于他。于是,他自以为把朝权交给武则天只是权宜之计,等待日后自己身体好了之后可以要回来,却没料到自己一病不起,直到终死。正是由于李治

1

的恋权恋位,才使得武则天借此携天子以令众臣,理朝政而大权独揽,一步步打造女皇梦的根基。

二、武则天的女皇梦是一个漫长的、逐步膨胀的、阶段性发展的过程

武则天的一生,从她在唐太宗朝进宫到她登临九五之尊做皇帝,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怀才不遇,勾引李治 武则天是在贞观十一年(638年)十一月奉诏入宫,被唐太宗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所谓才人,在唐初后宫里,仅是九个等级共八十一个御妻中第六等级九个才人中的一个。至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武则天在后宫12年,一直在才人的品级上没有得到升格。武则天不是一个甘于寂寞、听凭命运主宰的人。史料上根据她晚年的一段口述,记录了她在此阶段的一次抗争。当时,太宗有名马师子骢,没有人能予驾驭。有一天驯马时,侍候一侧的武媚对太宗说:“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楇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这次驯马,武媚只是得到太宗的口头赞许,没有给命运带来丝毫的改变。武媚的命运转机,是太宗病重期间,李治入宫伺奉父皇,武媚在此期间与李治结下了情缘。后人无从考证李治和武媚在后宫两情相悦达到何种程度,却可以从武则天的行事风格里得出一个判断:主动方应该是武氏。

第二阶段:削发为尼 绝处逢生

唐太宗逝世后,依据唐后宫惯例,武则天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李治登基后一年(永徽一年,650年),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与武则天相遇,两人不忘旧情。可是李治苦于没有理由将一个父皇的遗妃接入宫中。令李治料想不到的是被自己冷落的王皇后,出于打击情敌萧淑妃的目的,以为引入武则天就可以分散高宗对萧淑妃的宠爱。于是,一面命下人去叫武则天蓄发,一面主动向高宗提出将武氏纳入宫,高宗顺手推舟当即应允。次年,即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武则天便被接入宫,次年被封为二品昭仪。

第三阶段:恩将仇报 觊觎后位

据说武氏入宫前已怀孕了,入宫后生下儿子李弘,是李治第五子。李弘出生前,李治虽已有四子,都是庶生,长子李忠是宫人刘氏所生,便被没有生子的王皇后过继为子,在武则天生下李弘的同年被立为太子。朝中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重臣之所以拥戴高宗立李忠为太子,一是维护王皇后的地位,二是防范和压制已经过度得宠的武昭仪,三是断高宗另立太子之念想。然而,有了皇子的武昭仪,开始觊觎皇太子和皇后的位子。此时的王皇后方知自己“引狼入室”,与昔日劲敌萧淑妃结为同盟,共同对付武昭仪。然而,这两个普通女性抵不过一个有政治抱负的非凡女子,于永徽六年(655年),王皇后和萧淑妃双双被废为庶人,囚于暗室。更不幸地是,因李治忽一日动了恻隐之心前去暗室看望两个昔日的妻室,此举被武则天的耳目报知,于是武则天干脆动了杀机,将其一并处死。王皇后和

2

萧淑妃之死,正史并无细载,民间却将其描绘得极端的惨绝人寰,两个皇室贵妇人均被砍去四肢,割掉舌头,浸泡于酒瓮中折磨致死。

第四阶段:参与朝政,把持朝政

从显庆初年起(656-661年),高宗的头风疾日渐严重,头晕目眩,以致不能临朝理政,便让武则天代为批阅奏章,进而开创了古今中外正史记载的第一个女人上朝的参政模式——垂帘听政。《旧唐书?高宗记》如此记录:“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此期间,高宗和垂帘听政的武后并称为“二圣”。乾封二年(667年)李治名誉上命太子李弘监国,实际上却让武后理政,甚至想把摄政大权交与武后,宰相郝处俊劝道:“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高宗才罢了让武后摄政之意。675年,时年23岁的太子李弘与高宗、武后同赴合璧宫后就死去。一般说来,一个生于深宫、养尊处优、正值青春年华的小伙子何至于不堪一病就暴卒,后人怀疑是武则天下毒所致。联想武则天对三子、四子的罢黜,不能说是空穴来风。武则天就是在这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通过瓜分相权,培植党羽,已经实现了对朝政的实际把持和操控,成为一个没有戴皇冠的皇帝。

第五阶段:连废二帝,一手遮天

高宗于公元683年12月病死。此前,在太子李弘死去当年,李治立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李贤为太子,这个文武全才的新太子被朝廷上下普遍看好,偏偏和自己的母亲过不去,公然与把持朝政的母后分庭抗礼。永淳二年(683年),李贤被武则天以谋反罪下狱,而后发配到四川巴州(今巴中市)。至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在废黜三儿子李显并推立自己的四子李旦为傀儡皇帝后,依然没有放过被她贬至巴州的二儿子李贤,特派出宠臣丘神勋专程去巴州,逼迫李贤自尽,李贤时年仅三十岁。有史学家分析说李贤并非武氏所生,是她生育大儿子李弘期间李治与她的亲姐姐(被李治封为韩国夫人的武顺)的偷情物。正因为李贤不是武氏亲生,武氏才会下次绝手。

高宗病死的同时,武则天的三儿子李显继承皇位,是为中宗。然而仅仅时隔36天,中宗就被废黜,贬为庐陵王,逐出长安,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今湖北省房县)14年。中宗被废,固然是他的昏庸无能所致,但假如武则天没有绝对的朝政控制权,又怎能对一个合法继承的皇帝说废就废。中宗被废后,于同月已未日武则天立自己的四子李旦为睿宗。被母太后扶立的睿宗,只能是一个十足的傀儡。武则天命其居于深宫,不得参与朝政,所有军国大事由自己处理。然而即便是李旦甘心情愿当傀儡皇帝,也无法阻挡怀有雄图大略的母太后的政治脚步。

第六阶段:时机成熟,登基皇位 公元690年9月,武则天终于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地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睿宗李旦封为皇嗣,改名武轮,继而被贬为亲王,封号相王。尽管在武则天登基

3

之后发生了光宅元年(684年)九月的徐敬业扬州兵变和垂拱四年(688年)的李姓诸王之变,但都被武则天坚硬的铁腕剿灭掉。尤其是扬州兵变时,武则天诛杀了曾两次拥戴她废二帝的有功之臣裴炎,彻底肃清了王朝内部有碍武氏执政的任何异己力量,武则天已经成为一个稳坐李氏江山的渔猎者。

第七阶段:施展抱负,穷极私欲

武则天是一个完全了解自己的圣人,深知她死后历史将会对她做出冰火两重天的评价。于是她给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功过荣辱留待后人评说。

武则天的功过是非不是一篇数千字的短文所能说得清。她任用酷吏,也启用贤人;她专制独裁,也推行开明政治;她挥霍无度,也力促经济发展;她培植党羽,也打击根深蒂固的门阀势力;她任人唯亲,也从事科举改革;她主张女权,自己则穷奢极欲地包养男宠。直至“神龙革命”被迫退位,武则天在当任武周皇帝的十五年间,完全放纵了她卓群超凡的政治抱负和脱俗不羁的私欲,成为中外历史上一个建树卓著、最具争议、最具特色的超级女人。

三、一对极端自私却又相爱相依的政治夫妻、两个各打算盘却又互相成就的政治高手

李治和武则天是合并同类项的极端自私的人。所区别的是,李治是一个懦弱的人,又是一个有病的人,一个懦弱且有病的人,被一个外柔内厉、外媚内毒的女人捕获并掌控,才会演出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的执政时期。

人为了生存而争取乃至争夺自己的生存空间是人性的本能。人为了出人头地而进行的拼搏或奋争,则有可能一半出自本能、一半超出本能。当豆蔻年华的武则天奉诏进宫之后,苦苦等待了12年,在才人的位置上默默无闻,唯一一次让她出场表现的驯马机会,依然没有引起唐太宗的注意或喜欢。武则天若是和其他嫔妃宫女一样,也就只能自怨自艾自叹命运乖蹇而终了一生。然而武则天不甘命运的安排,她绝不放过任何一次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李世民病危期间李治扶炕伺奉期。其时的李治,正值弱冠之年,而26岁的武则天,正值熟女阶段。在此,人们可以断然想象的是,肯定是武则天主动勾引李治,使一个弱冠之年的小伙子对一个欲火中烧的熟女投怀送抱。从恋爱的角度说,这是李治的真正初恋,尽管这种初恋是偷情,是乱伦,是要被杀头。但是,这就是情爱的力量,不仅冲破了世俗,甚至冲破了严厉的皇宫禁忌。李治与武则天的私会勾搭,只能从人性的角度找到合理的借口,舍此之外没有任何合理合法的理由。然而,这也充分证明了只有私欲极度强烈而又胆大包天的人才做得出来。一个连父亲的小老婆都能勾搭和连丈夫的亲生儿都能勾引的人,就有可能做出超越任何人伦世俗的事情。当文章写到这里,笔者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伦理道德认定“万恶淫为首”, 才明白为什么开放的西方社会偏偏不容忍政客们婚外的性行为。

史学都说李治是一个生性懦弱的人,但生性懦弱不等于政治懦弱。一个纯粹生性懦弱的人,一般是做不出父亲病榻前乱规越矩的事情。所以,从性格学的角度研究,李治是一个鲜明的双重性格的人,外表懦弱,内里干毅,是可以为了私

4

欲而致其他于不顾之人。他的与武则天勾搭成奸只是初出茅庐,而后他在贬贵妃、废皇后、诛杀舅父兼托孤大臣长孙无忌,以及至死也不主动让位儿子的一切举止,都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只有自己而无天下的极端自私的人。

武则天的性格与李治迥然相反。当然,作为女性,她首先满足了李治男人本性所需要的女人类型,并且为李治生了四子二女。有学者研究说第二个儿子李贤不是武则天所生,是武则天的姐姐武顺与李治的私生子,在武则天羽翼未生,她便识大体顾大局地替自己的老公和姐姐背了这个“黑锅”,最终又是她下手将姐姐逼死和将这个儿子杀掉。武则天两个女儿中的大女儿,历史悬案之一也说是武则天自己掐死而嫁祸于王皇后。还有学者研究说,曾经给武则天带来命运根本性转机的武则天的大儿子李弘,也是被武则天毒害致死。武则天二儿子的出生来历和大女儿及大儿子之死,当然至今都是历史悬案,都不能完全下定论说是或不是。一般说来,谁都不会怀疑一个亲生母亲会下毒手害死亲生的儿女。但是,从政治的高度,从武则天这个特定的政治野心不断膨胀的女人的角度,以及武则天在对待不同政敌或不同政治障碍所采取和把握的处理尺度,是可以推断出武则天极具这样的政治动机、个人目的和行事条件。当然,所有这些不是笔者一篇短文就能说得清楚,有心的读者可以从唐史研究中得出自己的判断。

总之,之所以说武则天与李治是合并同类项,是指两者间同是为着同一个目标,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下着自己的棋局,似螳螂捕雀黄鹂在后般前后递进。李治在世时,作为外表懦弱的皇帝的他,利用武则天的果敢冷峻打击和弱化相权,强化自己的专制皇权。武则天则利用李治强化皇权的过程,在实质上清除异己,培育党羽,打下了皇业根基。李治和武则天,在强化皇权的过程中,两个人是亦步亦趋,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但实质上,强化的皇权名誉上归李治所有,操纵权则交给了武则天。这一对灵肉夫妻和政治夫妻在1000多年前就成功地实行了皇权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并最终都以极权手段实现了个人极欲的满足。

作为本文的命题,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在一个男尊女卑,男性绝对主导的社会里,一个想要和男人一样拥有绝对权力的女人,必须拥有比男人更强悍的力量,更聪慧过人的智谋,更心狠手辣的铁腕。因此,武则天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女人,她可以称得上是天才,是有史以来最厉害、最聪明,超越了男人和女人的绝品女人。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8h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