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说明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5 16: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说明书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第1章 项目背景

1.1 项目背景概述

自2006年党中央提出新农村规划之后,各地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不少地区也出现村庄规划脱离实际、照搬城市模式、指导性和实施性差等问题。关于乡村发展的思路和新农村规划的方法模式也进入了新一阶段的讨论时期。

201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新一轮全国村庄试点规划,目标是创新和改进村庄规划方法,并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优秀村庄规划范例。受怀柔区渤海镇政府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探索北京市特色村庄发展模式与村庄规划方法的突破。

1.2 项目区位与范围

1.2.1 项目位置

北沟村原名营北沟,位于北京市怀柔城区西北部山区(燕山山脉),渤海镇东北部。东南距怀柔新城14公里,距渤海镇政府约8公里,距北京中心城区约80公里。东部距慕田峪(村)长城景区约1公里,西部距田仙峪村1公里,西南距辛营1.4公里。

1.2.2 区位交通

北沟村位于山区尽端道路处,外围只有一条主要对外公路怀黄公路,村中心距离怀黄路约1.9公里。

北沟村、慕田峪村和田仙峪村均有936支线每天停靠,辛营村则有936支路、h24区间车等公交车停靠。距离辛营村约500米的慕田峪环岛则有936支路、h23、h24路和h24区间车停靠。1.2.3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以北沟村行政区划范围为规划范围,村域总面积约294.6公顷,约4400亩。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约13.39公顷。全村共148户,总人口344人。

1.3 规划依据与期限

1.3.1 规划依据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年)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000年) 《北京市村庄体系规划》(2004年)

《北京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方法和成果要求(暂行)》(2006年) 《镇规划标准》(200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08年)

《住房建设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2013年)

1.3.2 规划期限

近期:2013-2015年 中期:2015-2020年 远期:2020-2030年

1.4 相关背景研究及判断

1.4.1 对本次试点规划的政策背景解读

2012年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将城乡统筹和乡村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从可持续发展、深化改革和社会赋权等方面,深化了城乡统筹的内涵,提出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径等要求。在此背景上,本轮乡村规划的目标应当从三方面深入展开。

第一,应当以乡村“发展”为第一要义,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内涵,从传统“输血”模式走向新型“造血”模式。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以往乡村规划仅注重物质空间改造,而忽视了对乡村发展持续动力的挖掘,使乡村规划停留在“表面功夫”。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不仅是基于对以往乡村规划“输血”模式的反思,更是对乡村规划的内容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本轮村庄试点规划提出了探索符合地方需求的产业发展动力的新要求,将乡村规划向广度和深度同时推进了一步。乡村产业规划将成为本次乡村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二,应当寻找乡村发展的动力之源,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径,促进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不是消灭农村,而是明确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区别,使“城市更像城市,乡村更像乡村”。对乡村地区而言,如何重新认识乡村不同于城市的核心价值、挖掘乡村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成为新型城镇化所探索的核心内容之一。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其中文化、社会、生态这三大主题被强调出来,对于乡村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因为这三大主题恰恰是乡村地区长期拥有的却未被重视的“无价之宝”,也是本轮乡村规划中值得深入挖掘的内容之一。

第三,应当强化乡村基层管理和社区参与的重要性,探索深化制度改革的切入点,挖掘公民社会与民主赋权的新路径。

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从这一角度来看,在乡村基层社区扩大有序参与,推进民主管理,不仅是保障乡村规划建设的前提,更是国家深化制度改革,建设公民社会的开端。因此这也是本次乡村试点规划所承担的更深一层的社会意义。

综上所述,本次北沟村发展规划将依托国家宏观政策指导,分别从探索乡村产业转型与发展、全面挖掘村庄价值与特色、以及充分探索村庄基层规划管理模式等角度作为切入点,以“保障民生、促进发展”为原则,全面完成村庄规划内容。

1.4.2 北沟村村庄发展的背景研究

1.4.2.1 京郊乡村旅游和文化体验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北沟村产业发展的大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升级,密集城市区域的生态旅游和休闲消费需求表现得越来越强烈,市民自主性旅游模式快速兴起,大都市周边地区短途自驾出行的盛行。与此同时,乡村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简单淳朴的乡土文化,对于久居城市的市民吸引力越来越大,因而大大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以北京为例,2010年北京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全面进入了大众化休闲度假时代。至2012年一季度,全市郊区农村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已达到50%以上,而旅游服务产业的劳动所得也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从空间分布来看,北京京郊休闲度假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2010年北京旅游客流量约为1.8亿人次,其中,京藏高速公路(八高)、大广高速公路(京承)、109国道、108国道4条对外交通干道是京郊旅游出行的主要线路,其中京藏高速公路承载的旅游客流量最大,达到3000多万人次。

图 1-1京郊旅游出行主要线路分析(2010年)

怀柔区渤海镇位于京承高速公路附近,距中心城区约80公里,辖区内拥有慕田峪长城、卧佛山、响水湖等大量旅游景区资源,是京城自驾游的首选去处之一,区域内每年接纳大量的旅游客源,带动了本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北沟村依托周边资源优势,民俗旅游产业不断发展。2009年5月北沟村成立了集体经营的企业“北旮旯乡情驿站”,不仅成为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更为北沟村集体旅游产业发展踏出了第一步。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1.4.2.2 慕田峪长城备受外国人喜爱,为北沟村带来了独特的发展机遇和契机

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北京旅游的优选去处之一。北京著名的长城景区中,慕田峪长城以其山势险峻、草木茂盛、关台奇特,周边有众多人文和自然景观等特点,不仅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和北京旅游世界之最,更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特别受国外友人的青睐。

近年来,慕田峪长城不断吸引了外国友人旅游到访,甚至吸引了一些外国人到附近村庄长期居住。从1996年开始有部分外国人在慕田峪村、北沟村租赁村民的房屋,改造成为个人居所或者旅店,其中萨洋就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投资者。1996年他在慕田峪村租赁了一所废弃小学,将其改造成为一个小餐厅,开创了“小园模式”。此后他又陆续在周边村庄租赁了一些废旧住宅进行改造。2005年他在北沟村租赁了村口最破旧的一栋民宅,将其改造为“小庐面”,后又租赁了村里废弃的烧瓦窑,将其改造为“瓦厂”高端商务酒店。其建筑风格充分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和当地民居的建筑特点,使北沟村形成了一个更为独特的文化特色。

在萨洋的带动下,目前已经有十几户国际友人在北沟村居住。这些外来文化产物与本土村庄经过一段时间的冲撞与融合,慢慢影响了本地村民生活与认识,村民不仅逐渐习惯并接受了与外来人共同生活的方式,而且这种中外互动、城乡融合的发展方式仍在不断吸引着新的投资主体的关注,为村庄发展不断带来新的机遇。

1.4.2.3 长城国际文化村的建设,为北沟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区域支撑

长城国际文化村是怀柔区渤海镇继“夜渤海”、“栗花沟”建设之后打造的又一个旅游板块。渤海镇距离北京市区60-70公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交通联系方便快捷,适合于北京市区人口双休日度假休闲,现状旅游业发展基础十分突出。为进一步挖掘渤海镇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突出长城文化、板栗文化和国际文化,渤海镇人民政府提出将慕田峪、辛营、北沟和田仙峪四个村共同打造为“长城国际文化村”,作为怀柔区2010年重点工程开工建设。长城国际文化村的范围总面积约17.8平方公里,共包含770户,1800余人,共有民俗户40余户,其中市级民俗户13户。

长城国际文化村的提出,不仅满足了渤海镇总体规划中对于四个村的整合要求,并且进一步强化了四个村之间的产业联合发展和设施相互支撑,实现了四个村的区域整合与创新。更从资源共享、联动发展的角度,使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整体,并从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设施配置等方面提出分工合作的可能。为资源有限的北沟村和其他三个村庄的进一步发展均提供了重要的区域支撑。

图 1-2长城国际文化村规划范围图

1.4.2.4 北沟村独特的基层管理模式,为乡村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沟村党支部成立于1948年10月,近几年北沟村在现任村书记的带领下,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村庄管理模式。北沟村改变了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构建了新型基层管理模式。通过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转变,以党员服务群众为核心,增强基层党组织公信度和凝聚力;同时扩大群众参与和监督范围,调动群众参与基层公共管理事务的积极性,提升基层自治水平;建立议事会制度,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的形式决策公共事务,增强基层事务决策、执行的透明度和群众监督力度,使村民民主权利得到有效发挥和保障。这种立足村民利益和村庄发展的管理体系,不仅得到多项荣誉,也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

此外,近几年北沟村还与民营企业叶氏集团建立起了4年扶助共建关系,在企业的帮扶下,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得到了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当前村庄与企业将展开进一步的合作,建立新的“村企合作”模式,对村庄的产业发展、居住模式、养老服务等方面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而这些管理层面的创新探索为村庄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1.4.3 与上位规划的对接及判断

1.4.3.1 宏观层面——怀柔区发展符合北京市总体规划产业定位,并不断形成新的产业类型

2004版的北京市总体规划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构想,其中位于北部山区的怀柔区以林地为主,并分布许多风景名胜区,因而被整体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区域,经过十年发展实践基本形成了产业规模和产业品牌。其县城中心产业以休闲、度假、会议、餐饮为主,近年来产业也不断升级,并逐渐从城区蔓延进入了乡村地区。乡村地区也开始从以往较为低端的农家乐和农家餐饮产业形态,向较为高端的特色餐饮、商务会议、度假休闲、文化展示以及农业体验等新的产业类型转变,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北沟村以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动力,已经产生了以小卢面、瓦厂为代表的品牌餐饮、休闲度假产业,为其未来产业进一步提升奠定了优越的基础。 1.4.3.2 中观层面——渤海镇落实怀柔新城总体规划的旅游产业定位,并不断形成新品牌

在《怀柔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中,渤海镇被定位为生态旅游型小城镇,发展山前旅游和绿色干鲜果品生态产业,区域内自然生态景观良好,植被覆盖率高,果产资源丰富,是渤海镇五个特色旅游区域之一,并提出以慕田峪长城景区为标志的横贯怀柔东西向的长城旅游带。

渤海镇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实现了上位规划提出的产业定位,更是依托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发展出了一系列极具地域特色的休闲旅游和文化旅游产品,形成了“夜渤海”、“栗花沟”和“长城国际文化村”等一系列旅游品牌,实现了新的突破,也为下一步地区村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1.4.3.3 微观层面——北沟村发展落实了渤海镇总体规划定位,并不断形成新的特色与创新

渤海镇总体规划中将北沟村与其紧邻的田仙峪村、慕田峪村和辛营村定位为一个组团。其中北沟村和田仙峪村为民俗旅游村,分别发展板栗种植、观光农业、冷水鱼养殖等产业;辛营村定位为以民俗风光、旅游产品销售为重点的旅游服务基地;慕田峪村由慕田峪长城景区统一管理,被定位为旅游目的地。

镇域村庄体系中将辛营村设置为中心村,北沟村、田仙峪村为一般行政村。中心村集中设置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增加吸引力,聚集人口,并作为引导三个村庄未来人口聚集的核心地区。北沟村当前的发展符合渤海镇总体规划的定位,同时还在旅游产业和文化建设上展现了特色

与创新。近年来北沟村先后获得“首都文明村”、“京郊环境治理先进村”、“北京郊区文明生态村”、“北京市最美乡村”、“北京市级民俗旅游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村”以及“全国生态文化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1.5 规划任务目标

北沟村作为京郊典型的旅游村庄,其发展需求集中体现了北京市这一国际大都市周边乡村发展的趋势,因此对北沟村的规划研究承担着为其他相似村庄提供借鉴的任务。

其次,北沟村具备良好而独特的发展基础,吸引了众多外来投资主体关注和参与,具备很强的发展动力。实际上也反映了大都市区周边农村地区正在并即将面临的一种发展选择问题。村庄如何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并实现与外来动力的良性互动,实现村庄整体可持续的发展,将成为本次规划的重点研究内容。

最后,北沟村现有独特的村庄改造方式和良好的基层管理方法,为进一步推进北沟村庄规划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规划将进一步发扬这些优势,并积极探索总结未来乡村地区基层管理的新模式,为新一轮村庄试点规划提供示范性。

因此,本次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对北沟村庄发展需求、动力特征、基层管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打造出一个保留北京独特乡村风格、反映北京乡村发展前景、以及创新乡村基层管理模式的“示范基地”。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1.6 规划技术路线

图 1-3 规划技术路线

·5·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第2章 北沟村发展现状分析

2.1 自然条件及周边村庄发展概况

2.1.1 地区自然条件

北沟村地处燕山山脉低山丘陵区,三面环山,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坡度较为缓和。村内有季节性河流河道贯穿村庄,河道起源于北沟村北部山区,流经北沟村、辛营村,汇入辛营西沟。村庄住宅沿山谷两侧台地错落布局,是典型的山地村落。

北沟村属于中纬度温暖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形成春季干旱多风、秋季秋高气爽、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无霜期约195天,天气多变,雨量集中,年降水量约700毫米,年平均气温9.2℃,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9%,七、八月份较大,为78%。

由于地处北京北部生态林水源涵养区,植被覆盖率高,当地树种以板栗、核桃树为主,此外还有油松、侧柏、山杨等乔木,森林覆盖率98%,土壤以砂质中层长石质岩类淋溶褐土为主。

2.1.2 周边村庄发展概况

北沟村位于怀柔区渤海镇东北端,东部紧邻慕田峪长城旅游区,慕田峪长城与箭扣长城交汇于此,西接田仙峪村,以两侧山脉的山脊为界,北侧有齐长城(明重建)遗址,南部与辛营村相连。北沟村与慕田峪村、辛营村、田仙峪村共同组成了渤海镇长城国际文化村总面积1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余人。

长城国际文化村主要开展长城旅游,搭建国际文化平台,挖掘地区特色旅游文化、板栗文化,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生态环境,形成“吃在田仙峪、住在北沟村、游在慕田峪、购在辛营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2.1.2.1 慕田峪村

慕田峪村位于怀柔区慕田峪长城风景区内,村内生态环境优美,山场广阔、果品丰富,自然景观丰富。慕田峪村村域面积3.3平方公里,全村170户,共300人,2012年村级经济总收入81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69元。由于景区环境建设需要,村内从1982年开始退果林还针叶林,

目前栗树林已减少到总林场面积的三分之一,农业基础较为薄弱。

图 2-1 慕田峪国际文化村及“小园”特色国际餐厅

慕田峪村围绕慕田峪长城景区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及旅游服务接待。慕田峪长城旅游区1987年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2002年被评为4A级风景区。慕田峪长城自1988年对外开放后,村内兴起民俗接待,旅游商品销售,吸引了不少外国人投资办企、租住房屋,因此便有了“国际文化村”之称。目前已有12个国家的外国人租赁村中民宅,改造后进行特色民宿经营。

随着慕田峪景区的建设,大部分村民逐步由农民转化为非农人员,目前村民主要从事旅游商品销售,在慕田峪景区小商品市场就业,共有220个摊位。 2.1.2.2 田仙峪村

田仙峪村背靠箭扣长城,依山而建,环水而居,村落整洁,村居素雅。田仙峪村村域面积9.7平方公里,全村300户,共772人,2012年村级经济总收入约3588万元,居四村之首,农村人均纯收入17097元。

村庄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山水资源和人文景观。田仙峪村建村于明朝修建长城时期,距今已有600年历史,现今的村民中,一部分为修筑长城军民与工匠们的后裔,至今村中还有明代烧制城砖的砖窑遗址和古城堡遗址。

图 2-2 田仙峪村风景及虹鳟鱼养殖

田仙峪村主要产业为农业(板栗种植)和水产养殖业(虹鳟鱼养殖)。经过30年的发展,虹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鳟鱼养殖已成为怀柔品牌,成为国家冷水鱼良种基地,一方面为全国各地提供虹鳟鱼鱼苗和技术咨询服务,一方面带动周边农民通过养殖、垂钓、销售、烧烤、特色农家乐等形式致富,目前村内共有3个虹鳟鱼特色餐厅以及30余户特色农家乐。田仙峪村村域面积大,干鲜果总产量为达430吨,其中板栗产量占75.6%。

田仙峪村所处地区为地质灾害影响区,主要受泥石流、地震、不稳定斜坡和崩塌灾害影响。村内有3户农宅位于泥石流易发区内;村北部边界处有历史震中;村内珍珠泉有3户和6户农宅分别位于不稳定斜坡上和崩塌危险区范围内。

2.1.2.3 辛营村

辛营村位于渤海镇中部,紧邻怀黄公路,是四村重要的门户通道,村庄沿道路两侧建设,整体风貌及环境较差。辛营村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村域总面积2.3平方公里,全村171户,共340人,2012年村级经济总收入6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67元。

辛营村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特色不突出。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干果类种植为主;村内有民宿和餐饮共6户,经营情况尚可。

未来慕田峪景区管理区将整体下移到辛营村,包括慕田峪景区门票管理、商业区和大型停车场,并设置专用景区班车分别通向慕田峪景区和其他三个村庄。 2.1.2.4 四村发展条件对比

规划对慕田峪村、北沟村、田仙峪村、辛营村四个村的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土地资源、交通条件、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等基础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综合比较了四个村的发展优势。

慕田峪村的核心优势是紧靠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发展限制条件为农业基础薄弱,地区环境存在一定破坏;田仙峪村的核心优势为农业、水产养殖业发达,具有虹鳟鱼饮食特色,但商贸、交通基础一般;辛营村的核心优势是位于入口门户地区,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但产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一般;北沟村的核心优势是生态环境优越,乡土气息浓郁,国际文化交融,但土地资源有限。

未来规划将针对四村的村庄发展条件统筹考虑,分别明确四村发展定位。

表 2-1四村发展优势综合对比

北沟村 慕田峪 田仙峪 辛营 农业基础 ☆☆☆ ☆ ☆☆☆☆ ☆☆ 旅游资源 ☆☆ ☆☆☆☆ ☆☆☆ ☆ 住宿 ☆☆☆ ☆☆☆☆ ☆☆ ☆ 餐饮 ☆☆ ☆☆☆ ☆☆☆☆ ☆ 土地资源 ☆ ☆☆ ☆☆☆ ☆☆☆☆ 交通条件 ☆☆ ☆☆ ☆☆ ☆☆☆☆ 商贸基础 ☆☆ ☆☆☆☆ ☆☆ ☆☆☆ 生态环境 ☆☆☆☆ ☆☆ ☆☆☆ ☆☆ 2.2 北沟村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

2.2.1 村庄历史发展沿革

北沟村旧时被称为“辛营北沟”、“营北沟”,意为辛营北边的一条山沟,最初于清朝年间曹姓

人家迁居北沟,逐渐形成聚落。1930年初,北沟村民到昌平(当时为怀荣地区管理政府所在地)申请北沟独立于辛营,北沟村也以此得名。

1947年,北沟村开始实行土地改革;1948年10月,北沟村党支部正式成立,拥有了北沟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北沟村成立了农村合作社;1984年北沟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9年北沟村打第一口深井取水,方便村民饮水;2004年,北沟村开始村级环境整治;2005年,美籍华人在北沟村租用农宅,投资建设商务会所“小庐面”,由此翻开外国人入住北沟村的历史;2006年,推出环境管理告知书制度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同年北沟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2007年实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重编《北沟村村规民约》,同年被评选为全国卫生村;2007年至2008年村内将废弃的蓄水池改建为篮球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2008年村内组建村级事务顾问组,提升村级民主管理,方便民众监督和村级事务透明度,同年中国大使馆、中国地质研究院等20个部门、单位在北沟村签订了“合作盟约”,成为市级以上媒体和中外人士关注的焦点;2009年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北沟,同年以发展产业经济为目的,村集体出资成立了“北旮旯乡情驿站餐饮有限公司”,带动全村民俗旅游发展,以板栗、核桃等土特产品销售,为村民提供增收途径,从而全面拉动集体经济发展;2010年5月“长城国际文化村”开村;2010年6月北沟实行林权制度改革,并举行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来自41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全程观摩了北沟村换届选举工作,同年北沟被评为北京市最美乡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11年北沟被评为北京市级民俗旅游村;2012年北沟被评为全国闻名村镇,同年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并与中国农业大学加强合作,进行农业研究和新农村发展等。

2.2.2 社会组织发展情况

北沟村原为深山贫困村,村庄行路难、发展难、农民赚钱难,但如今的北沟村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坚持以民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充分调动党员在推动村级发展工作中的主动性和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积极性,为全区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探索出了一条“以党建带村建、以村建促党建”的发展新路径。

(1) 以党员先锋模范为作用,唤醒村民责任意识

2006年,北沟村成立了怀柔首家村级党员服务中心。村党支部通过为党员订阅报刊,为老党员办理医疗优惠卡,定期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满足党员学习需求,开阔党员眼界,认识并寻找北沟村与先进村的差距,为支部提供建议意见,并让党员真正了解支部日常工作中决策的初衷,为支部做宣传。

2007年村党支部组建了6支卫生保洁党员服务队和1支村级事务顾问组。党员服务队将村庄划分为6个责任区,按党员居住地认领责任区,长期维护责任区卫生;村级事务顾问组充分发挥村干部的“智囊团”、干群关系的“润滑剂”、重大工程项目的“校准仪”功能,先后为村“两委”提出建议。

2011年5月6日,辖北沟、慕田峪、田仙峪、辛营四个党支部的渤海镇长城国际文化村党总支部成立,为进一步促进北沟村及长城国际文化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建立完善的村级规章制度,加强制度保障

随着北沟村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在村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增强民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村民整体能力,2007年通过广泛走访,吸纳村民意见,村内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共22大项260多小项,3万余字,涉及到村里的各项事务,为村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3) 城乡共建,促进村庄经济社会发展

在镇党委的支持下,北沟村开展了城乡党组织共建活动,分别与国家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中国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区水务局、清华同创有限公司签定了共建协议书,在经济、文化、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有力推动了北沟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村庄争取上百万资金,实施了打道、垒坝、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惠民工程,使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通过“支部+协会”的方式,成立了北京北沟板栗种植合作社,以市场化的经济运营模式推动板栗种植销售业的发展,并积极引导农民从事乡村旅游业,壮大农村产业经济,提高村民收入。

目前,北沟村党员32名,村干部5名,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北沟村先后获得“首都文明村”、“北京市五个好农村党支部”、“京郊环境治理先进村”、“北京郊区文明生态村”、“京郊管理民主先进村”、“怀柔区十佳人民调解委员会”、“怀柔区五个好农村党支部”、“社会矛盾调处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北京市最美乡村”、“北京市级民俗旅游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村”以及“全国生态文化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2.3 北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3.1 人口及劳动力情况

2012年北沟村共148户,总人口344人,其中男性174人,女性170人,村庄男女比例为1.02:1。

村内20岁以下人群为49人,占村庄总人数的14.24%;20-59岁青壮年人群为211人,占村庄总人数的61.34%,其中未来10年步入老龄化的村民占村庄总人数的21.22%;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为84人,占村庄总人口的24.42%。其中村内18-60岁的劳动力人数为219人,占村庄总人数的63.66%,主要从事农业、建筑业和服务业。2012年村内从业人员共计196人,占村庄劳动力总数的89.5%,其中一产从业人员164人,三产从业人员32人。

表 2-2村民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 人数(人) 占村庄总人数的百分比 0-9岁 15 4.36% 10-19岁 34 9.88% 14.24% 20-29岁 32 9.30% 30-39岁 40 11.63% 40-49岁 66 19.19% 61.34% 50-59岁 73 21.22% 60-69岁 39 11.34% 70-79岁 31 9.01% 80-90岁 11 3.20% 24.42% 90-100岁 3 0.87% 合计 344 100.00% 100.00%

·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图 2-3 村民年龄结构

村民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以初中(40.4%)和高中(23.4%)文化程度为主,小学文化程度村民占总人数的17%,职高、中专、大专文化程度村民占总人数的9.6%,大学及以上学历人数最少,仅占村民总人数的4.3%。

图 2-4村民教育程度

2.3.2 经济产业发展情况

村庄总产值呈上升趋势,由2004年460万元增加到2012年882万元,年均增长率7.5个百分点。村庄人均收入由2004年的6200元增加到2012年17653元,增长了2.85倍,主要由于农业产业形式由以往鲜果生产转移到以干果生产为主,此外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外出务工人数增加、村内闲置用地对外出租等方式,都极大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表 2-3 北沟村2004-2012年经济发展情况

年份 村级经济总收入第一产业产农民人均收(万元) 值(万元) 入(元) 2004 460 214 6200 2005 520 246 7200 2006 576 267 7700 2007 670 285 9648 2008 715 320 10700 2009 720 310 12200 2010 752 340 13500 2011 791 320 15888 2012 882 360 17653 (1) 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前村庄以鲜果种植为主,但由于鲜果产量及产品价值较低,影响村民收入,

同时干果价格不断上涨,村庄提倡开荒种树,因此村民大力种植干果果树取缔村内原有鲜果果树,村内以北大部分山体已被干果果树覆盖。

图 2-5 北沟村干果林

目前村内农业干果类(板栗、核桃)种植、销售为主,仍有少部分果树(梨树和柿子树)种植。北沟2012年干鲜果品总产量181吨,其中板栗和核桃干果产量为175吨,占总产量的96.7%。农业种植销售收入仍然是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未来随着务农人群年龄增长,老年人已不愿意再从事采摘和管理工作。此外,青壮年人群外出务工数量的增加,板栗价格受市场的波动影响,以及板栗种植易造成水土流失,都影响着农业的发展。

·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2)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北沟村第三产业主要包括瓦厂特色酒店、村集体餐厅和村民农家乐。

村庄内部存在一部分因为土地质量状况差不适宜耕种的闲置地和多户废弃的住宅,不仅占用土地而且影响村容村貌。从2005年起,村集体原有瓦厂已承包给外国企业改造为乡村特色酒店,此外陆续将村内闲置或废弃住宅对外出租,收取租金,增加村庄整体收入,目前已有12户外籍人士在村内租有院落。

图 2-8 北沟村现状农家乐

2.3.3 土地利用现状

北沟村村域总面积约294.6公顷,约4400亩。村域内大部分为山地丘陵地势,村庄沿山体谷底地势呈带状分布,村域建设用地总面积约13.33公顷,仅占总用地的4.5%,村庄两侧山体以干

图 2-6 瓦厂高端酒店(左)及其租赁改造后经营性农宅(中、右)

果林为主,非建设用地总面积281.27公顷。

北沟村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约12.05公顷,村庄容积率约为0.5。全村常住人口356人,属于中等规模村庄,目前村庄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338平方米/人。 (1) 村民住宅用地现状

村民住宅用地总面积5.43公顷,占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45.1%。 (2) 公共设施用地现状

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4.51公顷。其中有4.46公顷公共设施用地是村庄对外出租土地,现状作为旅游服务设施用地使用。 (3) 道路及广场用地现状

2009年之前村集体没有经济产业实体,集体收入仅靠财政支持。2009年村集体出资注册成立了“北旮旯乡情驿站餐饮有限公司”,并投资建设了“北旮旯乡情驿站”餐厅,通过村集体餐厅和特色民俗旅游吸引客源,拉动全村民俗接待、农家乐发展,配以向村民订购板栗、核桃等土特产品销售,在增加集体收入同时,为村民提供就业和增加收入。目前“北旮旯乡情驿站”餐厅是村庄集体收入的主要支撑,2012年年收入可达到150万元,极大的拉动集体经济发展。

图 2-7北旮旯乡情驿站

村庄道路及广场用地总面积为3.1公顷,其中道路用地面积为2.86公顷,广场用地面积为0.24公顷。道路主要包括村域范围内主要道路及村庄巷道;村庄广场用地包括村庄中部中心广场、文化广场、篮球场以及沿河广场。 (4) 公用设施用地现状

村内公用设施用地总面积为0.29公顷,其中市政设施用地0.27公顷,环卫设施用地0.02公

·10·

村内村民经营的农家乐有7家,但经营水平差异较大。其中经营较好的农家乐共4户,年收入大于5万;其余经营较差的农家乐几乎没有收入。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顷。村庄市政设施用地包括村庄南部的秸秆气站以及村庄北部取水井及周边附属设施;村内环卫设施主要包括村中心和村南部公厕(含公共浴室)2处。

E 水域和其它用地 281.27 E1 E2 E4 E7 水域 耕地 林地 闲置地 (5) 水域及其他用地

水域总面积为2.58公顷,主要包括村庄南北向季节性河流河道总面积,不包括由于雨季雨量过大而形成的临时河道面积。

耕地总面积为0.78公顷,位于村庄南部,是村庄唯一的耕地,目前由村民自行种植农作物,耕地质量一般。

林地及园地总面积为277.18公顷,占村域总面积的94.1%,包括村庄山体所有林地以及干鲜果园地。

另外村庄还有约0.73公顷闲置地,主要包括村庄北部琉璃瓦存放地和村民宅前屋后未利用地。 (6) 村域现状用地平衡表

北沟村属于中等规模村庄,村庄现状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338平方米/人,远超出北京市人均村庄建设用地指标150平方米要求。

村庄居住用地占村庄总建设用地比重45.1%;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村庄总建设用地比重37.4%,其中旅游服务设施用地占总建设用地比重为37%;道路广场用地占村庄总建设用地比重25.7%。目前村庄缺少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设施。

表 2-4 村域现状用地平衡表

大类代码 E6-R 用地大类 住宅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面积(公顷) 5.43 小类代码 E6-R2 E6-C1 4.51 E6-C2 E6-S1 3.10 E6-S2 E6-U1 0.29 E6-U2 广场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环卫设施用地 用地小类 二类住宅用地 管理性、公益性 市场性公共设施用地 道路用地 实际内容 宅基地 村委会 旅游、餐饮、零售商店 村域主要道路、已硬化道路 中心广场、文化广场、篮球场 秸秆气站、取水井、变电站、污水处理池 垃圾堆放点、公共厕所 面积(公顷) 5.43 0.05 4.46 季节性河流河道 村庄南部菜园 村域干鲜果树林、各种灌木林 村庄住宅周边未利用土地及北侧临时琉璃瓦存放地 2.58 0.78 277.18 0.73 2.3.4 住宅用地现状

村庄地处丘陵地区北高南低,村民住宅依山势分布于河谷两侧台地,以院落形式为主,建筑质量较好。

宅基地面积随地势高低有所变化,并呈现组团分布特征。南部宅基地面积较小,每户宅基地约0.25亩;村庄北部宅基地面积较大,每户约为0.4亩;沿山和滨河地区宅基地面积较大,每户宅基地约0.8-1亩。村内对外出租宅地共13处,其中11处已进行住房改造,改造后的宅院面积普遍偏大,约占2-3个宅基地。

建设用地对

E6-C

2.86 0.24 0.27 0.02 E6-S 道路广场用地 图 2-9 村庄宅基地分布情况

E6-U 公用设施用地 2.3.5 道路交通现状

根据使用性质不同,将北沟村道路分为对外联系道路和村庄道路。道路总面积3.1公顷,村

·11·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庄路况较好,大部分道路已硬化。 (1) 对外联系道路

村庄有一条U型单向车行道,外与辛营村相连,并接入怀黄公路。路面宽度为5-6米,两侧各有0.5米绿化。

图 2-12 村庄巷道现状

村庄南部有一条东西向道路,可横向联系U型对外交通,路面宽度约5米。

村庄宅间路路面状况良好,大部分路面已硬化;部分路面为硬质石子铺面,极具乡村特色。

村庄现状道路路面质量很好,但通村道路没有相应指示牌,缺乏指示系统,入村道路较窄,错车难;村庄中心广场处内设有936支公交停靠站一个,但每日中午仅有一班公交车在村口停靠不足一分钟,村内对外通勤较为不便。

图 2-13 村庄宅间路现状

图 2-10 北沟对外交通道路现状(左一、左二、右一)公交停靠站(右二)

(3) 停车设施

村内停车设施较为缺乏,目前在村中心广场南侧设有停车场一处,共可停靠7辆汽车。村内车辆经常占用道路、广场、篮球场等公共活动空间作为停车使用。

(2) 村庄道路

村庄道路分为主要道路、巷道和宅间路三种。

村内主要道路南起村庄中心广场,北至石岭山脚,道路路面平均宽度约3米,已全部水泥硬化,部分道路可行驶机动车,道路状况很好。

图 2-14停车场(左)村内车辆停放占用公共空间(中、右)

2.3.6 公共服务设施

图 2-11 村庄主要道路现状

(1) 村委会

村委会位于中心广场东侧,于2009年改建,现状为三层平顶建筑,占地面积约530平方米,建筑质量较好,但与村庄总体风貌较为不符。

·12·

村庄巷道主要分布于南北居住组团内部,道路路面宽度约2米,道路状况一般,大部分路面已水泥硬化,部分路面为石子路或土路。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5) 休闲娱乐设施

村庄中部设有中心广场一个,是村民休闲、娱乐、交流、活动的主要场所,总面积约2160平方米,呈扇形;近邻中心广场北侧河道设有带状广场,并配有相应的户外健身设施;村内有公

图 2-15 北沟村村委会

共篮球场一个,位于村委会东侧,占地735平方米;村委会大楼内部设有公共图书室、室内活动场(乒乓球)和综合活动中心。

(2) 医疗设施

村庄现有医疗站一个,位于村委会内部,配有医生一名,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能满足村民基本需求。

(3) 教育设施

村内没有中、小学等教育设施,村内学生集中到渤海镇中心小学就学,每天有校车接送学生上下学。

(4) 商业服务设施

村内商业设施较少。仅在村庄中心广场处有一所商品零售商店,约25平方米。村庄中心广场南侧由村集体出资建设了北旮旯乡情驿站餐厅1处,占地面积约580平方米。

北沟村于2005年开始对外出租村内闲置和废弃地。村庄北部0.6公顷和0.8公顷土地分别租赁给北京韩建集团和叶氏集团作为旅游休闲度假用途;村庄南部原琉璃瓦厂以及村民部分废弃房屋,已外租作为高端度假酒店和别墅经营使用,占地约1公顷;村庄南部紧邻琉璃瓦厂1公顷作为旅游餐饮区。

目前村集体餐厅、瓦厂经营状况良好,为村内带来一定客源量,但村庄整体接待水平较差,村内餐饮住宿接待量较小,不能完全满足游客需求。

图 2-18 村庄内部路灯

图 2-17公共图书馆(左)、中心广场(中)、篮球场(右)

村内现有休闲设施不能完全满足村民休闲娱乐需要,村内车辆停放常占用中心广场和篮球场,极大的缩减村民使用空间;村内公共图书室、室内活动场所关闭时间较早,且户外空间活动场所灯光照明欠佳,也不能满足村民夜间使用需求,因此现状村民休闲活动较为单一,闲暇时间多为散步、棋牌、跳舞和聊天。 (6) 其他设施

村内有照明路灯50盏,沿村庄主要道路布置,质量较好,但照明亮度不够,村民夜间活动较为不便。

图 2-16 村中心商店(左)北旮旯乡情驿站(中)堂前燕旅游餐饮区(右)

·13·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2.4.5.2 时间

白天村民们很喜欢到开敞的广场上活动,晚上活动停止。 2.4.5.3 日常行动

村落中心的文化广场,局部设有健身器材,是村民交往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住宅、商店门前空间、街巷空间和宅院之间的小型空地空间,是村民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而一些其他文化设施位于村落对外道路两侧,偶尔有游客到此游览留影。 2.4.5.4 空间边界

空间边缘、门前空间等能为村民的逗留活动提供背后支持的地方,是最受村民青睐的活动场所。

2.4.5.5 休憩设施

在广场对空间的边缘,通常布置有石墩、石凳、条石、树干之类的环境设施。

的优势,也要尊重现有资源条件,实现产业与资源本底条件的匹配。

当前村内已经初具规模的休闲度假旅游产业为北沟村提供了思路和希望,未来应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相关产业类型,提升产业品质,实现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3) 村庄发展面临多元主体利益诉求,应以村民利益为本,实现统筹协调

由于北沟村已经成为了一个开放的环境领域,游客、开发者、村集体等不同利益主体对于村庄发展具有不同的诉求,都已成为影响村庄发展的外界动力。同时,村民虽然对于未来乡村发展和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期待,但因其在各方利益协调中处于弱势地位,而存在较多担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于北沟村而言,如何充分利用外界动力,保障村民的根本利益、协调各方需求,成为当前村庄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

规划认为,要实现村庄良性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村民的利益和意愿为第一前提,在满足村庄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协调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多元共赢。 (4) 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模式值得延续,并提升相应服务设施建设水平

北沟村现有的生态环境、建筑风貌、民俗文化等发展条件,是村庄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之源,应充分保留,切忌大拆大建。当前萨洋等开发者所采用的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因此,本次规划将学习并延续这种改造模式,保持村庄肌理、尊重村庄环境,以“总量控制”加“弹性引导”的方式,对村庄各类用地和产业空间进行控制和预留。

2.5 村庄现状总结及判断

(1) 村庄发展基础良好,当前主要面临发展提升与产业转型的需求

北沟村在村级党委的带领下,经过多次村庄综合整治,已经极大的改善了村庄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品质,如今的北沟村村庄安静整洁、设施齐全、环境宜人、民风淳朴,更依托着长城、卧佛和民俗文化,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驻足流连。

但是从村民从业情况和收入水平来看,林果种植和少量民俗旅游产业的收入仍然偏低,村庄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失等问题仍然存在,产业发展需求紧迫。当前村委会和大部分村民都希望通过村庄林地流转和旅游产业发展来解决就业问题,并提升生活水平。 (2) 村庄发展优势与制约并存,应依托自身发展条件遴选产业类型

从北沟村发展条件来看,它虽然具备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等发展优势,同时也村庄用地紧张和建设空间有限等制约条件。因此,北沟村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必须既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源

同时,虽然村庄当前设施水平能够基本满足现状村民需求,但从未来村庄产业发展前景判断,村内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旅游服务设施水平均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规划还将以村庄发展的长远需求提出各类设施改造提升的指导要求。

·19·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第3章 村庄发展定位与案例借鉴

3.1 北沟村庄发展设想与规划切入点

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发展基础薄弱,很难通过自身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转型,往往需要借由外力作用才能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但仅依靠政府扶持又难以满足村庄数量多类型杂的需求,因此,在市场经济日益开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如企业、基金会、教育机构、NGO等多元组织)正在进入乡村,为乡村地区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北沟村近年来就是在外力的作用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继续吸引着新的投资主体(叶氏集团),成为北沟未来发展的积极动力。近年来叶氏集团与渤海镇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共建关系和投资发展基础,并顺应时代需求,率先提出以北沟村为基地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型模式。企业本着回馈社会和互利共赢原则,一改传统的“村企帮扶”搞村庄旅游开发、房地产开发等“短平快”的一次性开发方式,而是通过“村企合作”和“持续共建”方式,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改善、文化发扬和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发展背景与发展设想,本次规划将站在综合协调的立场上,以乡村发展为根本目标,整合各方资源,协助村庄与外界投资动力形成良性、共赢的发展模式,通过规划的合理布局与引导,为村庄的产业发展、社会改善、文化发扬和社区建设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因此本次规划主要从以下四个切入点展开:

(1)衔接区域发展、挖掘核心优势,为村庄寻找合适的发展定位

北沟村村庄与其他长城国际文化村发展条件类似,有明显的优势与限制,难以实现独立全面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四个村庄优势互补、从区域范围实现四村的联动发展。因此规划从区域综合分析入手,结合自身村庄的核心优势,明确其最为合适的发展定位,指导村庄合理、有序的推进建设。

(2)合理遴选产业类型,逐步实现乡村农业规模化与产业现代化转型

规划根据村庄发展条件遴选产业类型。如依托北沟村生态环境优越,乡土气息浓郁的核心优势,并考虑村庄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生态承载能力的限制,建议村庄发展小而精的产业模式,控制居民和游客数量,有效的保持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3)积极引导小规模渐进式空间改造模式,保留乡土文化载体,创新规划建设模式 规划避免对村庄采用大拆大建模式,充分延续现有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模式,保留村庄肌理,

留住乡土文化载体,并在渐进式改造的过程中逐渐改变乡村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从而实现对乡村社区的全面变革。

(4)积极引导村企合作的管理模式,创新乡村社区服务管理模式

规划继续发扬村庄在基层管理方面的优势,并进一步督促落实村企共建的合作模式。村庄与企业通过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联合经营。通过林地统一流转建立村集体联合农场,实施专业化经营管理,每年给农民发放增长性收益;通过宅基地入股分红实现村民持续共享企业经营收益。此外,企业还将联合村集体对村庄采用社区化管理模式,完善旅游服务、社区服务、老年群体专项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走出一条乡村社区服务管理的新模式。

3.2 与上位规划定位及目标的衔接

3.2.1 长城国际文化村总体定位与目标

根据渤海镇委托我院进行的《长城国际文化村统筹发展规划研究》,对长城国际文化村整体定位为:“长城国际文化特色区、城乡绿色生态示范区、乡村永续发展试验区”。其中:

(1)长城国际文化特色区,是指依托长城文化景区资源,结合周边传统村落环境特征,吸引国内外文化和相关创意产业进入,促进中外文化在这一区域实现碰撞与交融。

(2)城乡绿色生态示范区,是指以绿色生态为主题,整合与挖掘本地区山水资源和文化资源,提升地区知名度,探索文化旅游产业新思路,建设城乡绿色生态示范区。

(3)乡村永续发展试验区,是指以振兴乡村地区为根本目标,寻找适合并促进本地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模式,探索乡村社区永续发展的路径。

3.2.2 四村发展定位及功能布局

《长城国际文化村统筹发展规划研究》(以下简称为《四村规划》)通过对四村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的分析,认为四个村庄之间的资源条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具有比较明显的错位互补优势,必须通过联合发展、设施共享,合作共赢才能实现村庄各自发展和地区的整体提升。因此规划以“错位发展,各取所长”为原则,分别对四个村提出了不同的发展定位和主导功能,并对四村的产业、服务等功能在空间上逐一落实,形成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联动发展格局。

·20·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3.2.2.1 慕田峪村

《四村规划》将慕田峪村定位为长城文化旅游目的地与展示核心区。其承担的主导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项:第一,文化保护功能,主要指设置长城管委会等行政管理机构;第二,文化展示功能,包括博物馆、文化展览馆、演绎娱乐(剧场影院)等;第三,文化教育功能,包括长城历史文化和石文化的教育;第四,文化创意功能,是指以长城为主体的艺术创作。 3.2.2.2 田仙峪村

《四村规划》将田仙峪村定位为以特色种养殖业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拓展区。其承担的主导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项:第一,特种养殖业及其拓展功能,主要活动包括虹鳟鱼养殖、垂钓、观赏、品尝、烧烤、养殖类科普教育等;第二,现代农业及其拓展功能,主要内容包括农业观光、采摘、农业类科普教育等;第三,农业加工制作功能,主要内容包括制作果汁、果酱、板栗酒(二产生产,吸引游客亲身体验与参与)等;第四,节庆博览功能,可通过开展农产品博览会(板栗节)的形式吸引游客。 3.2.2.3 北沟村

《四村规划》将北沟村定位为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高品质休闲度假区。其承担的主导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项:第一,高品质度假住宿功能,主要包括商务酒店、企业会所、特色民宿、会议中心、文化交流、娱乐中心等;第二,乡村文化体验功能,主要包括乡村主题展览窗口、乡村手工艺制作(板栗酒、板栗油、板栗蛋糕、陶艺)等;第三,精品农业观光体验功能,主要包括特色农场、精品农业、农业体验活动(山地采摘、种植)等;第四,户外休闲体验功能,主要包括山林美术馆(步道+小景观+绿地空间)、野外拓展、露营场所等。 3.2.2.4 辛营村

《四村规划》将辛营村定位为长城国际文化村综合服务区。其承担的主导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项:第一,综合交通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公共交通、私人停车场,为整个国际文化村服务;第二,游客服务中心功能,主要包括综合咨询服务、导引服务、旅行社(导游)服务等;第三,商业服务功能,主要是指旅游商品及特产购物;第四,生活服务功能,辛营村是四村人口聚集地和服务中心,未来承担更多的四村居民的服务职能,引导四村转移人口向辛营村集聚。

(2)打造高品质的文化内涵,挖掘北京最浓的乡土文化氛围。核心理念包括:提炼本土化的乡村风格,挖掘地区性的独特文化氛围,认同乡村自身价值;多角度保留保护地区乡土习俗和文化本底,让观光者与文化“不期而遇”;通过乡村文化体验活动,农耕体验、手工艺体验、食品制造体验等,实现乡土教育功能。

(3)打造高品质的社区管理,建设北京最有活力的乡村社区。核心理念包括:社区发展必

·21·

图 3-1 四村定位及功能模式图

3.3 北沟村规划定位目标与策略

3.3.1 北沟发展定位

根据北沟在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方面的优势及其在土地资源方面的限制,将北沟村定位为长城国际文化村中的“高品质度假休闲及生态、文化体验基地”,规划目标为建设一个生态舒适、文化共融、永续发展的活力乡村社区。

3.3.2 北沟建设目标

(1)打造高品质生态环境,保留北京最美的乡村生态环境。核心理念包括:强调对自然原生状态的保护,而不是大肆改变环境;强调建筑、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相和谐,尽量采用当地材料,生态化设计;控制开发强度,开发容量在生态环境允许范围内;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村落文化的一手体验,同步实现对参与者的生态教育功能。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须以当地村民的发展为前提,以村民的充分参与为基础;在社区更新、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培育乡村自身的发展能力,促进乡村社区的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自我更新;通过具体的文化活动设计和景观改造行动策划,使村民真正参与到村庄发展过程中,并逐渐形成村民与发展动力之间的互动。

3.4 相关案例借鉴

结合北沟村未来产业发展类型和前景,规划从产业发展、地区开发模式、村庄可持续发展方面,借鉴了若干国内外特色旅游开发、地区文化传承、多功能开发、节庆活动开发、自主式参与等相关发展案例,希望能为北沟村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图 3-2贝希特斯加登镇及特色民宿

(2) 案例二:意大利板栗节——地区文化与节庆活动结合发展模式

意大利板栗节是索里亚诺市每年10月的重大节庆活动,板栗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发生在中世纪的索里亚诺“保卫战”。当年战争发生时,正是索里亚诺板栗成熟的季节,当时敌兵埋伏在索里亚诺周围的板栗林里,准备在夜间偷袭,但由于当地的一个老妇人发现了偷袭信号,并拉响警报,因此当地居民及时反击,成功保卫了自己的家园。

3.4.1 产业发展与地区活力带动

产业发展不仅需要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基础,还应结合周边村庄资源禀赋,通过地区产业联合发展、特色共建、设施共享、活动策划、文化传承,提升地区整体吸引力,加强地区活力,打造综合竞争力。

(1) 案例一:国王湖——景区村镇联动的特色旅游产业开发模式

国王湖位于德国和奥地利边境的小城贝希特斯加登旁,靠近阿尔卑斯山脉,是德国阿尔卑斯山区最优美的地区,国王湖所在地属于贝希特斯加登国家公园,是德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包括国王湖三湖、鹰巢、耶那峰、瓦茨曼峰、拉姆稍教堂、魔法森林、盐山等景点等。

国王湖地区村落与周边旅游景区联动开发,开发多种旅游项目,包括观湖、驱车游、徒步游、登山游以及极限运动,通过特色路线规划,更好的体验当地风景、风俗、风情。例如国王湖北部萨尔茨堡发展人文旅游,推出村庄要塞历史游、莫扎特故居、音乐之旅、艺术之旅等表演;新天鹅堡和天鹅堡推出建筑及自然风光游;基姆湖开展游湖观光和行宫参观。

围绕国王湖景区,周边特色镇村通过建立便捷的旅游支撑体系,进一步带动地区整体发展。首先,构建便捷的火车、汽车、公交体系,并推出公交天票、套票,实行多镇公交和公铁联运。第二,构建特色旅游住宿体系,提供各类特色住宿,为不同消费人群提供旅游住宿,并加强周边小镇与景区的公交联系,设置住宿区直达景区的游客专线。第三,提供住宿宣传及预定平台,在贝希特斯加登镇可以领取当地的旅馆名册,会给予住宿和游览路线建议,各镇共建网络平台,用于民宿宣传和住宿预订,并有德、法、英等多语言系统,供各国游客选择使用。

此后为了纪念当时的战役,在如今的板栗节,当地居民装扮成中世纪士兵,重现保卫战场景,让索利亚诺人有机会重温那段值得骄傲的历史。此外,当地人使用古老的工具现场烤制栗子,并免费分发给游人品尝。通过节庆活动组织与地区文化相结合,加强了文化传承,延续了居民的记忆,激活地区活力。

3.4.2 多元开发模式与地区文化传承

在保持地区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建筑外部环境,优化建筑内部结构,赋予其多元化的使用功能,既保护原有建筑形态,又实现了地区文化传承,实现在保护中使用,活化地区特色。

(1) 案例一:Ligoret 磨坊厂——地区工业文化传承

磨坊厂位于法国中部洛西小镇市中心,该镇拥有居民1220名,磨坊厂占地29公顷,属于地区政府资产。

·22·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教堂改造后于2010年开始使用,由文化活动组织协会和旅游协会共同经营管理。改造后的教堂主要用于文化旅游服务,可容纳252人,内部有演艺厅、接待厅、餐厅、旅游咨询处,并承接出租业务包括舞会、音乐会、戏剧演出、庆典、会议、文化交流活动、学生教育体验活动、艺术演出和艺术展示。

图 3-3 Ligoret 磨坊厂

3.4.3 基层组织构建与乡村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长期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资源的集聚,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造成农村的衰败。为了让农村更好的发展,需要对当地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探索和发现地区特色,重塑乡村特色;以村民为核心,加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凝聚地区共识,自主参与村庄建设;通过引入社会多方协作,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实现文化为根、生态为本、社区为体、产业为用的乡村可持续发展。

(1) 案例一:海南博学生态村——村民自主参与互动发展模式

博学里于海南岛海榆中线18公里西进3公里处,地处“海口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内,这里被称为“羊山地区”。博学里是一个拥有300余人的火山口古村落,目前以传统农业为产业特色。

博学村采用“教育学习→观念改变→行动实践”的运作模式,以村民的转变为核心,带动农

该地区属法国国家生态保护条例管辖范围内。2008年底,环境保护组织带动进行磨坊厂周边环境改造,并聘请专业活动组织者组织当地活动,主要是吸引公众和学生到当地进行户外教育。

磨坊厂的改造资金由天文学会、社会资金和地区政府共同承担。当地政府招商进行磨坊厂改造,改造公司就地建设天文台,并进行住宿改造;环境保护组织则收集面粉厂制造器械用于特色房间装饰,传承工业文化。

磨坊厂改造后于2009年开业使用,作为特色住宿体验、餐饮、天文台使用,吸引众多学生、天文爱好(观测)者、远足者以及公司的短期旅行,由政府、投资商和餐饮协会共同运营管理。磨坊厂亦可出租作为活动场所,包括晚会、舞会、酒会以各种主题聚会和活动。磨坊厂拥有32矿床床位和2个套房,户外露营区可接待50人,餐厅、接待厅分别可接待14人和35人,此外天文台可容纳25人。

(2) 案例二:Rochefoucauld教堂改造——文化功能再造

教堂位于法国夏杭特镇,距离中心镇约30分钟。该教堂位于镇区中心,教堂建于13世纪,已列入历史建筑物保护名册,属于地区政府所有。

民参与建设经营,增加村民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博学生态村希望通过市场验证,成为海南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新典范,以生态伦理及生态方法重新活化博学里,使居民生活生态化,生态产业经济化,使博学里成为兼具经济、生态、文化、生活、观光之本土生态村。

首先,对当地居民进行文化教育。第二,对当地的文化背景进行培养,创造新的价值观,新的文化。“博学生态村”经由搜集、研究和开发,对蜜蜂产业链进行深度开发,开发即饮、即用型蜂蜜产品,包括保健、美食等,将蜜蜂产业利益最大化,同时提炼出“蜜蜂文化”。第三,提升村内环境品质,重塑公共活动空间。规划建设山地自行车休闲运动与古村落修复项目、乡村自然步道整治、村内公共空间重塑、公共设施建设,营造人与自然共生的新景观。第四,运用多元化宣传渠道,通过媒体、新闻报道、网页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离乡人口返乡投资”。第五,注重生态

环境建设,结合自然风光、地区文化等多重要素,营造良好的原生态森林和田园风光。

图 3-4 Rochefoucauld教堂改造

教堂改造首先由当地政府展开维修,从2000年起有外力介入开始进行研究改造;后于2007年借助研究内容申请到资金;正式维修的改造从2007年开始直到2010年结束。该项改造主要包括内外部改造以及历史古迹维护。

·23·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将板栗文化与大酒店、村企联营、特色民宿的特色居住体系相结合,指导村民或与外界联营开展特色民俗建设,建设风格景观各异的特色居住,民宿内部还可利用板栗元素,也可带动村民参与建设,如特色木工师傅、乡土艺术家等,加强参与性和地区认同性。

开展板栗采摘活动,游客可在景区工作人员指导下,亲身体验打板栗、摘板栗、拾板栗、剥板栗的乐趣。同时搜集村里流传的与板栗相关的故事、传说跟感人经历,加强地区文化传承和记

图 3-5 海南博学生态村

忆延续。

此外,开发特色板栗餐饮,如板栗食品(糕点、菜品、果酱、果汁等)、板栗油、板栗蘑菇、板栗饰品、板栗家居装饰、布艺、艺术品,在村内设置标志性标识,如板栗彩绘、板栗雕像、板栗logo,以及用板栗命名村庄重要节点,如栗香广场、栗子车站等。 (3) 社会多方参与,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以企业带动促进地区经济提升,吸引年轻村民回乡发展。可通过就业培训吸纳为当地旅游服务人员,或通过自主经营和联营参与经营管理;地区环卫、维护、当地导游以及板栗林(看护、管理、采摘、种植)解决部分就业;当地板栗特色产业的发展,土特产、特色家具、手工制品的制作带动地区人口就业;通过对当地居民文化素质、才艺和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培养乡村艺术家和文化素养,吸引社会不同人群和资金投入,促进乡村未来可持续发展。

为了使村民更好的参与到村庄的建设中来,博学村采用“至下而上”的村民参与方式,即由村民发起回报村庄的计划方案,采用理事会来参与制定决策。此外,博学生态村发展理事会下还设5个专门委员进行帮助工作开展,增加村民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例如山地自行车委员会负责开发海南省第一条乡村山地自行车赛道;蜜蜂博物馆筹备委员会负责蜜蜂博物馆的筹备、规划、选址、筹资等工作;家庭旅馆开发委员会负责古村落修复和开发家庭旅馆;环境综合整治委员会负责老村门修复、新牌坊建设,环境整治,庭院家居环境检查评比等工作;美食开发委员会负责开发乡村书吧、农家乐等餐饮工作。

通过生态产业经济化,博学村的经济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保护和修复村内古建筑,增加公共开放场地,满足地区文化发展需求,使传统产业得到了再创造与复兴,紧密的与新兴产业结合。同时通过村内基础设施改善,加强对外沟通联系。

3.4.4 总结

(1) 加强地区产业互动发展,增强地区活力

加强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多元化经营。一产采用多元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产品。三产传承地区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依托现状自然生态、特色农业、人文历史资源为基础,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提高乡村环境品质,注重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保持其原有的乡村特色;加强乡村旅游配套服务和设施建设,保障乡村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以突出特色为原则,树立地区特色旅游品牌,将地区多元文化特色与旅游居住相结合,体验地区特色。 (2) 多元化开发模式,塑造地区文化特色

采用多元化酒店住宿开发模式,针对不同人群提供相应消费选择,带动农民参与建设经营。通过旧宅改造,提升地区环境品质,赋予改造后的旧宅新的服务功能,不仅可作为酒店住宿开发,也可作为景点打造,建设公共活动空间,加强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4·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第4章 村域规划

4.1 基本原则与规划内容

以保障生态安全和保护农田为前提,提出村庄空间规划管制。 以产业发展预测人口及用地规模,控制村庄建设用地总量。

以落实产业需求为核心,充分落实精品农业、休闲住宿、文化展示、生态体验等产业对空间的功能要求。

村域层面落实支撑产业发展和村庄提升性要求的各类基础设施。

40-49岁 50-59岁 60-69岁 70-79岁 80-90岁 90-100岁 合计 66 73 39 31 11 3 344 19.19% 21.22% 11.34% 9.01% 3.20% 0.87% 100.00% 100.00% 24.42% 本次规划综合考虑人口自然增长以及迁出的趋势,同时考虑未来村庄产业发展和居住条件改善后,将会大大促进村民本地或就近就业,有效的减缓人口流失速度,甚至吸引人口回流。因此规划期内户籍人口按现在人口数基本持平考虑,规划户籍人口约344人。

4.2.2 非户籍常住人口增长预测

目前,北沟村有部分村民将住宅出租给外来人口长期生活居住,2012年统计为12人。由于土地及房屋租赁时间较长,因此非户籍常住人口在规划期内按照不变计算,规划期末常住人口约为12人。

4.2 人口规模预测

4.2.1 户籍人口增长预测

通过对北沟村2001年至2012年户籍人口分析整理可看出,北沟村户籍人口呈逐年递减趋势,年均递减率约为1%。

表 4-1北沟村2001年-2012年户籍人口统计

年份 户籍人口(人)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388 386 388 370 365 357 362 365 356 354 351 344 4.2.3 流动人口规模

(1) 未来游客容量预测

北沟共有136处宅基地,现状110处为村民居住。按照“总量控制,弹性开发”的原则,未来大约有70%的民宅(约75处)将被改造,承载休闲度假产业功能。这75处改造的宅院中,酒店住宿约占开发总量的36%(27处),特色民宿约占21%(16处),私人会所占16%(12处),其他公共空间占27%(20处)进行计算。

按照高端住宿最多容纳8-10人居住;特色民宿一般设置5-10个房间,从经济规模层面考虑,人数最多容纳15-20人为宜;私人会所一般容纳4-6人。综上所述,初步测算村庄未来接纳游客最大规模为600人左右,按照同时系数0.8计算,村庄未来日常接待人数约480人。 (2) 新增旅游服务人员预测

资料来源:渤海镇统计年鉴

从目前村庄人口构成结构来看,北沟村村民基本以青壮年为主,但老年化现象严重。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村庄总人口的24.56%,青壮年人群约占总人口的61.34%,但未来10年内将步入老龄化的村民占村庄总人数的21.35%,且近年来村庄人口自然增率为负增长。此外,随着青壮年人群外出求学、务工人数的增加,人口向城镇流失速度加大,造成户籍人口近年来逐年减少。

表 4-2村民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 0-9岁 10-20岁 20-29岁 30-39岁 人数 15 34 32 40 4.36% 9.88% 9.30% 11.63% 占比 随着村庄产业发展,还将逐步吸纳外来服务人员和居住人员。按照未来各类旅游接待设施数

14.24% 61.34% 量,对所需服务人员进行初步预估,计算出未来村庄旅游服务人员需求总量约为205人。其中从业人员的60%以吸纳本村或周边村庄村民,预计123人左右;新增外来人口数约80人,人口增

·25·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加比重占服务人员总数的24%。

表 4-3 村庄旅游服务人员需求量预测

居住类型 酒店 高端住宿 别墅 特色民宿 私人会所 其他公共空间 合计 宅院数量 13 14 16 11 20 74 工作人员(人) 每处 总人数 4 52 2 28 2 32 3 33 3 60 205 4.2.4 规划村庄人口规模

综上所述,本次规划期末村庄常住人口共计436人,达到中等村庄规模。其中包括户籍人口344人,非户籍常住人口12人,旅游服务外来工作人员80人。同时村庄还需要考虑每日接待的旅游人口数约480人。

图 4-1 北沟村产业发展构思

4.3.2 产业发展策略

(1)休闲度假住宿

发展商务酒店住宿、企业会所、特色民宿等多种住宿形式,实现多元化综合发展。其中,商

4.3 产业发展规划

4.3.1 产业发展总体构想

在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规划北沟村未来主要发展四大产业类型。即:休闲度假住宿、乡村文化体验、农业观光体验和户外休闲体验产业。具体如下。

休闲度假住宿主要发展商务酒店、企业会所、特色民宿、小型会议中心、休闲娱乐中心等;乡村文化体验主要发展乡村主题展览窗口、乡村手工艺制作(板栗酒、板栗油、板栗蛋糕、陶艺)等;农业观光体验主要发展集中式农场、体验性农业(山地采摘、种植);户外休闲体验主要发展山林美术馆(步道+小景观+绿地空间)、野外拓展、露营场所等。

务酒店住宿以企业经营为主导,通过改造原始民宅,打造接待旅游者食宿和活动的场所,主要活动是休闲、娱乐、求职、教育功能的综合性旅游住宿单位。特色民宿主要以企业与村民联合经营,以当地农民家庭为接待单位,利用当地村民的房舍,对其家庭服务设施进行适当的改造,主要活动是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企业会所以企业经营使用,主要活动是聊天交友、放松休闲。在发展高端度假住宿的同时配套小型会议,运动康乐、咖啡茶饮等一些休闲娱乐和交流空间,激发社区活力。

表 4-4度假住宿类型分析

住宿类型 经营方式 使用方式 基本功能 建设模式 商务酒店 企业经营 较大规模的群体、高端商务人群等 住宿、会议、餐饮、娱乐等 原有宅基地重建,保持地方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公共性 特色民宿 联合经营 小规模、个体游客 观光休闲、度假娱乐 企业会所 企业经营 个人租赁 休闲度假,交友会客 民宅改造,突出民宅特色 民宅改造,环境私密 (2)乡村文化体验

通过保留村民最原始的特色生活空间和生活场景,作为乡村文化主题展览窗口,展现乡风民

·26·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俗的古朴、醇厚之美。乡村文化的展示以生活为原本,让游客在乡村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独特的乡土文化和景观风貌。

同时,配套开发小型精品化乡村手工艺商品、食品制作、销售活动。其中,特色手工艺品主要包括栗花编织、瓦砾陶艺等;特色食品制作的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炒栗子、板栗馍、板栗酒、板栗油、板栗蛋糕等。手工艺品和食品的生产制作过程应作为乡村生活的一部分,既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和功能,又同时自然而然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产品之一。

(3)农业观光体验

建立家庭联合农场,实现板栗等农业的集中生产和经营。整合林地资源,采用入股分红的方式,集中生产和经营板栗等农业产业,保证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同时,以板栗种植为基础,不断拓展农业产业新功能。建立农业观光园,发展体验性农业,发挥其科技示范、农业观光、种植、采摘、野外品尝等功能。

(4)户外休闲体验

四村联动,共同打造森林旅游步行线路,开发山林户外体验活动,并提供导游服务,带领游客游览山间小路,具体活动如自然探秘、野餐、露营、搜集标本等。

并且通过生态环境体验,增加保护生态教育功能。通过生态探险活动,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获得丰富的自然生态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地保护乡村旅游的资源和环境。

E 水域和其它用地 281.25 E6-G 绿地 1.15 E6-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E6-U1 0.28 E6-U2 E6-G1 E1 E2 E4 E6-S 道路广场用地 E6-S1 2.98 E6-S2 E6-C 公共设施用地 3.97 大类代码 E6-R 面积(公顷) 住宅用地 4.97 用地大类 小类代码 E6-R2 E6-C1 表 4-5 村域规划用地表

面积(公顷) 二类住宅用地 宅基地 4.97 管理性、公益性 村委会及其他 0.47 旅游、餐饮、零售商店,(包市场性公共设施括瓦厂和北侧3.50 用地 出租旅游用地) 村域主要硬化道路用地 2.74 道路 中心文化广广场用地 0.24 场、篮球场 市政公用设施用秸秆气站 0.26 地 垃圾站、公共环卫设施用地 0.02 厕所 村庄住宅周边绿地 绿地、公共绿1.15 地、公园 季节性河流河水域 2.58 道 耕地 村庄南部菜园 0.78 村域干鲜果树林地 林、各种灌木277.89 林 用地小类 实际内容 E6-C2 4.4.2 村域空间分区

4.4 村域土地利用规划

4.4.2.1 居住区

4.4.1 村域用地分类及总量预测

北沟村村域面积294.6公顷。规划基本保持了山场林地的原有用地规模,并在农业产业由村集体经营之后,统一规划为板栗林种植区和生态林打造区。林地总面积约277.89公顷。

规划对村域的农田、水域等其他用地进行了整理。由于村庄南侧的农田被村民集中居住区占用,则另外在规划村庄中部规划0.78亩农业用地,满足村民种植需求,并落实部分农业观光体验产业功能。

规划基本保持了现状建设用地规模,根据人口规模预测,合理控制建设用地的适度增加。规划村域建设用地总量为13.35公顷,村庄建设用地总量为12.07公顷。

村域居住区基本保留了原有村民的宅基地。根据怀柔区国土局测算的北沟村泥石流险村险户统计资料,村庄北部共有52户宅院涉及泥石流险户搬迁,涉及宅基地共计35.1亩。通过村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将这35.1亩宅基地搬迁至村庄南部,规划村民集中居住区,满足搬迁户居住需求。

村内其余宅基地基本保持原状,规划通过整理宅前屋后的废弃地,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4.4.2.2 休闲度假及文化体验产业区

规划将村域北侧现状旅游产业用地进行整合,结合村庄发展定位实施提升改造,作为特色旅游接待设施。

·27·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规划对泥石流险户搬迁中具有特色的住宅建筑予以保留和保护,通过改造、重建,作为特色景观建筑或特色旅游接待设施。

在村庄居住用地范围内,将部分愿意搬迁的村民住宅进行统计,通过村集体与企业实施联合经营,通过长期租赁方式,对建筑进行改造提升,承担休闲度假住宿接待和乡村文化展示空间。其中,外围靠近山体等环境较为私密、安静的区域,发展为精品酒店、企业会所类空间,而在村庄主路两侧和各居住组团中心,布置一些乡村文化体验和交流交往空间。部分村民也可以将自己的住宅通过联合经营改造为特色民俗,参与住宿接待。这部分产业布局以村民自愿为前提,按照市场规律,以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方式动态进行。 4.4.2.3 农业产业区

规划以村域外围大片的林地作为农业生产基地,通过建立农业家庭联合农场的方式,集中发展板栗、核桃、水果种植产业,通过村集体规划,形成不同的产品种植片区,从而在生态环境上也形成具有差异化的景观层次。

此外,在村域西南侧,依托现状河道下沉空间,集中布置精品农业种植区,并发展农业观光、体验等扩展产业。以板栗、核桃、果树、有机蔬菜的种植、采摘、特色加工等方式,扩展农业观光、体验、科技示范、教育等新功能,为外来游客提供一个集中进行农业体验活动的场所。 4.4.2.4 户外休闲体验区

利用村域北部大片林地和良好的生态资源,开发森林旅游步行线路,修建慢行步道、山地自行车练习道等设施,并沿途布局一些生态型休息设施,打造良好的户外休闲体验场所,扩展生态教育功能。

图 4-2 空间结构图

4.4.4 村域景观系统

依托村庄山形地势,整合村庄内闲置空间,打造多样化的绿地景观系统。

规划四村之间、各主要景点、及村庄环村区域均有游步道设置,采用木栈道、石阶、硬质铺地等形式,路面宽度1-2米。并提托游步道,开发山林户外体验活动,并提供导游服务,带领游客游览山间小路,具体活动如自然探秘、野餐、露营、搜集标本等。

同时,规划在每隔一段户外林中游步道中间设计休闲凉亭等景观小品,供游人休憩使用。

4.4.3 村域空间结构

通过对村庄居住、各类产业的分区布局,在空间上形成“一轴、多心、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轴”指依托村庄南北主路形成南北功能发展主轴。

“多心”指在村中心形成综合服务中心,在各组团核心地区形成组团服务中心。 “多组团”:村庄最终在空间上形成了若干不同功能的组团。

·28·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图 4-3 村域景观系统规划图

·29·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第5章 村庄用地规划

5.1 规划原则

(1)保障村庄生产、生活的安全性

根据地质灾害评价,逐步腾挪泥石流险户,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的安全性。 (2)根据村庄发展需求,集约节约用地

最大限度保护村庄耕地、林地等生态环境资源,挖掘存量建设用地。合理预测村庄发展用地需求,本着集约、节约用地原则,通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现建设用地总量的合理、有限增加。

(3)保持村庄机理,改善村庄环境

保持原有村庄宅基地确权状态,保持街巷宽度,尊重并尽量保持建筑形态的肌理。 (4)尊重乡村生活、生产方式、营造优美生态环境

用地尽可能保留和满足乡村生活、生产需求,保护和营造优美的田园生态景观。充分利用村庄内废弃地、闲置地打造小环境。

北侧片区建筑高度控制在9米以内,控制在3层以下。南侧片区建筑高度控制在12米,可结合局部地势较低现状做到四层。

通过测算,按照户均80-120平米计算,未来居住小区可最多容纳村庄人口100户左右,基本能够满足村民需求。

5.2.2 旅游产业用地

未来村庄旅游产业用地共3.5公顷,空间分布包括:

(1)村庄南侧现状有15亩旅游服务用地,由于新建集中居住区,而将15亩旅游服务用地向村庄北部进行腾挪,并结合泥石流搬迁后的一些特色建筑改造,规划部分旅游服务用地,主要功能为小型精品酒店、企业会所等。总用地不超过15亩。

(2)将村庄中部核心区域现状的餐厅、托老所等村集体旅游服务设施进行提升改造,作为特色餐饮、酒吧茶坊等旅游服务设施。

(3)结合村庄入户调研,并最终根据村民实际报名情况,大约有70户左右的村民愿意以宅基地参与未来村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这些宅院中的靠近村庄外围比较安静的部分宅院进行整理、改造,形成小型特色酒店、精品住宿、企业会所等。

(4)村庄北部现状有韩建集团租赁的旅游产业用地,在规划期内用地功能不会发生变化。未来将会作为村庄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备用地。

5.2 村庄建设用地规划

5.2.1 村民住宅用地

未来规划村民住宅用地共4.97公顷,空间上大体分为三大组团。

(1)北部组团,保留北侧村民居住用地,共29户,住宅用地1.13公顷。户均宅基地约400平米。

(2)中部组团,保留中部村民居住用地,共43户,住宅用地1.55公顷。户均宅基地约360平米。

(3)南部组团,以泥石流搬迁的住宅用地35.1亩建设集中居住区。

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勘察,居住小区将分为南北两个片区规划。以村庄现状居住容积率(0.5-0.6)为基础,新建集中居住区的建设容积率应尽量保持原有村庄肌理和居住密度,容积率控制在0.65以下。

5.2.3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共0.47公顷,空间分布包括: (1)行政办公设施

将现状村委会进行改造,未来继续承担村庄管理职能。 (2)商业服务设施

改造村委会北侧的两个宅院,未来作为村庄综合旅游服务中心,也承担部分村庄历史文化展示功能。

(3)文化娱乐设施

在餐厅南部规划一处村庄博物馆,展示村庄历史、民俗风情。

·30·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在餐厅东侧规划一处小型会议中心,满足一些公共性会议需求。

在村庄中部居住组团南侧,瓦厂北侧,将一户宅院规划改造为农业教育体验服务中心。 在村庄南部集中居住区中,集中规划建设一处村民生活服务中心,布置老人食堂、图书馆、健身房、棋牌室等综合服务功能。

(4)医疗卫生设施

将医疗卫生室从原村委会搬至村南集中居住区的综合服务中心。

园。在村庄各居住组团内整理路边、宅间闲置地,打造绿地景观环境。

主要包括:

(1)以村庄中心广场为村庄核心的绿地开场空间,成为整个村庄公共活动的核心区域。 (2)在各组团结合公共建筑打造组团级绿地公共空间,成为组团内公共活动的中心区。村南集中居住区规划集中公共绿地,满足村民日常休闲需求。

(3)结合宅前屋后闲置地,通过建筑改造空出一些小型绿色空间,通过环境打造,形成宜人的小型游憩空间。

5.2.4 道路广场用地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共2.98公顷。 (1)道路用地

基本保持村庄原有道路,对现有路面进行分类整修,对道路材质提出规划引导要求。 (2)广场用地

改造村委会前面的中心广场,作为休闲娱乐文化广场,面积约2500平方米。 对体育场周边环境进行改造,规划建设一处小型健身广场,面积约300平方米。 (3)停车场

以绿色低碳为目标,保障村庄环境品质,村内限制建设大型停车设施(规划已在辛营村服务区建设一座大型集中停车场为景区和四村提供停车服务)。

在北沟村西侧南北向对外联系道路旁、村庄北部以及村庄广场南侧规划三处小型公共停车设施,每处规划6个停车位。

此外,在村庄南部农民集中居住区内规划停车空间,按照每户0.5辆车计算,规划50个停车位,满足村民日常停车需求。

(4)结合村里存留的5个石碾子,打造小型观赏游憩空间。

(5)规划四村之间、各主要景点、及村庄环村区域均有游步道设置,采用木栈道、石阶、硬质铺地等形式,路面宽度1—2米。并提托游步道,开发山林户外体验活动,并提供导游服务,带领游客游览山间小路,具体活动如自然探秘、野餐、露营、搜集标本等。

5.2.5 绿地景观用地

村庄内环境条件良好,因此规划主要是在现有环境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依托村庄山形地势,整合村庄内闲置空间,打造多样化的绿地景观系统。

规划公共绿地共1.15公顷。其中,在村委会附近,结合文化广场和体育广场建设公共绿地公

·31·

图 5-1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5.3 道路系统规划

5.3.1 道路等级

村庄道路共分为对外联系道路、村庄主要道路、村庄巷道和宅间路四级。

图 5-3 对外联系道路断面图

(2) 村庄主要道路

从村庄南侧东西向对外联系道路为界,其北侧路段至村北石岭山脚下的道路作为村庄主要道路。保持原有道路宽度,对路面材质进行改造,中间为水泥路面,两侧铺设石板,使之更适宜步行。路边增加植被,塑造多样性的景观环境。

图 5-2道路等级规划图

图 5-4 村庄主要道路断面图

(1) 对外联系道路

规划以村庄南侧东西向道路为界,将其与原有U型村庄环路以南路段重新规划为对外联系道路。

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7米,路面材质为水泥或柏油,并路边增加植被空间。

(3) 村庄巷道

保持现有村庄巷道骨架和路面宽度,对路面材质进行改造,以石板和石砖路铺砌为主,并增加路边植被空间,打造部分小型开敞空间。

·32·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5.4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5.4.1 给水工程规划

(1) 用水量预测

图 5-5 村庄巷道断面图:石板路面(左)石砖路面(右)

指标的选取依据《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并参考北京市地方标准《村庄规划标准》(征求意见稿)要求,本着节约用水的原则,在结合调查当地居民的用水现状、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发展潜力、已有供水能力等情况的基础上酌情确定最高日各项规划用水指标。

(1)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用水指标按105升/人·日计。 (2)公共建筑用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50%估算。

(3)管网漏失水量、浇洒道路、绿化用水及其它未预见用水量: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5%取值。

(4)消防用水: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一次,一次消防用水量为10 L/s,火灾延续时间为2.0h。

表 5-1 规划用水量预测表

用 水 分 类 人口(人) 居民生活用水 用水指标(升/人·d) 3用水量(m/d) 3公共建筑用水量(m/d) 管网漏失、浇洒道路、绿化用水及其它未预3见用水量(m/d) 3合计最高日用水量(m/d) 3消防用水(m/d) 北沟村 436 105 45.8 22.9 10.3 (4) 宅间路

修整村内宅间路,保持原有道路宽度,路面以石板路、石砖路为主,局部可加以点缀。

图 5-6村庄宅间路断面图:石板路面(左)石砖路面(右)

5.3.2 村庄交通组织与管理

控制机动车只能在对外车行道上行驶。其余道路均为步行空间。严格限制路边停车,严禁汽车占用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沿村庄外围规划一条沿山小型步道,与现有村内道路串联,满足度假休闲观赏功能。

规划将现状公共汽车站移至村庄南侧。增设每半小时一班的旅游服务专车,通向慕田峪景区及其他长城国际文化村,既满足村民日常出行需求,又能方便游客出行。

79 72 根据以上标准计算,北沟村规划期末最高日用水量为79 m3/d。 (2) 水源规划

规划村庄水源以地下水为主,逐步完善村庄现状集中供水系统,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基本工艺,并配备在线或手持水质监测设备,有专人定时对水质进行监测、记录。依据《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GB11730-89)要求,村庄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应到达到二级以

·33·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图 6-4 宅间路改造横截面

6.2.3.2 滨水空间

北沟村现状缺乏滨水空间,现状河道由南至北贯穿全村,但已经基本干涸,现多做排水、防洪而用。滨水空间的营造应围绕北沟村的河道展开,建议部分截留蓄水,营造局部水景观,提升全村居住品质与山水环境。空间界面由河、房、街三种空间要素构成,并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紧密结合,形成高低错落的景观空间形态。水岸做法建议不应过多使用硬质分隔与垂直分隔,应多采用自然的形态与材料,形成生态亲人的滨水环境。

图 6-3 组团路改造横截面

(3) 村庄宅间路

宅间小路的设计建议结合砖瓦等材料进行个性化设计,同时道路两侧可适当留出植物种植空间。

图 6-5 滨水空间改造横截面

6.2.3.3 植被绿化

北沟村现有绿化植被丰富,生态环境质量较高。改造过程中应尽量保留现有村庄植物,植物

·39·

图 6-6 滨水空间改造意向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配置方面主要选用果树为景观树种,例如栗子,核桃等特色作物。 自家家门,既可兼顾户内户外,满足其安全感、私密性的心理需求,又能满足村民们丰富生活、联络邻里感情的需求。另一方面,门前的几步台阶、石板、石墩限定了门前空间,使村民感受到可控的领域感,使交往活动得以轻松自在、无所顾虑地进行。建议改造过程中保留及优化门前交往空间,注重建筑入口设计的开敞性与舒适性,充分利用良好的景观,并设置适量休憩设施,使门前空间成为促进交往的村庄公共环境节点。 6.2.4.4 中心广场

中心广场原址为北沟村最大的公共广场,现状广场东侧作为停车场使用,西侧为开放广场。现状广场优点是将河道上方面积充分利用,增大了广场实际面积,并增强了两侧道路的连通性。缺点是停车场与广场由主题文化墙分隔,阻挡了视线的通透,削弱了广场的开放性,同时此处作为村庄的主要入口缺乏必要的形象感,停车场占据人流密集的地块,人流车流混杂,不利于交通的疏导。改造方案将基于现状的优缺点进行优化设计,营造开放、自然的公共环境。

图 6-7 北沟村特色植物

6.2.4 重点环境节点设计

北沟村村落肌理沿山沟由北至南线性展开,村庄原有公共环境多为街巷、宅前等线或点状的室外空间,作为交流与驻足空间略显狭长或拘谨。北沟村的空间环境改造将设计包括原村委会广场在内的若干室外空间,作为空间尺度适宜驻足与交流的重要环境节点。 6.2.4.1 石碾空间

石碾是村里家家户户都离不了的公共设施,它不仅满足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所需,更是促成人们自发性交往活动的场所。现如今石碾逐渐被机器所取代,没有了往日的使用价值,但使用了他们大半辈子的老年村民们还是会在石碾旁驻足、停留。对于到传统村落旅游的游客而言,石碾作为村落历史的见证,更是村落生活景观的重要元素。建议保留村庄现有石碾,原址改造或转移到公共活动场所,改造需注意使石碾四周空间开敞,便于人群停留、观望人群活动及观景,形成适宜驻足、停留的交往空间。 6.2.4.2 古树空间

北沟村绿树成荫,古树分布较多,围绕古树适宜建立村落交往活动空间。村民常聚在树下活动,成为村落具有人气的活动空间之一。建议保留“不期而遇”的古树空间,环境设计可利用古树与其周边的建筑物形成一定的围合感,树下设置少量石墩或座椅。在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古树空间将成为进行纳凉、交谈等社会性活动必不可少的交往活动场所。 6.2.4.3 门前空间

门前空间是村民交往活动密集的另一场所,一方面原因在于村民们在进行交往时可以背倚着

图 6-8 中心广场改造方案

(1) 儒家主题广场

结合村子儒家文化气氛与现有孔子雕像,运用主题文化墙等元素营造儒家主题广场,为村民提供精神文化交流或伦理教化的场所。同时广场包含了原有停车场,扩大面积,同时沿街设置座

·40·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椅,形成人流集散的公共场所。

图 6-11 特色餐饮广场改造意向图

图 6-9 广场改造意向图

(4) 体育健身广场

体育健身广场结合原有篮球场地设置,利用村委会南侧场地,沿街将场地空间打开,场地高

(2) 戏台广场

儒家主题广场以西设计为戏台广场,紧挨栗子林一侧设置戏台,依托栗子林及西山为背景,形成层次丰富的观景与观演空间。戏台广场与儒家主题广场之间利用高差设置阶梯,尺度适宜行走于落座,同时可以作为坐席,方便村民与游客休憩与观演。戏台广场具备多种用途,例如作为节庆广场、露天电影放映、村民集体会议与教育宣讲场所等。

差处理上部分做台地,设置乒乓球台、室外健身器材等,部分保留高差做绿化,既提升了健身场所的生态环境,又可以作为低处球场的观众区。

图 6-12 体育健身广场改造意向图

图 6-10 戏台广场改造意向图

6.3 建筑设计

6.3.1 建筑设计理念

本着从人的角度进行设计的理想,北沟村的建筑设计沿用了“长城脚下的客厅”这一理念。这一理念来自于对“客厅”一词的理性认识,在此需讨论其内涵与外延。

客厅是人交往的地方,应当是最人性化的公共空间。从功能上来讲,其具备休闲、交流与文化传播等功能,是居民最重要的活动空间;从形式来讲,它拥有丰富的性格特征及强烈的文化性,

·41·

(3) 特色餐饮广场

戏台广场南侧为特色餐饮广场,结合特色餐饮合院改造,形成室内外连通的特色餐饮空间。室外座椅沿西侧线性展开,最大化利用栗子林与卧佛山自然景观,打造北沟村独有的特色餐饮空间。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展示最美丽的视野与形象。从亲近性来讲,它应当拥有的宜人的尺度、丰富的空间和亲密的人与建筑、环境的互动关系,使得人身在其中悠然自得。

由客厅的概念引申借喻北沟村的建筑设计,紧密围绕长城脚下的客厅这一理念,以期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人性化的设计,促使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环境的交往与互动,通过建筑手法,最终延伸并加强北沟村的生命力与活力。

6.3.2 建筑营造定制标准

6.3.2.1 村庄色彩的营造

通过对北沟村建筑色彩的现状分析,为了达到整体村庄的色彩平衡,得出营造后的色彩体系建议红色系30%以内,灰色系30%,绿植覆盖在40%以上,即以灰色、暖红色系为主,对于村民自行加建的建筑进行严格的色彩控制,最终形成“青瓦红墙”的建筑风格。

图6-14墙面材料石材(左)红砖(中)木材(右)

图6-15地面材料草地(左)地砖(右)

6.3.2.2 材料

材料的使用应当与村庄整体风格相一致,墙面禁止使用过于市场化的外墙产品,尽量沿用天然材料及烧结砖瓦等质地相对淳朴的材料。控制水泥路面的面积,尽量以砖为主与植物搭配做步行系统。

6.3.2.3 具体改造手法 (1) 屋顶

保留村庄传统的风格,屋面边侧三排瓦面与整体瓦面材质色彩统一,底部两排瓦面可用其他

具体以灰瓦为(70%),暖红色瓦作为点缀。建议瓦面选择有:合成树脂瓦、陶瓷瓦、水泥瓦、轻纤瓦等,局部建议使用陶土筒瓦,小青瓦,琉璃瓦等。

颜色的琉璃瓦代替。

图6-13屋面材料青瓦(左)深褐色木材(右)

图6-16屋顶改造

(2) 墙面

清水砂浆、涂料以及瓷砖贴面等做法对村庄整体风格破坏较大,建议采取一定措施改善,如可以红砖墙面为主(90%),减少砂浆与灰砖的面积(10%),部分墙面可结合当地石材进行设计。

·42·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院墙与围墙尽量与绿植爬藤相结合,软化现代材料所带来的视觉冲击。

(4) 室内

室内除满足居住者的使用需求外,可对其进行一些风格上的引导。挖掘当地特色石材的装饰性,与现代材料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乡土气息浓厚的自然田园风格。

图6-17尽量控制的墙面做法

(3) 门窗

建议建筑门窗框控制使用断桥铝外框,色彩控制在三种以内(深灰,橄榄绿,木褐色),玻璃需使用没有色偏的无色玻璃,外部装饰可以结合木材,植物等设计,给予每栋建筑自己的发挥空间。

图 6-19室内改造意向

(5) 建筑装饰

除保留当地建筑的传统装饰外,可将一些材料进行再利用,如各色的琉璃瓦,碎石等进行改造做墙面、铺地装饰。这一部分可以以村民个性打造。

图6-20建筑装饰

图 6-18门窗改造意向

·43·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6.4 建筑改造案例

6.4.1 住宅建筑改造

6.4.1.1 项目现状

项目基地位于北沟村较为中心位置,临近中心广场,宅基地面积为756平米,建筑面积约415平米,单层建筑,硬山屋顶,两户四栋建筑围合成为两个宅院。基地地势较高,北向西向景观极具优势。

图 6-22改造后效果图(方案一)

图 6-21改造前后平面对比:现状平面(左)改造后平面(右)

改造后功能定位为精品度假、乡村体验的居住类建筑。南北向主要功能空间作为卧室及起居室,东西向功能空间布置餐厅、厨房、卫浴等辅助配套功能。

(1) 建筑功能与定位

6.4.1.2 建筑设计方案一

(2) 建筑空间与环境

贯彻“长城脚下的客厅”建筑设计理念,对原有建筑平面做局部改动,建筑内部功能实现置换与提升。

南北向房间设置室外平台,形成灰空间,室外摆放家具模糊内外空间界限,充分利用内院环境、卧佛山及长城景观,营造“长城脚下的客厅”建筑空间体验。内院设置室外餐饮设施、生态池塘及体验种植田。 (3) 建筑材料与构造

建筑材料沿用传统民居的红砖青瓦,保留原有建筑结构体系及屋顶构造做法。取消太阳能热

·44·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水器,结合坡屋顶采用光伏发电板,增加建筑节能效果。

图 6-23 室外客厅空间

图 6-24 内院改造环境节点

图 6-25 餐厅与室外餐饮空间

图 6-26 保留古树环境节点

6.4.1.3 建筑设计方案二

基本保持原有建筑平面布局,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与现代材料对建筑内外进行改造,局部增加新功能。

图 6-27改造后效果图(方案二)

45·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1) 建筑功能与定位

改造后功能定位为精品商务会所。南北向主要功能空间作为商务及会议的大空间,东西向功能空间布置休闲娱乐及辅助配套功能。 (2) 建筑空间与环境

南北向房间面向内庭院打开,营造保证私密性的同时具有开敞安静氛围的商务空间。

图 6-29保留传统民居形式

图 6-28入口空间小景

图 6-30新旧材质对比

(3) 建筑材料与构造

建筑材料沿用传统民居的青砖红瓦,门窗采用传统形式的木质,加建部分结合钢和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采用钢结构实现大空间改造。

6.4.2 村委会改造

北沟村村委会位于中心广场东侧,现状为北侧三层建筑,南侧两层建筑,南北建筑由一层建筑及屋顶平台连接。建筑为平屋顶,外墙贴砖,建筑体量大、风格较为现代,与北沟村整体风貌不符。村委会功能设置较为完善,建议保留现有建筑结构体系,仅进行立面及屋顶改造,营造符合村庄特征的建筑风格,同时降低工程量并节约成本。

立面材料选用石材与青砖,形成两段式立面层次,同时墙面种植爬藤植物,从视觉上降低建筑体量,形成自然亲人的建筑立面。建筑门窗采用传统形式的格栅。屋顶加建双坡屋顶,增加传统建筑元素,同时坡屋顶的空气夹层加强了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有利于建筑节能。

·46·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图 6-31村委会原状

图 6-32村委会改造后

47·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庄规划(2013-2030)

第7章 建设项目规划

7.1 项目投资估算

7.1.1 民居整治与改造

通过对村庄现状农宅的建设年代、建筑质量、建筑层数、屋顶形式、墙面、门窗、室内、建筑装饰、院落景观等方面进行统一调查,本次规划将村庄现状农宅划分为以下五类进行整治。 (1) 拆除受泥石流影响的建筑

村庄内受泥石流灾害影响的、具有安全隐患的建筑,规划中将其定位为拆除建筑。但对于部分具有当地建筑特色的建筑,规划将进行保留,改建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最终确定需要拆除的建筑共31处。

(2) 保留现状建筑质量较好的建筑

该类农宅主要为2000年后建设或改造的房屋,房屋质量较好,可在保留建筑的基础上,对建筑色彩、屋顶、外立面、特色等方面进行改善,符合村庄整体风格,并适当进行建筑节能改造。通过详细规划调研,确定需要原址保留的建筑45处。

(5) 南部新建社区

规划选址在村南地势相对平缓、视野开阔、交通便利的用地上建设集中居住区,满足村庄泥石流搬迁户和产业置换户数需求。集中居住区占地35.1亩,规划控制容积率不高于0.65,新建社区住宅面积应当尊重村民选择的意见,以中小户型为主;建筑风貌应与村庄整体建筑风貌和谐。

新建居住小区不纳入村庄整体投资估算,由叶氏集团投资建设,具体投资总额应根据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具体测算。 (6) 投资估算

表 7-1 民居整治类别一览表

分类 原址保留 原址修缮 原址改建 原址拆除 新建社区 户数 45户 21户 33户 31户 132套 建设内容 建筑修缮、风格改造、节能改造 建筑修缮、风格改造、节能改造 建筑重建、节能改造 建筑拆除,部分作为旅游景观 新建多层建筑 投资主体 村民、部分政府补贴 村民、部分政府补贴 叶氏集团、社会投资公司、村集体、村民 部分政府补贴、叶氏集团投资 叶氏集团 7.1.2 公共服务设施整治

对现状村委会进行建筑色彩、屋顶样式、外立面、门窗等方面进行改善。

(3) 修缮现状建筑质量一般及较差的建筑

考虑村庄产业发展需求,遵循村民改造意愿,对村庄宅基地进行整理、改造,其中开发为小

该类农宅主要为1980-2000年间建设的房屋,房屋质量较差,应遵循住户意愿,在规划指导下进行原址修缮改造。应对建筑墙体、屋顶、门窗等功能部件进行重点改造,改造过程中注重保持和营造村庄建筑特色。通过详细规划调研,确定需要修缮的建筑为21处。 (4) 原址保留并改建的特色宅院

顺应村庄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对现状特色宅院进行原址改建,进行功能转换,加强宅院的特色化打造,作为公共服务设施或旅游服务设施功能。本次规划确定需要改建的宅院共计33处。

型精品酒店、特色住宿、企业会所等旅游服务设施,共8处;改造后开发为文化娱乐服务设施共4处;改造为特色餐饮、酒吧、综合服务中心的商业服务设施共5处。

表 7-2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改造类别一览表

分类 行政办公设施 商业服务设施 旅游服务设施 文化娱乐设施 ·48·

数量 村委会 1处 3处 2处 6处 2处 1处 2处 1处 投资主体 政府支持、村集体 村集体、村民、社会投资公司 村集体、村民、社会投资公司 叶氏集团、社会投资公司 叶氏集团、社会投资公司 叶氏集团、村集体、政府支持 政府支持、村集体、叶氏集团 村集体、社会投资公司、叶氏集团 酒吧、茶座、餐饮 综合服务中心 精品酒店 企业会所 乡村博物馆 农耕教育中心 文化中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g7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