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一季度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分析

更新时间:2023-10-20 05: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年第一季度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分析

检验科细菌室对本院住院部及门诊部2017年1—3月临床科室送检的1086份标本,按《卫生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标本采用DL—96II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离出53株细菌,阳性检出率为4.9%。现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一、全院送检标本量及标本阳性率

送检标本1086份,送检科室分布及标本额阳性率情况如下:

序号 病区 标本总数 阳性数 阳性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内一科 内二科 内三科 外一科 外二科 外三科 妇产科 肿瘤科 门诊 内五科 254 100 544 18 16 19 23 23 13 76 1086 8 9 0 9 10 0 8 3 6 0 53 3.2 9.1 0 50.0 62.5 0 34.8 13.0 46.1 0 4.9

二、细菌种类

检出菌株中,革兰阳性菌株20株,占37.7%;革兰氏阴性菌株33株,占62.3%。

检出率前5位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具体病原菌菌种分布构成如下表:

细菌名称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 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屎肠杆菌 聚团杆菌 阴沟肠杆菌 肺炎链球菌 不活跃大肠埃希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总计

总数 17 12 8 6 3 1 1 1 1 1 1 1 53 分布比率 32.0% 22.6% 15.1% 11.3% 5.7% 1.9% 1.9% 1.9% 1.9% 1.9% 1.9% 1.9% 100% 三、各科室检出情况

内二科 痰液 阳性菌 分泌物 数量 1株 1株 3株 1株 1株 1株 1株 1株 1株 1株 1株 1株 尿液 数量 1株 1株 1株 3株 1株 2株 1株 1株 2株 3株 1株 1株 2株 1株 1株 2株 血液 阴性菌 阴性菌 肺炎克雷伯(ESBLs) 肺炎链球菌 肺炎克雷伯 大肠埃希菌(ESBLs) 铜绿假单胞菌 不活跃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ESBLs) 肺炎克雷伯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聚团杆肠菌 鲍曼不动杆菌 阳性菌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表皮葡萄球菌 屎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阴性菌 大肠埃希菌(ESBL) 大肠埃希菌 阴沟肠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ESBLs) 大肠埃希菌(ESBLs) 阳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数量 1株 1株 2株 1株 1株 3株 1株 1株 1株 1株 阳性菌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阴性菌 数量 1株 1株 内一科 大肠埃希菌(ESBLs) 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ESBLs) 大肠埃希菌(ESBLs) 外一科 外二科 肿瘤科 妇产科 金黄色葡萄球菌 门诊 四、常见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率分析

抗生素名称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氨苄西林/舒巴坦 阿米卡星 氨苄西林 万古霉素 舒普生 复方新诺明 头孢曲松 菌克单(氨曲南) 亚胺培南(泰能) 利福平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环丙沙星 青霉素 多粘菌素B 头孢哌酮. 四环素 头孢西丁 头孢吡肟(马斯平) 头孢唑林 苯唑西林 利奈唑胺 左氧氟沙星 检测数 0 31 50 31 22 0 56 32 2 32 22 32 34 22 31 31 22 49 31 30 20 22 53 耐药率(%) 0 32.2 46 96.8 4.5 0 50 71 50 3.1 22.7 3.1 47.1 72.7 90 6.5 40.9 42.9 51.6 76.6 50 4.5 47.2 五、常见细菌耐药性分析

药敏名称 大肠埃希 菌% 青霉素 头孢唑林 复方新诺明 头孢呋辛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哌拉西林/他挫巴坦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头孢西丁 四环素 泰能 美罗培南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庆大霉素 氨苄西林 头孢曲松 88.2 82.4 82.4 17.6 41.7 100 82.4 50 16.7 50 16.7 16.7 100 50 肺炎克雷伯菌% 金黄色 葡萄球菌% 16.7 83.3 83.3 41.7 33.3 25 表皮葡萄球 菌% 75 62.5 50 62.5 100 37.5 100 12.5 12.5 50 鲍曼不动杆 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六、多重耐药菌分离情况

多重耐药菌分离株数构成比及分布科室 多重耐药菌 产ESBLS大肠埃希菌 分离株数 9 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 MRSA 2 5 多重耐药菌分离率 56.2% 12.5% 31.3% 外一科—4株 内二科—1株 门诊—2株 内一科—1株 外二科—1株 外一科—1株 门诊—1株 科室 内一科—1株 妇产科—1株 内二科—1株 内二科—1株 妇产科—1株 七、分析与结论

我院临床分离细菌分布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在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本季度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为我院检出最高的细菌。细菌检出率较高的科室为外二科、外一科及妇产科。

此次,我院检出率前五位的细菌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上季度有所上升。

本季度监测,检出5株MRSA检出率为31.3%,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呋辛、利福平耐药率较低,与我院这两种药物使用频率低有关。

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头孢唑林88.2%耐药,复方新诺明82.4%耐药,头孢呋辛82.4%耐药。产ESBLS大肠埃希菌9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2株。本季度,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56.2%,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检出率为12.5%。碳青霉烯抗菌药物、β类酰胺酶抑制剂复方抑制剂(除氨苄西林/舒巴坦外)对此类细菌仍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可作为此类细菌抗感染一线用药。

泛耐药菌在临床上治疗困难,病死率高,需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联用碳青霉烯类或氟喹诺酮类是导致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医师要合理使用或联用抗菌药物,从而限制耐药率的产生。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临床微生物送检率有所下降。目前我院有些科室尚未达卫生部下达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使用前微生物送检标准。希望各科室加强临床送检,参照药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检验科微生物室 2017年4月15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2b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