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开放开发四大板块产业发展规划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25 07: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目 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 3

第一节 发展基础 .......................................................................................... 3 第二节 发展环境 .......................................................................................... 6 第二章 总体战略 .................................................................................................. 7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功能定位 ..................................................................... 7 第二节 发展目标 .......................................................................................... 8 第三节 关键路径 .......................................................................................... 9 第四节 空间格局 ........................................................................................10 第三章 彭湖板块建设与发展............................................................................14

第一节 重大任务 ........................................................................................14 第二节 空间布局 ........................................................................................16 第三节 环境管制 ........................................................................................22 第四章 赤码板块建设与发展............................................................................24

第一节 重大任务 ........................................................................................24 第二节 空间布局 ........................................................................................26 第三节 环境整治 ........................................................................................31 第五章 城西板块建设与发展............................................................................32

第一节 重大任务 ........................................................................................32 第二节 空间布局 ........................................................................................34

I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第三节 环境提升 ........................................................................................40 第六章 城东板块建设与发展............................................................................41

第一节 重大任务 ........................................................................................41 第二节 空间布局 ........................................................................................42 第三节 环境优化 ........................................................................................48 第七章 支撑体系建设与布局............................................................................49

第一节 交通设施建设 ................................................................................49 第二节 水利环保及能源设施建设 ...........................................................50 第八章 政策保障措施 ........................................................................................52

第一节 产业保障政策 ................................................................................52 第二节 产业鼓励政策 ................................................................................54 第三节 产业管制政策 ................................................................................54

II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前 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沿江开发战略部署以来,九江市沿江地区产业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电力能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大宗粮油食品加工等现代临港产业不断壮大,九江石化、昌河汽车、江铜集团、旭阳雷迪等一批大型企业享誉中外。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快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实施进一步加速的宏观环境,江西省委、省政府又作出了进一步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九江需要以全新的思路和高起点规划,引领其沿江产业经济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由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工信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共同编制,规划范围包括全市沿江四县市(瑞昌市、九江县、湖口县、彭泽县)、三区(浔阳区、庐山区、开发区),面积5136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209.7万。

本规划依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参考《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九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和其它各专项规划编制而成。以2011年为基准年,2012-2015年为基本规划期,对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或更长时期。

1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九江沿江地区范围

2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自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沿江开发以来,九江紧紧抓住中部崛起战略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快港口岸线开发和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沿江产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沿江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2010年,沿江地区以不到九江1/3的土地面积,支撑了九江2/3的地区生产总值、接近2/3的工业增加值和超过1/3的财政总收

2007-2010年九江沿江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增长率 入,沿江地区在九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已经形成。2007-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3.17%,到2010年达到682.03亿元,人均GDP由19068元提高到32522元,工业增加值由101.38亿提高到225.03亿,年均增长30.44%。服务业增加值由2007年的136.27亿提高到2010年的267.31亿,年均增长25.18%,占比由2007的37.33%提高到39.19%。

3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2000亿,占比达到33%,临港先进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占比达到50%,现代服务业占比6%左右,主要配套产业占比11%左右。远期主要产业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翻番,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产业集群。围绕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完善产业间衔接配套,打造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新材料和新能源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千万吨级炼油化工基地、江西千万吨优质钢铁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玻纤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粘胶纤维基地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建成交通装备制造、电子电器、纺织轻工三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江西主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长江中游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我国中部地区新兴的电子电器生产基地、江西最大的棉纺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环保纸业生产基地,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四大板块。四大板块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到2015年彭湖、赤码、城西和城东板块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800亿元、1100亿元、1600亿和1500亿元,远期四大板块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翻番,彭湖和赤码板块上升为国家级开发园区。

第三节 关键路径

港航引领。通过岸线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大范围整合资源、大手笔联动开发、大力度搭建发展平台,加快吸引港口物流、航运劳务、航运保险等港航要素,以此推动临港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相关产业集聚。

9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科学承接。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趋势,积极引进培育重点产业、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发展、侧向带动,打造优势产业链;探索产业承接与创新统筹发展的新思路,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高端制造。充分运用国家战略的各项重大政策,紧抓国际产业分工重组等机遇,着力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领域和环节实行突破,实现由比较优势向核心竞争优势转变,全力抢占价值链高端,带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双轮驱动。围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行发展模式创新,延伸制造业产业链,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商务等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二、三产业互动格局,实现产业协调持续发展。

产城一体。充分发挥港口、区位、政策等的综合优势,加快四大板块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综合配套服务相同步,实现产城一体化。

绿色发展。顺应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鼓励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四节 空间格局

根据沿江产业发展基础及新一轮沿江开放开发要求,形成“一脊四板

10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块”产业总体空间格局。

一脊:沿江临港产业发展脊。以长江岸线资源为依托,以四大板块为重点,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电子电器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钢铁冶金、电力能源、石化、大宗粮油深加工、现代物流与港航服务等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积极发展轻工纺织和绿色食品等产业,形成沿江临港产业发展脊。

四板块:赤码低碳制造板块、城西高端制造与高端服务板块、城东临港制造与现代服务板块和彭湖临港重型工业板块。

赤码低碳制造板块。以赤码大道、环赤湖快速通道和横向交通大通道为主要依托,加快赤湖-码头相向发展,重点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电器和轻工制造业,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等产业,建设低碳制造产业基地。

城西高端制造与高端服务板块。依托良好的港口条件和产业基础,加强研发和创新能力培育,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打造高端制造与高端服务基地。

城东临港制造与现代服务板块。依托龙头企业,延伸壮大特色产业链,积极引进培育骨干企业,重点加快发展石油化工、新材料、绿色食品与大宗粮油深加工等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休闲旅游和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建设临港制造与现代服务基地。

彭湖临港重型工业板块。发挥港口岸线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冶金材料、

11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化工和能源等临港基础产业,积极引进装备制造等延伸产业,拉伸产业链;加快发展港口物流、轻工纺织、商贸服务等产业,提升板块综合配套服务能力与水平,打造沿江临港重型工业高地。

12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产业布局总体空间架构

13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第三章 彭湖板块建设与发展

充分发挥岸线和区位优势,积极推动码头泊位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在做大做强现有产业的基础上,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和主攻点,积极引进冶金后道加工及精细化工等龙头企业,加快延展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建成全省最大的临港重型工业基地和新兴港口物流基地。重点加快发展冶金材料、化工、装备制造和能源等四大战略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港口物流、轻工纺织和商务商贸三个培育与配套产业,着力构建“4+3”产业体系。

第一节 重大任务

一、重点发展四大战略主导产业

冶金材料。按照“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构建循环产业链”的思路,发展钢铁有色冶金和冶金新材料两大产业链。钢铁有色冶金重点发展热轧钢、冷轧钢和不锈钢、彩涂板等优、特钢材等产品。冶金新材料充分发挥钢铁冶金业发展优势,积极发展镍钴等稀有金属材料、高品质特殊钢和高性能铝合金、锌合金等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围绕冶金产业发展,利用冶金废渣,发展新型建材业和金属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形成冶金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化工。大力提高节能、节水、环保等技术的应用水平,实现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构建精细化工生态产业链。加大国内外龙头企业引进力度,

14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拓展产品链条,重点发展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水处理化学品、环保型塑料添加剂等高性能、环境友好、本质安全的新型专用化学品,不断拓展发展新型专用化学品等高端石化化工产品。

装备制造。以引进龙头企业为核心,着力构建大型专用装备、新型港口机械装备和船用装备及零部件三大产业链。大型专用装备产业重点发展冶金设备、环保设备、矿山机械、水泥成套设备、物料搬运设备等。新型港口机械装备产业主要围绕现代港口建设需求,重点发展桥吊、轮胎吊、重(轻)箱叉车、各类起重机等港口重型机械装备。船用装备及零部件产业结合内河航运市场发展,通过引进国内外船舶配套生产企业,重点发展舱室设备、甲板机械、船用动力等核心装备和关键零部件。

能源。围绕区域产业用电、用气等能源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国华九江煤炭储备(中转)发电一体化项目、LNG储配项目和杭氧工业气体项目建设,有序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形成电厂-电力、蒸气-供热、煤炭储备中转等较为完善的能源产业链。积极寻求与国内外新能源企业合作,不断拓展生物质能等能源领域。 二、积极发展三个培育与配套产业

港口物流。围绕运输需求,积极推动码头泊位、集疏运及相关物流设施建设,构筑集货物运输—物流服务—支撑配套于一体的港口物流产业链。加快集聚船代、货代、船东及其他相关企业,形成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及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产业集群;注重港口与货主的联合,促进港口与船公司的联合,在江西南部腹地设立“无水港”,提升港口对腹

15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地货源、箱源的吸引力,扩展港口综合物流服务领域。

轻工纺织。以引进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链和纺织服装产业链。绿色食品产业依托资源优势,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重点发展水产品、果蔬制品和休闲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发展交织织物、装饰用布、产业用布等附加值高、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打造融纺织、面料、服装于一体的产业链。

商务商贸。围绕板块产业发展,加快综合配套服务区建设,积极引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购物中心等新型商贸业态,加快特色专业市场建设,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加快集聚法律、咨询、广告、知识产权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经济咨询、信息咨询等咨询服务业,鼓励发展就业中介和创业咨询及培训等人力资本中介服务,积极发展代理、转让、登记、鉴定等知识产权服务业。

第二节 空间布局

一、产业总体布局

充分发挥港口岸线资源优势,优先布局具有比较优势和规模效益的项目,构筑“一带两片六组团”的“串珠状”空间构架。

一带:沿江临港基础产业带。依托优良的港口岸线资源,大力发展冶金材料、化工、能源等临港型大运量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积极壮大轻工纺织和商务商贸等培育与配套产业,形成临港产业集聚发展带。

两片:西部临港基础产业片区和东部临港制造业片区。

16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西部临港基础产业片区。位于江新厂-湖口至马影公路以东、牛脚芜-段简文线以西、长江以南、铜九铁路和郭家村一线以北区域,包括临港基础工业和轻工物流两大组团。临江地区重点发展冶金材料和化工产业,后方陆域配套布局轻工纺织、商贸等产业,增强片区综合配套能力。

——东部临港制造业片区。位于黄茅潭以东、彭泽七号圩以西、长江以南和铜九线以北区域和矶山地区,包括临港制造工业组团、重化工组团、临港装备产业组团和精细化工组团。上游临江地区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后方陆域发展与港口相关性较大的冶金、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下游布局发展重化工业、临港装备产业。

六组团:轻工物流组团、临港基础工业组团、临港制造工业组团、重化工组团、临港装备产业组团、精细化工组团。

——轻工物流组团。位于湖口至马影公路以东、段简文以西、铜九铁路和郭家村一线以北和牛湖公路以南地区。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等,形成与周边地区功能融合配套的综合性生态工业发展区。

——临港基础工业组团。位于江新厂以东、牛脚芜以西、长江以南和牛湖线以北区域。重点发展冶金材料、化工和能源三大产业,注重产品间上下游配套衔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打造生态工业建设示范新模式。

——临港制造工业组团。位于黄茅潭以东、发展大道以西、长江以南和牛湖线以北区域。加快推动银砂湾和红光基础设施网络和综合配套设施的全面对接,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冶金、能源和装备制造产业。

17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重化工组团。位于发展大道以东、棉州圩—戴家口一线以西、长江以南和湖牛公路以北区域。重点发展重化工业,通过自然山水实现与临港制造工业组团的有机隔离。

——临港装备产业组团。位于野猫垄以东、七号圩以西、长江以南和牛九线以北区域。通过山体与重化工组团自然隔离,重点发展临港型装备制造业,在与彭泽县城临近地块布局居住配套设施。

——精细化工组团。位于彭浪矶风景区以东、彭泽十一路以西、长江以南和牛湖公路以北区域。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产业。 二、产业空间配置

布局精细化工、冶金材料、能源、港口物流及仓储、装备制造、轻工、居住配套、后备用地等八类用地。

精细化工用地布局在临港基础工业组团的西部、中部,以及重化工组团和矶山地区;冶金材料产业用地布局在牛角湖至长江、银砂湾港口后方陆域;能源产业用地集中布局在金砂湾下游和银砂湾上游地区;港口物流及仓储用地布局在银砂湾-红光段沿江、银砂湾南部沿牛湖线和铁路专用线区域、轻工物流组团北部沿牛湖线区域及南部铁路沿线区域;装备制造业用地集中布局在临港装备产业组团和和银砂湾陆域,轻工业用地主要布局在轻工物流组团的北部和西南部。居住配套用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主要布局在临港装备产业组团东部和轻工物流组团东南部及西部临山地区。后备用地布局在轻工物流组团以东、重化工组团以南和临港装备产业组团以南地区。

18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赤码板块产业总体空间格局

29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赤码板块产业空间配置

30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三、空间开发时序

在西部低碳制造片区,充分发挥岸线资源开发和引导作用,加快南北向交通干道建设,完善东西向交通网络,引导要素由北向南流动,形成自北向南、自西向东依次推进的开发序列。在东部先进制造与贸易片区,围绕赤码大道和环赤湖快速通道建设,推动先进制造组团开发,拉开相向发展大框架。

第三节 环境整治

一、推进重大项目的污染治理

对重大项目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排污总量控制、持证排污和达标排放,统筹建设湿地处理系统消纳净化污染物,实现污染物高效处理。加强在线监测监控污染物排放,完善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加强厂区周边卫生防护隔离带建设,减缓污染物对长江水体、周边地区土壤与植物的影响。 二、鼓励发展低碳产业

以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为目标,对水泥与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实行节能审计、清洁生产审核、固定资产项目能评审查,管控企业或园区新上项目能耗增量,率先开展碳排放量核查工作,建成临港低碳产业发展的先行先试区。

31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第五章 城西板块建设与发展

紧抓沿海地区高端制造业要素外溢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的有利机遇,加强与国内外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接,推动产业链高端延伸和融合重构,加快中高端航运服务要素积聚,建成全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基地、产业转型与创新示范区、全省航运枢纽。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电器、汽车及高端装备等四大战略主导产业,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现代物流与航运服务业、金融商务和商贸服务业等四个培育与配套产业,着力构建“4+4”产业体系。

第一节 重大任务

一、重点发展四大战略主导产业

新能源。重点发展光伏和光电两大产业链。光伏产业重点发展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和光伏发电系统等。光电产业围绕构建光电显示设备产业链,重点发展LED衬底、外延、芯片、切割、封装、应用及测试仪器和生产设备等。

新材料。打造由电子玻纤细纱-电解铜箔-覆铜板-印刷电路板-电子产品产业链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积极拓展耐酸玻璃纤维、耐碱玻璃纤维、耐辐照玻璃纤维和低介电玻璃纤维、高硅氧玻璃纤维等产品。

电子电器。打造应用电子、家用电器与消费电子、新兴元器件三大产业链。应用电子重点向汽车安全电子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智能防盗

32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系统等高端汽车电子方向发展,并不断拓展电力电子、机床电子、医疗电子、数字控制系统、仪器仪表电子等应用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与消费电子在扩大空调、数码相机、液晶电视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向数字化、环保型方向拓展,加快发展数字多功能一体化办公设备、数字电影放映机等现代文化办公设备,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与附加值。新兴元器件主要发展与移动通信设备及终端、计算机、数字视听设备等产业密切相关的通信器件、传感器器件、半导体分立件、印刷电路板等产品。

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大型专用设备、智能制造装备三条产业链。以微型面包车和轿车为重点,积极发展发动机、电动转向装置、变速系统、制动及安全系统、高性能悬挂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构建完善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大型专用设备重点发展大型高精度冶金成套设备、大型核电成套设备(主要为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工控机械、成套电气、机电设备)、以及装载机、架桥机、压路机等工程机械。智能制造装备以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为重点,积极发展大型、高速、精密数控机床、精密机械、机械加工自动化设备等。 二、积极发展四个培育与配套产业

节能环保。积极引进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构建以环保设备产业、建筑节能及照明节能产业和节能管理服务为重点的产业链。环保设备产业积极发展污染防治及检测设备制造,节能产业以建筑节能材料和照明节能设备为主攻方向,节能管理服务以向企业提供节能减排整体解决方案为主。

现代物流与航运服务业。以上港物流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快物流基

33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业。积极拓展航运服务领域,加快发展代理、航运劳务、货运、船舶检验、船舶经纪等中端服务业,培育壮大航运保险、航运咨询评估、航运信息服务等高端航运服务业,突破发展航运法律、航运教育培训、海事仲裁等新兴航运产业,强化专业服务、人才服务、商业服务等配套产业,构建较为完善的航运产业链。

金融商务。加快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推动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及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发展。加快以总部经济为主的企业管理服务类商务服务业集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专业咨询策划公司等新兴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管理中心、研发中心、财务中心等职能性总部,不断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金融商务需求。

商贸服务。按照“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的要求,积极引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购物中心等新型商贸业态和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商贸龙头企业,加快载体建设,形成布局优化、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商贸格局。

第二节 空间布局

一、产业总体布局

根据板块发展定位和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要求,着力构筑“一带三片七组团”的“指状”空间构架。

34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一带:临港高端制造与服务业带。依托较为发达的临港制造业基础,强化产业研发和创新能力,加快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电子电器和航运服务业等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金融商务和商贸服务产业,形成高端产业发展带。

三片:城西临港产业片区、高端制造与服务片区和低碳制造产业片区。 ——城西临港产业片区。位于新开河以西、乡道054以东、湖滨大道以北和长江以南区域,包括装备制造产业、港口物流及临港产业、金融商务及配套三大组团。沿江地区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以此带动临港装备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聚,临湖地区重点发展金融商务、商贸等服务业。

——高端制造与服务片区。位于县道178-环湖北路-南海路-长江大道-福银高速一线以东、滨江西路以南、十里大道一线以西、安顺-安康路以北区域,包括高端服务和汽车产业两大组团。重点发展汽车及配套、总部经济、商务科技等产业。

——低碳制造产业片区。位于周家垄-熊家洼-熊家下塆以东、西林村-湾里-赛阳村一线以西、曹家垄-曹家上垄-外垄堰一线以北和阎家垄-徐家垄-闵家村-刘家大屋-彭塘湾-熊家圳-白马岭以南区域,包括出口加工组团和沙城工业组团。结合八里湖新区建设,在西北部建设居住与公共服务设施,南部地区则围绕出口加工区(区内)建设,发展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产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循环型、生活配套型的绿色生态工业园。

35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七组团:临港制造产业组团、港口物流及临港产业组团、金融商务及配套组团、高端服务组团、汽车产业组团、出口加工组团和沙城工业组团。

——临港制造产业组团。位于乡道054以东、盱水路以西、长江以南和湖滨大道以北区域。作为未来城西拓展的主战场,重点发展大型专用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和环保装备等产业。

——港口物流及临港产业组团。位于盱水路以东、新开河以西、发展大道以北和长江以南区域。在组团的上下游分别布局港口码头及物流仓储区,重点发展保税物流、综合物流及港航服务相关产业,中部地区主要发展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金融商务及配套组团。位于盱水路以东、长江二桥以西、发展大道以南和湖滨大道以北区域。重点发展金融商务、商贸、居住休闲等,通过九瑞大道串联城西港区一二期服务设施,提高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高端服务组团。位于新开河以东、九龙街以西、环湖北路-南海路以北和滨江西路以南区域。沿抗洪大道发展总部经济,在组团东南部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商务研发设施,打造区域总部和科技孵化基地。

——汽车产业组团。位于长江大道-福银高速一线以东、铁路以南、长江大道以西、安顺-安康路以北区域。通过长江大道、十里大道加强与主城区、高端服务组团的联系,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配件和电子配套产业,配套建设物流服务设施。

——出口加工组团。位于曾家畈-畈上刘-杨家河-双瑞线-福银高速以东、白马岭-张家-王家竹林村一线以西、双瑞路以北和彭塘湾-熊家圳-白

36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马岭以南区域。重点发展电子电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沙城工业组团。位于福银高速以东、庐山东路以南、曹家垄-曹家上垄线以北合围区域。加强与出口加工区相向发展,重点布局机械电子产业,适度发展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产业。 二、产业空间配置

布局港口物流及仓储、高新技术产业、临港工业及装备产业、出口加工业、金融商务(含总部经济)、商贸和居住、后备用地等七类用地。

港口物流及仓储用地布局在城西临港产业片区的上、中、下游,汽车产业和沙城工业组团的西南角;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分别布局在临港制造产业组团、港口物流及临港产业组团的中部;临港工业及装备产业用地布局在城西临港产业片区中部、上港码头上游和城西临港产业片区上游腹地及沙城等地。出口加工产业用地围绕出口加工区建设展开,金融商务(含总部经济)用地布局在爱国路与通江东路之间、沿抗洪大道和高端服务组团东南角。商贸和居住配套用地主要布局在城西临港产业片区沿湖地区、高端制造与服务片区的中东部和低碳制造产业片区西北部。后备用地主要位于出口加工组团和沙城工业组团以东,城际铁路线以西区域。

37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城西板块产业总体空间格局

38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综合配套组团。西至游井村—泉井垄—张家粉房—陈家大塘—大塘村一线、北沿滨江东路、南至九景高速公路、东至唐家村—官洲村一线区域。主要为临近产业发展提供城镇和服务配套。

——新材料产业组团。西至唐家村—洪垄埂村—黄家埂—何家咀一线、北沿长江、南至九景高速公路、东至鄱阳湖口。重点发展纤维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

——沿湖综合配套组团。位于纤维材料片区西北角,以居住、商贸等生活配套服务功能为主。

——纤维材料及关联产业配套组团。位于沙湖-广桥-邓桥一线区域(原化纤纺织工业基地区域),适度布局化纤关联配套企业。周边已有布局企业应加快提高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标准,加强污染综合防治。 二、产业空间配置

布局文化创意、物流商贸、石化、新材料、大宗粮油食品深加工、居住配套及后备用地等七类用地。

文创用地布局在白水湖及周边区域,商贸物流用地布局在琵琶湖周边区域和大宗粮油组团西部。以中石化九江分公司为核心,石化产业用地布局在铜九铁路南部两侧,其中北部区域布局原油储运、石油炼化产业用地,南部区域安排石化产业用地。大宗粮油食品深加工用地布局在滨江东路以北的区域。新材料产业用地布局在大宗粮油食品深加工产业以东地区,居住配套用地布局在滨江东路以南和姑塘北部区域。后备用地布局在现代服务组团和沿江综合配套组团南部沿铁路线区域。

44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三、空间开发时序

近期积极推进滨江地区的休闲旅游和物流商贸开发,加快滨江东路向东延伸,完善南北向的交通网络,推动生产要素沿滨江东路向东流动。在纤维材料及综合配套副片区的建设中,加快推进乡道020升级改造及交通干道建设,启动沿湖综合配套组团建设,形成自北向南推进的开发秩序。

45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城东板块产业总体空间格局

46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城东板块产业空间配置

47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九江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

第三节 环境优化

一、严格控制水污染物排放,确保长江水质稳定达标

集中处理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品废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控制尾水排放,确保排污口对长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的影响最小。

二、加快治理大区污染,确保周边区域空气质量持续良好

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苯类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集中整改纤维工业和石化工业,提高烟气脱硫、脱硝能力以及除尘效率,加强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治理力度。优化能源结构,提倡使用清洁或可再生能源。 三、完善沿江沿湖化纤产业基地环保综合配套工程

加快化纤纺织基地环保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污染物综合治理力度,对污染场地进行土壤治理与修复,逐步恢复生态功能,有效保护周边生态系统。

48

江西省发改委 江西省工信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d3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