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探测器常见问题

更新时间:2024-05-14 04: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入侵探测器采购安装常见的十个问题

Q:一般来说,在选用安装入侵探测器时有一个规律,即“室内用被动,室外用主动”,请问这是否是普遍的选配原则?

A:所谓被动和主动是由探测器的探测手段来区分的。被动红外探测器是指以热释电感应元件(PIR元件)为主要探测手段的探测器,由探测范围内温度变化来触发报警,通常感应的是一个立体的区域,而室内一般环境温度恒定,当有入侵人员时探测器会感知人体温度与背景温度的差异而报警,而室外由于环境温度不稳定,如果使用普通的被动探测器会引起很大的误报率。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探测范围为左右120度,上下为75度,它的探测范围就要比主动红外探测器广的多,一般安装在室内的房间或大厅。

而主动红外探测器一般是指光电对射探测器,这类探测器总是由一个光电发射端和一个受光端组成,发射端发出人肉眼不可见的红外光束,而受光端接受该红外光束的能量,它总是成对使用:一个发射,一个接收。当有人横跨过监控防护区时,遮断不可见的红外线光束而引发警报,环境温度对其影响不大。刚才讲到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探测范围是一个立体的空间,相对来说,主动红外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可以形容为一个面,它主要是安装在窗户、围墙和重要的出入口,它的探测范围只是投光器与受光器之间,当有人或物体丛它的中间通过的时候,才会引发报警。在室内由于探测效率、范围和成本的问题,很少用主动红外探测器。

Q:主动红外探测器用于周界防范时还会存在死角,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A:由于主动红外探测器本身问题或探测区域的地理环境问题,会存在一些无法完全用对射式探测器封住的小区域或小死角,这给安防系统带来一定的隐患,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犹如木桶效应,整个安防的等级是由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决定的。因此,为了解决这些薄弱环节,选用一些室外用的小幕帘探测器来封杀死角是十分必要的。

Q:由于被动红外探测器是属于一种微弱信号检测设备,所以安装时的一些细节问题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探测器的探测效果,那么它在安装时对角度、高度有什么要求?有哪些不适宜安装的地方?

A:很大程度上探测器的灵敏度、探测范围和安装高度有直接的关系,一般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最佳安装高度为2.1米至2.5米,如果是防宠物型的探测器,那么它对安装高度的要求会更高。如果装的太高,下视盲区会大,如果太低又可能对于远处位置探测不到,所以实际应用中也是需要步测。比如说同属于被动红外原理的幕帘探测器,如果需要安装在窗户上,这时的安装高度就是离窗台上25CM,如果太高,人就可以从探测下面钻过去,如果距离太低就有可能从上面跨过去。

被动红外的原理是监测温差,当外界温度在37度左右时基本失灵,所以不要安装在靠近热源的地方。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避开通气孔、空调、暖气片等能够改变环境温度的流动性区域,也要注意中间的遮蔽物(哪怕是透明的例如玻璃)的遮挡。还有要避免电扇、晒挂的衣物、窗帘等容易移动的物体。动物活动频繁的地方也应该避免,如果实际需要又难以避免的话,那么特别注意要选用防宠物型的探测器。

Q:主动红外探测器在安装时有什么规定?

A: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根据人体的具体情况有一些常识性的安装规范,比如假定人入侵时,不管是横着过还是侧着过,入侵距离都会大于20cm,因此安装高度一般应该最低不得超过20cm;遇到圆弧型墙角时,切线安装到圆弧的距离不得大于20cm;安装于栅栏时,栅栏边缘与探测器的中心距离不得大于20cm等等。另外,主动红外探测器都要求安装支架稳定牢固,不应该有摇晃现象,稍微偏离就可能导致探测器失效,同时探测范围内不应该有遮挡的树枝、杂草等,以免引起太多的误报。还有就是要考虑它的探测的直线化,对于某些复杂、形状多变的区域难以成型。

Q:主动红外探测器的探测距离决定了它的探测区域,而一般的厂家标称的距离和实际工作距离都不符合,那么如何确定最佳安装距离?

A:由于红外技术本身的缺陷性,主动红外探测器用于周界防范时其实测距离与标称距离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也是合理的,但是误差如果太大就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了。厂家所标的是在最好的天气条件下的工作距离,但是实际上很难达到那样的条件,就算是达到了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在稳定的环境下,探测器的探测距离还可以达到厂家的标称距离,甚至有时检测距离都会比标称距离要高很多。但在实际情况下,室外环境是一个不稳定的环境,尤其雨天和雾天会使红外光的能量损失很大,此时往往会达不到标称距离。所以在实际中,往往按照厂家标称距离的50%至70%来安装,所以,选择对射产品来防盗时,实测是最关键的。

Q:目前常用的探测器均是有线连接的,它安装在室内的话,而室内本身有许多如电视、音响、照明等线路,怎样才可以使这些线路不影响探测器的正常工作?另外,探测器连接到主机的线路有一定距离,怎么样可以保护这些线路使其不被剪断?

A:普通探测器一般采用四线制,其中两线为电源(一般为DC12V),另两线为信号(一般为NO/NC开关量信号)。按照工程规范强电和弱电应该分管走线,而探测器的信号线为开关量信号本身就不容易受环境干扰影响,因此电视、音响及照明等线路不会有影响。还有在安装时不要同强电和能产生强磁场的电器安在一起,线路也不能和强电线路走在一起。

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有线报警的探测器连接到主机的线路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对于探测器线路的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探测器一般都有防剪功能。而对于连接线路的保护一方面根据工程的等级,可以采用穿钢管、PVC管、桥架或暗埋等方式来保护;另一方面,防止线路被剪的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接入线末电阻,每一个正规厂家的主机都有此功能的。另外,合格的报警主机的防区检测电路都会对线路的剪断做出反应,一旦线路被剪,主机就会认为这个探测器处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

但根据目前安防的发展现状,仅仅具有防剪功能是不够的。因为随着安防行业的开放性经营,内盗或技术型犯罪逐年增加,所以只有具备了自保功能的探测器才能更好保护别人。

Q:主动红外的工作器件主要是发射和接收端的镜片,它们在调整时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A:这两个镜片如果调整不准的话,直接结果就是偏离中心区域,导致接收不良。

主动红外探测器的调整一般应以受光端的电压输出值为准,通过对镜片的偏转角度和垂直角度的微调,观察受光端的输出电压,电压越高,表示探测器对的越准确,误报率就越低。一般对射探测器都会有一个最低的输出电压指标。现在的对射在安装调试的时候都比较简单,只要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方法正确安装的话,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问题的。

Q:灵敏度是影响探测器的误报率或漏报率的最直接因素,怎样调校灵敏度而使误报率和漏报率达到理想的效果?

A:在常规探测技术中,灵敏度在误报和漏报之间是一个矛盾体,为降低误报而调低灵敏度,必将带来漏报上升的问题;相反,为降低漏报而调高灵敏度,又会带来误报上升的问题。实际应用中是很难准确掌握这个“度”的。

灵敏度的具体设定需根据实际环境来决定。一般来讲,如果应用环境比较恶劣,比如经常有鸟类或者叶片漂浮物等阻挡光束,那就应该设定在低灵敏档。主动红外探测器要选择合适的响应时间:太短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干扰,如小鸟飞过,小动物穿过等;太长会发生漏报。通常以10米/秒的速度来确定最短遮光时间。有时由于季节变换,冬季和夏季要对灵敏度分别调整。

Q:目前有双光束的和四光束的红外探测器,是不是光束越多探测效果越好?

A:四光束探测器意味着更多的稳定性和更低的误报率,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也意味着成本的上升,一般在长距离的环境下(标称距离超过100米)使用较多。不是光束越多探测效果越好,要看用到什么地方,如果的地方比较小,我们就要用少光束,这样就能减少它的漏报率,用的地方比较大的,就要用多光束的,这样的话就能减少它的误报率。

多光束探测器的主要用途是防误报,因为其原理是需要遮住全部的光束才报警,从这一点来讲,只要是双光束以上,探测的又是人体这个范围的物体,就和光束的多少没有关系了,只和光束的覆盖区域有关系。当然了,目前有些产品被看作是红外栅栏来应用,这是出于把多射束探测器组合应用的考虑。

Q:双鉴探测器利用了红外和微波的双重技术,使其误报率下降,准确度提高,但是由于微波技术本身可以穿透墙壁等障碍物(以及其对金属的屏蔽),这样一来,双鉴探测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会否受到很大的影响?

A: 双鉴探测器的微波探测范围一般都会比被动红外的探测范围广,一般厂家的双鉴探测器都设有微波范围调节旋钮,在调试过程中,以步行测试的方法,观察探测器的指示灯,通过微波范围调节旋钮以及安装支架的角度使微波范围尽量在室内并接近被动红外的探测范围。微波灵敏度一定不能过大,因为微波只有穿透性,在调试的时候要注意。

微波技术到底会不会影响探测器本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据了解,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的厂家也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如提高频率(其K波段频率是其他一些常用的微波频率的2-5倍),降低泄漏;提高微波的成型程度,利用专用的波导赋型天线使得微波和红外高度复合,进一步降低了泄漏到防护区域以外的微波能量。

如何选择合适的探测器?

根据所要防范的场所和区域,选择不同的报警探头。一般来说,门窗可以安装门磁开关,卧室、客厅安装红外微波探头和紧急按钮,窗户安装玻璃破碎传感器,厨房安装烟雾报警器。

红外线探测器:任何物体因表面热度的不同,都会辐射出强弱不等的红外线。因物体的不同,其所辐射之红外线波长亦有差异。 红外探测主要用来探测人体和其它一些入侵的移动物体,当人体进入探测区域,稳定不变的热辐射被破坏,产生一个变化的热辐射,红外传感器接收后放大、处理,发出报警信号。 微波物体移动探测器:利用高频无线电波的多普勒频移来作为侦测手段,适合与开放式空间或广场。 微波是一种频率非常高的无线电波,波长很短,容易被物体反射,根据入射波和反射波的频率漂移,就可以探测入侵物体。

红外微波探测器:是报警系统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它的价格一般在200~1600元之间。它的工作原理集红外和微波于一身。当红外和微波探测器同时有报警信号时,探头才会有报警输出,降低了误报的可能。红外微波探头有多种型号,对应不同的探测距离,有的探测一个扇型区域,有的探测一个狭长地段(如走廊),有的是360度探测,一定要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型号,这样才能达到效果。探测器的灵敏度一般是可以调节的。

门磁探测器:是一种广泛使用,成本低,安装方便,而且不需要调整和维修的探测器。门磁开关分为可移动部件和输出部件。可移动部件安装在活动的门窗上;输出部件安装在相应的门窗上,两者安装距离不超过10毫米。输出部件上有两条线,正常状态为常闭输出,门窗开启超过10毫米,输出转换成为常开。

玻璃破碎探测器:它利用压电式微音器,装于面对玻璃的位置,由于只对高频的玻璃破碎声音进行有效的检测,因此不会受到玻璃本身的震动而引起反应。

超声波物体移动探测器:超声波物体移动感知器需要一个能够发送超声波及另一个负责接收的换能器,也有接收及发射换能器共存在一个本体上的。平常发射用的换能器发送出一固定频率的超声波,散布在侦测的空间中,如果有一物体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其频率会发生偏移,借此检测出是否有物体移动。该探测器容易受到震动和气流的影响。

红外对射探测器:利用光束遮断方式的探测器 当有人横跨过监控防护区时,遮断不可见的红外线光束而引发警报。常用于室外围墙报警,它总是成对使用:一个发射,一个接收。发射机发出一束或多束人眼无法看到的红外光,形成警戒线,有物体通过,光线被遮挡,接收机信号发生变化,放大处理后报警。红外对射探头要选择合适的响应时间:太短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干扰,如小鸟飞过,小动物穿过等;太长会发生漏报。通常以10米/秒的速度来确定最短遮光时间。若人的宽度为20厘米,则最短遮断时间为20毫秒。大于20毫秒报警,小于20毫秒不报警。

烟雾报警探测器:有光电式和离子式两种,前者利用烟雾遮挡光路发出报警,后者则利用自身的传感

器,感应空气中的离子浓度,不同的传感器感知不同的气体(如煤气),常用的是为了防火而设的探测碳离子浓度的烟感探头。

什么是主动红外和被动红外,如何区别?

主动红外技术一般使用在周界红外对射系统中,有多种距离规格的。 而被动红外探测器,又可分双鉴、三鉴等等!多使用在室内报警系统中。 红外对射系统是由发射和接收设备构成,发射端主动发射红外波,在接收端接收! 被动红外是被动感应人体所发出的红外波!也就是说:能发射红外信号的称为主动红外,本身不发射红外信号而是探测人体或物体的红外波成为被动红外。从施工来说,应该要求是一致的,主动红外尽量避开阻挡物,避免强光直射等! 被动红外也应避免强光、不要被气流直吹、和温度变化比较大的地方等等! 主动红外多用于室外周界报警系统中(如多光束红外对射、红外对射栅栏等)! 被动红外多使用于室内家居报警系统(如红外探测器、幕帘探测器等)!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注意事项

由于被动红外探测器是属于一种微弱信号检测设备,在安装对必须注意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如高度,灵敏度等。正确安装一个被动红外探测器,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首先是对探测器的性能特点必须了解,其次要合理确定安装的位置,最后必须要仔细调试。不能说探测器能报警就说明安装好了,那么如何确定一个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呢?

根据说明书确定正常的安装角度

安装高度不是随意的,会影响探测器的灵敏度和防小宠物的效果。试想一下,一个探测器装在2M高度的位置和2.5高度的位置,那么移动物体从地面移动时,切割明区和暗区的频率是不一样的。 不宜面对玻璃门窗

被动红外探测器正对玻璃门窗,会有两个问题:一是白光干扰,显然PIR对白光具有很强的抑制功能,但毕竟不是100%的抑制。因此避免正对玻璃门窗,可以避免强光的干扰。二是避免门窗外复杂的环境干扰,比如人群流动、车辆等。 不宜正对冷热通风口或冷热源

被动红外探测器感应作用是与温度的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冷热通风口和冷热源均有可能引起探测器的误报,对有些低性能的探测器,有时通过门窗的空气对流也会造成误报。 不宜正对易摆动的物体

易摆动的物体将会使微波探测器起作用,因此同样可能造成误报。古注意非法入侵路线 安装探测器的目的足防止犯罪分子的非法入侵,在确定安装位置之前,必须要考虑建筑物主要出人口。实际上我们防止了出入口,截断非法入侵线路,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合理的选型

被动红外探测器具有多种型号。 从6米到60米,从单红外到三技术,从壁挂式到吸顶式的都有,那么所要女装的探测器必须要考虑防范空间的大小,周边的环境,出入口的特性等实际状况。有时要考虑更换菲涅尔透镜来满足要求。 调试

将探测器安装完中后,调试探测器是最后所要做的工作。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调试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步测,就是调试人员在警戒区内走s型的线路来感知警戒范围的长度等宽放,从图中可以理解这一点。 微波灵敏度和红外灵敏度通过步测的方法要分别调整,过高或过低的灵敏度都将影响防范效果。有时由于季节变换,冬季和夏季要对灵敏度分别调整。微波灵敏度一定不能过大,因为微波只有穿透性,在调试的时候要注意。

第二种方法是仪表测量,有的探 测器有背景噪声电压输出接口,用万用表的电压来测试,当探测器在警戒状态下,它的静态背景噪声的输出电压的大小,表示干扰源的干扰程度,以此判断这一位置是否合适安装这类的探测器。

以上部分只是作者对于被动红外探测器的使用及安装方法的基本共性作一点分析,各种品牌在红外处理方面具有其独特的方法,因此我们在使用安装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最重要的是通过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对探测器的特性一定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发挥被动红外探测器在安防工程中的作用。

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安装方法 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安装方式 ① 支柱式安装:比较流行的支柱有圆形和方形两种,早期比较流行的是圆形截面支柱,现在的情况正好反过来了,方形支柱在工程界越来越流行。主要是探测器安装在方形支柱上没有转动、不易移动。除此以外,有广泛的不锈钢、合金、铝合金型材可供选择也是它的优势之一。在工种上的另外一种做法是选用角钢作为支柱,如果不能保证走线有效地穿管暗敷,让线路裸露在空中,这种方法是不能取的。 支柱的形状可以是\字形、\字形或者弯曲的,由建筑物的特点及防盗要求而定,关键点在于支柱的固定必须坚固牢实,没有移位或摇晃,以利于安装和设防、减少误报。 ② 墙壁式安装:现在防盗市场上处于技术前沿的主动红外线探测器制造商,能够提供水平180°全方位转角,仰俯20°以上转角的红外线探测器,如FOCUS主动红外线探测器HA、ABT、ABF系列产品,可以支持探头在建筑物外壁或围墙、栅栏上直接安装。 红外对射探测器安装的一般原则 设置在通道上的探测器,其主要功能式防备人的非法通行,为了防止宠物、小动物等引起误报,探头的位置一般应距离地面50 m以上。遮光时间应调整到较快的位置上,对非法入侵作出快速反应。 设置在围墙上的探测器,其主要功能是防备人为的恶意翻越,顶上安装和侧面安装两种均可。 顶上安装的探测器,探头的位置应高出栅栏,围墙顶部25 m,以减少在墙上活动的小鸟、小猫等引起误报。四光束探测器的防误报能力比双光束强,双光束又比单光束强。 侧面安装则是将探头安装在栅栏,围墙靠近顶部的侧面,一般是作墙壁式安装,安装于外侧的居多。这种方式能避开小鸟、小猫的活动干扰。 每一种方式都又他们自己的优点或缺陷,工程商对每一种安装方式都又他们自己的偏爱。用户应根据自己建筑物的特点和防盗要求加以选用。 特别提醒 1.线路绝对不能明敷,必须穿管暗设,这是探测器工作安全性的最起码的要求。 2.安装在围墙上的探测器,其射线距墙沿的最远水平距离不能大于30 m,这一点在围墙以弧形拐弯的地方需特别注意。 3.配线接好后,请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试探头的电源端①、 ②端子,确定没有短路故障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调试。 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工程调试 (一)投光器光轴调整 打开探头的外罩,把眼睛对准瞄准器,观察瞄准器内影响的情况,探头的光学镜片可以直接用手在180°范围内左右调整,用螺丝刀调节镜片下方的上下调整螺丝,镜片系统有上下12°的调整范围,反复调整使瞄准器中对方探测器的影响落入中央位置。 在调整过程中注意不要遮住了光轴,以免影响调整工作。 投光器光轴的调整对防区的感度性能影响很大,请一定要按照正确步骤仔细反复调整。 (二)受光器光轴调整 第一步:按照 \投光器光轴调整\一样的方法对受光器的光轴进行初步调整。此时受光器上红色警戒指示灯熄灭,绿色指示灯长亮,而且无闪烁现象,表示套头光轴重合正常,投光器、受光器功能正常。 第二步:受光器上有两个小孔,上面分别标有 \和\-\,用于测试受光器所感受的红外线强度,其值用电压来表示,称为感光电压。将万用表的测试表笔(红\、黑\-\)插入测量受光器的感光电压。反复调整镜片系统使感光电压值达到最大值。这样探头的工作状态达到了最佳状态。 注意事项:四光束探测器有两组光学系统,需要分别遮住受光器的上、下镜片,调整至上、下感光电压值一致为止。较古老的四光束探测器两组光学系统是分开调节,由于涉及到发射器和接受器两个探头共四个光学系统的相对应关系,调节起来相当困难,需要特别仔细调节,处理不当就会出现误报或者防护死区。ABF四光束探测器已把两个部分整合为一体调节,工程施工容易多了。 (三)遮光时间调整 在受光器上设有遮光时间调节钮,一般探头的遮光时间在50m/s ~ 500m/s间可调,探头在出厂时,工厂里将探头的遮光时间调节到一个标准位置上,在通常情况下,这个位置是一种比较适中的状态,都考虑了环境情况和探头自身的特点,所以没有特殊的原因,也无须调节遮光时间。如果因设防的原因需要调节遮光时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一般而言,遮光时间短,探头敏感性就快,但对于像飘落的树叶、飞过的小鸟等的敏感度也强,误报警的可能性增多。遮光时间长,探头的敏感性降低,漏报的可能性增多。工程师应根据设防的实际需要调整遮光的时间。 红外对射探测器与防盗主机的链接 探头设定后,将防拆开关接入防区输入回路中,联线完毕,盖上探头的外壳,拧紧紧固螺丝。要求在防盗主机上该防区警示灯无闪烁、不点亮,防区无报警指示输出。表示整个防区设置正常。否则,要对线路进行检查,对探头进行重新调试,重新对防区状态进行确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z9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