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试题

更新时间:2023-09-27 08: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6.简述结课的基本要求 7.简述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 8.简述教学反思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B 2.C 3.C 4.A 5.D 6.A 7.B 8.B 9.A 10.D 11.B 12.B 13.C 14.D 15.B 16.A 17.C 18.D 19.A 20.C 21.A 22.C 23.B 24.A 25.C 26.B 27.D 28.C 29.A 30.A 31.B 32.D 33.D 二.多选

1.ABE 2.ABCDE 3.ABCDE 4.ABCDE 5.BDE 6.ABCDE 7.ABCDE 8.ABCDE 9.ABCDE 10.AB 11.ABCDE 12.BDE 13.ACDE 14.BCDE 15.ABE 16.CD 17.ABCD 18.CDE 19.ABCDE 20.ABE 21.ABCDE 22.ABCDE 23.ABCDE 24.ABC 25.ADE 26.ABCD 27.ABCDE 28.ABCD 29.ABCDE 30.ABC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四、简答题

1.制定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的要求:要通读教材;内容项目要齐全;分析要准确深入;教学目标要明确,进度要合理科学;措施要得力。

2.要切合实际,坚持“五性“(五性指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性和实用性);要优选教法,精设课型;要重视”正本“,关注”附件“;要认真备课,纠正”背课“;要内容全面,并及时调整。

3.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导入要有针对性;导入要有启发性;导入要有趣味性;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导入要有艺术性。 4.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5.教学反馈的基本要求: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要多途径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反馈必须及时;反馈必须准确;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馈。

6. 结课的基本要求:结课要有针对性;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结课要简洁明快;结课要有趣味性。

7. 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将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结合起来;要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要尽可能排除各种主观倾向。

8. 教学反思的作用: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体系。

《学生团队与管理》模拟题 一:单选(3道)

1、团队出现的早期形式多属于什么类型( )

A自我管理型团队 B问题解决型团队 C多功能型团队 D虚拟型团队 2、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教育学家是( )

A帕利门 B夸美纽斯 C艾拉斯莫斯 D赫尔巴特 3、我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是( )

A劳动童子团 B共产儿童团 C抗日儿童团 D中国少先队 二:多选(3道)

1、学生管理的特点有( )

A复杂性 B全面性 C教育性 D周期性 E沟通性

2、构成班级管理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班级活动环境 D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内容 E班级规范 3、网络环境下同辈群体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

A群体交往的开放性 B群体交往的超时空性 C群体交往的匿名性 D群体交往的混乱性 E群体交往的随意性 三:判断(3道)

1、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谈话法。( )

2、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全班学生学好功课、提高智力。( )

3、大量的研究显示,青少年更多屈从于同辈群体的亚文化,而非代表社会期望的主流文化。所以说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多时候超过了父母和老师。四:简答 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主要依据哪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B 2、C 3、A 二:多选题

1、ABCDE 2、ABCDE 3、ABC 三:判断题

1、× 2、× 3、√ 四:简答 答案要点 (1)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模拟训练题(高中)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生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一个显出特点是( ) A复杂性 B教育性 C周期性 D沟通性

2、学生自己组织起来,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是( ) A制度管理法 B情景陶冶法 C自我管理法 D自我监控法 3、团队出现的早期形式多属于什么类型( )

A自我管理型团队 B问题解决型团队 C多功能型团队 D虚拟型团队 4、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话》 D《民本主义与教育》 5、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雏形是在(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石室学堂 D天津北洋学堂 6、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是( )

A班主任 B班干部 C学生会干部 D班长 7、班级的终极目标是( )

A促进所属班级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B教育学生学习现代化专业知识 C使学生在一个班级内达到共同的目标 D促进班集体共同进步和学习

8、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是在( )

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2)班主任的素质(3)优秀班主任的特点和条件(4)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反馈

7.微格教学可以代替教育教学实习和实际的现场操作练习。 8.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构成了教师教育的历史起点。 9.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10.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进一步研究教案,熟悉教学过程,经过深思熟虑,使教学的课时计划得以充分落实的过程。 11.备课的实质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背熟以便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 12.课时计划就是教师进行课堂讲授的计划。

13.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14.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

15.新课程提出了立体“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6.编制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一步。 17.教案是教师经过周密策划而设计出来的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18.电子教案是课件的一部分。 19.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20.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行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

21.直接导入是课堂教学中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22.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

23.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24.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

25.课堂对话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26.作业分析的技能是一种教学反馈的技能。 27.课后作业必须和课堂教学一起进行设计。

28.编制的客观性试题题目的正确答案应是无可争议的。 29.日常口语具有随意性和偶发性,教学口语具有规范性。

30.教学口语的语速要适当高于一般人际交往口语的语速,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1.由于教态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所以在教学中与口头语言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32.教态语表达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33.“三字”(钢笔字、粉笔字、软笔字)“一话”(普通话)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 34.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35.合作学习分组时要按照“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进行。 36.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以团体成绩为标准。

37.说课就是教师阐述爱课堂教学中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教学研究活动。 38.说课的重点是“怎么做”。

39.说课就是宣讲教案,浓缩课堂教学过程。

40.评课的重点在于评价教师的讲授水平,鉴定某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41.教育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灵魂和支点,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 42.教学案例是包含问题与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教学事件。 43.行动研究不是一种方法和技术,而是一种新的研究理念和类型。 44.教师成长档案袋不是一种学习工具。 45.学校是教师成长档案袋的主人和管理者。 四、简答题

1.简述制定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的要求 2.简述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 3.简述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 4.简述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 5.简述教学反馈的基本要求

A 16世纪 B工业革命之后 C 20世纪初期 D信息革命之始 9、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有( )

A观察法 B书面材料分析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10、决定班主任报酬、使用、奖罚、培训等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A、监督 B、评价 C、反馈 D、对比 11、学校管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 )

A学生管理队伍 B学校的校长 C班主任 D班长和各科代表

12、班级管理者通过创造美的情境来感染和熏陶学生,促使他们形成一定品德的方法是( ) A创新管理法 B情感激励法 C说理法 D实践锻炼法 13、通常我们看到的教室里墙壁上的字画或名言警句属于( ) A显性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隐性文化

14、在发展良好的班级中,班主任和班干部或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提出目标的方法是( ) A班主任定夺法 B谈话 C民主法 D师生共商法 15、我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是( )

A劳动童子团 B共产儿童团 C抗日儿童团 D中国少先队 16、标志着中国青年团组织的正式成立是在( )

A 1921年5月5日 B 1922年5月5日 C 1932年5月21日 D 1937年5月21 17、关于团徽的意义,正确的是( ) A由齿轮、穗、出生太阳组成

B由齿轮、穗、光芒和写由“中国共青团”的金红两色组成

C由齿轮、穗、出生的太阳、光芒和写有“中国共青团”的金红两色组成 D由光芒和写由“中国共青团”的金红两色组成

18、与班集体、少先队、共青团和学生会等正式群体相比,同辈群体( ) A加入的理由是自愿的 B期望得到比其他社团更大的实惠 C缺乏正式规范的支配和组织原则的约束 D缺乏人员的参与力度

19、关于学生同辈群体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家交往密切、志趣相投,并逐渐形成了所属群体的文化 B这种群体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C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既有正面的积极作用,也有负面的消极作用 D并不能影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方式 20、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列为的第三大公害的是( )

A吸毒贩毒 B环境污染 C未成年人犯罪 D聚众赌博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个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提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选错、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

A学籍的管理 B常规管理 C德育管理 D学习的管理 E文体活动的管理 2、学生管理的特点有( )

A复杂性 B全面性 C教育性 D周期性 E沟通性 3、对学生的管理方法主要有( )

A班级管理法 B自我管理法 C思想教育法 D行政管理法 E制度管理法 4、制定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

A教育性 B科学性 C政策性 D透明性 E强制性 5、构成班级管理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班级活动环境

A.激励作用 B.导向作用 C.调控作用 D.媒介作用 E.预测作用

14.根据操作手段不同,可以把教学强化分为( ) A.正强化 B.语言强化 C.标志强化 D.动作强化 E.活动强化

15.课堂导入的作用主要有( )

A.集中注意 B.引发兴趣 C.及时反馈 D.及时强化 E.进入课题 16.按照作业的难易程度,可以把作业分为( ) A.口头作业 B.实践作业 C.基础性作业 D.发展性作业 E.实践作业 17.课堂观察的影响因素有( )

A.学习成绩 B.光环效应 C.期望效应 D.刻板效应 E.教师素质 18.按照考试的性质和功能,可以把考试分为( ) A.标准化考试 B.综合考试 C.选拔性考试 D.水平考试 E.诊断性考试 19.教学口语的基本特征有( )

A、教育性 B.科学性 C.针对性 D.规范性 E.可接受性 20.根据教学口语的信息流向可以将教学口语分为( )

A.单项传输语言 B.双向对话语言 C.描述性语言 D.说明性语言 E.多向交流语言 21.教师口语的构成要素有( )

A.语音和吐字 B.音量和响度 C.语调和节奏 D.语速 E.词汇和语法 22.教态语言的特征有( )

A.辅助性 B.连续性 C.表情性 D、动作性 D.情境性 23.教态语言的功能有( )

A.教育功能 B.传递信息功能 C.激励功能 D.调控功能 E.强化功能 24.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身姿变化主要包括( ) A.站姿 B.走姿 C.手势 D、眼神 E、微笑 25.教师教态语言的类型分为( )

A.身姿变化 B.口语变化 C.板书变化 D.面部表情 E.外表服饰 26.对学生新型学习能力的指导包括( ) A、信息能力指导 B.自主学习指导 C.合作学习指导 D.探究学习指导 E.创新学习指导

27.对学生进行信息能力指导,包括( )

A、获取信息能力 B.信息分析能力C.信息加工能力 D.信息利用能力 E.信息创新能力 28.探究学习的特点有( )

A.自主性 B.开放性 C.过程性 D.实践性 E.规范性 29.教学反思的特点有( )

A.超越性 B.实践性 C.过程性 D.主体性 E.发展性 30.教师的教育专业情感包括( )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自我 D.专业能力 E.专业发展 三、判断

1.教学技能是包括心灵、感情和身体在内的整个人的行动,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知识、情感、行为整合的实践。 2.没有反思就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

3.教学技能的形成不仅是教师长期练习的结果,而且是教师在经验基础上体悟反思的结果。

4.教学技能是教师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多样性与简约性的统一。 5.微格教学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德瓦特.爱伦。

6.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学习。

D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内容 E班级规范 6、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

A加强学校民主建设 B搞好学生组织建设 C 正确引导学生 D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E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7、对班级进行德育管理的方法有( )

A组织法 B激励法 C规章制度法 D实践锻炼法 E情感激励法 8、班主任了解学生常用的方法有( )

A观察法 B书面材料分析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E实践锻炼法 9、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 )

A分解目标 B分析现状 C组织实施 D协调工作 E激励学生 10、班主任培养的途径有哪些( )

A开展全员培训 B实施岗前培训 C进行专项培训 D校本模式培训 E情感素质培训 11、班主任评价的作用有( )

A制约性作用 B目标导向作用 C反馈调节作用 D监督促进作用 E保证作用 12、学生会组织的原则有( )

A民主集中制原则 B弹性结构原则 C责权一致原则 D民主与监督原则 E协调一致原则

13、在新的历史时期,团干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模范带头作用 B先锋作用 C核心作用 D监督促进作用 E保证作用

14、根据我国中学生的交往目的和活动倾向,可以把学生同辈群体分为三种类型即( ) A娱乐型群体 B学习型群体 C多功能型群体 D违规型群体 E应激型群体

15、虚拟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

A 信息混乱 B网络成瘾 C交往随意 D网络犯罪 E群体极化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一个好的班集体在于它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的纲领。( )

2、共青团是中国先进青年的正式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 3、共青团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 )

4、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 ) 5、学生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活动。( )

6、作为非正式群体的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负面的。( ) 7、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全班学生学好功课、提高智力。( )

8、学生管理既是一个计划、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 )

9、学籍管理是学校维护教学秩序、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 ) 10、常规管理是学生入校后接受正常的、规范的基本管理工作,是提高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 ) 11、学生管理目标是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集中反映。( )

12、1901年的“废科举,兴学堂”开启了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现代教育。(√ ) 13、调查法是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的方法。(√ )

14、班级管理者定夺法适合用于班级初步建设或相对乱、差的班级中。(√ ) 15、班级的软文化即反映出的一个班级的班风或制度建设情况。(√ ) 16、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 × ) 17、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 × )

18、在新的历史时期,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发挥团干部的骨干与核心作用尤为重要。(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44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