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

更新时间:2024-04-11 10: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试卷

河南省2004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

(使用范围: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

题号 题分 得分 一 20 二 20 三 20 四 36 五 16 六 总分 38

总分合计人(签名) 总分复核人(签名) 复查总分 复查人(签名) 得分 评卷人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2:“产婆术”这一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创造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3: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思维形式的教育理论,被称为( ) A:传统教育论 B:现代教育论 C:失职教育论 D:形式教育论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学生和教师的基本心理规律 B: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 C: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D: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

5: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方格称为( )

A:人格 B:学习方式 C:学习策略 D:认知方式 6: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称为( )

1

A:意义学习 B:接受学 C:发现学习 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7:一般认为,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哪一阶段的表现( )

A:认识阶段 B:认同阶段 C:依从阶段 D:同化阶段 8:反映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 )

A:为人师表 B:献身教育 C:育人 D:公而忘私 9:“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主要内容是( )

A:教书育人 B:献身教育 C:廉洁从教 D:为人师表 10:教育行政部门为实施教育法律而规定和采取的具体行政措施是( ) A:教育行政立法活动 B:教育行政执法活动 C:教育行政督导活动 D:教育政策制定活动

11:因校舍使用不当或失修造成房屋倒塌,造成学生伤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应追究(A:行政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法律责任 1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信息输出技能的一项是( ) A:研究学生的技能 B:教学反馈的技能 C:钻研教材的技能 D:操纵教学技术手段的技能 13:微格教学有许多特点,但最能体现微格教学含义的是( ) A:训练单元小 B:反馈及时准确 C:训练程序合理 D:利于综合创新 14:“教育者应先受教育”说明转化后进生的( ) A:扬长原则 B:对事不对人原则 C:潜移默化原则 D:可接受性原则 15:优秀班主任首要应立足于增强( )

A:教学意识 B:育人意识 C:成就意识 D:创新意识 16:注入式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

A:教师从头讲到尾 B:以讲授法为主

C: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D: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容器

17:中学阶段为培养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获得知识、发展各种能力,教学中应多选用(A:探究的方法 B:活动的方法

2

))

C:直观的方法 D:讲授的方法 18: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A:教学内容 B:教学目标 C:教学环境 D:教学策略 19:采用频繁的反馈和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这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20: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叫( )

A:实习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读书指导法 得分 评卷人 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学生思想道德的心理结构要素有( )

A:道德认识 B: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识 E:德育内容

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

A:对象具有客观性 B:执行具有内潜性 C:内容具有复杂性 C:方式具有多样性 E:结构具有简缩性 3:依法执教的基本道德要求是( )

A: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B: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C: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D:增强法律法规意识 E:自觉提高个人素养

4:教育法律关系构成的要素有( )

A: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B: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C:教育的权利能力 D:教育的行为能力 E: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5:教学技能作为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 A:熟练性 B:习惯性 C:机械性 D:完善性 E:自动性

6:教师教学技能水平低下的主要表现有( )

3

A:传授知识的错误 B:精神过度紧张 C:遇事惊慌失措 D:多余的动作存在 E:操作不够熟练 7:中学共青团活动的特点是( )

A:严肃性 B:鲜明性 C:灵活性 D:创新性 E:自愿性 8:下列行为中属于品行性问题行为的有( )

A:不守纪律 B:欺侮同学 C:考试作弊 D:偷窃 E:孤僻 9: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有( )

A: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C:教师自身的特点 D:学生的可接受性 E: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10:为推进素质教育,我国教育部发文倡导的新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 A:程序教学法 B:愉快学习法 C:情境教学法 D:尝试教学法 E:成功教学法 得分 评卷人 三、 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再题后的括号内大“√”号,错误的打“×”号

1: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

2: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性作用。( ) 3: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 )

4:社会上父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就是榜样教育法。( )

5:将新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成为组织策略( )

6: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它具有新颖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主要特征。( )

7: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称为程序教学。( )

8:除了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更需要以高尚的师德来感染学生。( ) 9: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就是教书育人。( )

10: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是法律制度的存在。( )

4

11:教育单行法律是根据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制定和调整教育事业的某方面或某一部分教育关系的法律。( )

12:机智地对学生的正确行为给与肯定,对学生的错误行为给予否定,都属于强化的技能的运用。( )

13: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表现不是做出来的,而是自然地流露。( ) 14:班主任必须适应学生个性,而不能让学生适应自己的个性。( ) 15:过程中应少讲道德的“享用”功能。( )

16: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 ) 17:选择谈话法和自学法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一定的基础。( ) 18:一般来说,各种教学法既有启发性质,是一把“双刃剑”。( ) 19:发现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情。( ) 20: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就是选拔适合教学的学生。( ) 得分 评卷人 四、 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含的内容是什么? 2.样贯彻循序渐进性教学原则? 3.动机的涵义及功能。

4.什么是迁移?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什么是体态语言?它有什么特点? 6.德育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得分 评卷人

五、 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小王大学毕业就职于一所高级中学,各工作踏实肯干,但是不久他发现同事和学生都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他,他感到很苦恼。后来他才明白原来是由于自己不修边幅,个人卫生方面也不太注意,常常被同事和同学视为另类。他感到十分迷惑。“我把课讲完讲好不就行了,吃什么穿什么这不是我个人的私事么?”试从老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小王的做法和想法进行分析。

2.某中学的学生李某,在课堂上随意讲话,干扰了课堂秩序。任课教师刘某将其撵出课堂。下课后刘老师又罚李某“下蹲起立”动作200次,由于李某体力不支,栽倒在地,头部磕伤,

5

A:调节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8: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和核心是 ( ) A: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B: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C: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D: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准

9:高中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 A:职业道德信念 B:为人师表 C:班级升学率 D:依法执教

10: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是 ( ) A:法律规范 B:法律事实 C:法律权利 D:法律义务

11:属于教育行政法规的文件是 ( ) A:学位条列 B: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列

C:教学成果奖励条列 D: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12:一份试卷的题量应该使中等水平的学生 ( ) A: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 B:在规定时间的90%内做完 C:在规定时间的80%内做完 D: 在规定时间的70%内做完

13:学科教学目标是指 ( ) A:学科各章节教学目标的总和 B:学科各知识点教学目标的总和 C:学科课堂教学目标的总和 D:学科教学的总目标

14: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奖励越多越有利于学生进步 B:奖励应适度

C:只应奖励优等生 D:某一行为连续的奖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15: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 ( )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D:帮助后进生改正缺点

16: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教学法”是以 ( ) A: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B:认知心理学为基础 C:发展心理学为基础 D:无意识心理学为基础 17:“跳一跳,摘桃子”是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 ( ) A:难度适中 B:便于检测

C: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 D: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结合 18: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是 ( ) A:语言表达水平 B:层次分明

C:系统完整 D: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19:对被评价对象作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属于 (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20:教学研究的第一部是 ( ) A:研究方法的设计 B:研究课题的选择

C:研究方案的实施 D:论文和报告的撰写 得分 评卷人 十四、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我国德育基本方法中的说服法包括 ( ) A:讲解 B:谈话 C:报告 D:讨论 E:参观

2: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 A:阅读技能 B:体操技能 C:运算技能 D:骑车技能 D:记忆技能

3: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所共有的特征是 ( ) A:内容的统一性 B:相对的独立性 C:本质的阶段性 D:历史的继承性 E:现象的一致性 4:《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 ( ) A:国家保护 B:社会保护 G:学校保护 D:家庭保护 E:司法保护

5:板书从书写时机的角度可分为 ( ) A:超前板书 B:文字板书 C:并进板书 D:图标板书 D:滞后板书 6:教学技能的运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 ( ) A:适应教育对象的特点 B:体现教师的个性和风格 C:尊重教育规律 D:适应教学内容的特点 E:多种技能综合运用

7:所谓常能,是指 ( ) A:抽象思维能力 B:外语会话能力 C:生活能力 D:电脑操作能力 E:活动能力

8:中学共青团活动的特点是 ( ) A:鲜明性 B:灵活性 C:时代性 D:创新性 E:严肃性

9;影响教学方法发展的直接因素有 ( )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教学内容 C:时代要求 D:学校环境 E: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0: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设计者应该综合考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策略和媒体 D:教学评价 E:教学环境 得分 评卷人 十五、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方法是榜样示范。( ) 2: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美国的柯尔伯格提出来的。( ) 3: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4: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 ) 5: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和教师两大要素。( ) 6:定势对迁移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 )

12

7: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抑郁症。( )

8: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的具体贯彻。( )

9:锐意创新的道德规范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 10:教育法比教育政策更具灵活性。( ) 11:所有法律规范都存在于法律条文之中。( )

12:教师课堂上的多余动作、过分紧张、思维迟滞等都是教学技能不良的表现。( ) 13: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向课堂注入教材以外的新信息。( ) 14:班主任应当公平地对待学生,但对后进生可以多偏爱一点。( ) 15:团支部与班委会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 )

16:现代教学方法是在保留、改进和更新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使自身得以丰富和发展的。( )

17:教学目标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描述。( ) 18:目标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 )

19:档案袋评价的精神实质就是把学生的作业收集起来放在一起。( ) 20:激励性评价的关键在于评价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 ) 得分 评卷人 十六、 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2:简述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3:什么是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4:什么是创造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5:如何为学生选择和设计作业任务? 6:德育手段创新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得分 评卷人 十七、 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一位高级中学的校长在教师迎新会上语重心长地讲了下面一段话:各位在座的都是我们高中的新生力量,希望大家在教好书育好人的同时,更加着重培养和增强自身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因为它在选择教育行为前,起着“司令官”的作用;在教育行为实施过程中,起着“检察官”的作用;在教育行为完成后,起着“评判官”的作用》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这位校长的讲话进行分析。

2:某县一所完全中学对面的山坡上发生森林火灾。校长要求全体师生上山灭火,抢救国家财产。有一初三年级的班主任没有带领学生上山灭火。事后,校长在全体教工会上点名批评了该班主任。

请问:校长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请用相关法律说明。 得分 评卷人 十八、 论述题(本题共3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 3小题12分,共

38分)

13

1: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迎来了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其对教育具有根本性的影响。请问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将使教育发生哪些变革?

2: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请你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谈谈对上述的“四个学会”的理解。

河南省2005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B)

(使用范围: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

题号 题分 得分 一 20 二 20 三 20 四 36 五 16 六 总分 38

总分合计人(签名) 总分复核人(签名) 复查总分 复查人(签名) 得分 评卷人 十九、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属于二级课程的是( )

A:学校课程 B:地方课程 C:必修课程 D:选修课程 2:制药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 )

A:社会、知识、教育制度 B:政治、经济、生产力水平 C:社会、知识、儿童 D:社会、生产力、教育 3: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4:青年初期的年龄阶段指的是( )

A:6、7岁—11、12岁 B:11、12岁—14、15岁 C:14、15岁—17、18岁 D:17、18岁—25岁

5: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6: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 ) A:同化性迁移 B:重组性迁移 C:顺应迁移 D:逆向迁移 7: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 ) A:强迫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恐怖症 8:不同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

14

A: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B: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准 C: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D: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9: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是( )

A:廉洁从教 B:热爱学生 C:锐意创新 D:依法执教 10:教育行政复议的受理主体是( )

A;监察部门 B:权利机关 C:司法机关 D:教育主管部门 11;属于教育规章的文件是( )

A: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教育督导暂行规定 12:一份试卷中包含的题型数量应该是( ) A:不少于5种 B:4至5种

C:不少于4种 D: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而定 13:一切组织教学的措施都必须服务于( ) A:维护课堂秩序 B:实现教育目标 C:执行课堂教学计划 D: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4:对倔强学生可以采取的矫治方法是( ) A:认知调整 B:行为矫治 C:情绪疏导 D:谈话沟通

15:衡量一个班级是否是集体,关键是要看( ) A:班委会是否建立起来 B:是否有良好的班级文化 C::是否有良好的学风 D:是否有经常性的班级活动 1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 )

A:教学方法 B:教学设计 C:教学媒体 D:教学研究 17: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重点环节是( )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学习新教材 D:巩固新教材

18: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个有关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是( ) A:愉快教学法 B:情景教学法 C:尝试教学法 D:成功教学法 19: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的评价叫( ) A:绝对评价 B:个体内差异评价 C:相对评价 D:自身评价 20:现代教学研究中最便利的文献查询途径是( ) A:从互联网上查询 B:从有关的书籍中去查询 C;从书报广告中去查询 D:从专家访谈中去查询 得分 评卷人 二十、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 )

A:先进的教育理念 B: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C:教育教学能力 D:研究能力 E:管理能力

2: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的常用而有效地方法有( )

15

A:说服 B:暗示 C:榜样示范 D:群体约定 E:价值辨析

3:对教师职业道德产生影响的精神文化因素是( ) A:政治思想状况 B:科学文化 C:传统道德 D:文学艺术 E:社会风气 4:教育执法包括( )

A:教育行政措施 B:教育行政处罚 C:教育行政强制执行 D:教育行政救济 E:教育行政复议

5:课堂教学基本阶段的程序安排方式有( ) A:渐进式 B:开门见山式 C:交替式 D:情感式 E:逻辑式

6: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信息输出技能的是( ) A:教学观察技能 B:口语表达技能 C:板书技能 D:设计课堂教学技能 E:体态表达技能 7:中学生的社会需要包括( )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社交需要 C:情感需要 D:归属需要 E:自尊需要 8: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学生管理也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B:加强领导、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管理功能的整合 C:学生必须完全接受教育的指导 D:学生还不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

E:学校的全体员工都肩负管理学生的责任 9: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 A:参观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实习法 E:练习法

10:教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资料研究法 E:经验总结法 得分 评卷人 二十一、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瑞士的皮亚杰提出来的。( )

2;教学是以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 3: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视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 4:锻炼法就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

5:认知方式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它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

6: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但学习所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时暂时的。( ) 7:波斯纳提出的教室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 ) 8:教室职业道德范畴是指教室在职业活动中按照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 )

16

9:锐意创新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是由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所决定的。( ) 10:教育政策比教育法更具时代性。( ) 11:所有教育法律条文都是法律规范。( )

12:教学技能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形成的习惯性的教学行为方式。( )

13:教师在教学中对变化技能的应用,目的是使学生保持新鲜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

14:校园建筑应具有教育性。( ) 15:优良校风学风需要先从常规管理抓起。( ) 16:教学方法一旦形成之后,不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 17:影响学生新的学习或后继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程度。( ) 18:讲授法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讲话的多少。( ) 19:“强化”在斯金纳程序教学法理论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 20:运用测验法进行教学评价的关键是编制量表。( ) 得分 评卷人 二十二、 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 2: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3:怎样合理地组织复习?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5:文字板书有哪些形式?

6:中学做好团员发展工作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得分 评卷人 二十三、 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小张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顺利分配到某市高级中学任教。在教学过程中,他利用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高中的教学方法,他所讲的课深受学生喜爱。但小张上课时最难忍受的是个别学生部认真听课。他想起自己在中学、大学努力学习,认真听课的劲头,就时常对个别不认真听课的学生采取不许进教室,甚至罚站等方式来惩罚他们。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小张的做法进行分析。

2:某市中学教师王某在课堂上提出“读书是挣大钱娶美女“的观点被媒体披露后,舆论哗然。迫于舆论压力,该中学按照该市教育局的要求,报省教育厅同意后,依据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对王某实施解聘。该市教育局还发通报要求所属中学不得再聘王某当教师,王某认为市教育局的处理不合法,遂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核作出一审判决,王某胜诉。

(1) 请分析法院做出上述判决的主要法律依据。 (2) 学校如何采取措施规范王某的言行。 得分 评卷人 二十四、 论述题(本题共3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 3小题12分,

共38分)

1:试述现代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条件。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促进迁移?

17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请你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谈谈对上述的“四个学会”的理解。

河南省2007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

(使用范围: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

题号 题分 得分 一 20 二 20 三 20 四 36 五 16 六 总分 38

总分合计人(签名) 总分复核人(签名) 复查总分 复查人(签名) 得分 评卷人 二十五、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 2.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文件时 ( ) A:教学大纲 B:教学计划 C:课程 D:教材 3.不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考参数书、布置作业,并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制 D:设计教学法 4.皮亚杰所划分的认知阶段中。11~15岁属于 (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 ( ) A:迁移 B:技能 C:态度 D:心向 6.通过列提纲或利用图形整合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是 (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7.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 ( ) A:强迫性 B:焦虑性 C:恐惧性 D:抑郁症 8.教师职业劳动过程具有 ( )

18

A:历史继承性 B:时代同步性 C:艺术创造性 D:未来发展性 9.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 A:忠于职守 B: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 C:集体主义 D: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10.《教师资格条例》属于 ( ) A: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法律 D: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法规 11.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日本 12.教学技能属于 ( ) A:交际技能 B:操作技能 C:心智技能 D:言语技能

13.教师在对教具和实验进行演示操作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必须 ( ) A:讲解操作要领 B:讲解相关的书本知识 C:指导学生观察 D:激发学生的兴趣 14.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 ( ) A: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 B:建设优良的校风与班风 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D:改善学生的人际环境 15.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是 ( ) A:学业成功 B:人性完善 C:适应社会 D:身心健康 16.教学方法现代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 ( ) A:自动教学机 B:程序教学机器 C:电影和电视 D:计算机辅助教学 17.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是 ( ) A:教学方法 B:教学内容 C:教学目标 D:教学评价 18.情境教学法的首倡者是 ( ) A:刘京海 B:李吉林 C:邱学华 D:倪谷音 19.汇集学生作品样本,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的教学评价方法教 ( ) A:档案评价法 B:专题作业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20.当前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是 ( ) A:选拔适合于教的学生 B:培养拔尖人才 C: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D: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评卷人 二十六、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得分

1.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E:对教法的研究 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得外部条件有

19

( ) C:对教育目的的研究

( )

A:家庭教养方式 B:社会风气 C:同伴群体 D:态度定势 E:道德认可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是 ( ) A: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 B: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C: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D: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 E: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广泛性和深远性 4.教育政策的特点具有 ( ) A:政治性 B:可行性 C:原则性 D:权威性 E:战略性 5.依照顺序,教学技能训练的分解原则要求 ( ) A:将教学技能体系分解成单一的教学技能逐一训练 B:由简到繁掌握基本动作 C:把基本动作联合成简单的技能操作 D:把若干简单的技能合成完整的技能教学 E:吧若干单一的教学技能还原成教学技能 6.属于口语表达修饰要素的有 ( ) A:语音 B:语速 C:声调 D:节奏 E:词汇

7.班级常规管理建立的检查监督系统,包括以下检查监督方式 ( ) A:自检 B互检 C:班干部检查 D:班集体检查 E:班主任抽检 8.品性问题行为特点有 ( ) A:外显性 B:内隐性 C:直接指向性 D:破坏性 E:叛逆性

9.在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课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 ) A:演示法 B:讲演法 C:讲述法 D:实验法 E:讲读法 10.新授课不可缺少的因素是 ( )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学习新的教材 D:巩固新教材 E:布置课外作业

评卷人 二十七、 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再题后的括号内大“√”号,错误的打“×”号

得分

1.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锻炼法。 ( ) 2.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 ) 3.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 ( ) 4.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求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去进行。 ( ) 5.学习是有反复经验引起的,但学习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时暂时的。 ( ) 6.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7.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是由于某种高级需要没有得到充

20

分满足。 ( ) 8.教师的幸福记时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感受到或意识到自己教育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 ) 9.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活动。 ( ) 10.后定法的法律效力优于前定法的法律效力。 ( ) 11.损害的发生不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 ) 12.作业分析技能是一种教学反馈技能。 ( ) 13.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方法是,列出每个知识点,并确定每个知识点达标的要求。 ( ) 14.马克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教师集体”。 ( ) 15.《团章》规定,团员在30人以上的单位,可以建立总支部。 ( ) 16.传授新知识的问答法是以学生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为前提条件的。 ( ) 17.各种教学方法既有启发性质,又有注入性质。 ( ) 18.尝试教学的方法特点是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尝试练习。 ( ) 19.目标教学时依据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析”。 ( ) 20.按评价的方式,教学评价方法科分布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 ) 得分 评卷人 二十八、 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a) 简述高中德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b) 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c)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促进迁移? d) 高创造者具有哪些个性特征?

e) 教师应如何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 f) 惩罚的负效应有哪些?

二十九、 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a) 张老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某高级中学任教。通过多年的努力,他讲课深入浅

出,生动形象,效果很好。他为人正直,工作认真,他看到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就非常生气,经常采取不许进教室,甚至罚站、罚跑步,有时还训斥家长,要求家长采用严厉手段管教。校长多次做他的工作,但他不以为然。试运用所学习得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张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b) 某校学生甲和乙因贪玩上网,上学迟到了半个小时。班主任老师非常生气,

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责令他们写检查,不准进教室上课。俩个学生陈王老师不注意跑到学校附近洗澡,结果学生甲溺水而死。 请问:王老师应负什么法律责任?说明理由。

三十、 论述题(本题共3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 3小题12分,共

38分)

a) 对照传统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分析制度化教育的弊端。 b) 试结合实际论述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3.为什么教育要以人为本?你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2007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

21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说明 (使用范围: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

一 单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1 B 2 A 12 A 3 B 13 C 4 D 14 A 5 B 15 B 6 C 16 D 7 D 17 C 8 C 18 B 9 C 19 A 10 A 20 D 二 多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三 判断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 11 × 2 √ 12 √ 3 × 13 √ 4 × 14 × 5 × 15 √ 6 √ 16 √ 7 × 17 √ 8 √ 18 × 9 √ 19 √ 10 √ 20 × 1 ABD 6 BCD 2 ABC 7 ABCDE 3 ABCDE 8 ACDE 4 ABCD 9 BCE 5 BCD 10 ABCDE 四 简单题 1.答案要点:

①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感情;振兴中华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市场经济的观念、意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2分)

②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交往礼仪。(2分)

③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2分) 2.答案要点:

①发展性或学生是发展中的人。(1.5分) ②主体性或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1.5分) ③完整性或学生的身心必须得到的全面的发展。(1.5分)

④个性化或者差异性或学生是具有个人不同兴趣、爱好、追求、品格的人。(1.5分) 3.答案要点: ①精选教材;(1.5分)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1.5分) 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1.5分) 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1.5分) 4.答案要点: ①遇有幽默感;(1分)

22

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1分) 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1分) ④喜欢幻想;(1分) 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1分) ⑥具有独立性。(1分) 5答案要点: ① 发掘教材知识和智力教育因素;(1.5分) ② 发掘教材情意教育因素。(1.5分) ③ 发掘教材技能教育因素。(1.5分) ④ 发掘教材思想教育因素。(1.5分) 6.答案要点:

① 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退缩、逃避及说谎行为的发生。(1分) ② 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把避免惩罚行为的目的,为逃避惩罚而养成虚伪的不良性格。(1分) ③ 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1分 ⑤ 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学生的内在惩罚机制(1分) ⑥ 不恰当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压抑心理,从而妨碍智力及创造力的健康发展。(2分) 五 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① 张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2分)

② 张老师违背了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2分) ③ 张老师违背了尊重家长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2分) ④ 张老师违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2分) 2.答案要点: 王老师应负行政和民事法律责任(2分)王老师对学生批评教育是应该的。(1分)但擅自决定学生听课,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属违法行为。(1分)王老师的行为是导致学生甲死亡的一个条件,应负一定的法律责任。(2分)但王老师的行为并未构成犯罪,其行为不是导致学生甲死亡的必然原因,因此不负刑事责任。(2分)

六 论述题 1.答案要点:

①网络教育一方面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另一方面指在网络上的构建“网络学校”。(2分)

②区别。形式上:传统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选择上: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年龄上: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时空上: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6分) ③制度化教育的弊端。

划一性:制度化教育通过统一的课程、固定的教材、同步的进度、相同的评价,对学生进行成批加工。(3分)

封闭性:制度化教育依据自身的规范,形成对其他系统、其他过程的封闭。(2分) (只答要点,没有论述扣3分) 2,答案要点: ① 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4分)

23

② 正确运用变式;(3分) ③ 科学地进行比较;(3分) ④ 启发学生自觉概括。(3分) (只答要点,没有论述扣5分) 3.答案要点:

①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或专门培养人的活动)。(3分)

②教育活动的顺序进行和卓越有成效,必须建立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之上。(3分) ③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些内容不要求都涉及到,允许就某一点或举例说明,只要论述合理即可)(6分)

河南省2007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B)

(使用范围: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

题号 题分 得分 一 20 二 20 三 20 四 36 五 16 六 总分 38

总分合计人(签名) 总分复核人(签名) 复查总分 复查人(签名) 得分 评卷人 三十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集合 D: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2.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 ) 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B:目标评价模式 C:过程评价模式 D:CIPP评价模式 3.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的德育原则是 ( ) A:导向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疏导原则 D:平行影响原则

24

4.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称为 ( ) A:认知方式 B:认知过程 C:认知风格 D:学习策略 5.个体在学习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 ( ) A:学习动机 B:学习需要 C:学习期待 D:认知内驱力 6.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 A:认知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7.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是 ( ) A:程序教学 B:情境教学 C:指导教学 D:计算机辅助教学 8.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 A:榜样学习 B:理论学习 C:社会实践 D:职业实践 9.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是 ( A:统治阶级的利益 B: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C:教师的道德品质 D:教师的道德行为 10.《教育行政处暂行实施办法》属于 (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法规 11.正确表述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是 ( A:不满11周岁 B:10-16周岁 C:11-16周岁 D:16-18周岁 12.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语言室 ( A:独白语言 B:朗读语言 C:对话语言 D:书面语言 13.教学技能应围绕的中心是 ( A:系统的教育理论 B:现代教育理论 C:教学实践 D:教师本人的教学技能现状 14.人一生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受激励的程度,在所有激励中真正有效的是 ( A:教师激励 B:目标激励 C:环境激励 D:自我激励 1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经历越多,越有利于学生进步 B:奖励适应度 C:只要学生犯错误,就应该严加惩罚 D:惩罚总是给学生带来消极心理效应 16.注入式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以讲授为主 B:教师从头讲到尾 C: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D: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 17.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是 ( A: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 B:讲授内容层次分明 C:讲授内容系统完整 D:讲授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18.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 A:愉快教学法 B:成功教学法 C:尝试教学法 D:情境教学法 19.成功教学法主张对学生实施 ( A:鼓励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坚定性评价 20.采用频繁的反馈和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这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25

) ) ) ) ) ) ) ) ) ) ) ) )

得分 评卷人 三十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 ( ) A:传道授业解惑者 B:研究者 C:示范者 D:朋友 E:管理者 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 ) A:对象具有观念性 B:执行具有内潜性 C:内容具有复杂性 D:方式具有多样性 E:结构具有简缩性 3.锐意创新的基本道德要求是 ( ) A: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 B:关心教师集体,听从领导安排 C:努力丰富自己的创造力 D:积极研究和探索前沿科学 E:博采兼纳相关知识 4.无权解释包括 ( ) A:学术解释 B:行政解释 C:学理解释 D:司法解释 E:个人解释 5.课后作业设计包括作业题的 ( ) A:选择 B:辅导 C:布置 D:编排 E:批改 6.教学进度计划中每章节的教学时间应该包括 ( ) A:讲课时间 B:实验时间 C:作业时间 D:复习检测时间 D:预习时间 7.通过常能训练课培养学生的 ( ) A:自学能力 B:自理能力 C:自治能力 D:自护能力 E:自爱能力 8.班级常规管理需建立反馈系统采取的反馈方式有 ( ) A:个别讨论反馈 B:班干部反馈 C:班集体反馈 D:家长反馈 E:各科任教师反馈 9.如果教学的任务是传授新知识,一般的教学法主要有 ( ) A:练习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 E.:读书指导法 10.教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资料研究法 E:经验总结法

三十三、 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再题后的括号内大“√”号,错误的打“×”号

1.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度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 ) 2.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心理活动。 ( ) 3.教学过程中的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任务的需要与水平之间的矛盾。( ) 4.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有科尔伯格创立的。 ( )

26

5.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 ) 6.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也存在于不同经验之间。 ( ) 7.在试误学习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这符合学习的效果律。 ( ) 8.把爱心奉献给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和要求。 ( ) 9.教师的良心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 ) 10.在教育活动中要有法依法,无法依政策。 11.公民行为能力分类只与自然人的年龄有关。 ( ) 12.实物和标本是最真实的教具,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用实物和标本进行演示,达成直观的效果要优于教具。 ( ) 13.教学目标表述的额操作性指的是,要指出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途径。 ( ) 14.中学团小组的成立,要经上级团体组织批准。 ( ) 15.学生的问题行为多半起源于心理失常所造成的行为异常。 ( ) 16.只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 ) 17.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具体陈述应该是对学生行为改变的描述。 ( ) 18.发现法就是让学生寻找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 ) 19.非指导性教学法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它可以使学习者的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自发学习中。 ( ) 20.按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方法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 ) 得分 评卷人 三十四、 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a) 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b) 怎样理解和贯彻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 c)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知识保持? d)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得条件有哪些?

e) 按教育目标层次分,课堂提问有哪些类型?它们分别有哪些应用方式? f) 德育手段创新从哪些方面入手?

三十五、 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a) 马老师在高中任教已近30年,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学生喜爱,曾获得过省

级优秀教师等荣誉。但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普及,学校要求教学中必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马老师对这种要求不以为然,校长早他谈话并要求他学习电脑、网络和多媒体知识,他却说:“我课本、粉笔加黑板照样能进过多媒体。”试运用所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马老师的做法和说法进行分析。

2.王海现在时某县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因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次跳级,比一 般学生提前俩年毕业,拿到了初中毕业证。今年初,其父母因意外交通事故 被撞成重伤,需要在家长期休养。其弟尚年幼,无人照顾,责任田也无人耕 种,且家中经济比较拮据。因此,父母做出决定,暂不让王海继续上高中, 让他留在家中照顾父母和弟弟,并耕种责任田。等家境好转后,在继续上学。 学校见其成绩优异,执意不肯让其弃学回家。对其父母声称:王海虽拿到了 初中毕业证,但只接受了7年义务教育,未达到国家法定的9年义务教育的 要求,如果让其中断学习,就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学校担不起这个责任。因

27

此学校要求其父母克服暂时困难,继续让王海上学。 请问:学校的做法是否合法?请说明理由

三十六、 论述题(本题共3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 3小题12分,

共38分)

a) 对比分析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与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的特点。 b)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你认为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2007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B)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说明 (使用范围: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

一 单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1 B 2 A 12 A 3 C 13 C 4 B 14 D 5 B 15 B 6 D 16 D 7 C 17 D 8 D 18 C 9 B 19 A 10 D 20 A 二 多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三 判断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 11 × 2 × 12 × 3 √ 13 √ 4 × 14 × 5 √ 15 × 6 √ 16 × 7 × 17 √ 8 √ 18 × 9 √ 19 √ 10 √ 20 × 1 ABCDE 6 ABD 2 ABE 7 ABCD 3 ACDE 8 ABCD 4 ACE 9 BCDE 5 AD 10 ABCDE

四 简单题 1.答案要点:

①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后代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1分)

②成熟是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1分) ③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分)

④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活动。它在个体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功

28

能。(1分)

⑤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分) 2.答案要点:

①含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2分) ②贯彻要求: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分)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2分) 3.答案要点:

①深度加工材料;(2分) ②有效运用记忆术;(1分) ③进行组块化编码;(1分) ④适当过度学习;(1分) ⑤合理进行复习;(1分) 4.答案要点: ①外部条件。(3分) a、 家庭教养方式; b、 社会风气; c、 同伴群体。 ②内部条件。(3分) a、 认知失调; b、 态度定势; c、 道德认知。 5.答案要点:

①回忆提问;有复述、认识和选择等形式。(1分) ②理解提问;有变换、重组、对比等形式。(1分)

③应用提问;有变式练习、说明实际问题、进行推理等形式。(1分)

④分析问题;有要素分析提问、关系分析提问和组织原理分析提问等形式。(1分) ⑤综合提问;有综合运用提问和综合构建提问等形式。(1分) ⑥评价提问;有正误判断提问、价值判断提问和风格派提问等。(1分) 6.答案要点:

①重视德育的“享用”功能;(2分) ②开放德育的边界;(1分) ③强化德育的活动性和实践性;(1分) ④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敢删德育工作效果;(1分) ⑤学科教学日那个如品德教育。(1分) 五、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① 马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2分) ② 马老师违背了锐意创新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4分) ③ 略加解释锐意创新内容。(2分) 2答案要点:

根据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王海因成绩优异,提前取得初中毕业证,达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业水平。应当视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2分)王海因家庭原因暂时退学应属正当。(1分)学校的做法是错误的.(1分)

29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为有特殊天赋的为成人年人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分)当地政府和学校应采取适当措施解决王海的家庭困难,使其重返学校学习。(2分)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① 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的特点: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3分) ② 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的特点:生活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3分) ③ 传统教育理论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中心地位,但易造成脱离生活和忽视学生的

主体作用;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生活经验的价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7分)

(只答要点,没有论述知识扣3分) 2答案要点: ①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4分)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②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5分) 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③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4分)

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只答要点,没有论述知识扣3分) 3答案要点: ①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具体说,就是一种

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分) ② 教育具有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完善民主政治和促进文化发展等重要的社会功

能。(3分) ③ 教育可以通过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尤其是提高国民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

务。(6分)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年龄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阐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阐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首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动身点与回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构造主义和发明法的教学办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全部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

30

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年龄)。其贯串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过错的,由于人接收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义务是:培育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气;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及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巧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能。

15、智育的义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含察看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才能是决议性的因素。

16、体育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意“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准确的审雅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示美和发明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动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任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公民教育。责任教育是一种强迫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导进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庞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持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同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控制社会经验的双边运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门路。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保持以教学为主,全面部署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取代。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期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收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记智力发展的程度。教学过程中要把把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看重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器重知识传授的本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过错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懂得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应用知识,形成技能技能。

35、重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导性相联合的原则;(2)理论接洽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示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1

36、两种对峙的教学方式思想是启示式和注进式。我们应该倡导启发式,反对注进式。 37、教学的基础组织情势——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解法: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试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明法。 (5)以感情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观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安排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请求:(”教学目标明白。(2)内容准确。突出重点,难点,捉住要害。 (3)结构公道。上课有高度打算性、组织性、效力高、后果好。(4)办法适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育进步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格形成与否的要害,也是权衡一个人思想品德程度高下的主要标记。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始,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进步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动身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束缚相结合的原则;依附积极因素,战胜消极因素的原则;尊敬信赖和严厉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殊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懂得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条件和基础。其中察看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精良的班风,这是权衡班集体是否形成的主要标记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到、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感、情绪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动力(偏向),包括须要、动机、兴致、信心、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含才能、气质和性情。

54、心理是人脑的性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本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法——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32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资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等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回属的需要)、尊敬需要、自我实现须要。

60、动机发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须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征:偏向性(又称指向性)、渊博性、稳固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节制动机水平。(3)充足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赏罚。(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当组织学习比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持续尽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绩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回因理论以为,学生常将胜利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尽力、运气、任务难度。

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绩动机理论。 68、感到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到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更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更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征:选择性、整体性、懂得性、恒常性。

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便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实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应。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础特点。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是否遵守逻辑规矩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拟、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6、思维的基础情势:概念、断定、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明抵触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抵触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计划)。(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门路。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预备状况(心理倾向亢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控制增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把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面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别形式的思维。感性资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进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3、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有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鲜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空想、幻想、幻想。

84、良好思维品德的特征:(1)辽阔性与深入性。(2)独立性与批评性。(3)逻辑性。(4)机动性

33

和迅速性。(5)发明性。

85、记忆是过往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坚持、再认和回想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况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86、记忆的分类:(”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8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88、遗忘:对识记过的资料不能再认与回想,或者表现为过错的再认与回想。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过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光上的接近)、类似性联想(性质上类似)、比较律(性质上、特色上形成对照)、因果律(因果关系)。

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迅速性、持久性、正确性、筹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运用特性)。

9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法。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道路。 9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根据,而技能把持活动的履行。

9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涌现成绩提高的暂停顿现象。

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力、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到达迁移水平,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干促进能力的发展。

9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等表现形式。 9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

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活、悲痛、胆怯;情绪按强度的连续时间可分为:心情、豪情与应激。

98、克服内外艰苦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99、意志举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

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很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范类型与气质类型刑?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机动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巧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

101、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牢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情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情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102、心理健康的现实尺度: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全。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尺度、“未来新人类”标准。

103、心理咨询:精力剖析法——弗洛依德;行为改正法——华生;人本主义y:f法——罗杰斯;理性格绪疗法——艾利斯。

10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自然、适度。

三、新课程知识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造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筹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定了18个学科的课程尺度,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

(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34

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代替过往的教学筹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换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利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着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治理的创新,强调履行国度、处所、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行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提倡全人教育。增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毕生学习的欲望与能力,处置好知识、能力、以及情绪、态度、价值观的关系。战胜课程过火重视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寻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敬学生的奇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期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毕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本知识与技巧,转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造计划明白了课程构造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

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剂: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任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范畴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巧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恰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系统中所占的比重,将10%一12%的课时量给予处所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行,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连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斥性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利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同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转变过往的那种单纯接收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成果,更器重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鼓励等功效。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

(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度、处所、学校)。

(2)开拓“自*F而上”的课程治理渠道。倡导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帮助的课程管理方法。

(3)采用“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履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更,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35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力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的系统: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民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同等、懂得、双向。树立的门路——师生间的双向交换。

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增进学生在教师指点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领导者、参与者。 2l、教学运动设计请求: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天生性,即要斟酌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感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体系方式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重要是以行动主义作为基本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知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问答题:

1、一名及格的国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拟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高深的专业知识。 (3)渊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经温习的舆轻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温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整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克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感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进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便注意,进步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厉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盛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呆板。 (3)领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应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增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应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自动性。 (3)增强言语训练。

(4)施展定势的积极作用,克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36

6、师生关系的实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色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义务和具体方式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懂得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亲密配合,同一各方面的教育气力;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规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感积极稳固;人格结构完全。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1)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 我实现的需要。

10、根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办法。 (1)应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鲜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行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把持动机水平。 (4)充足应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赏罚, (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当组织学习比赛。 (6)正确指导成果归因,促进学生持续尽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产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纪特点适当地选择直观手腕。 (2)直视手腕的应用必需与教师的讲授亲密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活泼形象的语言,辅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充足施展其学习自动性。

(4)把施展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确立公道的智力运动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应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别。。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7

(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便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记忆的迅速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力特点。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坚持特征。

(3)记忆的正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准确特征。 (4)记忆的筹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运用特征。 18.怎样辅助学生

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假如面临主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心。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测验后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克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改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①自负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主要性,摆正测验的地位,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②进行放松训练或体系聪敏等,放松练习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下降。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标的培育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殊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拟全面、系统和深入;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擅长制订教学方案,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擅长联合姿势、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示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呈现的新情形,教师能及时剖析调剂,使工作到达最优化的水平。

21、论依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教育者要善于依附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格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②擅长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气力;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长处,战胜毛病。 22.如何应用学习动机与学习后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控制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胜利感;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胜利。

38

23.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德的培养: ①要造就学生普遍而稳固的兴致; ②要增强意志力的锤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事; ③要养成严正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④要斟酌学生的个别差别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24.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现象和晕轮效应

(2)社会特征:人们能阐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地位的信息,肯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恰当性。

(3)心理特征: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

25.请论述青少年人际来往的发展特色,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②在情绪、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模范作用也弱化了; 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端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爱好和不爱好的教师。 青少年的人际来往的教育: ①人际来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流,保护自尊,传奇外传脱机外挂,情境把持。 ②人际关系的树立:第一印象,自动交往,移情理解。

2009年河南特岗教师教育学试题

1、教育学是研究( )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2、教育现象包括( )和( )(教育社会现象、认识现象) 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 )的体现。(人们主观意志) 4、教育规律是( )的高度概括,但它不即是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必定符合规律。(教育经验) 5、我国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 )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 》)还早300年。(《学记》、乐正克、《论演说家的教育》) 6、1632年,有名的( )国教育家( )出版了(《》),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7、广义教育包括( )、( )、(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8、狭义教育既是( )有时可以作为( )的同义语应用。(学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是( )、( )、(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 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 )和( )。学校始建于( )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 )、( )、( )、( )、( )、( )。欧洲奴隶社会涌现过两种有名的教育体系()和(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 )和();教会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 )、( )、( );四学( )、()、( )、( )。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 )、( )、( )、(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礼、乐、射、御、书、数;斯巴达、雅典;骑士、教会;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遗传、环境、教育)

39

12.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质量规格标准、总的要求)

13.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动身点,又是教育工作的__。(归宿) 14. 机器大产业生产供给了人的全面发展的__和___;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道路。(基础、可能;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以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天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天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___、等人。(卢梭、洛克)

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肯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它目的,其代表人物有___和__。(赫尔巴特、涂尔干)

1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___和__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需要、人的自身发展)

18.体育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本主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田径、体操、球类、游泳、军事体育;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锤炼、活动队训练、活动比赛) 19.美育的任务是__、___、___。(使学生具有准确的审雅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造就学生表示美、发明美的能力) 20.美育的途径是___、___、___。(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曰常生活实施美育。

21. 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__,培养__,发展学生的___。(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能、智力)

22. 普通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承担着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及格新生和__的双重担务。(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军)

23.我国新时代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4.广义的教育制度即__,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公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__和___。(公民教育制度、教育设施、有关规章制度) 25. 狭义的教育制度即__,简称学制。__是全部教育制度的核心。(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6.树立学制的根据是___、__、___、___。(生产力程度和科学技巧状态;政治经济制度;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 27. 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颁布于___年,称为__。(1902年,壬寅学制)

28.中国履行的第一现代学制是__年,张之洞、荣庆、张伯熙三人重新修订的__。体现了“中学为体,__”的精力是。(1903年、癸卯学制、西学为用)

29. 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__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壬子癸丑学制)

30. 1922年,以美国的学制为底本,公布了___学制,又称__或新学制。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壬戌学制、“六三三制”) 31. 新中国的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___年。(1951年)

32. 1958年9月19日公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唆使>>中断定了“___”的方针和“___”、“____”的具体原则。(两条腿走路、三个联合、六个并举) 33.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主体) 34. 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__、___、___三个方面。(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40

35.学生年纪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必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纪阶段所形式的一般的__、__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典范的、实质的)

3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具体任务包括___、___、___。(教书育人、搞好教学、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材和生涯) 37. 教师的劳动特点是__、___、___、__。(庞杂性、创造性;持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示范性;)

38.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__,在教育过程中起___作用。(领导者、主导作用) 39.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___,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___作用。(传递者、承前启后的桥梁)

40. 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41. 教学是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42.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施教育目的的___。教学是学校工作的__,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___,全面部署。(基本途径、中心环节、教学为主)

43. 教学方案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窗校的教育任务,国家教育主管部分制订的有关教学和教育的__。(指导性文件)

44. 依据教学打算,以纲领的情势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领导性文件是___。__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学大纲、教科书)

45.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___,指点学生有目的、有规划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基础知识和___,发展学生的___,形式科学世界观及培养__。教学过程是一种__。(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基本技能、智力和体力、道德品质的过程、特别的认识过程) 46.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把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问题,__和___曾有过长期争辩。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派是____。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涯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殊训练的学派是__。(形式教育论者、实质教育论者、形式教育论者、本质教育论) 47. 在教学进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格教育的同一,反应了教学的__规律。(教育性) 48. 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守的___。(基本要求) 49. 两种对峙的教学办法系统是___和____。(启示式、注进式)

50.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它是由17世纪捷克教育家__提出来的。中国在__年,清政府在北京创办的__中开端采取班级授课。(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1862年、京师同文馆)

51. 课的类型分为__和___。(单一课、综合课)

52.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先后次序和时间分配,它包括__、___、___、___、___几部分。(组织教学、检讨温习、讲解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安排课外作业)

53. 教学的帮助形式有___、___、___。(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 5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安排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就的检讨与评定)

55.一节好课的基本请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目的明白、内容正确、结构公道、方法适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自如) 56. 学业成就的检讨与评定的方式有__、和__。(平时考核、考试)

57. 考试一般有___、___和__三种(学期考试、学年考试、毕业测验)

58.学业成就评定的方法一般有__、__。等级记分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__,另一类为__等。(百分制记分法、等级记分法、文字等级记分法、数字等级记分法)

59.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__的活动,它一般包括__、___、___三个方面。

41

(品德、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 60. 道德和品德不同。道德是__,品德是__。(社会现象、个体现象) 6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__,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转化为___的过程。德育过程差别__的过程。(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受教育者品德、学生思想品德形成) 62. 德育过程中的根本矛盾是__。(教育者提出的德育 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本的抵触) 63. 德育过程的四个要素包括教育者___、___、__。(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64.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___、__、___、___的培养和提高过程。(知、情、意、行)

65.德育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___。德育原则起源于实践,是德育实践经验的__。我国孔子曾提出过循循善诱、___原则,英国洛克提出___,法国的卢梭提出___,德国赫尔巴特提出__,美国的杜威提出__的原则。(基本要求、总结和概括、因材施教、环境教育的原则、自然成果原则、爱的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社会化活动)

66.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服教育、模范示范、实际锤炼、陶冶教育、领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67.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___、___、___的教育活动。(有目的、有筹划、有组织) 68. 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___、___、___。(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69.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自愿、机动、实践) 70. 三结合教育指的是___、___、___。(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71.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___、___、___,是学校引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治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气力,是接洽各科任课教师、学生集体的__,也是沟通学校与__及社会教育力气的桥梁。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纽带、家庭、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72.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考察法、视察法、丈量法、问卷法、谈话法、试验法、调查法、拜访法、书面资料剖析法)

73.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级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全面懂得同一各方面教育力气、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打算和总结。)

单项选择题

1.杜威所主意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适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写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由于(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才能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守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整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练习的科学研究者亲密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

42

的某一问题作为研讨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成果利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 )。

A.察看法;B.读书法;C.文献法;D.举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来源问题上保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来源论;C.心理来源论;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肯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引导制度 8.修订的《中华国民共和国任务教育法》公布于( )。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 D.2006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讨小组于1981年在其从属中小学开端进行的学制试验是()。 A.六三制; B.双制度;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级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呈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光上来说,( )。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呈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光早;D.说不明白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领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取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代;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典范教学”主意的是( )。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p;C.怀特海p;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形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动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安排的特别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华、偏向、喜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依照我的意愿把他们练习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议论的观点 20.构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

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B 3、C 4、D 5、A 6、B 7、C 8、D 9、D 10、A 11、A 12、C 13、C 14、B 15、B 16、B 17、C 18、B 19、B 20、C

43

多项选择题

1.美国当代有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以为完全的教育目的分类学应该包含的重要部分是( )。

A.认知范畴;B.日常生涯领域;C.感情领域;D.动作技巧;E.安全范畴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 内容的丰盛;B.加强国家对课程改革节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供给物资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级教育;E.学历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协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

A. 方法科学;B.家长对孩子期看偏高;C.片面看重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怀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 8.结合国《儿童权力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力是( )。 A.无轻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看法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好处最佳原则

9.以下说法中,反应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造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 A. 看重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器重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别 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核心课程;B.融会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

多项选择题答案:1、ACD 2、AC 3、ABCD 4、BCD 5、ADE 6、BCDE 7、ABD 8、ACDE 9、BCDE 10、ABE

名词说明

1.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促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筹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说明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职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断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点全部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举动纲要。

3.德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依照必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规划地对受教者

44

施加体系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4.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5.教育科学 教导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讨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简答题

1. 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提高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转变了教育技术。

2. 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需要保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议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道路;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需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阐明这一点。 3. 请阐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的是根教育目的制订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其次,培养目标的断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资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别,为学校发生供给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录与收拾到达了一定水平,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度机器的发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阐述题

1.接洽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进作用,使教师坚持良好的从业心态;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要害时代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望。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

(1)对事业忘我奉献; (2)对学生,真挚酷爱;

(3)对同道,团结协作; (4)对自己严厉要求,以身作则

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效? 答:(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腕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4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3y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