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被恢复方案

更新时间:2023-10-22 05: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淮安市森林植被恢复费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宁淮高速、宿淮高速淮安段绿色通道建设

建设单位:淮安市林业局

总投资:

建设期限:

2006年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宁淮高速、宿淮高速淮安段绿色通道建设 建设单位:淮安市林业局 工程性质:新建

建设规模:宁淮高速113公里,宿淮高速86.5公里,公路

两侧城区段30米宽,农村段15米宽。

建设地点:宁淮高速、宿淮高速淮安境内。 建设期限:2006年 工程投资:8167.7万元 项目负责人:赵正兰 联系电话:0517-3902296

一、 建设背景

随着全省高速公路网的建成通车,高速公路绿化建设是“绿色江苏”重要组成部分,因公路建设对原有植被造成较大破坏,为实现交通与环境协调发展,保持和提升我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的风貌,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省的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2006年完成宁淮高速、宿淮高速绿色通道工程的建设,以进一步优化高速公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规划总体构想:以绿为主,强化节点

1、结合本地区产业特点,采用生态经济林与景观林相结合的形式,确保尽早达到理想的绿化氛围,并经济可行; 2、以本地区原生态树种为骨干品种,以保障在短期内达到理想绿量,在重要节点处环境给予提升,适当丰富品种、营造景观;

3、对道路建设时留下的搅拌场、取土坑进行生态恢复性建设,使公路整体景观水平更趋完美。 三、 建设内容

为有效调动广大群众的造林积极性,尽早落实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采用景观林和经济林相结合的形式。 城区段内侧10米为景观林,外侧20米为经济林;农村段内侧5米为景观林,外侧10米为经济林。

对高速环一周的七个出入口(淮安南互通、淮安西互通、海口路互通、王兴互通、丁集互通、楚州互通、马甸互通)进行强化设计,形成景观亮点。

道路建设时遗留的取土坑、拌灰场进行植被恢复,以复层绿化为主。 四、 经费概算 1、 苗木费:4387.65万元 2、 栽植养护费:3778.06万元 3、 设计费: 五、 保障措施 (一)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

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抽调各部门骨干力量参加项目规划建设。 (二)

抢抓时节,加快进度。各县(区)各部门要树立强

烈的时间意识和责任意识,对照目标任务,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抢抓季节,环环紧扣,全力以赴。市林业部门要缩短规划设计周期,尽快将方案和图纸交付实施单位。各县(区)政府要立即着手组织实施,全面进入实质性的施工建设阶段,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三)

精心设计,保证质量。整个过程的规划设计要坚持

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方案由市林业局组织专家论证,

各县(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经审查的施工图组织施工建设,实行工程项目管理,统一按照设计施工,统一实行招投标,统一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四)

跟进督查,确保实效。督查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

成立督查指导组,督查指导组对工程进度、质量和管护措施等情况进行全程督查,每周四督查一次,书面汇总督查情况,并及时向市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暨出入口绿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对督查发现的工程进度不快、质量不高的问题要及时通报,限时整改。 (五)

建立定期会办工作机制。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召集,

定期召开市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暨出入口绿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例会,及时协调、会办工程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六、 效益分析

该项目建成后,将会使我市高速公路沿线生态得到极大提升,新增的850亩带林将发挥其降尘吸噪的功效,使沿线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充分展现我市平原绿化市的风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f7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