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或实例)的讨论题及点评(或回答)

更新时间:2024-05-24 20: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

案例(或实例)的讨论题及点评(或回答)

[实例] 利润计划工作中的反复计算(参见教学演示1.1)

某企业编制计划利润时所用计划利润模型用以下一些表达式描述: 销售额=输入变量 销售成本=0.40×销售额 边际收入=销售额-销售成本 税前利润=边际收入-经营费用 税 金=0.48×税前利润 纯利润=税前利润-税金

其中,经营费用可由以下表达式计算出来: 销售费用=0.1×销售额 广告费用=0.05×销售额

利息=0.10×长期借款平均额 +0.12×短期借款平均额 坏帐费用=0.01×期初应收款余额 管理费用=输入变量

经营费用=销售费用+广告费用+利息+坏帐费用+管理费用

由以上表达式可知:利润计划模型共有两个输入变量,即销售额和管理费用。这两个输入变量也可以进一步用一些方法去计算或估算。显然,任何一个变量的改变都会影响整个输出方案。编制计划时经常要用不同的输入变量的值去反复试算。这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使用计算机将大大提高计划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章案例(或实例)的讨论题及点评(或回答)

[案例] 奇瑞公司的SAP/ERP实施与信息化建设 案例的讨论题

1.奇瑞公司的ERP实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2.在分析该公司各信息系统应用业务领域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试讨论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的特点。

3.分析和讨论该案例反映了ERP的哪些经营理念?为什么?

对案例的点评

1.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安徽省及芜湖市共同投资兴建的国有大型股份制企业。该公司在成立的短短两年时间内便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之列,应该说,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及其成功应用在其中功不可没。

奇瑞公司的ERP实施成功并不是偶然的,除了该公司选择了SAP ERP软件,其选型得当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高瞻远瞩,公司很早就制定了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使得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化水平受到该规划的指引,符合组织发展战略的要求。

二是该公司领导对信息化非常重视,信息化一直被列为公司重要工作之一。 三是对公司自身的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弄清了企业需求。 四是有组织保证和人员保证。该公司成立了信息科、ERP项目组、PLM小组、SCM小组、CRM项目组等信息化部门,并由公司分管领导直接负责;拥有一支有力的信息化建设、维护和信息资源应用队伍,仅专职人员就有60多人。

五是有实施咨询顾问。聘请了具有丰富ERP实施经验的顾问。

六是有制度保证,引用了一系列的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编制了31个企业内部信息化标准和信息管理制度,并在公司内部发布执行以保证信息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2.就该案例体现管理信息系统特点方面,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首先,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发现,奇瑞的信息系统不仅应用于生产、管理过程,同样在领导决策上也有考虑,这反应了管理信息系统为决策服务的特点。 二是,奇瑞除了上马ERP系统外,还有CAD、Pro-e、UG、PLM、SCM、CRM、内部信息交换平台(即B/S架构下基于Intranet的OA系统)、外部服务网站等信息平台。既有服务于内部生产、管理的系统,也有对外服务于客户、上下游企业的平台。这反应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另一特点:对组织乃至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 三是,奇瑞公司不仅买软件,而且还聘期实施顾问,还建设了一支自己的信息化队伍,这体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又一特点:人机系统。搞信息化建设绝不仅仅是买软件,也绝不能忽视人在信息系统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该案例还反映了ERP的几个经营理念,主要有:

一是采用精益生产方式。奇瑞公司通过SAP ERP项目的实施,引入了精益生产方式,使得管理体系的运行更加顺畅。

二是实现全球大市场营销战略和集成化市场营销。建设的奇瑞汽车电子商务综合信息平台就是其全球化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ERP与SCM、CRM等其他软件之间功能的整合。奇瑞SCM系统由公司自主研发,主要用于采购计划发布,完成与供应商之间的订单传递、供货服务等功能,SCM与SAP之间信息采用定时更新。奇瑞通过采购SAP CRM软件并与后台ERP系统完美集成,最终实现了对客户关系各个业务环节的管理。同时,奇瑞实施的ERP软件中还带有商业智能、决策支持、数据挖掘等功能。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案例(或实例)的讨论题及点评(或回答)

[实例] 某石化工厂计算机网络系统 实例的讨论题

1.实例中涉及了哪些网络技术和网络互联设备?

2.实例中涉及的网络互联设备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哪些层? 对实例讨论题的回答

1.涉及的网络技术主要有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局域网、Internet、Intranet、VPN等技术,网络互联设备主要有交换机、路由器和VPN服务器。

2.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一般应用于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核心交换机)可用于网络层;路由器应用于网络层;VPN服务器应用于网络层。

第四章 Web 开发的基本技术

案例讨论题及点评

[实例] Web 数据库的应用 实例讨论题

1.能不能直接用FORM标记元素编写的交互网页(HTML文挡)实现网上

动态交互?为什么?还需要做什么工作?

2.浏览器用户为了实现网上交互,需要在调试和运行ASP文件之前,在操作系统中预装IIS服务。你知道怎样按装吗? 3.用什么工具可以编写ASP文件?

4.用ASP编写的“提交”程序和查询后的“返回”程序之间是依靠什么语句来连接的?

对实例讨论题的回答

1.不能。因为用HTML写的交互网页是静态的,它无法通过网络与Web 服务器通信。要解决此问题,必须通过ASP(动态服务主页)才能实现动态交互并与Web数据库连接。ASP是一种实现动态网页开发技术的服务器端的脚本运行环境。

2.浏览器用户为了实现网上交互,需要在调试和运行ASP文件之前,在操作系统中预装IIS服务。IIS是Internet信息服务的缩写。具体的按装和配置步骤如下:

(1)操作系统中还未安装IIS服务的情况

若操作系统中还未安装IIS服务,可打开“控制面板”,然后单击启动 “添加/删除程序”,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 “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在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中选中“Internet信息服务(IIS)”,然后单击“下一步”,按向导指示,完成对IIS的安装。 (2)如系统中已安装过IIS

则可单击Windows开始菜单---所有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IIS),来启动“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工具;

启动“Internet信息服务”后,点击“网站”,可以看到“默认网站”。这说明,IIS安装后,系统自动创建了一个默认的虚拟的Web站点。

3.ASP文件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如记事本)进行编辑,也可以用WEB编程工具FrontPage来做。

4.是依靠ASP的“提交”程序中的action=cx-back.asp来调用“返回”程序的。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案例讨论题及点评

[案例] IBM公司信贷业务部的业务流程重组

IBM公司原来的信贷业务流程需要经过接待部、客户信用部、交易条款部、估价部等许多部门。具体是由接待部接受客户申请,由客户信用部审查申请人的信用数据,由交易条款部修改贷款条款,由估价部确定利率,最后才由业务主管完成报价信交由销售业务代表通知客户(参见图5.3)。

客户提出申请 接待部 受理申请 销售业务代表回复客户申请 业务主管 生成报价信 批准 客户信用部 调查客户 合格 交易条款部 修正条款 估价部 确定利率 不批主管上司审批

图5.3 信贷部重组前的业务流程图

实施电子商务后,经过流程重组,其业务流程就大大简化了(参见图5.4)。当交易员接到客户的申请后,除特殊业务需经专家小组提出处理意见外,其它工作全部改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

客户申请 特殊业务 交易员 专家小组 不合格 终止 计算机处理系

图5.4 信贷部重组后的业务流程图

案例讨论题

1.从该公司信贷业务部实施电子商务所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的案例中可以看到电子商务对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影响是什么?

2.你认为该公司在对这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时,在信息系统方面应做哪些工作?

对案例讨论题的点评

1.从该公司信贷业务部实施电子商务所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的案例中可以看到电子商务对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影响主要是:

(1)电子商务使企业各个职能部门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2)电子商务使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了。

2.该公司需具备以下条件:

(1)要有一个系统、科学的信息系统规划.这是因为业务流程重组与信息系统规划应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首先,信息系统规划要以流程再造为前提,并且在系统规划的整个规程中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从而使信息系统规划能够适应企业当前或未来的发展需要,使信息系统的建设更具有效性与灵活性;

其次,面向流程的信息系统规划能促进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系统规划一定要突破以现行职能部门为基础的分工式流程的局限,从供应商、组织、客户的价值链出发,确定企业信息化的长远目标,选择核心业务流程为再造的突破口,在业务流程创新及规范化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规划与功能规划。

(2)要有一套集成化、网络化程度较高的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在系统中应建立客户信用数据库和专家库,研制能根据规则确定不同情况下利率的利率计算模块,并建立和专家及时通信的交互系统。

第六章 系统分析 案例(或实例)讨论题及点评

[实例] 工资管理信息子系统数据流程图的绘制

本案例说明怎样通过调查所得资料绘制工资管理信息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某课题组对某公司的工资管理系统进行调查,得到工资发放过程及有关表格如下:

公司每月末发放工资,发放前的工资处理过程是每月20日到23日由财务科根据已存档的上月工资发放清单(见表6.3)和人事科送来的人员及工资变动表(见表6.4)填写本月工资发放清单中的前四项(即姓名、基本工资、津贴、扣房费)。总务科于每月24日将扣款清单(见表6.5)送交财务科,由财务科按扣款清单将扣款数填入本月工资发放清单。最后计算出每位职工的应发工资数,并填入工资发放清单,为工资发放人员发放工资作好准备。

表6.3 上月工资发放清单 职 工 代 码 姓 名 部 门 01 01 01 02 02 基 本 工 资 附加 工资 房 费 电 费 病事假 应发 扣 款 80.00 工资 380.00 255.00 305.00 270.00 325.00 1001 李小明 1002 周英杰 1003 刘一波 1004 吴关兴 1005 赵子英

500.00 50.00 400.00 40.00 350.00 25.00 300.00 30.00 400.00 40.00 150.00 20.00 90.00 40.00 50.00 90.00 15.00 30.00 10.00 25.00 表6.4 本月人员及工资变动表 职工代码 姓 名 10021 1004 1005 1009 表 6.5 本月扣款清单 职工代码 1003 姓名 刘一波 部门 01 扣电费 20.00 病事假扣款 周英杰 吴关兴 赵子英 黄正义 部 门 基本工资 01 01 02 02 400.00 350.00 450.00 600.00 附加工资 40.00 35.00 45.00 60.00 房 费 90.00 50.00 90.00 120.00 备 注 调走 调整工资,换部门 调整工资 新进 1005

赵子英 02 20.00 60.00 根据以上调查资料,课题组画出的原手工处理工资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如图6.13所示。

图6.13 手工处理的工资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

有关此数据流程的实现内容可参见教学演示软件的第二版演示7.6和B5。

实例讨论题

有没有可能对此数据流程体现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对实例讨论题的回答

原业务流程通过引入周转文件,可以节省总务部门抄写扣款清单的工作量和财务部门输入扣款清单的工作量。有关周转文件的概念如下(摘自第四版教材第七章第141-142页的内容):

周转文件的概念

周转文件用来存放具有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参见第六章第六节)。例如,工资子系统中的住户电费扣款文件,共有人员代码、姓名、用电量和电费扣款四个数据项。对于用电户,除新搬进和新搬走的用户外,前两项内容基本每月不变,需要输入的仅是用电量一项,为了节省总务部门抄写扣款清单(见表7.2)的工作量和财务部门输入扣款清单的工作量,可以采用周转文件来解决。具体办法是:财务科先制作一个叫做空周转文件的磁盘文件,输入所有住户的代码和姓名,然后可以利用这个空周转文件由计算机打印出空白的住户电费扣款清单,交

给总务部门去填写用电量(手工填写)并要求其送回,最后由计算机操作人员启动输入程序,通过读空周转文件,将住户姓名,一个个地显示在屏幕上,操作员根据总务部门的扣款清单逐个地输入用电量。由于扣款清单是从财务科发到总务部门并要求其填好后又返回到财务科。它既是输出,又是输入,所以叫做周转扣款清单,同理,与周转扣款清单格式相一致的上述磁盘文件也就被称作周转文件。

表7.2 住户电费扣款清单

人员代码 姓名 合 计 用 电 量 电费扣款 总务科制表人_ _ _ _ _

第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案例(或实例)讨论题及点评

[实例7.1] 数据存储分析和设计

某企业原物资管理系统的供应计划管理部分使用了从表7.12到表7.17的各种报表。现介绍将这些表格存入数据库前需进行数据存储分析和设计数据模型的步骤:

第一步:收集各种单据、账册,结合数据流程图,确定规范化对象。 考虑到表7.17数据可由表7.15和表7.16派生,因此,不必列为规范化对象。

表7.12 生产计划

部门名称 产品名 计划产量

表7.13 材料消耗定额表

产品名 材料名 材料型号规格 计量单位 消耗定额

表7.14 材料计划价格表

材料名 材料型号规格 计量单位 单价

表7.15 维修用材计划

部门名 材料名 材料型号规格 计量单位 维修用量

表7.16 生产用材计划

部门名 产品名 计划产量 材料名 材料型号规格 计量单位 消耗定额 生产需要量

表7.17 材料需要计划

部门名 需用材料名 型号规格 计量单位 需要量 用途

第二步:确定各种表格(单据、账册)需要存储的内容,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新系统的功能确定是否有必要增加新存储单据或账册,对已确定存储的单据,研究是否有必要增加新的数据元素。

(2)去除基本的和多余的数据元素

例如:表7.16中的生产需要量可由计划产量和消耗定额两项相乘而得,可以不必存储。

(3)为便于检索,增加必要的代码项。

例如:对具体型号规格的材料应当用材料码予以标志。 第三步:列出各种表格存储的1NF数据元素。 本例中,各种表格存储的1NF数据元素如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8w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