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病虫害防治

更新时间:2023-10-08 03: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园林病虫害防治》考试样题(一)

一、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病原 吸器 寄生性 纵脉 孤雌生殖 二、判断正误(10分,每题1分)

1.由真菌引起的所有园林植物病害都是侵染性病害。( ) 2.从越冬场所传播出来的病原物对植物的侵染称为初侵染。( ) 3.防治园林植物病害就一定要彻底消灭病原菌。( )

4.炭疽病产生轮纹斑,子实体往往呈轮状排列,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粉红色的粘孢子团出现. ( ) 5.感染松疱锈病的皮部出现的黄色疱囊是锈菌的锈子器。( )

6.平衡棒是翅的一种退化类型,故对昆虫飞行没有什么作用。( ) 7.病原病毒必须用活体寄生寄主昆虫增殖。( ) 8.环境温度越高,昆虫的生长发育速度越快。( ) 9.害虫不等于虫害。( )

10.松毛虫是枝梢害虫。( ) 三、单项选择(15分,每题1分)

1.炭疽病具有( )的特点。

A、潜伏侵染 B、隐症现象 C、系统侵染 D、隐症现象和系统侵染 2.引起白粉病和煤污病的病原菌属( )

A.担子菌亚门 B.子囊菌亚门 C.半知菌亚门D.接合菌亚门 3、类菌质体引起林木病害症状多是( )类型。

A、腐烂、坏死 B、肿瘤、腐朽 C、斑点、烂皮 D、丛枝黄化 3、病毒侵染林木的主要途径是( )

A、皮孔 B、气孔 C、直接侵入 D、微伤口 4、细菌侵染林木主要发( )侵入植物休内。

A、完整的植物表面 B、叶片的蜡质 C、直接侵入 D、伤口 5.属于活养寄生物(专性寄生物)的病原物是

A、植物病毒 B、腐霉菌 C、病原细菌 D、立枯丝核菌 7.病原物的寄生性的实质是一种( )关系

A、致病 B、抗生 C、共生 D、营养 8.有一种松树害虫,其幼虫有8对腹足,它属于( )类昆虫。

A、松毛虫 B、叶蜂 C、松梢螟 D、油松球果小卷蛾 9.蝶类昆虫成虫的触角是( )

A、丝状 B、 球杆状 C、栉齿状 D、羽毛状 10.下列情况属于变态的是:( )

A、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外部形态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B、在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 C、甲虫受惊后从树上落下的假死行为。

1

D、雌性昆虫与雄性昆虫的形态区别。 11.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依据是( )

A、蛹期的有无 B、幼虫和成虫的食性异同 C、否继续取食 D、成虫能否飞翔 12、经两面三次脱皮的幼虫是( )幼虫。

A、第2龄 B、第3龄 C、越冬 D、末龄 13.剌吸式口器的昆虫( )

A、不宜用胃毒剂防治 B、不宜用内吸剂防治 C、对寄主植物不造成直接损害 D、为虫媒植物传粉 14.昆虫体壁的蜡层具有:( )

A、疏水性 B、亲水性 C、拒脂性 D、吸水性 15.马尾松毛虫的蛹是( )

A、被蛹 B、离蛹 C、围蛹 D、裸蛹

四、多项选择(10分,每题2分)

1、下列哪些昆虫是松毛虫类:( )

A、油松球果小卷蛾 B、德昌松毛虫 C、大柏毛虫 D、分月扇舟蛾 E、马尾松毛虫

2、下列哪些昆虫是以幼虫进行隐蔽性的为害( )。

A、杜鹃三节叶蜂 B、纵坑切梢小蠹 C、光肩星天牛 D、马尾松毛虫 E、白杨透翅蛾 3、真菌菌丝的主要功能主要有( )

A、吸收营养 B、顶端生长 C、代替性功能 D、生长潜力 E、横向生长 4、下列各种病原物中,( ) 属于异养生物。

A、担子菌 B、植物病原细菌 C、植物病毒 D、类菌质体 E、植物 5、杨树烂皮病症状有( )之分.

A、干腐型 B、枯梢型 C、湿腐型 D、立枯型 E、猝倒型

五、简答题(30分,每题6分)

1. 简述天牛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2.害虫的天敌有哪几类,作用方式各是什么? 3. 松疱锈病的主要侵染特点和防治策略 4. 幼苗立枯病大发生的条件及其防治措施 5. 如何分析病害流行的因素 六、论述题(20分,每题10分)

1. 举例说明病害的生物防治机理 2. 概述松毛虫的防治方法

2

《园林病虫害防治》考试样题(二)

一、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病症 锁状联合 致病性 下口式 多胚生殖 二、判断正误(10分,每题1分)

1.所有园林植物病害都表现病症。( )

2.侵染循环主要包括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基本环节。 ( 3.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配合使用能增强防病效果。( ) 4.幼苗立枯病是一种由多种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 ) 5.松疱锈病是具有转主寄生现象的一种园林植物病害。( ) 6.半鞘翅的主要特征是质地为半角质化。( ) 7.蚂蚁和白蚁不属同一目昆虫。( )

8.同种昆虫的所有个体外部形态皆是相同的。( ) 9.非密度制约因素不影响昆虫种群密度。( ) 10.用害虫的激素防治害虫,不会产生抗性。( ) 三、单项选择(15分,每题1分)

1、治病先治虫是指( )

A、白粉病 B、煤污病 C、立枯病 D、炭疽病 2、桃缩叶病由( )引起.

A、镰刀菌 B、丝核菌 C、外子囊菌 D、外担子菌 3、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都是( )。

A、球状 B、螺旋状 C、杆状 D、多细胞

4、锈菌产生的孢子中,( )属于(或相当于)有性繁殖结构,其内产生担子孢子。

A、锈孢子 B、夏孢子 C、冬孢子 D、性孢子 5、植物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 )方式。

A、降水 B、雨水溅散 C、气流 D、介体昆虫 6、致病力主要指 对植物的致病强弱。

A、不同种的病原物 B、病原物的种 C、病原物种内的不同株系或生理小种 D、微生物

7、某些林木感病后,植物体内的生长激素类物质常常失调,引发植物产生( )症状。A、腐朽 B、腐烂 C、坏死 D、畸形 8、口器吸式,前翅为复翅的昆虫属于:

A、同翅目 B、半翅目 C、双翅目 D、同翅目和双翅目 9、直翅目是昆虫中,前足为开掘足的是( )

A、蟋蟀类 B、蝼蛄类 C、螽蜞类 D、蝗虫

3

10、马尾松毛虫的蛹是( )

A、被蛹 B、离蛹 C、围蛹 D、裸蛹 11、灯光诱杀是利用害虫的( )

A、趋化性 B、趋光性 C、群栖性 D、趋湿性 12、具有同一有效成分的触杀剂,水溶型的杀虫效果( )

A、比脂溶型的好 B、比脂溶型的差 C、为零 D、与脂溶型的相同

13、基节延长、胫节可折嵌在腿节腹面凹槽内呈折刀状的足的( )

A、跳跃足 B、捕捉足 C、开掘足 D、携粉足 14.灯光诱杀是利用害虫的( )

A、趋化性 B、趋光性 C、群栖性 D、趋湿性 15.产卵前期是( )。

A.羽化到第一次产卵的间隔期 B.第一次交配到第一次产卵的间隔期 C.最末一次交配到第一次产卵的间隔期 D.羽化至产卵完毕的间隔期

四、多项选择(10分,每题2分)

1、下列昆虫属于完全变态的有( )。

A、黄脊竹蝗 B、六点始叶螨 C、光肩星天牛 D、柑桔台龟甲 E、马尾松毛虫 2、下列昆虫一年发生一代的有( )。

A、桉袋蛾 B、星天牛 C、马尾松毛虫 D、小青花金龟 E、东方蝼姑(在南方) 3.能引起林木病害的病原通常包括( )

A.真菌 B、细菌 C、昆虫 D、线虫 E、支原体 4.( )引起的林木病害属于侵染性病害。

A.真菌 B、二氧化硫污染 C、细菌 D、机械损伤 E、低温冻害 5.杨树溃疡病发生与( )有密切关系.

A.温度 B.湿度 C降雨量 D树种 E树龄

五、简答题(30分,每题6分)

1.以松疱锈病为例说明锈菌的生活史 2. 杀虫烟剂的施放条件 3.有效积温的实际用途

4. 影响林木病害流行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5. 真菌生活史及其与病害侵染循环的关系。 六、论述题(20分,每题10分)

1. 举例说明症状的特点及其在诊断上的应用

4

2. 举例说明害虫的生物防治

参 考 答 案 上篇 园林植物病害

第一章 园林植物病害的现象和本质

一、名词

1.园林植物病害: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在种苗、球根、鲜切花和成株的贮藏及运输过程中遭受病因的侵袭,生理紊乱、形态解剖结构发生不正常的变化,造成景观、生态和经济损失的过程。

2.病原:直接引起园植物病害的各种因素。

3.症状:感病林木表现出的外部特征或不正常变化。 4.病状:感病林木本身表现出的外部不正常变化。 5.病症:林木感病后,病原物在病部的表现或特征。 二、判断

1.T 2.F 3.T 4.F 5.T 三、多项选择

1.ABD 2.AC 3.BD 4.CD 5.ABCD 四、简答或论述题:

举例说明症状的特点及其在诊断上的应用

(1)特异性 (2)阶段性 (3)相似性 (4)差异性

第二章 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

一、名词

1.真菌的有性繁殖:由两种性细胞或性器官,经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完成交配,产生孢子的繁殖过程。

2.真菌的无性繁殖:凡是不通过性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过程。 3.真菌的子实体:产生孢子的一种组织或结构称为子实体。

4.真菌的生活史:菌丝体经过一定的生长,进行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产生孢子,又萌发形成菌丝的一个发育周期。

5.转生寄生现象:锈菌必须依赖两种寄主植物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 6.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衣壳构成的一种非细胞形态的专性寄生物。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hu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