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4-04-08 09: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培 训 感 悟

兴义市湖南路小学 张岚

在隆隆冬意的十二月,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1)贵州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数学班学习。首先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这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前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的专家或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这十天里,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每天为我们安排了风格不同的专家或名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期间总共听了13场专题讲座,3次教学观摩参观考察活动,1次沙龙研讨。分别是来自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钱志亮的《有效课堂哪儿来》;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教研员闫云梅的《深度挖掘数学教材,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北师大教育学部讲师刘英健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与案例分析》;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华应龙的 《播种太阳》和《融错,让课堂很阳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赵希斌的《专业教师的关键素质与技能》;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鲍传友的《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生涯规划》;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吴正宪的《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在高质量的研修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北师大实验小学教学主任叶晓宏的《关注学生差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国培贵州小学数学班首席专家、北师大

1

教育学部副教授刘京莉的《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调节优化教学过程》;北京市史家小学副校长陈凤伟的《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策略》;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教研员孙庆辉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5节教学观摩课分别是《平均数练习课》、《数字编码》、《合理安排时间》、《商的变化规律》、《9的乘法口诀》。以及学员之间的研讨沙龙等。

无论是这些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特级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教学风范,令人高山仰止。他们“播种太阳”,“融错,让课堂很阳光”的教学观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他们课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脑海里回映还是特级教师上课是信手拈来的精妙发问,形象生动的讲解,令人如沐春风。我想这些充分体现了他们平日教学基本功相当过硬,所以才会达到现在教学随心所欲的境界。

印象特别深的是钱志亮老师的讲座《有效课堂哪儿来》,他的授课方式独特,幽默诙谐、活泼开放、睿智深邃、真诚动人,我听得非常投入。钱教授的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让人叹服,但凡晦涩的东西经过他的论述却变的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特别是备课环节,我的感受最深:备课是有效课堂、成功教学的基础。在备课中还要备心境,要上好一节课,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状态是肯定不行的。要用“精、气、神”来感染学生,用饱满的激情吸引学生。

当我静下来后,想到我们的课堂又是怎样的?我们是怎么做的?学生学习效果怎么样?我们该怎么做?我想:就是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环节。

钱教授的课充满着人生智慧和哲理,给人以思考和感悟,从钱老师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是人格的魅力,那种感染力是巨大的,我想这种收获对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是非常有价值的。

总之,钱教授不但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还

2

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有效课堂从哪来?评价一节课是否有效,钱教授提出了4I评价要素,一是兴趣,二是信息,三是影响力,四是学生参与,这四个英文单词I打头的字母精准的概括了什么是一堂生动活泼、激情洋溢的课。我被他的讲解深深地吸引住了,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惫。回味之余,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这样上课,我们的孩子有什么理由不被我们吸引?我们的孩子有什么理由学不好知识?

提到教师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的问题,以前感觉这些理念很空洞,但在钱志亮老师的报告中,觉得是那样的触手可及。他说要因材施教就是要了解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是有差异性的,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差异性,而且我们的教育不是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数学家,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他提出数学教育重点是教育,以知识为载体,促进人的发展。

华应龙的报告《播种太阳》,内容真实感人,语言朴实生动。——“师不在名,有爱则灵”、“问一问,自己的教学,除了知识,还能给学生什么?”、“人皆可以为尧舜”、“教学要传授知识,更要启迪智慧,点化生命”。这些经典妙语不断地激荡着我们的心灵。数学教学活动不需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因此他认为教师、学生及数学课堂教学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习来体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这些经典妙语不断地激荡着我的心灵。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 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 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华老师的教学让我们感受到了课堂是一个有魅力的地方。他的讲座则让我们觉得思考是一种美丽的生活。如果我们都和华老师一样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愿望,有读书的习惯,喜欢思考,那么,我们到处可以看到有

3

用的信息,到处都能发现研究不完的课题,随时都有些事情激活我们的思想,使我们浮想联翩。到那个时候,教学研究已经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就会从中感受到教育生活的幸福和乐趣。”

华老师的另一场报告《融错,让课堂很阳光》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我们的大多老师的教学中,有时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往往启发示范在前,为学生扫除一切障碍,或者把学生的错误搁在一边,生怕“吹皱一池春水”。那么对于学生的差错,教师的心态是什么?是斥责、批评,还是欣赏和接纳,这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育观念。华老师一开始就说“如果课堂上一个错也没有,我们怎么样呢?学生一个错也没有,会留给我们很多的遗憾;如果一个错也没有,这样的课还需要上吗?这样的教学是无意义的。他就给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曾经听过的一节公开课上,学生一个差错也没有,课下他就问学生这节课你们上过吗?,这个学生回答他“这已经是第三遍了。的确这样的课就让我们感觉是在“炒冷饭”,吃起来一点儿也不香。所以“课堂无错要不得!”学生出错是正常的,是宝贵的资源。我们要善待它。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差错。那么华老师是怎么对待学生的差错的呢?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让我印象很深刻。他用幻灯片出示他班上学生做的一份条形统计图的作业,这名学生画的条形几根都是直的,就第二根是斜的,华老师在这份作业上的批语是“比萨斜塔!”因为他当时就想到了以前去佛罗伦撒看的比萨斜塔就是这样的,其他的博物馆都是直的,只有比萨斜塔是斜的,然后他又想这斜塔为什么是斜的?它斜着有用吗?我们知道伽利略很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就是在斜塔上面做的。华老师甚至还想,如果这个斜塔不是斜的,是正的话,那伽利略的手臂是不是要特别特别的长。同样还是这个作业,另外一个孩子把条形画得特别短,然后华老师的批语是“哈哈,个个都是武大郎!”那么我们想想,华老师当时在看这两个学生的作业的时候是以一种什

4

么样的眼光在看的?是斥责、批评,还是欣赏和接纳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样有用吗?华老师再说了,孩子到了复习的时候都说“别画比萨斜塔”,“别画武大郎”。我想这样不但是给孩子一种知识、技能,一种认识,而且还融入了孩子的情感在里面。那么听了华老师举的这些例子,过后我也在想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学生的差错呢?我想我们要从正面看待学生在学习中的差错,要允许、认同和接纳学生的错误。学生是成长中尚不成熟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要让我们的学生在错中学,这不就体现了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做中学”。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带有很大的具象性和片面性。老师既要把学生由具象引向抽象,由片面引向“全面”,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孩子思维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一颗童心,才能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找到接触点和共振点,把握教育的契机。如果总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那么,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是幼稚、可笑的,那些新颖、奇特的想法和言行都可能被否定,这样就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过去可能我们对学生总是居高临下,可是今天,我们对学生更多的应当是平视和仰视。 最后华老师还提了几点感悟,其中有一点我觉得特别值得思考的,课堂上是应该“防微杜渐”还是应该“亡羊补牢”? 虽然天气很冷,但华应龙老师的教学就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照亮了偶尔迷茫的我。

听完专家们的十余场报告,我深切的体会到在教学中评价学生应运用激励性、引导性、灵活性、角度多元化等评价方式,运用常识、表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并一一加以肯定,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表扬而使阴霾的心情云收雨霁,使平淡无奇的日子绚烂缤纷,甚至可以发迹他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要吝啬表扬赞美之词。

10多位教授、专家、特级教师从微观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涉及教育教学多方面领域的精湛讲座,让我们从全新的视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kp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