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安全习题集

更新时间:2024-03-05 05: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电网建设《安规》适用于公司系统( B )kV及以上新(扩、改)建及公司

所属单位承揽的公司系统以外的电网那工程。 A 10; B 35; C 110; D 220

2. 下列选项不符合施工分包规定的是( C )。

A 分包单位不得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

B 劳务分包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纳入承包单位统一管理; C 先签订分包合同,待人员全部进场后方可签订安全协议; D 施工分包应依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约定 3. 安全施工方案交底应由( B )负责完成。

A 技术负责人; B编制人; C 审核人; D 安全负责人

4. 当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220kV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小于( A )m时,施

工项目部应进行现场勘察,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并将安全施工方案提交运维单位备案。

A 8; B 9; C 10; D 11

5. 作业票由( D )填写,安全、技术人员审核,作业票A由施工队长签发,

作业票B由施工项目经理签发。

A 安全负责人; B 现场监护人; C 施工队长; D 作业负责人 6. 已签发或批准的作业票应由( A )收执,签发人宜留存备份。

A 作业负责人; B 专责监护人 C 技术负责人; D 安全负责人

7. 需要变更作业人员时,应经( B )同意,在对新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并履行确认签字手续后,方可进行工作。

A 作业票签发人; B 作业负责人; C 作业许可人; D 专责监护人 8. 作业票签发人是负责该项作业的( B )。

A 技术负责人; B 安全责任人; C 安全监护人; D 施工负责人 9. 下列选项不符合作业监护规定的是( D )。

A 作业负责人要及时纠正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B 根据现场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和作业的需要,增设专责监护人,并明确其监护内容;

C 专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D 专责监护人需长时间离开作业现场时,可以指派专人代替 10. 根据现场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和作业需要,增设( D ),并明确其监护内容。

A 作业人员; B 作业责任人; C 监理人员; D 专责监护人

11. 作业票工作内容完成后,应清扫整理作业现场,作业负责人应检查作业地点

状况,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并向( C )汇报。

A 安全监护人; B 监理工程师; C 作业票签发人; D 作业许可人 12. 低压电力电缆中应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工作零线、保护零线的芯线。其

中( D )色芯线用作工作零线(N线)。 A 黄绿; B 绿; C 黄; D 淡蓝

13. 移动开关箱至固定式配电箱之间的引线长度不得大于( C )m,且只能用绝

缘护套电缆。

A 50; B 60; C 40; D 45

14. 接地装置人员接地体的顶面埋设深度不宜小于( B )m。

A 0.5; B 0.6; C 0.55; D 0.45

15. 用电单位应建立施工用电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用电( C )。

A 技术负责人; B 安全监护人; C 安全责任人; D 工作负责人 16. 凡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 A )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度进行的作业均称

为高处作业。

A 2; B 1; C 1.7; D 1.5

17. 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衣袖、裤脚应扎紧,穿( D ),并正确佩戴个人

防护用具。

A 皮鞋; B 平底鞋; C 绝缘靴; D软底防滑鞋

18. 自制的汽车吊高处作业平台,应经计算、验证,并制定错做规程,经施工单

位( D )批准后方可使用。

A 工程部; B 安监部; C 设备管理部; D 分管领导 19. 下列选项不符合交叉作业规定的是( B )。

A作业前,应明确交叉作业各方的施工范围及安全注意事项; B 在吊物下方接料时要安排专人指挥; C 交叉作业现场设置专责监护人; D 交叉作业场所应保持充足光线。

20. 下列选项不符合机动车运输规定的是( B )。

A 车上应配备灭火器;

B 路面水深超过汽车排气管时应加速通过; C 重要物资运输前应事先对道路进行勘察;

D 载货机动车除押运和装卸人员外,不得搭乘其他人员 21. 下列选项不符合起重作业规定的是( A )。

A 利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结构时注意控制荷载;

B 在起重臂、吊钩、平衡重等转动体上应标以鲜明的色彩标志; C 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的其中性能作业,禁止超载; D 起重作业应有专人指挥,分工明确。

22. 拉绞磨尾绳不应少于两人,且应位于锚桩后面、绳圈外侧,距离绞磨不得小

于( D )m。

A 1; B 1.5; C 2; D 2.5

23. 钢丝绳端部用绳卡固定连接时,绳卡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B )倍。 A 3; B 6; C 5; D 4

24. 合成纤维吊装带、棕绳(麻绳)和化纤绳(迪尼玛绳)等应选用符合标准的

合格产品,禁止( A )使用。

A 超载; B 满载; C 90%以上负荷; D 80%以上负荷

25. 使用链条葫芦和手扳葫芦时,操作人员禁止站在葫芦( B )方。

A 正前; B 正下; C 侧后; D 正后

26. 夏季使用电动液压工器具时应防止暴晒,其液压油油温不得超过( A )℃。

A 65; B 70; C 75; D 80

27. 塑料安全帽使用期从产品制造完成之日起计算,不得超过( D )。

A 五年; B 三年半; C 三年; D 两年半

28. 在220kV设备区域,施工机械操作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不得

小于( D )m。

A 3; B 4; C 5; D 6

29. 验电和接地应由( B )人进行,起重一人应为监护人。

A 1; B 2; C 3; D 4

30. 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 C )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

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A 医院; B 室内; C 现场 31. 急救成功的条件是( C ),任何拖延和操作错误都会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

亡。

A 动作快; B 操作正确; C 动作快、操作正确 32. 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C )。

A 就地打滚; B 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 迎风快跑 33. 4、灭火器的压力表指针指在( A )位置时,压力为正常。

A 绿区; B 黄区; C 红区

34. 工作票的签发人应是熟悉人员技术水平、熟悉设备情况、熟悉本规程,并具

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生产领导人、技术人员或经( B )批准的人员。

A 本单位安全监督部门; B 本单位分管生产领导; C 本单位运行部门 35. 用电设备用电时,( A )用同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用电设备。

A 禁止; B 允许; C 特殊情况下允许

二、多项选择题

1. 制定电网建设《安规》是为了贯彻执行(BCD)的安全工作方针。 A 以人为本; B 安全第一; C 预防为主; D 综合治理 2. 作业人员有权(BD)。

A 更改施工方案; B 拒绝违章指挥;

C 移动或拆除接地线; D 拒绝强令冒险作业 3. 作业前,应通过改善(ABCD)、法等要素,降低施工作业风险。

A 机; B 人; C 料; D 环 4. 作业票签发人的责任有(ABCD)。

A 确认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B 确认作业风险识别准确性;

C 确认所派作业负责人和作业人员适当、充足; D 确认作业票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

5. 下列属于专责监护人安全责任的是(ABCD)。

A 明确被监护人员和监护范围;

B 作业前,对被监护人员交待监护范围内的安全措施、告知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C 检查作业场所的安全文明施工状况,督促问题整改,监督被监护人员遵守电网建设《安规》和执行现场安全措施;

D 及时纠正被监护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6. 作业票签发后,作业负责人应向全体作业人员交代(ABCD)。

A 作业分工; B 作业任务; C 安全措施; D 注意事项 7. 现场施工用电,电缆接头处应有(AD)的措施。

A 防水; B 防晒; C 抗弯曲; D 防触电

8. 施工用电电源线、保护接地线、保护接零线应采用(BCD)等方法连接。 A 插接; B 焊接; C 压接; D 螺栓连接

9. 施工用电接地装置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热浸镀锌(BCD),长度宜为2.5m。

A 螺纹钢; B 圆钢; C 角钢; D 钢管 10. 关于高处作业的规定,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D)。

A 杆塔组立、脚手架施工等高处作业时,应采用速差自控器等后备保护设施; B 安全带及后备防护设施应低挂高用;

C 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衣袖、裤脚应扎紧,穿软底防滑鞋; D 高处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绑扎的牢固情况

11. 安全带使用前应检查(ABC)等情况,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带。

A 是否在有效期内; B 是否变形; C 是否破裂; D 是否干燥 12. 遇有暴雨、(ABCD)等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A 雷电; B 大雾; C 沙尘暴; D 六级及以上大风 13. 机动车装运超长、超高或重大物件时应遵守的规定有(BCD)。

A 物件中轴线与车厢中轴线应垂直;

B 易滚动的物件顺其滚动方向应掩牢并捆绑牢固; C 用超长架装载超长物件时,在其尾部应设警告标志; D 押运人员应加强途中检查,捆绑松动应及时加固 14. 水上运输前,应根据(ABC)等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

A 水运路线; B 船舶状况; C 装卸条件; D 人员数量 15. (ABCD)车厢内禁止载人。

A 货运汽车挂车; B 起重车; C 平板车; D 自动倾卸车 16. 下列对起重机操作人员描述正确的是(ABCD)。

A 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B 费操作人员禁止进入操作室;

C 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的起重性能作业,禁止超载; D 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 17. 起重吊装作业,起重指挥信号应(ABC)。

A 简明; B 统一; C 畅通; D 准确

18. 夏季、雨汛期施工,雨季前应做好(ABC)等应急处置方案。

A 防风; B 防雨; C 防洪; D 防雷

19. 起重机械吊装作业,吊件吊起100mm后应暂停,检查(ABCD),确认无误

后方可继续起吊。

A 起重系统的稳定性; B 制动器的可靠性; C 物件的平稳性; D 绑扎的牢固性

20. 汽车式起重机起吊作业应在起重机的(BD)进行。

A 前向; B 侧向; C 任何方向; D 后向

21. 起重设备的吊索具和其他起重工具应按出厂(CD)的规定使用,不准超负荷

使用。

A 宣传材料; B 包装箱标识; C 说明书; D 名牌 22. 钢丝绳(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报废或截除(ACD)。

A 绳股挤出、断裂; B 钢丝绳未上油保养;

C 钢丝绳受化学介质的腐蚀外表出现颜色变化; D 钢丝绳的弹性显著降低,不易弯曲,单丝易折断

23. 合成纤维吊装带使用前应对吊带进行试验和检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D)。

A 所需标识已经丢失或不可辨识,应立即停止使用; B 吊装不得拖拉、打结使用; C 可以长时间悬吊物件; D 损坏严重者应做报废处理

24. 起重滑轮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报废(ABCD)。

A 裂纹;

B 轮槽径向磨损量达放肆生名义直径的25%; C 轮槽壁厚磨损量达基本尺寸的10%; D 轮槽不均匀磨损量达3mm

25. 电动工器具使用前应检查的事项有(ABCD)。

A 外壳、手柄无裂缝、无破损;

B 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连接正确、牢固; C 机械防护装置完好; D 是否有检测标识

26. 安全工器具包括防治触电、灼伤、坠落、淹溺等事故或职业危害,保障作业

人员人身安全的(ABCD)和标志牌等专用工具和器具的管理,应符合《国网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

A 绝缘安全工器具; B 登高工器具; C 安全围栏; D 个体防护装备 27. 安全工器具不得接触(ABCD),不得移作他用。

A 高温; B 明火; C 化学腐蚀物; D 尖锐物体

28. 邻近带电部分作业时,作业人员的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描述

正确的是( ABD )。

A 35kV~1.0m; B 110kV~1.5m; C 220kV~2.5m; D 500kV~5.0m

29. 起重设备的( AD )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并经实际操作及有关安全规程考试合

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其合格证种类应与所操作(指挥)的起重机类型相符合。

A 指挥人员; B 监护人员; C 现场负责人; D 操作人员 30. 止血方法有( ABCDE )

A 指压法; B 包扎止血法(加压); C 填塞止血法; D 止血带法; E 加垫屈肢止血法

31. 装运大件设备时应遵守以下哪些规定( ABCD )

A 设备重心与平板车重心应基本一致;

B 以滚动的物件顺其滚动方向应掩牢病捆绑牢固; C 车组尾部应设警告标志;

D 押运人员应加强途中检查,捆绑松动应及时加固 32. 以下关于液压千斤顶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DE )

A 千斤顶的安全栓有损坏时禁止使用;

B 千斤顶应设置在平整、坚实处,并用垫板等垫平;

C 禁止超载使用,不得加长手柄,不得超过规定人数操作; D 任何人不得站在安全栓的前面;

E 使用两台及以上千斤顶同时顶升一个物体时,千斤顶的总起重能力应不小于荷载的2倍,顶升时应由专人统一指挥,确保各千斤顶的顶升速度及受力基本一致

33. “三种人”是指经《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合格,并由本单位主管领导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noa.html

Top